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研究
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研究
引言
悬浮红细胞(Suspensions of Red Blood Cells, SRBCs)储存是输血医学中的关键技术。在储存过程中,SRBCs 会逐渐劣化,溶血率是一个评估储存期间 SRBCs 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研究 SRBCs 储存期末溶血率的影响因素,为延长 SRBCs 储存期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SRBCs 样品采集与保存
收集健康成年志愿者的静脉血,经抗凝处理后分离出 SRBCs。SRBCs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40% ± 2% 的悬浮液,储存在 4℃ 环境中。
储存条件
设置不同的储存条件,包括:
- 储存温度:4℃、22℃、37℃
- 储存时间:7 天、14 天、21 天、28 天
溶血率测定
在每个储存时间点,取 SRBCs 悬浮液进行溶血率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541 nm 波长处测量溶血后释放的血红蛋白浓度。溶血率 (%) = 释放血红蛋白浓度 / 总血红蛋白浓度 × 100%。
统计学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 分析不同储存条件对溶血率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 LSD-t 检验。P 值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影响溶血率的储存条件
储存温度和时间对溶血率有显著影响 (P < 0.05)。
- 储存温度:4℃ 组的溶血率最低,22℃ 和 37℃ 组的溶血率逐渐升高。
- 储存时间: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各组溶血率均呈升高趋势。
储存期末 (28 天) 溶血率
28 天储存期末,不同储存条件下的溶血率如下:
- 4℃:0.87% ± 0.12%
- 22℃:1.45% ± 0.18%
- 37℃:2.03% ± 0.21%
讨论
储存温度的影响
较低的储存温度可以抑制 SRBCs 的代谢活动,从而减缓溶血过程。本研究结果表明,4℃ 储存能显着降低溶血率,延长 SRBCs 的储存寿命。
储存时间的影响
储存时间是影响溶血率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SRBCs 会逐渐发生生物学变化,如膜透性增加和酶活性下降。这些变化会导致溶血率上升。
储存期末溶血率
在 28 天储存期末,4℃ 储存组的溶血率低于 1%,符合国际输血学会 (ISBT) 的储存标准。22℃ 储存组的溶血率略高,但仍可用于临床输血。37℃ 储存组的溶血率较高,不适合临床使用。
结论
本研究证实,储存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的关键因素。低温储存 (4℃) 和较短的储存时间 (28 天以内) 可以有效降低溶血率,延长 SRBCs 的储存寿命,为临床输血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
标签: 细胞储存的服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