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血量与储存血量红细胞的对比
循环血量与储存血量红细胞的对比
1. 循环血量
循环血量是指机体内心脏泵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分为血浆(55%)和血细胞(45%)。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99%)、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含有多种成分,如水、电解质、蛋白质和激素。
2.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血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红细胞内的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
每毫升血液约含13-16克血红蛋白。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随后被脾脏或肝脏破坏。
3. 储存血量红细胞
储存血量红细胞是指从供血者血液中分离出来的红细胞,并用于输血。
储存血量红细胞通常在4-6摄氏度下冷藏保存。
在储存过程中,红细胞会经历一系列变化,包括糖酵解、离子渗透和膜损伤。
4. 循环血量红细胞与储存血量红细胞的不同
以下列出循环血量红细胞与储存血量红细胞的主要不同:
储存液:循环血量红细胞悬浮在血浆中,而储存血量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中。
温度:循环血量红细胞在37摄氏度的体温下,而储存血量红细胞在4-6摄氏度下保存。
代谢:循环血量红细胞处于代谢活跃状态,而储存血量红细胞的代谢受到抑制。
变形能力:循环血量红细胞具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可以穿过头微血管,而储存血量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
功能:循环血量红细胞具有完全的功能,而储存血量红细胞的功能可能会因储存时间而受到影响。
5. 储存血量红细胞储存的限制
储存血量红细胞的储存寿命受到以下因素的限制:
渗透压:储存血量红细胞在低渗环境中会发生破裂。
氧化应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很容易被氧化,导致溶血。
细菌污染:储存血量红细胞可能会被细菌污染,从而导致感染。
6. 保存方法的改进
为了延长储存血量红细胞的储存寿命,科学家一直在开发新的保存方法,例如:
冷冻保存:将储存血量红细胞冷冻至超低温,以抑制代谢活动。
添加剂:添加剂,如甘露醇和腺苷,可以保护红细胞免受渗透压和氧化损伤。
洗涤:洗涤储存血量红细胞可以去除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从而减少免疫反应和储存损伤。
结论
循环血量红细胞和储存血量红细胞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它们的功能和储存能力。通过了解这些差异,我们可以优化储存血量红细胞的使用,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改进储存方法可以延长储存血量红细胞的储存寿命,并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更多的血液制品选择。
标签: 细胞储存的科学原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