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可以延长端粒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对
《阿波罗活性肽促使端粒延长作用实验》
2010年1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建于1865年,迄今已有41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高等学府)抗衰老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博士造访阿波罗公司。戴维博士在了解到阿波罗公司的复合活性肽产品具有逆转衰老神奇功效的临床反馈后,戴维博士结合近年来国际最新研究尖端,分析出阿波罗复合活性肽具有提高端粒酶活性,从而延缓端粒缩短,甚至逆转并延长端粒长度的作用。戴维博士同时建议我们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或者在国内找知名实验室做相关的端粒长度测试试验,以证明阿波罗复合活性肽能够延长端粒,从而延缓衰老,逆转衰老。
2010年6月,阿波罗与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美国病理家学会(CAP)认证、CNAL(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权威授权的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达成协议,共同启动了《阿波罗复合活性肽促使端粒延长,从而延缓甚至逆转衰老实验》的实验计划。
经过实验和反复的讨论研究,我们在2010年9月正式启动《随机双盲对照、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量20例阿波罗复合活性肽服用者的端粒长度变化》的实验。
实验从2010年9月9日开始,每20人/组受试人员,最小的年龄29岁,最大年龄84岁男女比例各半,2011年7月26日进行最后一次取血化验,进一步验证阿波罗复合活性肽能够延长端粒长度,长期使用能够使端粒长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可以让人体保持青春,并能预防和辅助治疗因衰老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通过一年严谨而科学的实验,阿波罗复合活性肽的端粒延长作用取得了确切的验证。
衰老是所有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无论生命曾经是多么顽强,能力智力是多么强大,都逃脱不了这个过程。
从古至今,拥有更长的寿命,拥有永驻的容颜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
而随着 社会 的不断进步, 科技 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衰老的认识不仅仅是在于表象,人们对自身 健康 的重视程度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如何防止人类外表和身体器官的衰老,甚至达到逆转衰老是如今热议的一个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的肿瘤医生罗纳德·德宾霍说过:
“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12亿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这个年龄段的人开始易患癌症、老年痴呆症和心血管疾病。我们即将面临沉重的 社会 负担。这项试验是我们首次成功逆转衰老过程。”
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为了研究如何延缓衰老做了非常多的实验,其中包括血液替换疗法、基因剪切疗法、基因重组疗法、基因阻断疗法等。
据Sciencedirect消息称,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抗衰老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筛选了超过100000种已知化学物质,发现了可以恢复老鼠体内端粒长度的小分子。
目前已经有大量科学实验证实,端粒的长度与人体 健康 水平密切相关,更与心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肺部疾病、多种癌症等疾病有关。
所以要是可以干预端粒变短,就可以调节衰老;如果可以使端粒恢复原来长度,就将实现逆转衰老。
在2015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叫PARN的基因,这种基因在发生变异后,就会导致端粒酶的产量减少,是导致端粒变短的一个重要原因。
哈佛大学及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希望能够找到能够保护PARN基因不变异的化合物,从而筛选了超过10万种已知的化学物质。
最终终于发现了有一种叫PAPD5的酶可以保护PARN基因,使得端粒酶恢复正常,还原端粒的长度,而且这种方法对动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我认为,如果能通过这次实验的成果来研发一种能针对全身干细胞的新的口服药物,那么将来人类衰老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甚至可以实现“返老还童”。
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人到底是怎么变老的?我们到底能不能延缓衰老?想要真正理解衰老,我们需要分子生物学。人之所以变老,是因为身上的某些细胞不再更新了。细胞之所以停止分裂是因为端粒长短的限制─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点。端粒决定了我们的宿命。
那么端粒是否可以变长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五大因素影响着端粒的长短。他们分别是
(1)压力
压力会导致端粒变短,端粒变短,并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你对压力的感受。人对压力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是害怕,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表情僵硬,无法移动的威胁反应,二是兴奋,心率加快,血液中含氧量提高,准备战斗的挑战反应。面对压力人的端粒变短速度,取决于威胁和挑战各占的比例。减压方法有:想的宽一点,比如身份认同威胁,不要因为一件事就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你的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上,就算你其中一方面暂时出现问题,你还是社会的砥柱中流。想的远一点,比如可以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又或者假想一个自己正在参演人生的电视剧,而另一个自己正在远处观看。适度的压力可以锻炼人的抗压能力,对身心健康有好处。
(2)情绪
除了威胁式压力感还有三种负面情绪影响端粒,一是敌意感觉全世界都跟自己作对,二是悲观对事物总有一个负面的预期,三是胡思乱想,不能集中注意力,耿耿于怀明知道这件事想也没用,可还是要去想,人是动物界唯一一个不活在当下的物种,别的动物都是现在干什么想什么,人却可以干着一件事还想着另一件事。负面情绪的特点就是让人当局者迷,我们可以挑战压力感,学会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识别情绪给它贴个标签,接受这个情绪,然后用自我关怀应对情绪,把它想象成一个实习生,原谅这个经验不足,心是好心的年轻人,用自嘲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用宽松的办法面对这些情绪,情绪就会慢慢消失。想想我们每天会产生65000个想法,你的负面情绪只是其中之一就不会在意了,也可以通过冥想专注于当下来培养专注力,对抗胡思乱想。还可以设计人生目标,找到使命感。最好的精神状态是认认真真,勤勉,有条理,不冲动,充满责任感,也就是君子终日乾乾。
(3)锻炼身体
我们锻炼的目的就是健康长寿,而健身的原理在于人体不是一台普通的机器,人体是活的东西,细胞可以再生,机能可以重建,人体是一个反脆弱系统,越打击越强壮,锻炼的本质就是对身体的适度打击。从分子生物学上来说人的细胞中有一种分子的自由基,这其实是一个普通分子,但少了一个电子,就会吸引周围其他分子的电子,而其他分子又会去找别的分子要电子,于是很多分子都传染了,链式反应发现下去,就会导致到细胞出问题,太多细胞出问题人就会出现氧化应激人就会得病。自由基对身体有害,但我们新陈代谢系统会随时产生自由基,锻炼增加自由基,而人体是反脆弱系统,突然增加自由基,就会激发抗氧化剂,而抗氧化剂会送给自由基一个电子,减轻氧化应激。
锻炼方法分三类:
(1)有氧耐力训练,跑或走都可以,使百分之六十的劲儿,强度达到有点气喘吁吁,能说话的程度,每次跑40分钟,每周跑三次。
(2)高强度间歇训练,先热身10分钟,然后快跑3分钟,慢跑3分钟,走路恢复10分钟,重复四次,每周三次。
(3)抗阻训练,包括拉伸,举重,能让你更强壮,配合前两项效果更好。
(4)节食减肥
端粒不在乎你的体重多少,在乎的是你的肚子多大,腰臀比才是好指标。胆固醇超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是新陈代谢综合症─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前兆。
怎么控制肚子呢,节食是不可行的,人体是反脆弱系统,表现为越缺少什么,就会越需要去吸收什么。而现代社会肥胖问题是因为受不了廉价食物的诱惑,又没有体力劳动的必要,也就是营养过剩又不运动。
在营养过剩的年代你不需要少吃,只需要吃对,可以吃地中海饮食。回归分子生物学,从端粒角度来说,细胞有三个敌人:
发炎
肥胖会让细胞更容易发炎,引发发炎和端粒缩短的恶性循环。而omega─3脂肪酸就有防止发炎的作用,鱼类,牛奶,有机鸡蛋里就有很多omega─3脂肪酸。
氧化应激反应
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对抗氧化应激反应,水果,胡萝卜,西红柿,土豆和一些绿色蔬菜有这两种维生素。
胰岛素抵抗
少吃糖,含糖饮料特别是可口可乐。维生素D对端粒酶有好处,没事多晒晒太阳就可以满足。
总之吃的对加上多运动才是健康之道,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个人生态度,对自己有良好的控制又不需要刻意控制,有什么好吃的,吃点也行,不吃也行,生活不走极端,不沉迷,该做的很自然的就去做才是真正的自由。
(5)人的环境
贫困对端粒很不好,只要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金钱对端粒的直接影响并不大,反而是社会关系比金钱重要,而受教育程度越高,端粒就会越长,职业也很重要,而且比收入还重要,这就是不同社会地位对端粒的影响,更可怕的是,这种影响会遗传的,所以建立一个好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责任─在怀孕之前,夫妻双方都是比较靠谱的人,他们的端粒不应该太短,在怀孕期间,玩保证充足的营养,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生活,孩子出来的时候,给他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就算我们得端粒长短会遗传,人的命运也不是一出生就定死了,我们总能做一些事儿,主动选择让自己和别人的端粒更长,你的端粒不是你自己能够左右的,它也是你周围所有人的事,反过来说别人的端粒也是你的事,健康并不是什么竞争性的项目,人不用拼死拼活,就能获得健康长寿,所以人要活的潇洒一点,每次在系鞋带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端粒就好。
PS:本文内容来源于万维刚老师解读版《端粒效应》
长寿法: 这5 法能帮你的DNA端粒不磨损
(张满娇 整理)
端粒是人类染色体的末端,它保护DNA链的末端不被缩短和磨损。这里有一些健康端粒的实用技巧,你可以做的事情来保持你的端粒健康。本文译自Medium,作者是Ayodeji Awosika,原标题为" The Pygmalion Effect: Why Beliefs Are So Crucial To Success "。
端粒是人类染色体的末端,它保护DNA链的末端不被缩短和磨损。
科学表明,端粒在衰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些令人讨厌的蛋白质过早缩短是你想要预防的事情——短的端粒与许多衰老疾病有关。
那么如何延长或保持健康的端粒呢?
有一种叫做端粒酶的物质,可以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减缓、停止或者逆转端粒的缩短。问题是,你不能服用端粒酶补充剂。
这里有一些你可以做的事情来保持你的端粒健康。
(一)
吃大量的纤维。
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调查了5000多名美国成年人的纤维摄入量和端粒长度。
研究人员发现,纤维消耗和端粒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摄入的纤维越多,他们的端粒就越长。
以下是作者的发现:
研究发现,纤维摄入量最低的四分之一组,与纤维摄入量最高的四分之一组之间的细胞衰老,相差4.8至6.0年。总的来说,目前的研究强调了美国女性和男性中没有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加速衰老的风险。”
该研究报告称,研究开始前,受试者平均每天摄入13.6克纤维,低于美国膳食指南(th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的50%。
美国膳食指南建议每1000卡路里摄入14克纤维:
•每天2000卡路里= 28克纤维
•每天2500卡路里= 35克纤维
最好的部分是富含纤维的最健康和美味的食物:
•燕麦片
•土豆
•豆类
•小扁豆
•豌豆
•红薯
•全麦面包
•鳄梨
•浆果
•糙米
•杏仁
或许每天吃几份高纤维食物,就可以避免端粒衰老。
(二)
不要忽略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是有氧运动的一种形式,你可以选择短时间高强度的爆发和较长步伐的低强度运动。
2018年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一项研究比较了不同运动类型后的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
这项研究涉及124人,为期6个月,分为4组:
•阻力训练
•高强度间歇训练
•耐力训练
•对照组
每组每周进行三次45分钟的指定锻炼。研究人员在研究前后测量了参与者白细胞中的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令人惊讶的是,耐力训练和HIIT组增加了端粒的长度,而阻力训练没有。
但别这么快下结论。阻力训练组在20rm (rep max)下进行了8个基于机器的练习。
使用低至20rm的负荷主要是通过代谢应激来适应肌肉耐力,非常类似于HIIT或耐力训练的行为。这就像把HIIT有氧运动和跑步有氧运动进行举重比较一样——这不是一个公平的评估。
虽然这些发现令人惊讶,但它回避了一个问题:更高强度的力量训练(最多4-10次)会引起更有利的反应吗?
对端粒长度和力量举重运动员的研究似乎表明确实如此。在这项研究中,力量举重运动员,即使用非常高强度的重量的运动员,与经常运动的人相比,端粒没有异常缩短。
研究还表明,更高水平的肌肉质量会降低全因死亡的风险。
似乎还需要对这一主题进行更多的研究,但你最好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三)
多吃那些omega-3脂肪酸。
你可能听说过大量与omega 3有关的健康益处。事实证明,它们对端粒也有好处。
这项关于补充omega-3脂肪酸的研究发现,服用omega-3补充剂可以改变饮食中的油脂平衡,并可以减少细胞衰老。
研究人员发现,omega-6与omega-3的比例下降得越多,与端粒延长的关系就越密切。
那么应该吃多少呢?本研究中,临床有效剂量为每日2.5g鱼油。
(四)
保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
维生素D是另一种被吹捧为健康灵丹妙药的维生素,它包括健康的端粒。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与端粒长度呈正相关。发表在《医学科学档案》(Archives of Medical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5(OH)D水平每升高1ng/ml,端粒-单拷贝基因(T/S)比例就会增加0.045。
你如何知道你是否有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你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剂量。
(五)
通过瑜伽或冥想来放松。
压力是杀手。它对你的健康有重大影响,更不用说你宝贵的端粒了。你不能靠药片来消除压力,但瑜伽和冥想对对抗压力和端粒缩短都有好处。
一项研究测量了瑜伽冥想对心理健康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端粒酶活性提高了43%,而心理健康提高了50%。另一项研究发现,经过3到6个月的定期瑜伽练习,受试者的生物标志物显著提高。
(End)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博士(Elizabeth Blackburn),于200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在一篇论文开头这样说道: “人保持年轻的秘诀不是哀悼、担忧,或预期麻烦,而是明智认真地活在当下。”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博士从小开始就对生命如何运作着迷。生于1948年,她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上一个海边的偏远小镇长大。在那里,她从花园里收集蚂蚁,从海滩上把水母带回家。当开始科学研究生涯时,她转向在分子水平分析生命系统。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博士
在上世界70年代,布莱克本博士在耶鲁大学发现在染色体顶端存在一种重复DNA结构,这种结构像一个保护帽,在细胞进行分裂,DNA复制时保护染色体的顶端。这种结构称为 端粒 (telomere)。
端粒 (telomere) 是保护染色体的“帽子”,简单比喻,我们身体里的端粒就像一具“生命时钟”,它的缩短就是细胞衰老的生物学标记。
在上世纪80年代,布莱克本博士与她的研究生Carol Greider女士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现了 端粒酶 , 这种酶能够保护和重建端粒。 端粒酶可以比喻成“生命时钟”的维修工,它负责维修并增加它的寿命。你看到的没错,衰老这一过程也是可逆、可逆、可逆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博士后来的研究中发现练习正念就能做到这一点 。布莱克本博士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让她在 2009年 获得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布莱克本博士正是通过端粒 / 端粒酶的途径,将正念冥想与抗衰老结合在一起,并得出延缓衰老结论的。
比如说,布莱克本博士团队,招募志愿者,然后让这些志愿者去北科罗拉州的香巴拉山静修,那些完成了为期3个月静修的志愿者,他们的端粒酶水平远比正在等待静修人群高出了30%。
一次偶然的开启
在2000年,一次意想不到的会面改变了她研究的方向。前来造访她的是Elissa Epel博士,当时是UCSF心理学系的博士后。 心理学家和生物化学家 通常没有很多共同语言,但是Epel博士对长期精神压力对身体的损伤非常感兴趣,而且她有一个非常前卫的提议。
(Elissa Epel博士和布莱克本博士)
Epel博士如今是UCSF衰老、代谢和感情中心主任。她一直对意识与机体之间的关系感兴趣。对她影响很深的学者包括整体健康大师Deepak Chopra先生和生物学先驱Hans Selye博士。
他们在上世纪30年代第一次描述 长期精神压力可以在大鼠身上导致慢性病的发生。 “ 任何压力都会留下一个无法磨灭的疤痕,生物体经受压力环境付出的代价是它们会变得老一些 。”Selye博士说。
在2000年的时候,Epel博士想要发现那个“疤痕”。“我对这个想法非常有兴趣: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细胞,我们可能可以测量每天经受的压力给细胞带来的磨损。”她说。在阅读了布莱克本博士关于衰老的研究之后,她觉得端粒可能符合这些条件。
怀着面对著名资深科学家的忐忑,当年的博士后向布莱克本寻求帮助进行一项实验。这项实验的对象是照顾患有慢性病儿童的母亲,她们可能经历着人生中压力最大的日子。 Epel博士的设想是检测这些妇女感受到的精神压力的程度,然后看看她们的精神状态和端粒的状态之间有没有相关性。 她在犹他大学的合作者可以测量端粒的长度,而布莱克本的团队将检测端粒酶的水平。
到那时为止,布莱克本博士的研究都是在实验中精密控制的优雅实验。而Epel的研究对象,则是现实中复杂的人,拥有现实而复杂的人生。“对于我来说,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布莱克本博士说。最初,她很怀疑精神压力和端粒之间会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联系。基因本认为是最可能决定端粒长度的因素。测量环境因素,而且还是个心理因素对端粒的影响,在当时是非常有争议的。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布莱克本博士被那些受到精神压力折磨的母亲的困境所吸引,她说:“你无法不心生怜悯。”
Epel和布莱克本博士花了 4年 时间,终于做好准备从58名母亲那里获得血样。这是一个小型的试点研究,想要获得有意义的结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妇女需要尽量相似。她们有类似的年龄、生活习惯和背景。Epel在选择实验对象方面可谓费尽苦心。然而,布莱克本说,她一直觉得这个实验不过是个可行性研究,直到有一天Epel博士打电话来,告诉她“你肯定不敢相信!”
结果非常清晰明了—— 母亲汇报经受的压力越大,她们的端粒越短,而且她们的端粒酶水平越低。
研究结果及延展
数据结果在这项研究中 压力最大的妇女 与 压力最轻的妇女 相比 , 端粒长度上的表现就 好像她们衰老了10年 , 而且 端粒酶的水平也减半 。“我激动极了。”布莱克本博士说。她和Epel将现实生活的经历与细胞内的分子机制连接在了一起。 这是第一次证据表明 精神压力不但损害我们的健康,它实实在在地让我们衰老。
意外的发现很自然地引起别人的怀疑。布莱克本和Epel博士最初很难找到一家杂志愿意发布她们的跨界论文。当这篇论文最终在 2004年12月 在《PNAS》发表后,它激起了广泛的媒体关注和称赞。 斯坦福大学压力研究先驱Robert Sapolsky博士将这项合作描述为“飞跃广阔的跨学科峡谷”。
这项研究触发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大爆发:研究人员们随后发现感受到的精神压力与健康女性中更短的端粒长度相对应。照顾阿兹海默病的亲属,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以及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身上的端粒都会变短。“
10年过去了,现在我可以很肯定地说环境对端粒长度会有一定影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究端粒疾病的临床医生兼遗传学家Mary Armanios博士说。
关于机制的研究也出现了进展。实验研究表明, 应激激素皮质醇能够降低端粒酶的活性,而氧化应激和炎症这两种心理压力的生理后果,则能够直接侵蚀端粒。
这似乎对我们的健康有着灾难性的后果。与年龄相关的多种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阿兹海默病和中风,都被发现与更短的端粒有关。
研究人员现在面对的问题是:端粒只是与年龄相关损伤的一个无害标志物(比如白头发),还是本身对造成这些健康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在编码端粒酶的基因上携带突变的人群中,他们的端粒长度比正常值更低,而这些人会患上衰老加速综合征,他们的器官会逐渐衰竭。但是Armanios博士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因为经受压力而导致端粒长度的小幅度减少是否和健康相关,尤其是在端粒长度本身非常多样的情况下。
布莱克本博士指出,有些基因突变影响端粒的维持,它们虽然对端粒的影响不如Armanois博士研究的综合征那么严重,但是还是会增加在生命晚期出现慢性疾病的风险。有些研究表明我们的端粒能够预测未来的健康水平。
例如, 一项研究表明,在两年半的时间里端粒长度减短的老年男性,在未来9年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那些在同样时间里端粒长度没有变化或变长的男性的3倍。
布莱克本博士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包括与北加州的Kaiser Permanente医疗系统合作,检测100,000人的端粒。这项研究的目标是将志愿者的端粒长度数据与他们的基因组数据和电子病例结合在一起,从而发现端粒长度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以及影响端粒长度的基因突变。这项研究已经揭示了端粒长度和长寿之间的关系,布莱克本博士说。 通常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平均端粒长度会变短,但是,当年龄增长到75-80岁时,平均端粒长度反而上升,这是因为端粒长度短的老人们都去世了。 这意味着那些拥有更长端粒的老人确实活得更长。
在布莱克本和Epel发表最初研究后的10年里,精神压力通过端粒让我们加速衰老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大众文化之中。除了获得很多科学奖项以外,布莱克本在2007年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新问题:如何保护端粒
随着端粒缩短导致机体损伤的证据越来越多,她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如何保护端粒。
世界上有上百种内观的方法,而来自东方 佛教的一种正念修习方式让人们关注于当下的感受 。端坐在垫子或椅子上,只是简单地觉察到不同思绪的发生和消退,不去评价它们或者对它们做出反应,只是全然的体验当下所发生的内在外在的一切。对练习者来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通过让不重要的思绪、感受、情绪消退,他们希望能够更接近现实的真正面目。
布莱克本同样对现实的本质非常感兴趣,不过将整个职业生涯用来关注能够测量和量化的事物之后,正念最初既不能引起她的个人兴趣,也不能激发她的职业兴趣。“ 10年前,如果你这样告诉我,我会说我们之间有一个人脑子有问题。 ”在2007年她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候这样说。然而,她对端粒的研究将她带到了正念。自从与Epel合作的最初研究问世之后,这两位科学家与世界各地多达50-60个研究团队进行了合作。其中很多团队聚焦于寻找保护端粒不受压力影响的方法。
大量不同的试验表明,身体锻炼,健康饮食和社会支持都有帮助。但是最有效的干预方法之一是正念冥想,它不但能够减缓端粒的磨损,甚至可能增加端粒的长度。
目前大多数研究规模都比较小,但是它们的结果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例如,布莱克本博士和她的合作者让志愿者去北科罗拉州的香巴拉山静修。 那些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静修课程的志愿者的端粒酶水平比等待静修的人群高30%。 在2013年,UCLA的Irwin博士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实践 一种古老的名为Kirtan Kriya的冥想的志愿者,与听放松音乐的志愿者相比,端粒酶水平显著升高。
在最新的研究中,Epel和布莱克本博士在对180名母亲进行随访。她们中间有一半人的孩子有自闭症。这项试验会在两年中检测这些妇女的精神压力程度和端粒长度,然后检测一种短期正念培训的效果。
在一项包含239名健康女性的研究中,那些思绪游走更少的女性(正念冥想的主要目的)的端粒长度显著长于那些思绪乱飞的女性。“虽然我们报道的只是相关性,然而有可能正念的思想状态可以促进健康生化环境的产生,从而促进细胞寿命的延长。”研究人员表示。
关于正念如何提高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水平的假说有不少种,但是大多将原因归咎于精神压力的减轻。 正念(mindfulness)通过一种以不评判的方式,对当下所发生的内在、外在身心体验保持觉察的方法,如对呼吸的觉察、对身体的扫描练习等,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体,让我们从战斗或逃跑的自动化反应中解脱出来。它可能同时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让我们可以后退一步,发现那些负面或者让我们感到有压力的念头并不见得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是短暂并且终将过去的事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珍惜当下,而不是为过去而懊悔,或者为未来而担忧。
“ 能够专注于当下的活动是非常宝贵的 ,”Epel博士说:“我认为我们的社会普遍存在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尤其是当人们精神压力很大,并且没有资源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当下。”
一位诺奖获得主将正念作为研究课题无疑会带来不少非议。有些布莱克本博士的怀疑者虽然对正念练习的健康效果有怀疑,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当然也不乏有学者觉得这些早期研究的结果被过分宣扬和解读。
“人们对mindfulness的概念非常不舒服。”布莱克本博士说。她把这归结于对正念的不了解和正念与宗教实践的联系。“我们从来都是尽可能的谨慎,一直说‘ 这是初步结果,这是一个试点试验。 ’但是人们都不去读这些话,他们只是看到了头条标题,然后就慌了。”
不过现在情况正在改变,得益于NIH的资助,研究人员可以开发与宗教无关的基于正念的降压疗法,并且发现它们可以提供一系列健康益处,包括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反应,和预防抑郁症。过去几年中, 多项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暂的正念也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
“现在大脑数据和这些临床数据的发布,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正念,”哈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Sara Lazar博士说:“但是总会有一些人不会相信它有任何好处。”
布莱克本博士对正念的观点是: 它是一个可以被研究的课题 ,只要研究方法足够强大。所以当她的研究结果指向这个方向时,她并没有因为这些研究可能对她的名声不好而退缩。
而且,她自己尝试了正念练习,加入了在圣巴巴拉的一个为期6天的集训。“我很喜欢。”她说。她仍然会抽空进行短暂的冥想,她说这会帮助她让思维更为清晰,避免忙碌和分散的思维状态。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无论科学是否走到如今这个阶段,在东方传统智慧文化中,佛教、道教都认为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人员获取健康和长寿,甚至帮助人们进一步的发现生命的真相和奥秘,而布莱克本博士和她的同事们的研究只是再一次验证古老智慧的正确性。
你身边有练习正念的人吗?尝试去问一问,去观察一下,甚至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文:源自“药明康德”,一心正念适当删减、调整
图: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 Can meditation really slow ageing?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18, from
[2] Elizabeth Blackburn on the telomere effect: ‘It’s about keeping healthier for longer’.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18, from
[3] The Telomere effect.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18, from
[4] The science of cells that never get old.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18, from
端粒位于人类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密切相关的细胞衰老和死亡。细胞分裂时,每个染色体的端粒较短,身体的细胞不断增殖,连续,端粒逐渐缩短的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停止分裂,进入静止状态下,有人说,染色体端粒分裂钟“的正常细胞中,端粒可以揭示人的生理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的发生本病的机制,被称为”生命时钟
结束粒酶的生物学特性端粒的长度是在一个稳定的染色体的端粒DNA,所提供的复制和扩展端粒DNA,端粒长度和结构的逆转录酶活性,并且是稳定的。端粒缩短和衰老的细胞,但足以维持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细胞就会延缓衰老。在正常细胞中,端粒的端粒酶是“天使”的生活,如果我们能控制在正常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使相当数量的活动可以延长寿命的正常细胞,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009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伊丽莎白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卡罗尔W.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绍斯塔克),以表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发现,是世界医学界的人类衰老的原因,癌症和其他严重的疾病秘密的风险。”
关键词:如何延缓端粒酶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