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干细胞技术已经成为了医学领域的一项热门技术,不仅在医疗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也吸引了不少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国内对于干细胞研究的认识与重视也越来越高,下面来看一些国内的最新干细胞新闻。
据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布的消息,该院的科研团队成功地培育出了世界首批非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多能干细胞,并构建了新型的肿瘤模型,这将有利于人类干细胞治疗和抗癌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物医学领域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洪波团队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成功从人成骨干细胞中分离出优质的成骨细胞,开辟了人类成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中的用途,并为成骨细胞临床移植奠定了基础。
脑膜性脑炎是影响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感染源性疾病,虽然可通过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部分病人仍然会出现神经功能不可逆状态。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干细胞的应用,揭示出在脑膜性脑炎及其并发症恢复中,神经干细胞-星形细胞的调控机制及其信号通路,为脑膜性脑炎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内分泌激素与恶性肿瘤紧密相关,但目前常规化学治疗仍呈拟抗药状态。上海复旦大学黄周宇课题组以肝细胞转化为研究对象,以干细胞技术构建出世界首个3D人工急慢性肝损伤细胞模型,发现人类内分泌实体瘤的患者存在一种新颖的耐药性机制——能量代谢的异常调控,推动了人类内分泌肿瘤的研究和治疗。
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是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其在再生医学上的应用基础。天津医科大学王海英教授的团队提出了通过整合现有单向性分化算法设计新的多向性分化调节方法,使更多种类的干细胞能在适宜的环境下稳定向预定分化方向发展,为干细胞的运用和应用提供关键措施。
以上是国内最新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在干细胞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将对未来的干细胞治疗、药物筛查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