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疾病,早期并不易被发现和治愈。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肿瘤起源和发展的认识也得到了深刻的提高。而在这个进程中,曾益新教授可谓是毫无争议的佼佼者。他是国际上公认的肿瘤干细胞(CSCs)领域的顶级专家和第一个报道人类肿瘤干细胞的科学家。
CSCs 指的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侵袭性的一类癌症细胞。这些细胞能够持续增殖并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癌细胞,从而维持癌细胞群体的存在,导致肿瘤的恶性进展和复发。CSCs 的发现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肿瘤学理论,更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然而,一直以来,CSCs 的研究受到技术和研究难度的限制,很多人认为它只是一种科学幻想。这时,曾益新顺应潮流,抢占先机,开启了肿瘤干细胞的探索之路。
1983 年,曾益新获得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细胞遗传学研究。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 2000 年初,他先后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作访问学者,开始了癌症本质的探索之旅。
曾益新最引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就是在2003年率先证明了人类结肠癌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并成功将其分离出来。这一突破让其成为了科学界的明星。因为此时全球上百个实验室都在寻找癌症的启动元,以便研发更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案。而CSCs 这一已被证实存在的肿瘤元细胞,成为了治疗肿瘤的新希望。
曾益新后来深入探究了肿瘤干细胞的来源、功能、分子机制等多个方面,并为这一领域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他先后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全球各地都邀请他做报告,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曾益新和他的团队在CSCs 的研究中发现,相同的癌种可能有多个CSCs 子群,每个子群都表达着不同的干细胞标志物,并具有不同的生长模式和药物抵抗能力。这意味着,如果用单一药物治疗,在未来很可能没有大作用。因此,研究者需要通过综合性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 CSCs 进行联合治疗。
曾益新还表示,即便找到所有的 CSCs,揭示其生物学机制,寻找适用于所有 CSCs 的治疗方法,也不足以击败每个癌细胞。因此,曾益新的研究启示我们需要实现“精准医疗”,每种肿瘤都留出空间,采用超级复合疗法制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随着 CSDs 和精准医疗的成熟,曾益新已经进入肿瘤治疗的新阶段。2015 年,他发起成立了“曾益新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旨在将科学家、临床医生和患者紧密结合,将干细胞学转化为临床应用。
曾益新作为癌症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先驱,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并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如2013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等。
对于未来,曾益新的展望是:实现干细胞靶向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给抗癌之战注入新的生命力。
曾益新是我们一位光辉历程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活动推动肿瘤学科学的进展与发展,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和机会。他的精神和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