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山东大学医学院一名学生朱亚辉重病缠身,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在经过多次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之后,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朱亚辉的父亲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成功将朱亚辉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为了感谢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重要贡献,朱亚辉决定加入中国国家骨髓库,并且成为了一名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说:“我深深地明白,每一次的捐献都是对生命的承诺和守护,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一份小小的力量也能挽救他人的生命。”
造血干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种类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在遭受各种恶性肿瘤、骨髓衰竭和免疫缺陷等疾病侵袭时,身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严重损害,无法正常产生和维持正常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是,由于造血干细胞来源很有限,只有5%左右的患者能够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供体,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良好的治疗效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建立中国国家骨髓库以及推广血干细胞捐献意义重大,可以为更多急需救治的患者提供机会和希望。
血干细胞捐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骨髓穿刺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骨髓穿刺是主要用于小儿骨髓移植或紧急情况下的捐献方式。这种方式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在骨骼内髓腔中直接抽取造血干细胞,过程较为疼痛和创伤。
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则是最主要的血干细胞捐献方式,也是目前普遍推广使用的方法。这种方式需要事先注射一种称为G-CSF的药物,可以促使造血干细胞从骨髓中进入血液中。在捐者体内循环的造血干细胞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进行采集,即使用设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送至机器中进行分离。整个过程不需要手术,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
血干细胞捐献虽然相对安全,但仍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捐献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并询问个人健康史,以确保身体状况和家族疾病史符合髓库的要求。对于女性来说,一些特定情况下需要注意不要在月经期间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以避免出现意外不适。
其次,G-CSF的注射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些不适感,如轻微的发热、畏寒、肌肉酸痛、头痛等。这些症状一般在注射后2至3天内消失即可,无需担心。
最后,血干细胞捐献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帮助,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和宣传,以引导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此项事业。
朱亚辉捐献血干细胞的故事,无疑是关于公益和医学的一份感人经历,在广大群众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和思考。血干细胞捐献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不便之处,但每一份无私的付出都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让更多的生命因此而得到新的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