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是一种拥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因此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干细胞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具有高度的多能性,可以分化成几乎所有细胞类型。成体干细胞则存在于成人组织中,具有一定的分化潜能,但通常只能分化为同种或近缘种细胞。无论是胚胎干细胞还是成体干细胞,其命运都受到调控。
胚胎干细胞在体内通过协调作用的调控,完成了从单个细胞到激增、分化、定位、成熟的过程。生长因子、透明质酸及其酶、基质细胞、同种异移等因素均能影响胚胎干细胞的命运决策。此外,胚胎干细胞的命运也受到细胞周期调控和表观遗传学调控的影响。
生长因子主要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来调控胚胎干细胞的命运。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谷氨酸通路和在绝大多数细胞类型中都存在的 MAPK(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胚胎干细胞中最为重要。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通过促进 β-catenin 进入细胞核以激活基因转录,增加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谷氨酸通路则调节神经调节人参与,影响胚胎干细胞早期分化。MAPK 信号通路通过生长因子诱导自我更新或提高胚胎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
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状态同样受到表观遗传学调控。表观修饰包括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 RNA 的作用等。逆转录病毒同源区域(LTR)反向重复序列在胚胎干细胞中块体每个基因的启动子,被一些研究证明与表观遗传学的调节有关。
成体干细胞在生命发育中具有保持组织恒定和损伤修复的作用。成体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不断受到外界和内在微环境的影响。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化学因子(特别是生长因子)和物理因素(如创伤、氧浓度和压力)均会影响成体干细胞的命运决策。
成体干细胞需要与周围环境的细胞和基质发生相互作用以维持其存活和功能。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可以促进成体干细胞自我更新,而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可以影响细胞的黏附、迁移和分化。在细胞-细胞相互作用中,细胞间信号途径特别重要。例如在肝脏中,肝芯细胞和被呈献细胞之间的 Wnt 信号途径可恢复切除后的肝脏;干细胞-基质对发育神经元特别敏感。
成体干细胞的生长因子分泌和受体表达在脊椎动物的各个组织机构中均充满格外复杂的相关性。通过生长因子受体激活,成体干细胞可以保持自我更新或分化为某个方向。
物理和化学刺激在成体干细胞的调控中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在骨髓组织中,近端管道空洞死亡木材的出现可给半通透骨膜带来刚度增加的刺激,使骨髓干细胞有向纤维样黏附。同时,化学生发自增强成体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无论是胚胎干细胞还是成体干细胞,其命运均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生长因子、环境信号和表观遗传学等因素均可影响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从而调节其命运。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相关疾病治疗中,这些调控因素都需要严格控制和应用,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