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它可以分化成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包括骨骼肌细胞、神经细胞、心脏细胞等等。干细胞研究领域被认为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中最为前沿和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干细胞治疗已经在某些领域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如心脏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为了更好地为干细胞治疗提供足够的材料,许多病人需要从自己或他人的体内提取干细胞。为此,国家设立了干细胞捐献计划,让广大市民可以自愿参与捐赠。而清华大学也开展了干细胞捐献项目,希望能够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在清华大学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捐献中心,符合以下条件的个人可作为捐献者:
16岁~45岁 选用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并签署捐献合同。超过45岁可选择捐献自己的脐带血。
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同时也不能患有骨髓炎或其他影响造血干细胞生成的疾病。
完全自愿参加捐献,无任何强制因素。
干细胞捐献分为骨髓捐献和外周血干细胞捐献,他们各自的捐献流程如下:
Step 1:根据志愿者提供的相关信息,医院会评估其匹配度。匹配好的志愿者身体状况会接受细致地评估,确保其没有任何减少健康或生命风险的潜在危险。
Step 2:收到传统全身麻醉以后,骨髓立即从后髂骨中央骨髓腔中抽取,过程一般持续1个多小时。骨髓提供者可能感觉到骨骼的不适,但这些都是可以缓解的轻微疼痛。
Step 1:捐献者会被刺激产生干细胞,方法是通过移植因素促进剂治疗,并在诊所进行该周期内的一些小型注射,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和一些轻微不适。
Step 2:在第5至8天进行干细胞采集。这是一个简短的外科手术,从某个合适的血管(通常在手臂内侧)中采集血液。这个过程通常持续3到4小时,干细胞则从捐赠者的血液中分离出来,其余部分则迅速返回捐献者的身体。
参加干细胞捐献需要仔细阅读捐赠方案,并按照要求进行准备及个人时间的安排。特别是在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时,捐献者需要提前规划好时间,确保采集干细胞期间的工作或学习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具体要点如下:
在手术前被要求抽取血液检查,检查通过后即可使用全麻。骨髓捐献后一周左右出现的轻微疼痛是正常的,可以通过止痛药缓解。
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局麻是不可避免的,以达到从静脉中产生足够的干细胞。在采集过程中,捐献者应该注意体位的舒适和加深口气。采集完成后会在10-14天内恢复造血功能,一般 1-2周内就可以回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捐献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观察自己身体的情况,注意自己的饮食、休息和锻炼,避免吸烟和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有任何不适可及时向捐献医院求助。
总之,清华大学干细胞高效捐献是国家干细胞征募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呼吁广大受捐献者自愿参加,并积极传播捐献理念。感谢大家对做好公益事业所付出的社会价值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