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干细胞 >正文

微移植是干细胞移植吗(微移植是干细胞移植吗视频)

2023-01-14 03:57:59 作者:max
评论:0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叫微移植

即以抑制受体免疫使供体干细胞得以存活(起支持作用)为预处理目的,预处理并不根除受体髓系。

骨髓瘤自体干细胞移植成功率高吗百度知道

成功率达到50%,现在最好的方式不是自体移植,而是微移植,对人体伤害小,费用低。

脐血移植,微移植,全合移植,半合移植都有什么区别

骨髓移植是从(自己或别人的)骨髓中采取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严格来讲是一个总的概念。目前一般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移植等。不过,您可能是指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移植是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进行移植以恢复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方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从自己的骨髓、外周血、出生时的脐带血中获取干细胞)不牵扯到配型的问题,合适的时候即可分离储存,在必要的时候回输到自己体内。如有放射危险的工种即可分离储存一份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以备不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有合适的供者。现在经常看到台湾海峡两岸之间互相提供造血干细胞并成功的病例。建立造血干细胞移植信息库是解决干细胞来源的好方法。但政府在这方面太不积极。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破1万例,造血干细胞究竟有什么作用?

造血干细胞主要捐献对象,就是患有血液病的人群,让他们获得新生。

细胞特性

血液系统中的成熟细胞寿命极短,因此在人的一生中,造血干细胞需要根据机体的生理需求适时的补充血液系统各个成熟细胞组分。同时在损伤、炎症等应激状态下,造血干细胞也扮演着调节和维持体内血液系统各个细胞组分的生理平衡的角色。

与肿瘤关系

大部分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髄系白血病(AML)以及慢性髄性白血病(CML)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造血干细胞异常相关。CML是最经典染色体易位导致造血干细胞恶变的一类常见白血病,其他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由祖细胞直接恶变而来。造血干细胞最先获得染色体易位等主要的致病突变,但并不影响其分化为正常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能力,当染色体易位的造血干细胞或者其分化下游的细胞获得第二次打击之后,就会引发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

它是一种可以分化出所有血细胞的干细胞。增殖、分化血细胞的过程称作造血作用。

我们人类的造血干细胞在胚龄第2~3周时开始产生,主要产生位置在卵黄囊。胚龄第2~3月时,主要产生造血干细胞的位置在肝和脾。胚龄第5个月起,一直到出生之后,主要产生造血干细胞的位置则在骨髓。

现在你大概可以猜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捐献对象,就是患有血液病的人群,例如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贫血患者等。也有部分造血干细胞被尝试用于对免疫不全疾患、遗传基因异常等导致的代谢异常疾病的患者的治疗。这些患者由于先天或后天病变,导致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异常,无法正常的分化各种血细胞,从而经遭受疾病的痛苦。

过去,这些血液恶症都是不治之症,人们无法通过各种常规治疗来解决造血干细胞病变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依然无法直接治疗患者们病变的造血干细胞。

直到骨髓移植技术的出现,血液病患者终于能够看到一线曙光。人类的造血干细胞主要产生于骨髓,人们想到从健康人的骨髓中提取出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注射进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匹配的病患体内,以求让病患的体内能够获得正常的造血作用。

但实际操作时,患者的还要经历一个痛苦的准备阶段,即前处置。

前处置是在进行移植前,为根除患者的造血组织和癌变的细胞,会使用超过致死剂量的大量抗癌剂,并进行放射线照射,如全身放疗。由于患者的造血功能被完全破坏,期后必须及时进行移植,否则患者将会死亡。

正式的骨髓移植,是将捐献者的骨髓液(造血干细胞)透过静脉注射,移植进病患体内。如果移植顺利,经过2周左右,注入的造血干细胞就会生长,并制造正常的血液,前后约3个月即可出院 。

但实际上即使移植本身成功,发生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出现重度并发症则将危及生命,适度的并发症则可攻击残存的病变细胞,降低再发病的可能性。因此在整个移植过程中,免疫控制十分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已有了“微移植”的方案,即不完全破坏患者的造血功能,而是只进行免疫控制,使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不被病患机体被拒绝即可。这方法使无法适应常规移植的患者也可以进行移植。

科技的进步,不光减少了病患接受移植时的痛苦,更消除了捐献者的痛苦。过去,捐赠骨髓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来采集造血干细胞,疼痛异常;现如今,取骨髓已经是通过从外周血中分离了,骨髓捐赠和血液捐赠差不太多。也因此, 造血干细胞移植渐渐替代了“骨髓移植”这一术语。

健康人士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一两周内就会完全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不会减弱捐献者的免疫及造血能力。

骨髓瘤做微抑制与自体抑制那个效果好

微移植要好于自体移植,对人体伤害小,恢复快,北京307医院有很多成功案例,有条件的患者极力推荐。

众所周知,如今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清髓移植,一种是非清髓移植。最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清髓移植(大移植),即对病人的淋巴系统和骨髓系统进行全清除,再将干细胞植入体内。这种方法需在移植前对病人进行近致死剂量的放、化疗,以最大限度地灭杀肿瘤细胞,但病人体内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也同时遭受毁灭性打击,且即使移植成功后,成活率不过五成左右。

而非清髓移植(小移植)强调的是淋巴系统全清除而髓系统部分清除,术前只需做轻度化疗和免疫治疗,大大保护了患者正常的组织和器官,达到高效减毒的目的,接受移植的患者年龄更是扩展到了75岁。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白血病的治疗从最初的单纯化疗到清髓移植、非清髓移植,再到今天的微移植,经历了由治疗剂量和强度及毒副反应从小到大、再到更大,直至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低强度和毒性的过程。

记者:那下面就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微移植”的方法。

艾辉胜:2002年,我和我的团队就开始进行了原创性地白血病“微移植”治疗临床试验,经过近10年的研究,“微移植”终于取得成功,2011年底,我在世界顶级血液学杂志《BLOOD》发表的论文,意味着“微移植”开始被世界接受。

再说“微移植”,它虽然是新的移植理念和突破,但实际上也是在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效和微毒的新治疗手段。它完全不用做清除,只是通过引入健康的细胞杀掉受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清除掉受损的白血病细胞,使移植的细胞存活,只需要几小时,患者可以一边治疗一边上学和工作。相当于把健康细胞在体外修饰和增效,把它(供者血液)的正面作用提高了,负面作用降低,再移植入患者体内,可以说是引入健康细胞杀坏细胞。

记者:从高效高毒到高效减毒再到如今的高效微毒,艾教授做出了很多努力为病人谋福祉。那么,请问艾教授,除了毒性减少以外,“微移植”对病人来说,还有没有什么好处?

艾胜辉:“微移植”另一个特点是无需骨髓配型,供者不需要和患者配型完全相合,甚至配型不相合的亲戚朋友也可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极大地扩充了供者的来源。另外,由于治疗环节少、服药剂量小,患者住院治疗3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从而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两个治疗周期之间间隔2到3个月,这样就给了患者足够的休息时间,也增加了患者与家人共处的时间,明显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调查结果发现,通过“微移植”的病人,完全缓解率从传统疗法的50%提高到80%,2年存活率从12%提高到38%,“微移植”全部病例都无排异反应等并发症。此临床结果已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西班牙等多个中心获得临床验证。

记者:“微移植”适合的年龄层有多大?是不是只适用于白血病患者?

艾辉胜:“微移植”因其微毒,适用于各个年龄层次的患者,下至几岁稚童,上至百岁老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微移植”不仅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同样适用,甚至一些实体肿瘤如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淋巴癌等,经过微移植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微移植在带来抗肿瘤效应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移植排异,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新路。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不断提高病人的疗效,使得更多患者受益。

记者:相信在艾教授和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下,“微移植”技术会越来越完善,为越来越多的患者造福。再次感谢艾教授的精彩回答!

而就在常州网记者采访过程中,见到了好几位从外地慕名赶来的白血病患者,他们希望通过专家的帮助彻底改善病情。今年39岁的市民蒋先生,目前正在二院接受“微移植”治疗,他告诉记者,3个月前因肝炎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意外得知自己得了白血病。“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还这么年轻,要是就这么轻易走了,家人怎么办?”后来,他听说二院正在进行白血病“微移植”的临床治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来到了这里。

在经过小剂量化疗后,蒋先生嫂子的造血干细胞被输入了他的体内。日前,蒋先生到医院复查显示,血常规基本正常。而他也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很正常,和生病前没有两样。“不需配型,连陌生人都能捐献,治疗时间也缩短为一年,感觉太神奇了!”最让蒋先生激动的是,微移植的手术费用差不多是传统骨髓移植费用的1/10。“感谢艾教授,也感谢常州二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app
公众号
投稿 评论 关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