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泌体 >正文

牛奶外泌体原料供应(牛奶外泌体的制备)

2022-12-17 01:55:08 作者:max
评论:0

本文目录一览:

牛乳是怎样形成、分泌的?

(1)牛乳的形成

乳是在乳腺泡的上皮细胞内合成的。乳的分泌速度取决于分泌细胞从血管中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乳的成分,并排到乳腺泡腔的速度,它是决定奶产量的主要生理条件。

①乳蛋白质的合成

奶中主要的蛋白质是α-酪蛋白、β-酪蛋白、α-白蛋白和β-球蛋白。这些蛋白质在奶中占总蛋白质的90%以上。所有这些蛋白质都是在乳腺分泌细胞内由游离氨基酸所合成的。奶中另一类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和γ-酪蛋白复合物。它们都是由进入乳腺细胞的血液蛋白质所组成,在奶中未起变化。这些蛋白质不需要在乳腺细胞内由氨基酸合成。

②碳水化合物在乳腺分泌细胞中的代谢

奶牛血液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葡萄糖。食物进入奶牛瘤胃后,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均发酵变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其中丙酸在肝内转化为葡萄糖,但在反刍动物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只有单胃动物的一半左右。葡萄糖的供应可能是反刍动物控制最大泌乳量的主要因素。例如,把葡萄糖注入高产母羊的血中,可刺激其泌乳量提高62%。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有:A.用于合成乳糖,B.是能量的主要来源(ATP),C.可用于合成奶中甘油三酯的甘油成分,D.用于合成RNA的核糖。

③乳糖的合成

奶的主要糖类是双糖——乳糖,它是由1分子的葡萄糖和1分子的半乳糖所合成。

葡萄糖是乳糖唯一的前体物。每形成1分子的乳糖必须有2分子的葡萄糖进入乳腺细胞。其中一个葡萄糖分子转化为一个半乳糖,第一个葡萄糖分子与半乳糖凝结,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合成乳糖。

④乳脂肪的合成

乳脂肪的特点是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大约有50%是短链脂肪酸(C4~C14),其余50%左右的乳脂肪是由长链脂肪酸(C16~C20)组成的。

乳脂肪的另一特点是含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

A.长链脂肪酸的前体物

母牛日粮中的脂肪酸直接提供奶内脂肪酸的一半左右。这些脂肪酸几乎全属于长链类。母牛日粮中的植物性脂肪酸多属长链类,而且是不饱和的,即在碳原子间含有高比例的双链。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中被氧化而成饱和脂肪酸。

B.短链脂肪酸的前体物

乳脂肪含有50%的短链脂肪酸。它们并非直接来源于日粮中的脂肪酸,而是在乳腺分泌细胞中由乙酸盐和酮体β-羟丁酸盐所合成。乙酸盐含有两个碳原子,而酮体β-羟丁酸盐则含有四个碳原子,并且两者都来源于瘤胃中植物性碳水化合物的发酵而成挥发性脂肪酸。短链脂肪酸气味芳香,干酪具有香味大部分是由于存在短链脂肪酸之故。

⑤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

乳腺分泌细胞不能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奶中所有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是从血液中提供的。

(2)乳的分泌

母牛在泌乳期间,奶的分泌是持续不断的。奶刚挤完,奶的分泌达到最大速度,到下次挤乳前减到最低速度。挤乳后最初9~11小时,奶的分泌速度是高而稳定的,以后分泌速度即开始迅速降低,如果不给母牛挤乳,则挤乳后35小时奶即停止分泌。这就是为什么母牛特别是高产母牛一天必须每隔12小时或11~13小时挤乳一次的缘故。

对于更高产的母牛一天要挤乳三次的主要原因,是比一天挤乳两次的母牛有更长的时间处于乳房内压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挤乳。

大脑引起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经血液流到乳腺,刺激乳腺泡和末梢导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壁肌肉,使其起收缩作用。乳房收缩组织的反射性活动使乳房内压急剧增加,于是压迫乳腺和末梢导管内的奶汁流入乳导管和乳池中,这时泌乳作用即行开始。这种动作叫做“排乳”。这种“排乳”过程在刺激作用以后经过45~60秒即行发生,维持的时间最长仅达7~8分钟。因此,及早开始挤乳(刺激作用以后1分钟内)和迅速挤乳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奶产量。

(3)乳的排出

奶的排出,有时对母牛即使进行了正确刺激,也可能停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停奶”。排乳的停顿是不知不觉地发生的,它是由于受惊而分泌出其他内分泌——肾上腺素的缘故。肾上腺素通过血管壁的收缩,有中和(降低)催产素的效果,这样就减少了血液的流量和乳房内催产素的含量,并妨碍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

牛奶是怎样形成的

牛吃食用草,把草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在体内重新组合成乳蛋白,再连同水、抗体以及一些其他的营养物质从乳腺分泌出来,牛奶即被生产出来。

1、牛奶的营养特点:

牛乳及其制品是膳食中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

鲜乳主要是由水、脂肪、蛋白质、乳糖、矿物质、维生素等组成的一种复杂乳胶体,其中水分含量占86%~90%,因此其营养素含量与其他食物比较相对较低。牛乳的比重平均为1.032,比重大小与乳中固体物质含量有关。乳的各种成分除脂肪含量变动相对较大外,其他成分基本稳定,故比重可作为评定鲜乳质量的简易指标。

(1)蛋白质:

牛乳中蛋白质含量为2.8%~3.3%,主要由79.6%的酪蛋白、11.5%的乳清(白)蛋白和3.3%的乳球蛋白组成,另有少量的其他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和酶等。凡20℃下于pH4.6沉淀的牛乳蛋白被称为酪蛋白。

酪蛋白是一种耐热蛋白质,但可在酸性条件下沉淀,酸奶和奶酪即是以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乳中酪蛋白与钙、磷结合,形成酪蛋白胶粒,并以胶体悬浮液的状态存在于牛乳中。乳清蛋白对热不稳定,加热时发生凝固并沉淀。牛乳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7%~89%,生物学价值为85,属优质蛋白质。

(2)脂肪:

乳类脂肪约为2.8%~4.0%,以微粒状的脂肪球分散在乳液中,呈很好的乳化状态,容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达97%。牛乳中的脂类主要以甘油三酯为主,少量磷脂和胆固醇,乳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复杂,油酸占30%,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占5.3%和2.1%,短链脂肪酸(如丁酸、已酸、辛酸)含量较高,约为9%,是乳脂肪具有良好风味及易于消化的原因。

(3)碳水化合物:

乳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牛乳乳糖含量约为3.4%~5.4%。乳糖在肠道中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促进肠道乳酸细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的繁殖,改善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细菌合成B族维生素。

有些人成年后多年不喝牛乳,体内的乳糖酶活性很低,不能分解乳糖,乳糖在肠道内被肠道微生物分解发酵,产生胀气、腹泻等症状,称为乳糖不耐症。这部分人群可以食用经乳糖酶处理的奶粉,或饮用酸奶。

扩展资料:

牛奶的正确喝法:

1、不空腹喝牛奶。有的人喜欢早空腹时喝牛奶,其实这样不科学,因为空腹时吃东西,胃蠕动较快,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被排到了大肠,造成很多营养的流失和浪费,所以,最好饮用牛奶之前,吃点馒头、饼干、面包之类的食物之后再喝奶,使奶中营养充分发挥作用,利于消化吸收。

2、酸奶比鲜奶更易吸收,同时可以改善口感。

3、不大口喝牛奶。在饮用牛奶时如果能够小口慢饮,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和体内的胃酸充分接触,形成细小的凝块,有利于消化吸收。

4、不喝冰牛奶。因为牛奶冷冻后,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分离味道明显变淡,营养成分也不易被吸收,建议加热到75℃以下最佳。把盒装液体牛奶煮沸后饮用也是不科学的。

5、睡前喝一杯牛奶。奶中含有一种容易使人疲倦的物质——L-色氨酸,对人体有镇静作用,能够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保证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对神经衰弱、睡眠不佳的人有明显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牛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奶牛

牛奶是如何生产的?

牛奶生产:奶牛作为提供的原材料,然后经过工厂进行加工后制得成品。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把刚挤下的奶先放进奶罐,迅速进行冷却,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延长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续时间。冷却过的奶,需要及时送到工厂加工处理。即经过滤、净化、冷却、均质、杀菌和包装等工艺,便成为人们日常饮用的消毒牛奶。

为了安全饮用,牛奶都要先经过杀菌处理。是不是自己在家进行加热就足够了呢?消费者在自己用煤气或微波炉加热过程中,如果温度过低很难将致病菌全部杀死;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在杀死致病菌的同时也将营养成分一并破坏,并且营养比经过专业加工的奶制品流失得更多。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乳蛋白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乳脂肪多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极易被人体吸收;钾、磷、钙等矿物质配比合理,易于人体吸收。

扩展资料:

牛奶种类

1、消毒鲜奶:消毒鲜奶是采用巴氏消毒(63℃,30min.或75~90℃,15~16sec.)制成的液态奶制品,需要冷藏保存。

2、灭菌奶:超高温奶是经过高温瞬时灭菌(120~140℃,1~2sec.)而成,可在常温下储藏30~40天。传统灭菌奶是长时间高温杀菌制成的液态奶制品,可以在常温下保存6个月以上。

3、消毒鲜奶和灭菌奶中蛋白质、乳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基本上与原料乳相同,仅B族维生素有少量损失,但消毒奶的保存率通常在90%以上,灭菌奶也在60%以上。维生素C损失较大,但因它不属于牛奶中的重要营养物质,故而对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影响不大。市售消毒牛奶常强化维生素A和维生素D,使它成为这两种营养素最廉价、最方便的食物来源之一。

4、生鲜牛奶:未经杀菌的新挤出的鲜牛奶,在许多发达国家,生鲜牛奶是最受欢迎的,价格也昂贵。能够在4℃下保存24-36小时,这种牛奶无需加热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保留了牛奶中一些微量生理活性成分,对儿童生长有很多好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奶

我们喝的牛奶究竟怎么来的

说起牛奶的来历,很残忍……是奶牛不断的怀孕,不断的杀死小牛,才能产出提供给人类牛奶,奶牛不怀孕也是没有奶的。 这是从一片新闻报道上看到的,当时恍然大悟,人类有时候真的很残忍。

美国加州一些奶牛场还给奶牛注射“控孕催乳剂”,使奶牛不怀孕就大量产奶,其产量竟然能够达到自然产奶量的10倍之多。此外,对牛的一年一次的人工授精、流产等,也是促使牛产奶的极佳方式。这就不难明白,为何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尤其是雌激素,这些激素不仅导致孩子性早熟,男性性功能障碍,还会诱发女性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男性的前列腺癌。

在中国,奶牛的饲喂同样如此。奶牛分泌乳汁的多少与身体内的激素含量有关。为追求更高的出奶率,饲养者一般是对奶牛进行肌肉注射激素,对牛催乳。而且,市场上一些奶牛专用催奶药、不孕奶牛催奶注射液等也是公开销售,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激素,它们可以促进奶牛泌乳器官发育,诱导不孕奶牛泌乳等。

奶牛真的很不幸。。

app
公众号
投稿 评论 关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