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是标记免疫技术发展最早的一种,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通过将抗体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免疫荧光步骤包括,细胞固定和通透,封闭,孵育一抗,二抗等。除了这些基本步骤,以下建议可以帮助您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
1、细胞固定和通透
为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细胞需要经过固定和通透。这些步骤非常关键,细胞和抗原需要保证最佳的结构,并利于抗体与抗原结合。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以下步骤得以实现:细胞用2%-4%多聚甲醛固定,之后用0.1%皂角苷或0.02%的Triton X-100进行通透。前者是比较温柔的处理,但是对于核内抗原可能无效,需要用到Triton。使用皂角苷进行通透时,要注意它会引起细胞膜的可逆性通透,也就是除了在通透初期,在每个抗体孵育环节都需要进行通透。另外,细胞可以用冰甲醇进行同时固定和通透,可以避免去垢剂的使用。
2、抗体特异性
免疫荧光需要用到特异性非常强的抗体,可以避免高背景和不理想的蛋白定位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纯化抗体的效果很好,但是正确的对照可以帮助精准定位抗原。使用只有二抗染色的片子作为阴性对照,有利于减少降低背景干扰。
3、合适的抗体稀释比例
通过优化抗体稀释比例来优化染色,通常情况下1ug/ml的纯化抗体或者1:100-1:1000的抗血清足够达到特异性染色的结果。但在能保证低背景染色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浓度来提高信号强度。如果是第一次使用该抗体或测定某抗原,强烈建议浓度梯度实验。
4、优化缓冲液和封闭剂
尽管很多抗原在常见的Buffer如PBS中可以很好的被染色,但是对于某些目的抗原,更换一下含有不同离子的缓冲液,比如钙、镁、钾等,可以带来很大程度上的改善。Rockland可提供优化过的IHC用封闭缓冲液,同样适用于荧光染色实验。
5、选择正确的二抗
如果您需要做免疫实验,我们强烈建议您选择进行过预吸附的二抗进行单染实验;如果是双重甚至是多重染色,那么必须使用预吸附的二抗。同时,请优先选择来自同一物种的二抗。
6、使用合适的细胞密度
选择合适的细胞数量进行染色,当细胞数量过多时,细胞结构不好,导致染色背景深,低细胞密度,会使细胞贴壁不佳,状态不好。
7、多重染色
对同一样本进行两个不同抗原的检测时,可以用各自的抗体进行同时染色,但要求两个一抗的种属来源不同,标记物不同,而二抗的种属来源需保持一致。
8、降低背景
高背景是免疫荧光常见的问题,解决此问题可以用二抗来源的正常血清代替BSA做封闭液,降低抗体浓度,增加洗涤次数,洗涤至少三次,每次五分钟,推荐洗涤液为PBS+0.05%Tween。
9、封片
作为免疫荧光的最后一步,可以提高折射率,保护样品。
10、数据分析
观察整体样片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细胞进行数据获取与分析。
1.晶安生物细胞爬片;首先是玻片的处理,普通的盖玻片用砂轮划成自己要的大小的小方块,先用洗衣粉洗干净,用水冲静烤干,然后泡酸过夜,捞酸后流水洗净,烤干,置于器皿中高压灭菌,然后再烤箱中大约8小时烤干备用。
爬片可以在培养皿 六孔板或24孔板中都可,我选择在培养皿中爬。一为节约经费(培养皿可以重复利用)二来觉得培养皿口大,操作比较方便。培养皿消毒同上,消毒时记得消两把镊子
具体操作是:用胰酶消化好细胞,充分吹打,使之成单细胞悬液(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关系到将来爬出来片子的质量)
取出消毒的培养皿,可以先加少量培养基(以使玻片与培养皿紧密接触),将玻片小心放入摆放其中,然后将单细胞悬液一滴一滴的滴到玻片上。最后盖上培养皿置于37度5%CO2的暖箱中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状况,24小时或更长时间适时取出爬片。
爬片置于37度PBS中洗三次,每次3到5秒钟,然后在4%多聚甲醛中固定15分钟,然后再用37度去离子水将甲醛冲干净,注意手法轻柔,要不然掉片很厉害。同时操作过程中注意玻片的正反面,要不然真的是前功尽弃。
将做好的爬片置于滤纸上晾干,然后用中性树胶粘在载玻片上。注意一定要等中性树胶彻底干了之后才能做后续实验,要不然玻片会掉下来的,就又是前功尽弃了 做好的细胞爬片可以放在-20保存备用,具体能保存多长时间不太清楚,当然尽量早用。
2.4%多聚甲醛固定10min(固定细胞器用预冷的70%甲醇+30%丙酮);
3.PBS漂洗5min;
4.0.5% Triton 穿孔15min(丙酮固定法不用透化处理);
5.PBS漂洗2次,每次5min;
6.1%BSA封闭30min;
7.加入1%BSA稀释的一抗,于37℃杂交2h;
8.PBS漂洗2次,每次5min;
9.加入1%BSA稀释的二抗,于37℃杂交1h;
10.PBS漂洗2次,每次5min;
11.5ug/ml DAPI染色2min;
12.抗淬灭封片剂封片。
抗淬灭封片剂:
2.5% DABCO (w)
50mM Tris(pH8.0)
90%甘油
细胞爬片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第一天:
1. 在培养板中将已爬好细胞的玻片用PBS浸洗3次,每次3min;
2. 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爬片15min, 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3min;
3. 0.5%Triton X-100( PBS配制 )室温通透20min(细胞膜上表达的抗原省略此步骤);
4. 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3 min,吸水纸吸干PBS,在玻片上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封闭30min;
5. 吸水纸吸掉封闭液,不洗,每张玻片滴加足够量的稀释好的一抗并放入湿盒,4℃孵育过夜;
第二天:
6. 加荧光二抗: PBST 浸洗爬片3次,每次3min,吸水纸吸干爬片上多余液体后滴加稀释好的荧光二抗,湿盒中20-37℃孵育1h,PBST浸洗切片3次,每次3min;
注意:从加荧光二抗起,后面所有操作步骤都尽量在较暗处进行。
7. 复染核:滴加DAPI避光孵育5min,对标本进行染核,PBST 5min×4次洗去多余的DAPI;
关键词:瞬转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