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Immunity),所谓“免疫”,顾名思义即免除瘟疫(古代的瘟疫指各种疫病)。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免疫系统功能:
1、免疫防御
就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侵犯,使人免患感染性疾病。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害机体。当该功能过于亢进,发生超敏反应;当该功能过于低下,发生免疫缺陷病。
2、免疫自稳
人体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及时地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该功能异常时,发生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
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扩展资料:
一、免疫防线
第一道防线
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
第二道防线
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第三道防线
免疫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其中,淋巴B细胞“负责”体液免疫;淋巴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最后往往也须要体液免疫来善后),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后天性的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
第1、2道防线,就好比杀毒软件本体,第3道防线就好比病毒/木马专杀软件。
只有3道防线同时、完整、完好发挥免疫作用,我们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充分的得到保证。
二、免疫种类:
1、天然免疫:个体与生俱有,一般为非特异性免疫,如吞噬细胞的作用。
2、获得性免疫
1)自动获得性免疫:一般免疫时间长。可待终身,如麻疹、天花、痄腮。
自然获得:有被天花病毒感染发病史的人,一般不会再次感染。
人工获得:如种牛痘免疫天花。
2)被动获得性免疫:免疫时间短,人工获得时,已较少采用。
自然获得:如婴儿在母体胎盘或初乳中获得的免疫
人工获得:如注射具有免疫力的免疫血清,获得免疫,如治疗蛇毒时注射的血清蛋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免疫
淋巴扁桃体都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驻扎和发生免疫反应的主要场所,如果它们肿大一定有炎症反应。脓液里的成分主要是死亡的组织细胞白细胞以及病原的混合物,当然还有一些液体成分。
高中生物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生物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这个就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免疫细胞未来的作用和潜能是很大的。像湖南源品生物就是一家专业做免疫细胞存储的企业。
免疫细胞作用:
调节自身免疫状态,提升机体对疾病的自愈能力,有效降低组织部位各类疾病的发生;及时杀死体内病变或肿瘤细胞,预防肿瘤发生;及时清除衰老细胞,促进细胞新生,延缓组织衰老。
1)抗衰老
衰老是人体机能变缓的直接表现,定期回输自体免疫细胞,可加快新陈代谢,并促进身体器官损伤的修复,从而提高脏器机能,可延缓衰老进程,保持青春活力。
2)治疗恶性肿瘤
当不幸罹患癌症时,把储存的免疫细胞进行复苏、激活和扩增,输回体内,可以清除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癌症的发展,达到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等多重目标。
3)调节亚健康
亚健康是人体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健康状态,也是身体发出的警讯,如果不重视,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健康危机,免疫细胞可明显调节亚健康。
4)提高免疫力
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将储存的年轻态、功能好的免疫细胞回输到体内,可快速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身体机能、提高身体活力、改善睡眠质量,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5)为未来医学发展及临床应用提供可能
免疫细胞存储有什么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细胞的改造和利用能力不断提高,有望在日后使用储存的免疫细胞“种子”,为储存者量身定制更多更精准的各种重大疾病的免疫细胞治疗。
1)免疫细胞的质量与生命息息相关,它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尽早储存自己健康的免疫细胞,在未来需要时可补充自身健康的免疫细胞;
2)空气、水、食物等的污染正时刻危及健康,工作、生活等压力正让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急需应用免疫细胞进行调节;
3)免疫细胞治疗已成为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又一治疗癌症的手段,配合传统治疗可达到更好的效果,储存免疫细胞就是储存了生命的种子;
4)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储存、使用免疫细胞可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免疫细胞治疗成为继传统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第四大有效的抗癌手段。通过提高免疫机能发动对癌攻击力、改善全身状况的免疫细胞疗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癌症。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肾癌、肺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等等,这些癌症容易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也推进了研究的进行。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受损而产生的异常细胞,与正常细胞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会产生一种的印记。免疫细胞治疗就是通过识别这种印记,利用免疫的机制攻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与不同脏器使用不用的化疗药物相比,免疫细胞治疗作用于全身,针对发生于不同部位的肿瘤都可能有效。在日本,类似于胰腺癌、晚期癌症,化疗难以见效,标准治疗无法治疗的患者很多。另外,相比单独使用免疫细胞治疗,与标准治疗联用的治疗效果更好,这样的案例也正在逐渐增多。
更多详情关注多睦健康
能适用于各脏器部位肿瘤的免疫细胞疗法,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和特征,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目前从临床研究得知,免疫细胞治疗中的NK细胞疗法与抗体药物一起使用能提高治疗效果;在日本也有抗体治疗联合免疫细胞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较理想。
间质性肺炎、部分淋巴细胞型血液癌无法进行免疫细胞治疗
部分癌症类型无法用免疫细胞治疗。这类癌症所占的比例不高,例如一部分的白血病以及部分恶性淋巴瘤等血液肿瘤。血液肿瘤分为很多的种类,例如T细胞、NK细胞这类淋巴细胞发生癌变后演变的血液肿瘤,经免疫细胞治疗甚至有可能使癌细胞增殖,所以不适用于免疫细胞治疗。
此外,部分合并间质性肺炎、关节风湿、胶原病等自体免疫疾病的患者,必须慎重考虑使用免疫细胞治疗。
来自多睦健康合作的这种新疗法在日本早日获得批准,真正进入临床造福癌症患者!
白血球,或称白细胞,是血液中一种重要的血细胞。除白血球外,人体血液中还含有红血球、血小板和血浆。\x0d\x0a\x0d\x0a白血球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的东西。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在健康成人体内为4×10^9到11×10^9/每升血液。\x0d\x0a\x0d\x0a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除了在血液外,白细胞还存在于淋巴系统、脾以及身体的其它组织中。\x0d\x0a\x0d\x0a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按照体积从小到大是: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细胞。\x0d\x0a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没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x0d\x0a如何治疗\x0d\x0a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x0d\x0a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x0d\x0a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x0d\x0a\x0d\x0a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白细胞能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x0d\x0a白细胞依细胞质内有无颗粒,分为粒细胞与无粒细胞两大类。粒细胞依其颗粒染色特征不同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又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依其功能又分为若干种。成年人白细胞数为每立方毫米5000~9000,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50~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01~0.04,嗜碱性粒细胞占0.005~0.01,单核细胞占0.03~0.08,淋巴细胞占0.20~0.30。幼儿血液中白细胞数高于成年人。不同生理状态(如妊娠期)会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有炎症时,血中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x0d\x0a白细胞是一个庞大的血细胞家族,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多样的,但是,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机体的防护、免疫和创伤愈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尽管它们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成分,但它们功能的发挥,更多地体现在循环管道外的器官组织中。在功能方面它们与这些器官组织中的许多细胞成分如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密切相关。\x0d\x0a\x0d\x0a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如系药物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适当应用生白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锂、茜草双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x0d\x0a\x0d\x0a避免用药是要避免因为药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x0d\x0a\x0d\x0a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x0d\x0a\x0d\x0a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多属中医虚证或虚劳范畴,故当忌食下列食品:\x0d\x0a1.柿子:大凉之果,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凡白细胞减少者,慎勿服之。\x0d\x0a2.荸荠:性寒,破积耗气之品,体弱之人白细胞减少者,忌食之。白细胞减少的虚劳之人,切勿多食。\x0d\x0a3.槟榔:为破气伤正之果。体质虚弱的白细胞减少者,切勿服食。\x0d\x0a4.薄荷:辛凉之品,疏风散热,只泻不补。故凡虚弱之病,包括白细胞减少症者,皆当忌食。\x0d\x0a5.芥菜:又称雪里蕻,民间多视之为发物,有耗气伤正之弊故体弱者白细胞减少之人,不宜多食。\x0d\x0a此外,白细胞减少症者还应忌食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苦瓜、金橘等耗气伤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荜澄茄等辛辣温燥伤阴的刺激性食物;还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x0d\x0a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免疫细胞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