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干细胞的分类
人体干细胞分类介绍
干细胞是可以自我更新并且能够分化成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的生物学特殊细胞。人体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主要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
1. 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简称ESCs)最早发现于1998年,是人体早期胚胎中未分化的细胞。这种干细胞可以自我更新并分化成三个原始胚层的任何种类组织和器官细胞,包括肌肉、神经、血液、心脏等。因其广泛分化潜力,一度被认为是再生医学的星星之火。
但是,胚胎干细胞的应用面临一些道德和法律上的纠纷,因为作为获得该类干细胞的唯一方法是摧毁早期胚胎。除此之外,还有质量控制的困难,现在尚无实用相关技术。因此,研究学者同样致力于探索另一类干细胞的使用,它们的来源是人成体。
2. 成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简称ASCs)是存在于人体成年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的一种细胞。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多种特定细胞的能力,与胚胎干细胞一样,但它们不能分化成形态和功能完全不同的所有细胞类型。ASCs主要在人体发育成熟之后分化成具有特定功能、并执行特定任务的细胞,如心脏肌肉细胞、神经细胞、乳腺细胞等。
成体干细胞的来源很广泛,主要包括:
- 骨髓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可以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
- 周围血干细胞: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可以分化成多种血液细胞。
- 脂肪干细胞:存在于脂肪组织中,可以分化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 视网膜干细胞:存在于成熟视网膜内,可以分化成连续储备的视网膜细胞,并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
- 基底细胞:存在于皮肤和毛囊中,可以分化成各种皮肤细胞和毛发。
- 肝脏干细胞:存在于肝脏中,可以分化成各种肝脏细胞。
3. iPS细胞
iP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细胞是从成体细胞中转换而来的干细胞。科学家最早在小鼠上实现了iPS细胞的发现和应用,之后又在人类细胞上重复了这个工作。
该技术是通过对成体细胞进行基因操作,使这些细胞再次获得广泛的分化潜力,形成iPS细胞,技术因此使得研究学者们无需侵犯道德规定(不需要采集胚胎组织),就可以研究各种疾病,并为发展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更可行的途径。
总结
在干细胞技术领域,研究学者们正在探索不同类型的干细胞使用方式和实现方法。而干细胞技术将为人类提供许多潜在的治疗方案和解决难题的办法,如眼部退化、心脏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等。因此,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鼓励科学家们继续开展相关研究,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一荣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