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注射器针头手可触及(无菌注射器和针头不可用手接触的部位是)
我们将涵盖无菌注射器针头手可触及和无菌注射器和针头不可用手接触的部位是的整个范围,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可以用手接触的部位是?
活塞柄、针筒、针栓
注射器的活塞轴、乳头和针头的针梗及斜面是属于无菌的,不能用手接触。
手术室常用的无菌技术有哪些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区域和无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卵圆钳:钳的柄部有两环,使用时手指套入环内,钳的下端(持物端)有两个小环,可用以夹取刀、剪、钳、镊、治疗碗及弯盘等。由于两环平行紧贴,不能持重物。
三叉钳:结构和卵圆钳相似。不同处是钳的下端为三叉类,呈弧形向内弯曲。用以夹取盆、盒、瓶、罐等较重的物品。
镊子:镊的尖端细小,使用时灵巧方便。适用于夹取棉球、棉签、针头、注射器、缝针等小物品。
无菌容器:
无菌盒
罐
治疗碗
无菌溶液(密封瓶,烧瓶)
无菌包:包布
治疗巾
敷料
标签
化学指示胶带。
治疗盘
2%碘酊
70%乙醇
棉签
签字笔
2.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法
(1)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无菌广口容器内,液面需超过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1/2处。容器底部应垫无菌纱布,容器口上加盖。每个容器内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镊)。
(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尖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手指不可触摸浸泡部位。使用时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图5-8),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轴节打开。如取远处无菌物品时,无菌持物钳(镊)应连同容器移至无菌物品旁使用。
(3)无菌持物钳(镊)不能触碰未经灭菌的物品,也不可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重新消毒灭菌。
(4)无菌持物钳(镊)及其浸泡容器,每周消毒灭菌1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外科病室每周2次,手术室,门诊换药室或其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灭菌1次。。
注射器哪些部位必须保持无菌
根据无菌原则,注射器针头、活塞、乳头、针梗是必须保持无菌的。
注射器由针头和注射器两部分组成,其中针头包括了针尖、针梗、针栓,注射器包括了乳头、空筒、活塞、活塞轴和活塞柄。
现在一般使用的规格是2毫升、5毫升、10毫升或20毫升注射器,偶用50毫升或100毫升,皮内注射则用1毫升注射器。
扩展资料:
无菌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时间20~30分钟即可,也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2、无菌操作
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时穿好无菌衣,带好无菌手套。
3、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5、取无菌物
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疑有污染,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无菌操作
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次性针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注射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射器
一个注射器的部位那些可以用手摸,那些不可以用手摸?
你好,针头部位不可以用手摸,否则针头扎入体内后会引起细菌感染,针管的外部可以用手触摸的。
乡村医生培训求山东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试题第二期,
(一)
1:关于胃肠型蠕动波不正确的是:(C) 严重的肠梗阻可呈多层梯形肠型,蠕动波运行方向一致
2:肝脏的位置一般位于:(E)右上腹部
3: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腹壁紧张度
4:按九区分法,不属于右季肋部的脏器是:(D)胃
5:关于腹壁静脉曲张的描述错误的是:(E)下腔静脉阻塞时,脐一下的浅静脉曲张血流方向转向下方
6:肝脏触诊方法不正确的是:(C)吸气时手指上抬速度要快于腹壁的抬起
7:关于腹部反跳痛,不正确的是:(B)检查时腹部出现压痛后,迅速抬手
8:正常肝脏的触诊感觉应为:(A)质地柔软
9:腹部触诊检查内容不包括:(D)移动性浊音
10:关于振水音叙述正确的是:( C)若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
11:脾脏触诊方法正确的是:(A)患者仰卧位,医生右手掌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
12:Murphy征阳性可见于:(A)急性胆囊炎
13:当肾脏和尿路表面有炎症时,压痛点的部位是:(B)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14:关于肾脏的触诊描述错误的是:(D)正常人肾脏一般较易触及
15:肿大的脾,触诊时最显著的特征是:(E)有明显切迹
16:腹部叩诊音范围缩小见于:(A)肝脾极度肿大
17:肝上界为:(B)肝相对浊音界
18:中等量腹腔积液患者,腹部叩诊正确的是:(B)患者仰卧腹中部呈鼓音,两侧腹部呈浊音
19:可引起肝浊音界缩小应除外:(A)肝炎
20: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量至少达:(D)1000ml
(二)
1:肠鸣音听诊点通常在:(E)右下腹部
2:肠鸣音消失可见于:(C)急性腹膜炎
3:上腹部听到连续的嗡鸣声常提示:(D)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
4:正常情况下肠鸣音的频率是:(C)4~5次/分
5:对中枢性瘫痪最有诊断意义的是:(C)巴彬斯基征阳性
6:关于肌力分级,下列不正确的是:(A)3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离开床面。
7:关于深感觉检查叙述正确的是:(D)测试深部组织的感觉,如位置觉等。
8:浅感觉包括:(A)痛、温、触觉
9:动眼神经麻痹,不包括的体征有:(D)眼球外展受限
10:病理反射中最常用且易引出的是:(B)Babinski征
11:属于脑膜刺激征表现的是:(B)Kernig征
12:关于病理反射,下列不正确的是:(B)Boffman征为病理反射
13:用一手一定力量挤压腓肠肌,出现拇指背伸,余趾呈扇形散开见于:(C)Gordon征
14:浅反射不包括:(E)瞳孔对光反射
15:关于体温方法的测定,下列正确的是:(E)腋测法测量体温简单、安全,不易发生交叉感染。
16:用来测量心界是否增大及增大程度常用的垂直线为:(C)锁骨中线
17:胸膜摩擦感与心包摩擦感的鉴别要点是:(C)屏气时摩擦感是否消失
18:肺部叩诊呈浊音常见于:(C)大叶性肺炎
19:关于Murphy征检查方法不正确的是:(E)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呼吸终止,则Murphy征阳性。
(三)
1: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氧,用酒精湿化的原因:(B)减化呼吸道减少分泌物。
2:昏迷患者呼吸道有较多分泌物蓄积时,可出现:(D)鼾声呼吸
3:慢性阻塞时,肺部疾病吸氧方法为:(B)持续低流量吸氧
4:大面积皮肤剥脱伤需:(C)清创后缝合
5:用冷敷可减轻疼痛是因为:(A)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
6: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的直径为:(A)5CM
7:无痛注射方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D)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弱的药物。
8:无菌注射器及针头哪个部位手可触及:(A)针栓
9:酒精擦浴的酒精浓度为:(A)25%~35%
10: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区域范围至少:(A)15CM
11:手术区中如果手套破损或者接触到有菌的地方,应当:(B)立即更换无菌手套
12: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带无菌手套之后,手不能接触的有菌地带包括:(D)腰部以下,肩部以上和背部。
13:肛周脓肿手术前消毒时,正确的操作是:(D)用0.75%吡咯烷酮碘由手术区周围向中心涂擦。
14:准许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是:(E)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
15:临床上最常用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是:(B)湿热灭菌
16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相比的不同点说法错误的是:(A)干热灭菌能够更有效的杀灭微生物。
17:关于手提式灭菌消毒器的组成,错误的是:(E)锅盖上的两个气阀是经常用的放气阀。
18: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不正确的是:(D)辐射
19:关于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E)通电加热后关上排气阀和安全阀,待水沸腾使锅内温度上升
(四)
1:急性心梗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抢救,第一步应行:(D)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2: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A)心室颤动
3: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以致突然死亡最常见的原因:(B)急性严重心肌缺氧
4:心搏骤停时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D)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
5:男,49岁,因胸痛1小时来急诊,急性病容、大汗,在量血压时突然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查体: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下列处理正确的是:(E)立即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或地面上并开始胸外按压,同时尽快准备除颤及心电监护并准备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6: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的处理,下列不正确的是:(C)阵发室速----洋地黄
7:心脏骤停一旦确诊,应立即:(A)尝试锤击处理及清理呼吸道
8:抢救由心室颤动引起的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方法是:(D)非同步电击复律
9:男,47岁,突然意识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脏按压,判断其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D)摸股动脉搏动
10:女,36岁,患风心病10年,近来心悸、胸闷痛、气短、下肢浮肿,尿少,数分钟前突然晕倒,意识丧失,皮肤苍白、唇绀,大动脉扪不到,呼吸停止,其原因是:(D)心脏性猝死
11:下列不属于急性冠脉综合症范畴的是:(D)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12:下列应首先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的是:(C)缺血性疼痛持续大于30分钟
13:最早能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酶学检查是:(D)肌钙蛋白I或T
14: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6小时内)最积极的限制梗死面积的最有效的措施是:(C)尽快开放梗死血管
15:男性,68岁,因患急性广泛前壁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入院,不宜应用:(A)美托洛尔
16:对于心房颤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D)心率小于脉率
17:下列心电图表现不属于心房扑动的是:(E)QRS波群多宽大畸形
18:听诊时,心律规则的心律失常常见于:(A)1度房室传导阻滞
19:诊断心律失常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A)心电图
20:24岁,女性患者,近一周出现发热,咽痛、咳嗽,今晨感胸闷心悸。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0.22秒,P波规律出现,无QRS脱漏,心电图诊断为:(C)1度房室传导阻滞
21:如发现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应首选:(D)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
22:对诊断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有意义的是:(C)颈动脉按摩能使心率突然减慢
23:下列心律失常表现为突发突止,心律整齐,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的是:(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4:心室率120次/分,心电图提示QRS间期0.12秒,RR间期不绝对相等,刺激迷走神经时心率无反应,应首先考虑:(B)室性心动过速
25:男,18岁,阵发性心悸2年,每次突然发作,持续时间1小时左右,有时呕吐可以突然终止,心电图示:QRS波正常,频率120次/分,p波不明显,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无菌技术包括哪些
问题一:无菌技术包括哪些?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无菌技术的目的是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医护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无菌概念,正确熟练掌握无菌技术,这一集包括洗手技术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两部分。
洗手的目的是清除手上的微生物,切断感染途径,在操作前后洗净双手,既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又可以保护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正确的洗手步骤和方法分六步进行,再用流动自来水冲淋双手后,取无菌皂液洗手。
1. 掌心擦掌心;
2. 右手掌心与左手背互擦,左手掌心与右手背互擦;
3. 掌心擦掌心,十指交叉;
4. 双手指并扣,互擦指背;
5. 左拇指在右手掌心中旋转,右拇指在左手掌心中旋转;
6. 右手指摩擦左手掌心,左手指摩擦右手掌心;
进行有效的清洁洗手范围为:双手、手腕和腕上10厘米,按以上六步共搓洗10~15秒钟,再用流水冲净,取小毛巾擦干双手。
一、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无菌持物钳是用来夹取和传递无菌物品的器械,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不可作其它使用。
常用的持物钳有三叉钳、卵圆钳和镊子三种。将无菌持物钳浸泡在垫有无菌纱布的不锈钢罐或玻璃容器的消毒液内,消毒液的液面应浸过关节轴以上2~3厘米,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不能触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壁和罐口边缘,使用后应立即放回容器内。
浸泡无菌持物钳时应将钳端打开,以便充分接触消毒液,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以免消毒液倒流至钳柄后再流下污染无菌部分,如果需要到距离较远处取物,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用完以后再放回原处。
临床常用的无菌容器有:无菌盒、无菌罐、无菌注槽等,用于存放无菌物品,如棉球、纱布,既可以保持无菌,又便于随时取用。
从无菌容器内夹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持物钳和物品不能触及容器边缘,物品取出后应立即盖好无菌容器。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将盖内面向上;关闭无菌容器时,盖子应从后向前覆盖整个容器口。手持无菌容器时,托住容器底部,手指不能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
使用无菌包的目的是使无菌包内的物品保持无菌状态。治疗巾使用前应消毒灭菌,消毒前应将治疗巾叠成便于使用的形式打包,方法是将治疗巾放在双层纯棉包布中央,将包布一角盖住物品,再把左右两角先后盖上,并将角尖向外翻折,盖上最后一角 ,用系带将治疗巾包十字型扎紧。
在标签上写好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再将标签和化学指示胶带一起贴在包上,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即为无菌包。开包前,应检查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及化学指示胶带颜色改变情况。把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妥善的放在包布下,再捏住包布角的外面依次揭开包布外角、左右两角和内角,注意不能触及包布内面。用无菌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准备的无菌区内,包内物品如一次没用完应按原折痕依次包盖并将系带横向缠绕固定,注明开包日期和时间 ,24小时内可再使用。
如果要一次将包内物品全部取出,可将包托在手上,另一只手将包布四角抓住,稳妥的将包内物品放在无菌区内。
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的方法取用无菌溶液。取用无菌溶液时应该首先核对药名和有效期,检查瓶口是否松动,再次检查药液有无变质、沉淀,如果药液已经变质就不能使用。
取开铝盖,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拿出瓶塞,手不能触及瓶口和瓶塞内面,将贴标签的一面握在手中,先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将溶液倒入无菌容器内,按无菌技术操作方法盖好无菌盘。
用2%碘酊消毒瓶口及瓶塞内面,再用70%乙醇脱碘,然后盖回瓶塞,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已打开的溶液可以保存24小时。
无菌盘是将无菌巾......
问题二:何为无菌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土飞扬。
问题三: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无菌技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进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30min,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防止尘埃飞扬。
)工作人员操作前,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帽子。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容器内。一经取出就认为是相对无菌,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
4)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保存期为7―14d。过期或包布受潮,均应重行灭菌处理。
5)取无菌物品须用无菌持物钳。未经消毒的用物、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不可跨过无菌区。操作时,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6)无菌区的边缘向内3为相对无菌区:3以内是无菌的安全范围。
7)一切无菌操作,均应使用无菌物品,禁用未经灭菌或疑有污染的物品。
8)一份无菌操作,仅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
问题四:手术室常用的无菌技术有哪些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区域和无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卵圆钳:钳的柄部有两环,使用时手指套入环内,钳的下端(持物端)有两个小环,可用以夹取刀、剪、钳、镊、治疗碗及弯盘等。由于两环平行紧贴,不能持重物。
三叉钳:结构和卵圆钳相似。不同处是钳的下端为三叉类,呈弧形向内弯曲。用以夹取盆、盒、瓶、罐等较重的物品。
镊子:镊的尖端细小,使用时灵巧方便。适用于夹取棉球、棉签、针头、注射器、缝针等小物品。
无菌容器:
无菌盒 罐 治疗碗
无菌溶液(密封瓶,烧瓶)
无菌包:包布 治疗巾 敷料 标签 化学指示胶带。
治疗盘 2%碘酊 70%乙醇 棉签 签字笔
2.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法
(1)无伐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无菌广口容器内,液面需超过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1/2处。容器底部应垫无菌纱布,容器口上加盖。每个容器内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镊)。
(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尖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手指不可触摸浸泡部位。使用时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图5-8),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轴节打开。如取远处无菌物品时,无菌持物钳(镊)应连同容器移至无菌物品旁使用。
(3)无菌持物钳(镊)不能触碰未经灭菌的物品,也不可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重新消毒灭菌。
(4)无菌持物钳(镊)及其浸泡容器,每周消毒灭菌1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外科病室每周2次,手术室,门诊换药室或其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灭菌1次。。
问题五:求解答过程: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 A
问题六:无菌技术是指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问题七:无菌操作技术的方法包括哪几种 无菌技术涉及很多方面。我是一名护士。无菌技术是护理工作永远谈不完的话题。简单包括:铺无菌盘,开无菌包,打开无菌物品,倒药液,抽吸药液,化药,注射输液,消毒,无菌操作(导尿),穿脱手术衣,传递器械等等,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
问题八:无菌技术使用的目的是什么 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保持无菌区域 无菌物品不被污染
无菌注射器针头手可触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无菌注射器和针头不可用手接触的部位是、无菌注射器针头手可触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无菌注射器针头手可触及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