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治疗)
本文的目的是更深入地讨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治疗,以帮助你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体骨髓移植跟异体骨髓移植,到底差别在哪里?
对于血癌、骨髓瘤等非实体癌的患者,骨髓移植是治疗的一线希望。不过患者在思考骨髓移植的时候,有可能会面临到「自体移植」跟「异体移植」的问题,除了排斥作用之外,这2者到底还有什么差别,就成了选择的关键。
自体骨髓移植是什么?
骨髓移植简单来说,就是将健康的骨髓移植到不健康的人体内,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而目前的骨髓移植其实是抽「造血干细胞」,可以分成肠骨抽取跟周边(如手臂)抽取。
肠骨抽取因为是全身麻醉、而且是脊椎麻醉,所以会比较疼痛、酸麻感比较重,但抽取到的造血干细胞浓度会比较高;而周边造血干细胞的抽取,因为必须先打白血球生成激素、让干细胞聚集到周边才能抽,所以有可能浓度不够,必须抽好几次。
而自体骨髓移植是先抽取一段患者本身的造血干细胞,然后让患者接受高强度的化学治疗或是放射线治疗,把身上的癌细胞尽可能的清除,再把经过特殊处理的造血干细胞植入体内。虽然这种作法不会有排斥性,也不需要服用抗排斥药,但由于自体骨髓可能有没清理干净的癌细胞,所以复发的机率也比较高,而且超高剂量的化疗、放疗也让并发症跟致死率提高。
异体骨髓移植
异体骨髓移植就是非自身的骨髓移植,也就是大家常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骨髓配对、骨髓捐赠」。需要寻找抗原相合的骨髓捐赠者,才能配对成功,让移植的骨髓在患者身体内发生作用;不过在移植之前,患者一样需要做一次化疗或放疗,一方面是杀死癌细胞,一方面让身体处在免疫系统虚弱的状态,避免移植时的排斥作用。
但异体骨髓移植使用的化疗、放疗剂量反而不会比自体移植高,原因是因为异体移植有一个「移植物对抗癌细胞」(Graft versus Leukemia)作用,也就是外来的移植物,反而能清除体内残存的癌细胞,所以等到骨髓移植、并移植成功的患者,虽然不能说完全痊愈,大部分人都可以在没有发病的状态下存活几十年的时间。
通常患者的兄弟姐妹最有可能找到相合的骨髓,或是兄弟姐妹的脐带血内的造血干细胞也通常是符合的,不过脐带血就没有异体骨髓有的「对抗癌细胞」作用,但相对的抗排斥反应也会比较少。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异体骨髓移植还是被认为是治疗非实体癌症的最好方式,病友团体也致力于推广造血干细胞的捐赠。
不过接受异体骨髓移植后,因为服用抗排斥药的关系,抵抗力会变得很差,所以日常生活都要小心预防感染,不能吃生食、出门戴口罩、回家要洗手消毒等,会有比较多的不便利。
自体干细胞移植是抽血还是抽骨髓
自体干细胞移植现如今大部分为理论研究,并未应用实际中,唯一存在于临床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是在分娩时,保存婴儿的脐带血,脐带血中存在人的干细胞,通过冻存保存这些干细胞,再需要的时候解冻,应用于自身治疗。
至于骨髓移植,是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白血病,在临床上只存在于异体移植,因为白血病患者本身就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缺少导致的。
而血液中没有干细胞,为发现能应用于临床的技术。
辛苦打字,望采纳
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应用范围
(1)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引起骨细胞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病程长且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采用经股动脉穿刺微创技术,将基因修饰的自体干细胞超选择性地移植于股骨头区域多条供血动脉内。术后一段时间内,在股骨头局部可出现新生血管,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局部的缺血症状。同时促进股骨头坏死区成骨细胞的再生,新生的骨细胞填补股骨头的骨缺损部位,逐渐恢复髋关节的生理功能。该治疗方法安全、无痛苦,远期观察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于股骨头尚未严重变形的早期患者。
优点:
干细胞来源于自体,无交叉感染,也不存在伦理问题
干细胞经过基因修饰后,更有利于转化成成骨细胞;同时转入的基因具有明显的促进血管再生的功能,可有效地改善股骨头局部的血液循环
治疗过程安全、简单。血管介入属于微创治疗,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一般需要住院7天左右)
疗效好,早期患者(Ⅰ、Ⅱ期)有效率在90%以上,晚期患者(Ⅲ、Ⅳ期)也可配合常规手术移植干细胞,增加手术疗效
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适合任何年龄的患者
(2)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足、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是临床常见的因下肢缺血致残的疾病。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据研究报道,6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下肢动脉硬化缺血的发生率为17-20%,截肢率高达5%。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研究认识的深入和发展,科学家发现干细胞在缺血的下肢局部可以转化成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促进局部血管的再生。同时移植到局部的干细胞还可以分泌大量的细胞活性因子营养末梢神经细胞,改善末梢神经的功能。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将干细胞移植到缺血的下肢后,下肢局部出现新生血管,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下肢缺血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安全可靠,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
优点:
干细胞来源于自体,无交叉感染,不存在伦理问题
基因修饰的干细胞即提供了血管再生的干细胞又提供了血管再生必需的生物活性分子,大大加速了血管再生速度和能力
转染的基因对缺血局部的神经末梢具有营养和修复作用,明显缓解下肢疼痛
治疗的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治疗过程安全、方便、有效
(3)肝硬化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最近才在我们国家开展的一项新型的微创介入式手术。远期效果在国外的一些医学网上记载的效果是不错的。我国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还没有远期的病例,但是它的近期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原理就是利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的特性使其分化成肝细胞来替换那些已经失去或坏死的肝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就像用自己的干细胞为自己换肝一样。手术风险非常小,手术后没有排斥反映,就更不用像肝移植那样以后每月还要花费2000多元的抗排斥的药物来维持了。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也是有局限性的如果已经合并肝癌的话就不要去做这个手术了。
(4)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5)治疗脑血栓和脑出血后遗症
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致死率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多数脑血栓和脑出血患者发病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如失语、偏瘫、尿便障碍等,如何促进受损脑组织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由脑血管疾病而产生的种种不可逆性脑损伤的修复与功能再现已经成为现实。很多学者分别应用不同方法将干细胞直接注入缺血性脑中,发现其中部分干细胞可以在脑中成活,并向受损部位迁移,部分增殖分化为损伤缺失的神经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目前的研究发现HGF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神经损伤的作用,同时HGF具有促进缺血部位血管再生的作用。使用HGF基因修饰的干细胞通过微创的手段移植到大脑受损的局部,既提供了神经损伤所需的干细胞又有促进神经细胞增殖和修复神经损伤的细胞因子,同时也促进了缺血局部的血管再生,在多种修复机制的作用下加速了神经功能的恢复。
优点:
· 干细胞经过基因修饰后具有三种功能:可以分化成神经细胞;分泌的HGF促进受损的神经细胞再生和修复;HGF促进了缺血部位的血管再生
· 血管介入属于微创治疗,痛苦小,仅需治疗一次,全过程安全简单。
关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