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发生在哪一年)
在这个行动中,我们将谈论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并解释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世界首例永久性人工心脏成功移植在法国完成
圣诞前夕,法国一家年轻的科技公司CARMAT研发的人工心脏在巴黎乔治·蓬皮杜欧洲医院成功地进行了移植手术。手术后,75岁的病人已经可以跟家人交谈。这是目前世界首例成功移植永久性人工心脏。
巴黎12月24日电12月18日进行的这例手术由该人工心脏的设计者、CARMAT公司的创建人之一阿兰·卡尔邦迪医生主刀。以往的人工心脏只能暂时使用,病人还需进行心脏器官移植手术。这颗人工心脏比人类心脏重3倍,最长可使用5年的时间,是世界首例具备可以避免人体排异的“生物适应性”、电池动力、人工智能调节供血节奏和远程监测系统的人工心脏,可以根据病人静卧或上楼梯等不同的身体状态,对泵血节奏进行调节,其医用移植手术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得到了沙特阿拉伯、斯洛文尼亚、波兰、比利时等国的认可,并于9月间在法国获得批准。这是法国医学界对人工器官多年研究和年轻科技企业敢于创新相结合的成果,也与法国 *** 的大力扶持分不开。
经验丰富的阿兰·卡尔邦迪医生在历时15年与“机械工业技术中心”(CETIM)共同进行临牀医学研究的基础上,于1988年就申请了世界首例人工心脏专利注册,并于1993年与MATRA公司共同设计了包括左右心室、传动装置和电子制导系统在内具有“生物适合性”--即不会引起人体排异的人工心脏。在一头牛身上成功进行了首例动物移植实验后,在1995年至2004年间,卡尔邦迪医生又相继提交了多项涉及“生物适应性”人工心脏的整体设计、心脏瓣膜等的专利注册。在这些医学研究和确定可以成功进行人体移植的基础上,2008年CARMAT公司正式创立。当时巴黎Yvelines区 *** 赞助了150万欧元。在欧盟委员会批准下,法国 *** 也以支持技术创新和扶助中小企业的名义,给予该公司3300万欧元的赞助,使专为组装人工心脏量身打造的“白厅”得以建造,每年可以生产250件成品,至少可以满足手术开始头两年的市场需求量。
目前在欧洲和美国有近2000万心脏病患者,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每年有近40%的患者在入院治疗当年便因心肌梗死不治身亡。等待器官捐献移植心脏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唯一选择,却面临诸多条件限制。路透社2012年曾披露,CARMAT公司于当年年底前向法国医疗卫生用品安全总署(ANSM)提交申请,并计划于2013年1月实现首例医学移植实验。手术实施之所以比预期晚,是因为手术在3个月前刚获得ANSM的批准,这也体现了医院和手术主刀医生的谨慎。手术成功后,CARMAT公司的表态也十分含蓄:“我们成功实现了首例移植,但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仍需谨慎观察。”据悉,其他移植手术将于2014年初“可能在巴黎乔治·蓬皮杜欧洲医院进行,也可能在南特市或国外进行”。
目前,人工心脏移植手术的费用昂贵:人工心脏需要15万欧元,手术费近20万欧元。不过,据说与传统心脏移植手术相比,病人可以节约每年约3万欧元的术后排异治疗费用。对那些急等移植捐献心脏的病人和世界众多心衰竭末期患者来说,能够进行人工心脏移植无疑是一个福音。
在人工心脏成功移植成功后,CARMAT公司于2010年7月上市的股票行情飞涨,已从发行时的每股18.75欧元涨到每股128欧元,增长了550%,公司目前的市值已近5亿欧元。该公司已计划下一步研制如胰腺等具有医学和市场双重价值的其他人工器官,其市场前景不可 *** 。
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发生在哪个时间?
1967年12月9日,南非开普敦楚奥医院的伯纳德医生取下刚刚死于车祸的25岁女郎的活鲜鲜的心脏,移植到一位55岁名叫罗伊斯的食品商的胸腔内。这是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手术,虽然罗伊斯术后只活了18天,但心脏移植从此在全世界开展起来。
心脏移植是怎样的?
心脏移植主要是针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外科移植手术。是将已判定为脑死亡并配型成功的人类心脏完整取出,植入所需受体胸腔内的同种异体移植手术。
受体的自体心脏被移除(称为原位心脏移植)或保留用以支持供体心脏(称为异位心脏移植)。手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3年。
目前,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100余例,三年生存率大于90%,五年生存率大于85%。心脏移植并不是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而是作为挽救终末期心脏病病人生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一个治疗手段。
术后护理: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需在ICU监护治疗,当患者苏醒后需转入特殊病房进行康复护理。住院时间和术后护理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一般状况、移植心脏功能,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由于住院时间延长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医生们通常希望患者能在术后2周左右出院,出院后应该定期返院复查,患者也需要一定的情感和心理支持。
当患者逐渐适应后,返院复查的周期可以延长。由于手术时迷走神经被切断,供体心脏去神经支配后一般每分钟跳动100次左右。
心脏移植术后需要定期检查评价移植心脏功能,监测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及有无免疫排斥反应,并积极防治感染。免疫抑制剂需长期坚持服用以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并需要定期进行心肌活检明确有无排斥反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心脏移植
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是在哪里实行的?
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是南非开普敦格鲁特·舒尔医院的克利斯蒂安·N·巴纳德教授(生于1922年)为首的30人小组,在1967年12月3日凌晨1时至6时5个小时内完成的。
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是55岁的路易斯·沃希肯斯基;捐献心脏器官的则是刚刚因病去世的25岁的戴妮丝·A·达维尔小姐。
可惜沃希肯斯基在手术成功后仅活了18天。
人类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是哪年施行的
196
1967年12月2日,南非开普敦赫鲁特斯库尔医院的心脏外科医生克里斯蒂安·巴纳德为一名53岁的病人进行了全球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从1967年至今,全世界大概进行了17万例心脏移植手术,而且术后患者的生存周期也越来越长。
最早的心脏移植是怎样的?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人的生命的任何时刻都离不开搏动的心脏。如果心脏因病损坏到无法再继续工作的程度,且采用各种治疗措施也都无济于事的时候,那么能不能给病人换上一个健康的心脏呢·现代医学科学的成就——心脏移植,回答了这个问题。1967年12月3日在南非开普敦的一家医院中以巴纳德教授为首的、人数达30人的手术小组,为一位55岁的病人华希坎斯移植了心脏,成为将心脏移植用于临床的第一个实际事例。可是病人在同年12月21日死亡。以后曾有22个国家的64个医疗中心先后对400多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心脏移植,但获得长期存活的不多。我国于1978年4月由上海第二医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医务人员,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心脏移植,病人手术后活了109天。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进行的心脏移植最多,该医疗中心从1968年至1978年,共进行了157次心脏移植;心脏移植后病人1年的存活率是47%,5年的存活率是20%,移植手术后存活最长的病人有达7年的。
由于心脏移植的因难,人们目前正在探索用另一种途径——研制人工机械心脏来替代。
关于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和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发生在哪一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