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细胞注射文章正文

注射泵示意图(注射泵的作用原理)

干细胞注射 2023年03月25日 23:20 im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注射泵示意图和注射泵的作用原理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介绍一些例子。

高分!!!要人工英语翻译 大家来帮忙啦 谢谢

Medical devices 医疗设备

• This is an extremely broad category -- essentially covering all healthcare products that do not achieve their intended results through predominantly chemical (e.g., pharmaceuticals) or biological (e.g., vaccines) means, and do not involve metabolism.

这是一个非常广的领域,包含了所有的健康护理产品.但是,通过常见的化学物质(比如药类)或者生物制品(比如育苗),这些产品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并且没有新陈代谢的涉入

• A medical device is intended for use in: 一个医疗设备被设计用于:

•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 or other conditions, or in the cure, mitigation,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disease

能够对疾病或者其他状况进行诊断.治愈,缓解,治疗,或者防止疾病

• Some examples include pacemakers, infusion pumps, the heart-lung machine, dialysis machines, artificial organs, implants, artificial limbs, corrective lenses, cochlear implants, ocular prosthetics, facial prosthetics, somato prosthetics, and dental implants.

部分案例,包括电子起搏器,注射泵,心肺机器,痢疾机器,人造器官,器官移植,假眼球,假面,人造体制细胞,以及植牙

• 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 schematic used in monitoring low voltage biological signals, an example of 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o electrophysiology.

生物医药放大器示意图用于监控低压生物信号,这是电子工程-电生理学在生物医药工程上的应用

Medical imaging 医药成像

• Medical/Biomedical Imaging is a major segment of Medical Devices. This area deals with enabling clinicians t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view" things not visible in plain sight (such as due to their size, and/or location). This can involve utilizing ultrasound, magnetism, UV, other radiology, and other means.

医药/生物医药成像设备室所有医疗设备里面的一个大板块

该领域主要要能让医师能够直接或者简介的观察通过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因为大小,或者位置).该过程会涉及到超声波,磁学,紫外线,放射学,以及其他领域

• An MRI scan of a human head, an example of 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o diagnostic imaging. Click here to view an animated sequence of slices.

例子:比如对人的头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这是一个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运用于诊断成像的案例.点击这里观察高清晰幻灯片

• Imaging technologies are often essential to medical diagnosis, and are typically the most complex equipment found in a hospital including:

成像技术通常对医疗诊断非常关键,更典型的,它是医院里最复杂的设备,包括

• Fluoroscopy 荧光透视仪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核磁共振成像

• Nuclear Medicine 核医疗学

•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PET scans PET-CT scans||||PET扫描或者PET-CT扫描

• Projection Radiography such as X-rays and CT scans 放射成像,比如X光或者CT

• Tomography X射线断层扫描

• Ultrasound 超声波

• Electron Microscopy 电子显微镜

汗,累死了,虽然我在国外学过医疗和生物,但是的确是太长了

好在单词都认识

看我这么辛苦,多打赏点吧

静脉输液的法规

静脉输液法

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橡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即顺畅地流入静脉。

一、目的

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常用于治疗烧伤、出血、休克等。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的脱水、禁食、大手术后。

3.输入药物,达至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于中毒、各种感染等。

4.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等。

5.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的渗透压,以达到预防或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同时借高渗作用,达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二、常用溶液

根据病情选用以下溶液:

1.供给水分和热量,用5%-10%葡萄糖溶液。

2.供给电解质,用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等溶液。

3.调节酸碱平衡,用5%碳酸氢钠,11.2% 乳酸钠溶液等。

4.增加血浆渗透压,增加血容量,用各种右旋糖酐注射液、羟乙基淀粉(706)、氧化聚明胶和聚乙烯吡咯酮(PVP)等代血浆。

5.利尿脱水,用甘露醇、山梨醇、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等。

6.其他。用于特定治疗目的,如浓缩白蛋白注射液,可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水解蛋白注射液,用以补充蛋白质;还有一种营养液可由静脉输入,能供给病人热量,维持其正氮平衡,并供给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液体,多用于不能进食的重症病人。

三、用物

(一)无菌物品无菌输液器有密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可根据病情及输入溶液性质选择应用。

1.密闭式输液器输液橡胶管(或一次性输液器)一套,灭菌后供密闭式输液用,内有一条通气管连接粗径针头(插入护针套内),输液管一条包括粗径针头→短橡胶管→茂菲氏滴管→长橡胶管→接管→针头(插入护针套内)(图12-1)。

2.开放式输液器 带盖输液瓶(500mlt 1000ml, 小儿用100ml),依次连接橡胶管→茂菲氏滴管→长橡胶管→玻璃接管→静脉穿刺针头(插入保护针套内)(图12-2)。

(二)其他用物注射盘内另加止血钳、调节器、网袋(密闭式用)、胶布、剪刀,必要时备夹板、绷带、输液架。

(三)药液、按医嘱

图12-1 密闭式输液装置图12-2 开放式输液装置

四、操作方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常用部位同静脉注射法。头部浅静脉适用于小儿,也用于成人。

1.密闭式输液法利用原装密闭瓶插管输液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污染机会少,广泛用于临床。

(1)按治疗本,带输液架至床旁,向清醒病人解释输液目的,以取得配合,选择合适的静脉,调节输液架高度,嘱病人排便。

(2)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备药,擦去瓶上灰尘,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破裂现象,认真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在光线充足条件下检查药液的质量,将瓶上下摇动,采用直立-倒置“Z”字型检查,每瓶对光检查时间不少于10秒钟,如发现有絮状物、沉淀、变色等均不得输用。取下输液瓶铝盖中心部分,套上网袋,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和无菌状态,备齐其余用物携至床旁。

(3)操作前认真做好查对,协助病人摆体位,放妥止血带(为防止交叉感染,要做到治疗巾、止血带每人“一巾一条”),以2%碘酊、75%酒精消毒瓶塞,如液内需加药时则应在治疗室进行,加入其他药液应摇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在瓶签上注明床号,所加药物名称、剂量、。将输液管的针头和通气管针头去掉针帽,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通气管另一端固定在网袋上。

(4)将输液瓶倒挂在输液架上,用手挤压点滴管,然后松开,使药液进入点滴管的1/2为止,排气后将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管下端夹紧,以便穿刺时易见回血。

(5)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图12-3 胶布固定法

图12-4 夹板固定肢体法

(7)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60-80滴,儿童每分钟30-40滴,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输入速度宜慢;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适当加快,当输入高渗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滴速宜慢。

(8)再次查对,交待注意事项,护士消毒双手后,方可为下一位病人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病人,随时观察反应及滴速。如为继续输液,原则上输一瓶配一瓶,以防准备过早造成药物污染,或降低药效,应及时更换输液瓶,其方法是;先除去铝盖中心部分,套上网袋,常规消毒瓶塞后,挂于输液架上,从第一瓶内拔出通气针头与输液管瓶针,分别插入瓶内,待输液畅通方可离开病人,若输两瓶以上液体,而溶液间又无配伍禁忌者,可采用连续滴入法,两瓶间用短管相连,短管两端连接针头,插入两个相连的瓶塞内,在远端输液瓶内插入通气管(图12-5)。

(9)输液过程中,需临时加入少量药物,应先按注射法抽吸药物,常规消毒输液瓶塞后,将药液注入瓶中并摇匀,再按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10)输液完毕,夹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利用敷盖针眼的纱布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嘱病人屈肘片刻(其他部位拔针后应按压片刻),整理病床单元,整理用物,归还原处。

图12-5 密闭式连续滴入法

2.开放输液法此法能灵活变换输液种类及数量,随时按需要加入各种药物,危重抢救、手术病人及病儿常采用此法,但易污染,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要求。

(1)同密闭式输液(1)、(2)。

(2)除去溶液瓶的铝盖,消毒瓶塞及瓶颈,以瓶签侧面位置为起点,用无菌钳翻转瓶塞,再次消毒,拔出瓶塞,轻放在瓶口上。

(3)打开输液包一手持输液瓶,将其底部橡胶管折叠,将接管夹于指缝中。另一手持溶液瓶,按无菌溶液倒出法,倒入30-50ml溶液冲洗输液瓶和橡胶管,以减少输液反应。将液体排入弯盘(输液器接头应距弯盘15cm左右),再向输液瓶内倒入所需溶液(溶液瓶不要紧贴输液瓶口,倒液速度要均匀,防液体外溅,盖好瓶盖,挂好输液瓶,排尽管内空气,待茂菲氏滴管液面为1/2时,用止血钳夹紧橡胶管,将玻璃接管与带保护套的针头相接备用。

(4)按要求常规消毒皮肤,扎紧止血带,嘱病人握拳,再次检查。排尽针头内空气,穿刺成功后固定方法与密闭式输液相同。

(5)如需向输液瓶中加入少量药液时,应先将药液抽吸在注射器内,再取下针头,打开瓶盖,在距瓶口1cm处注入药液,盖好瓶盖,轻摇输液瓶,使药液混匀,酌情按药液性质调节滴速。如需加入大量液体时,可将无菌溶液直接倒入瓶中。如需迅速发挥药物作用时,可以通过调节孔注入(夹紧上段橡胶管,开放调节孔,将药液注入后关闭调节孔,松开上段胶管)。

静脉输液的速度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3.静脉留置针头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年老、衰竭、血管穿刺困难者。由针头部与肝素帽两部分组成(图12-6)。

图12-6 静脉留置针

针头部:为软硅胶导管后接硬塑回血室部,内有不锈钢丝导针,导针尖部突出软硅胶导管针头部。

肝素部: 前端有硬塑活塞,后端橡胶帽封闭。肝素帽内腔有一中空管道,可容肝素。

操作方法如下

(1)按静脉输液法准备输液器,静脉留置针及其它用物携至床旁。

(2)按密闭输液法操作(1)-(5)。

(3)取出静脉留置针,拔去护帽,检查静脉导管和针头各部位。右手捏紧留置针的回血室部,左手旋紧套于导针外的导官中枢部,切忌导管上移,使管顶超越针头。

(4)右手取静脉留置针,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40度角进行静脉穿刺,当回血室内见第一次回血后,随即调节留置针使之呈10度角,将导管向静脉内推进0.5~1cm,确保导管进入静脉中,即可见第二次回血入导管。

(5)松开止血带,用左手拇、食指握住导管的中枢部,以小指紧压远离留置针的静脉,以阻止血流。

(6)右手握住留置针回血室部使导针固定,同时左手将导管缓慢向前推进,使之全部进入静脉内,方可将导针完全拔出脱离导管,右手取肝素帽迅速插入导管内。

(7)常规消毒肝素帽橡胶塞部,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针头(排尽管内气体)插入肝素帽内。固定留置针,调节滴速,即行持续输液。

(8)如需暂停输液,可将输液器卸下,然后用注射器(预先备好肝素100mg,稀释成4毫升),向肝素帽内注入肝素0.4~0.6ml,用无菌纱布覆盖肝素帽及导管中枢部并加以固定,以备再次使用。

4.输液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输液器及药液应绝对无菌,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更换输液器。

(3)预防空气栓塞。输液时必须排尽管内空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完后及时拔针。

(4)注意观察输液情况。针头有无滑脱,局部有无肿胀,有无输液反应。

(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类药物应现配现用;青霉素G钠(钾)盐与四环素、红霉素合用可出现沉淀、混浊、变色,效价降低,输液中需同时加入四环素、维生素C时应先溶解稀释四环素,再加入维生素C。

(6)注意保护血管 对长期输液者可采取:①四肢静脉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手足交替。②穿刺时掌握三个环节;选择静脉要准;穿刺要稳;针头固定要牢,提高穿刺成功率。③输液中加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红霉素等,应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宜充分稀释,输完药应再输入一定量的等渗溶液,以保护静脉。

需严格控制滴速的病人,用输液泵是安全输液的一个重大进展,可分为两大类型;①可携式或半携式。适用于家庭、小儿及化疗病人等,带泵注射器即属此类型。②固定式输液泵。目前多采用第三代计算机控制导管挤压定容量输液泵。有多功能监护及监测系统,体积较大,适用于医院,输液容量范围为1-499ml/小时,还有自动报警装置。

输液泵的使用适应症;静脉高营养,输入化疗药品、抗生素及对心血管有特殊作用的药物等,用于重症监护病人,尤其是小儿监护病人(图12-7)。若无上述设备时,则可在滴管内插入一无菌针头调节滴速(图12-8)。

图12-7 输液泵

5.输液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1)溶液不滴 ①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输入。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③确定针头阻塞,药液不滴.挤压有阻力无回血,确定针头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④压力过低,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⑤血管痉挛。局部可行热敷、按摩、必要时注入少量0.25%盐酸普鲁卡因,以扩张血管。

(2)滴管内液面过高;①滴管侧壁有调节孔者,可夹住滴管上端的橡胶管,打开调节孔,待液面降至露出滴管时,关闭调节孔,松开上端的橡胶管。②滴管侧壁无调节孔者,可将输液瓶取下,使导管之双针头露出液面,但须保持橡胶管点滴通畅,待滴球内液体下降滴管露出液面时,再挂回输液架上即能继续点滴。

图12-8 茂菲氏滴管内插注射针头,

以调节输液点滴速度

(3)滴管内液面过低:①滴管侧壁有调节孔者,可夹住滴管下端的橡胶管,打开调节孔,当液面升高至适当水平时再关闭调节孔,松开下端橡胶管即可。②滴管侧壁无调节孔者,可夹住滴管下端的橡胶管,用手挤压滴管上端的橡胶管,待滴管液面升至适当水平时,将滴管上端橡胶管内的空气挤入输液瓶,松开下端橡胶管即可。③输液过程中,如果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则应检查滴管上端橡胶管与茂菲氏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予以更换。

(二)颈外静脉穿刺插管输液法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的浅静脉,位于颈外侧皮下,位置较固定,可以输液。但不宜多次穿刺。因此选用医用人体硅胶管插入静脉内。可保留较长时间,以保证治疗。

穿刺部位;在近锁骨中点上缘与下颌角联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图12-9、12-10)。

图12-9 颈外静脉穿刺点示意图

图12-10 颈外静脉穿刺方法

1.目的

(1)需要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2)为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测量中心静脉压。

(3)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有刺激性药物或行静脉高价营养输液。

2.用物 注射盘内另加1%普鲁卡因注射液1支,无菌手套一副,宽胶布(2×3cm)、火柴、酒精灯、生理盐水。无菌穿刺包内有:穿刺针2个,硅胶管1条,8-9号平针头2个,5ml与10ml注射器各1副,7号针头2个,镊子、纱布、无菌巾2块,弯盘。其它用物与周围静脉输液同。

3.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同周围静脉输液法备好输液器,挂于输液架上。

(2)向清醒病人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3)病人去枕平卧,将头部移向床边转向对侧,选择穿刺点,避免损伤锁骨下胸膜及肺尖。

(4)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无菌手套,用10ml注射器吸满生理盐水,以平针头连接硅胶管,并排尽空气备用。同时,助手按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5)操作者铺无菌巾,用1%普鲁卡因在预定穿刺点作浸润麻醉,助手以手指按压颈静脉三角处,阻断血流使静脉充盈。

(6)操作者手持穿刺针与皮肤呈45度角进针,入皮后改为25度角,沿颈外静脉方向刺入,见到回血,用左手拇指按住针孔,右手持备好的硅胶管及与其连接的10ml注射器,将硅胶管快速由针孔插入10-12cm,插管时助手配合持注射器,徐徐注入液体。压住颈外静脉近端,取下10cm注射器,退出穿刺针,退针时一手固定硅胶管勿使其脱出,有平针头将硅胶管与输液针头连接进行静脉点滴,撤去无菌巾,取宽胶布烘烤后在距离穿刺点0.5cm处固定硅胶管,并盖以纱布。

(7)输液完毕,取下输液器,保留硅胶管,用0.4%枸缘酸钠生理盐水1-2ml,注入硅胶管内,用无菌小塞塞住针栓孔,外用纱布包裹,固定于耳下颈部即可。

(8)隔日换药一次。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以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消毒硅胶管(酒精可使硅胶管老化),仍以无菌纱布覆盖,再次输液时,打开小塞,以70%酒精消毒针栓孔,接上输液装置即可(每次需更换无菌小塞)。

(9)停止输液,拔管时动作宜轻,避免折断硅胶管。长期置管者,应接上注射器,边吸引,边拔管。拔管后穿刺点应加压数分钟,以防空气进入静脉。最后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

(三)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法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后下方,此静脉较浅表、粗大、成人粗如拇指,血流快,经常处于充盈状态,故易于穿刺。

穿刺部位: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与锁骨所形成的夹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0.5-1cm处(图12-11)。

图12-11锁骨下静脉穿刺

1.目的

(1)对长期不能进食或丢失大量液体者,如食道手术后或食道严重烧伤病人、危重病人等,用以补充大量高热量、高营养液体及电解质。

(2)各种原因所致大出血。迅速输入大量液体,纠正血容量不足,以提高血压。

(3)进行较长时间化疗时,如注入刺激性较强的抗癌药物。

(4)测定中心静脉压。

(5)紧急置入心内起搏导管。

2.用物 注射盘内另加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1%普鲁卡因,1%甲紫、宽胶布,无菌手套。无菌穿刺包内有:穿刺针2个,硅胶管2条,射管水枪,5毫升注射器,8-9号平针头2个,镊子,纱布,无菌巾2块,结扎线,弯盘。其它用物与周围静脉输液相同。

3.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同周围静脉输液法备好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

(2)向清醒病人作好解释,消除恐惧、紧张心理,取得合作。

(3)病人取头低肩高(肩下垫枕)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以显露胸锁乳突肌外形。用1%甲紫标记进针点及胸锁关节,以免铺无菌巾后不易看清穿刺点及进针方向。

(4)打开穿刺包,戴手套,待助手常规消毒皮肤后铺无菌巾。

(5)准备好射管水枪及硅胶管,并抽吸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连接穿刺针头。

(6)用5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在预定进针点作局部麻醉。持针指向胸锁关节与皮肤呈30度角刺入,边进针边抽回血,当针尖通过胸锁筋膜时有一落空感,继续进针,试穿锁骨下静脉,以探测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

(7)术者持射管水枪,按试穿方向刺入锁骨下静脉,抽吸回血,如见暗红色血液,即证实进入锁骨下静脉。

(8)按注射管水枪的圆孔及硅胶管末端,快速推动活塞,硅胶管即随液体进入锁骨下静脉,压住穿刺针顶端,将针退出。待针头退出皮肤后左手捏住硅胶管,轻轻从水枪中抽出。

(9)将已备好的输液器导管连接平针头,插入硅胶管内,进行静脉滴注。

(10)结扎硅胶管,在距穿刺点约1cm处,将硅胶管缝合固定在皮肤上,覆盖上无菌纱布,并予以固定。

(11)输液完毕,以0.4%枸橼酸钠生理水1-2ml,注入硅胶管,然后以无菌小塞塞住针栓孔,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再次输液时打开小塞,消毒针枪孔,接上输液装置即可。如滴注不畅时,可用急速负压抽吸,而不宜用力推注液体,以防将管内凝血冲入血管形成栓子。

4.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技术,预防感染。

(2)操作时应准确掌握进针方向,避免过度向外偏移,刺破胸膜而造成气胸。因此,射管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穿刺侧呼吸音减低等症状出现。发现异常,应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3)射管时推注水枪应迅速,使水枪内压力猛增,方可将管射出。如缓慢推注虽水枪内液体注完,仍不易射出硅管。

(4)射管时应压住水枪圆孔及硅管末端,以免将硅管全部射入体内。

(5)退针时,切勿来回转动针头,防止针头斜面割断硅管。穿刺针未退出血管,不能放松圆孔处的手指,防止硅管吸入。

(6)硅管内如有回血,须及时用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冲注,以免硅管被血块堵塞。如输液不畅须注意下列情况:①硅管弯曲、受压、滑出血管外以及头部体位不适当。②固定硅管的线结扎过紧。

(7)硅管外敷料应隔日更换一次,消毒方法同颈外静脉穿刺插管法。

(8)拔管后,将硅管冲注清洁,浸泡于肥皂水中半小时后冲净保存,如变质,变色不可重复使用。

五、输液反应及预防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防治方法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二)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防治方法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四)空气栓塞

1.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2.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防治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图12-12)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

(40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硅管腔与大气相通。

图12-12 改变体位使气泡飘移到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

--------------------------------------------------------------------------------------------------

;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一次性输液泵有什么功能

这个是很专业的问题哈

偶只晓得一次性使用的输液泵

附: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及其应用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对流体的流量或流速进行精确控制,如化工领域里对微量化学元素的检测和分析常需精确控制流量。医疗保健领域中药液的流量与流速有时也要精确控制。

静脉输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上应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

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常规临床输液,普遍采用挂瓶输液,并用眼睛观察,依靠手动夹子来控制药滴速度,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工作量大。

癌症病人的化疗和病危病人的抢救治疗需要使药物以恒定的速度灌注,通过调节输入的速度和时间将化疗药物均匀持续地注入,既达到化疗的最佳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需要以一定的速度给他们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以往的做法基本上是一次注射较大剂量的胰岛素,这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药效作用时间也较短,因此极需一种流量和流速能控的持续输送装置,来输送少量的药物并精确控制其输送速度和流量。

对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输送某些特殊药物,如麻醉药、降压药硝普纳、TPN(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等时,输液速度和用药量尤其需要认真精确控制,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血液非常容易凝固,输血时很容易阻塞输液管。要保证血流速度大于某一值,才能顺利输血。

另外,不管是输液还是输血,普通输液器对输液完毕和输液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故障,如气泡、阻塞等都不能自动报警,也不能及时切断输液通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应该及时处理,以避免血液倒流或其他后果。

因此需要用智能型输液泵来控制药液的输送,并进行异常报警。

二、智能型输液泵的功能

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可满足多种功能的需求,归纳起来,输液泵能实现以下功能:

(1) 可精确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

(2) 可精确测定和控制输液量;

(3) 液流线性度好,不产生脉动;

(4) 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心率异常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

(5) 实现智能控制输液。

三、智能型医用输液泵的系统结构

智能型输液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微机系统、泵装置、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图1是智能型输液泵的系统结构框图。

1. 微机系统: 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单片机系统。

2. 泵装置: 是整个系统的“心脏”,是输送液体的动力源。目前有很多种泵装置,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3. 检测装置:

主要是各种传感器,如红外滴数传感器(负责对液体流速和流量的检测)、压力传感器(负责堵塞及漏液的检测)和超声波传感器(负责对气泡的检测)等,它们可感应相应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送入微机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得出控制指令,然后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4. 报警装置:

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经微机处理后,得出报警控制信号,再由报警装置响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进行正确的处理。主要有光电报警(发光二极管)和声音报警(扬声器和蜂鸣器)等。

5. 输入及显示装置:

输入部分负责设定输液的各参数,如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等。显示部分负责显示各参数和当前的工作状态等,多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和LCE液晶显示。

四、泵装置

泵装置的种类很多,分类也多种多样,就驱动原理来说可分为电磁泵、气动泵和压电泵等;

就结构来说有离心叶轮泵、齿轮泵和蠕动泵等。医用输液泵需要精确控制液体的流量和流速,有些类型的泵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而且考虑到输液管要安装方便,药液不能污染泵装置等因素,因此用得最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指状蠕动泵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指状蠕动泵(Finger-like Peristaltic Pump),又称线性蠕动泵(Linear

Peristaltic

Pump),它体积小,重量轻,定量准确,使用方便,输液管安装方便。如图2所示,这种泵有一根凸轮轴,凸轮轴上有多个(一般为12个)凸轮,这些凸轮的运动规律相差一定的角度,每个凸轮与一个“手指”(即滑块)相连。工作时,由步进电机带动凸轮轴转动,使滑块按照一定顺序和运动规律上下往复运动,像波一样依次挤压静脉输液管,使输液管中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定向流动。这种泵比较精确,容易控制。输液时不希望产生脉动,要求泵的线性度好。泵的线性度与“手指”的数目有关,当“手指”数目超过8个时,就有很明显的线性度,脉动也明显减少。

2. 盘状蠕动泵

这种蠕动泵具有圆弧形内周面的泵壳,有一中心轮,中心轮的边缘呈轴对称分布安装着一定数量的可转动的挤压轮,输液管夹在挤压轮和泵壳的圆弧形内周面之间。工作时,步进电机带动中心轮转动,中心轮又带动其周围的挤压轮转动,中心轮像“恒星”,挤压轮像“行星”,挤压轮既绕中心轮公转,又绕自己轴线自转。几个挤压轮沿着中心轮顺序挤压输液管,使液体以一定的方向流动。如图3所示。

3. 注射泵

这种泵由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丝杆和支架等构成,具有往复移动的丝杆、螺母,因此也称为丝杆泵。螺母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盛放药液。工作时,单片机系统发出控制脉冲使步进电机旋转,而步进电机带动丝杆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注射输液,把注射器中的药液输入人体。示意图如图4。

4. 弹性输液泵

这种输液泵靠的是机械力,它由气球状容器、输液管和输液调节器组成,如图5所示。气球状容器即是泵体,其内层膜是合成弹性橡胶(不是乳胶)。工作时,先用注射器往泵体里注进药液,然后使泵体密封,这样泵体里就有正压力,打开输液调节器,利用合成橡胶的弹性挤压作用,就可把药液连续或间断地输入到人体。这种泵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多用于长时间或间断地输液。

五、产品简介及发展趋势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输液泵,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固定点泵(Stationary)和非固定点泵(Ambulatory);

标准泵(Standard)和便携泵(Portable); 体外泵(External)和可植入泵(Implantable);

机械泵(Mechanical)、电子泵(Electronic)和重力泵(Gravity);

容积泵(Volumetric)和蠕动泵(Peristaltic) ,如图6所示。固定泵控制精确,报警齐全,但体积较大;

便携泵体积小,病人可随身携带,用电池作为电源,只适用于小量输液;

可植入泵使用方便,输液时病人移动不会产生影响,但需要外科手术;

机械泵用正压力来输送药物和液体,没有电源(电池或交流电),体积小,可携带,主要用于输送小体积,长时间或间歇输液,通常用于化学医疗、止痛或抗生药类的输液;

电子式泵输液速度可达999mL/h,可实现智能控制。

国外对智能型输液泵的研制较早,如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就进行了输液泵的研制。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是国外产品,类型多样,性能较好,如日本JMS株式会社的OT-601型输液泵(控制精度为10%)和SP-500型注射泵,美国IMED公司Gemini

PC-2TX型输液泵可实现四路控制,还有德国贝朗(B|BRAUN)公司的Multifuse型、Perfusor

Compact型(控制精度可达到2%)、Infusomat P型和Infusomat

fmS型,型号众多,以色列也有相应的产品。

国内对输液泵的研制起步较晚,大都在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市场上也有一些国产输液泵,如北京科力丰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ZNB系列产品,深圳康福特公司也有输液泵产品。不过总体说来,种类较少,性能也需改进。

输液泵将向更小型化、更便携化、控制更精确、更安全可靠发展。如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泵现在可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大多数日常生活,甚至可带着泵洗澡或游泳,如MiniMed公司的507型产品。

输液泵还向更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以后将在糖尿病患者皮下植入连续血糖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小型传感器,它每隔一段时间检测皮下体液并获得血糖数据。当血糖过高时,系统将发出警报。胰岛素泵根据血糖传感器测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后自动控制泵向患者体内注射胰岛素,真正实现智能输送。

六、结论

智能型医用输液泵能精确控制输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同时及时自动切除输液通路。智能型输液泵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医护工作强度,提高安全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并提高护理水平。输液泵可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儿科、心血管科、急诊科和手术室,尤其适用于ICU和CCU病房的输液治疗。

在医疗保健领域里,对精确控制药液的流速和流量,智能型输液泵将有广泛的发展前途,她将成为精确输液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参考资料:

求医用输液泵的原理与构造

这个是很专业的问题哈

偶只晓得一次性使用的输液泵

附: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及其应用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对流体的流量或流速进行精确控制,如化工领域里对微量化学元素的检测和分析常需精确控制流量。医疗保健领域中药液的流量与流速有时也要精确控制。

静脉输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上应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

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常规临床输液,普遍采用挂瓶输液,并用眼睛观察,依靠手动夹子来控制药滴速度,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工作量大。

癌症病人的化疗和病危病人的抢救治疗需要使药物以恒定的速度灌注,通过调节输入的速度和时间将化疗药物均匀持续地注入,既达到化疗的最佳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需要以一定的速度给他们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以往的做法基本上是一次注射较大剂量的胰岛素,这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药效作用时间也较短,因此极需一种流量和流速能控的持续输送装置,来输送少量的药物并精确控制其输送速度和流量。

对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输送某些特殊药物,如麻醉药、降压药硝普纳、TPN(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等时,输液速度和用药量尤其需要认真精确控制,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血液非常容易凝固,输血时很容易阻塞输液管。要保证血流速度大于某一值,才能顺利输血。

另外,不管是输液还是输血,普通输液器对输液完毕和输液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故障,如气泡、阻塞等都不能自动报警,也不能及时切断输液通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应该及时处理,以避免血液倒流或其他后果。

因此需要用智能型输液泵来控制药液的输送,并进行异常报警。

二、智能型输液泵的功能

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可满足多种功能的需求,归纳起来,输液泵能实现以下功能:

(1) 可精确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

(2) 可精确测定和控制输液量;

(3) 液流线性度好,不产生脉动;

(4) 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心率异常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

(5) 实现智能控制输液。

三、智能型医用输液泵的系统结构

智能型输液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微机系统、泵装置、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图1是智能型输液泵的系统结构框图。

1. 微机系统: 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单片机系统。

2. 泵装置: 是整个系统的“心脏”,是输送液体的动力源。目前有很多种泵装置,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3. 检测装置:

主要是各种传感器,如红外滴数传感器(负责对液体流速和流量的检测)、压力传感器(负责堵塞及漏液的检测)和超声波传感器(负责对气泡的检测)等,它们可感应相应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送入微机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得出控制指令,然后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4. 报警装置:

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经微机处理后,得出报警控制信号,再由报警装置响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进行正确的处理。主要有光电报警(发光二极管)和声音报警(扬声器和蜂鸣器)等。

5. 输入及显示装置:

输入部分负责设定输液的各参数,如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等。显示部分负责显示各参数和当前的工作状态等,多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和LCE液晶显示。

四、泵装置

泵装置的种类很多,分类也多种多样,就驱动原理来说可分为电磁泵、气动泵和压电泵等;

就结构来说有离心叶轮泵、齿轮泵和蠕动泵等。医用输液泵需要精确控制液体的流量和流速,有些类型的泵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而且考虑到输液管要安装方便,药液不能污染泵装置等因素,因此用得最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指状蠕动泵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指状蠕动泵(Finger-like Peristaltic Pump),又称线性蠕动泵(Linear

Peristaltic

Pump),它体积小,重量轻,定量准确,使用方便,输液管安装方便。如图2所示,这种泵有一根凸轮轴,凸轮轴上有多个(一般为12个)凸轮,这些凸轮的运动规律相差一定的角度,每个凸轮与一个“手指”(即滑块)相连。工作时,由步进电机带动凸轮轴转动,使滑块按照一定顺序和运动规律上下往复运动,像波一样依次挤压静脉输液管,使输液管中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定向流动。这种泵比较精确,容易控制。输液时不希望产生脉动,要求泵的线性度好。泵的线性度与“手指”的数目有关,当“手指”数目超过8个时,就有很明显的线性度,脉动也明显减少。

2. 盘状蠕动泵

这种蠕动泵具有圆弧形内周面的泵壳,有一中心轮,中心轮的边缘呈轴对称分布安装着一定数量的可转动的挤压轮,输液管夹在挤压轮和泵壳的圆弧形内周面之间。工作时,步进电机带动中心轮转动,中心轮又带动其周围的挤压轮转动,中心轮像“恒星”,挤压轮像“行星”,挤压轮既绕中心轮公转,又绕自己轴线自转。几个挤压轮沿着中心轮顺序挤压输液管,使液体以一定的方向流动。如图3所示。

3. 注射泵

这种泵由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丝杆和支架等构成,具有往复移动的丝杆、螺母,因此也称为丝杆泵。螺母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盛放药液。工作时,单片机系统发出控制脉冲使步进电机旋转,而步进电机带动丝杆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注射输液,把注射器中的药液输入人体。示意图如图4。

4. 弹性输液泵

这种输液泵靠的是机械力,它由气球状容器、输液管和输液调节器组成,如图5所示。气球状容器即是泵体,其内层膜是合成弹性橡胶(不是乳胶)。工作时,先用注射器往泵体里注进药液,然后使泵体密封,这样泵体里就有正压力,打开输液调节器,利用合成橡胶的弹性挤压作用,就可把药液连续或间断地输入到人体。这种泵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多用于长时间或间断地输液。

五、产品简介及发展趋势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输液泵,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固定点泵(Stationary)和非固定点泵(Ambulatory);

标准泵(Standard)和便携泵(Portable); 体外泵(External)和可植入泵(Implantable);

机械泵(Mechanical)、电子泵(Electronic)和重力泵(Gravity);

容积泵(Volumetric)和蠕动泵(Peristaltic) ,如图6所示。固定泵控制精确,报警齐全,但体积较大;

便携泵体积小,病人可随身携带,用电池作为电源,只适用于小量输液;

可植入泵使用方便,输液时病人移动不会产生影响,但需要外科手术;

机械泵用正压力来输送药物和液体,没有电源(电池或交流电),体积小,可携带,主要用于输送小体积,长时间或间歇输液,通常用于化学医疗、止痛或抗生药类的输液;

电子式泵输液速度可达999mL/h,可实现智能控制。

国外对智能型输液泵的研制较早,如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就进行了输液泵的研制。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是国外产品,类型多样,性能较好,如日本JMS株式会社的OT-601型输液泵(控制精度为10%)和SP-500型注射泵,美国IMED公司Gemini

PC-2TX型输液泵可实现四路控制,还有德国贝朗(B|BRAUN)公司的Multifuse型、Perfusor

Compact型(控制精度可达到2%)、Infusomat P型和Infusomat

fmS型,型号众多,以色列也有相应的产品。

国内对输液泵的研制起步较晚,大都在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市场上也有一些国产输液泵,如北京科力丰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ZNB系列产品,深圳康福特公司也有输液泵产品。不过总体说来,种类较少,性能也需改进。

输液泵将向更小型化、更便携化、控制更精确、更安全可靠发展。如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泵现在可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大多数日常生活,甚至可带着泵洗澡或游泳,如MiniMed公司的507型产品。

输液泵还向更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以后将在糖尿病患者皮下植入连续血糖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小型传感器,它每隔一段时间检测皮下体液并获得血糖数据。当血糖过高时,系统将发出警报。胰岛素泵根据血糖传感器测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后自动控制泵向患者体内注射胰岛素,真正实现智能输送。

六、结论

智能型医用输液泵能精确控制输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同时及时自动切除输液通路。智能型输液泵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医护工作强度,提高安全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并提高护理水平。输液泵可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儿科、心血管科、急诊科和手术室,尤其适用于ICU和CCU病房的输液治疗。

在医疗保健领域里,对精确控制药液的流速和流量,智能型输液泵将有广泛的发展前途,她将成为精确输液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核电站四大主要系统

核电站由核岛(主要是核蒸汽供应系统)、常规岛(主要是汽轮发电机组)、消防安全保障系统以及电厂配套设施四部分组成。

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产生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核燃料在反应堆内产生的裂变能,主要以热能的形式出现。它经过冷却剂的载带和转换,最终用蒸汽或气体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核电厂所有带强放射性的关键设备都安装在反应堆安全壳厂房内,以便在失水事故或其他严重事故下限制放射性物质外溢。为了保证堆芯核燃料在任何情况下等到冷却而免于烧毁熔化,核电厂设置有多项安全系统。

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它们在核电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泵

主泵(RCP)如果把反应堆中的冷却剂比做人体血液的话,那主泵则是心脏。它的功用是在正常运行时,使冷却剂强迫循环通过堆芯,载出堆芯热量,然后流过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内侧,将热量传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给水;事故工况下,排出堆内衰变热。

稳压器

稳压器(PRZ)又称压力平衡器,是用来控制反应堆系统压力变化的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起保持压力的作用;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超压保护。稳压器里设有加热器和喷淋系统,当反应堆里压力过高时,喷洒冷水降压;当堆内压力太低时,加热器自动通电加热使水蒸发以增加压力。

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SG)它的作用是把通过反应堆的冷却剂的热量传给二次回路水,并使之变成蒸汽,再通入汽轮发电机的汽缸作功。

安全壳

安全壳(Containment)用来控制和限制放射性物质从反应堆扩散出去,以保护公众免遭放射性物质的伤害。万一发生罕见的反应堆

发电设备示意图

一回路水外逸的失水事故时,安全壳是防止裂变产物释放到周围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壳一般是内衬钢板的预应力混凝土厚壁容器。

汽轮机

核电站用的汽轮发电机在构造上与常规火电站用的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由于蒸汽压力和温度都较低,所以同等功率机组的汽轮机体积比常规火电站的大。

危急冷却系统

为了应付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破裂的极端失水事故(LOCA)的发生,近代核电站都设有危急冷却系统。它是由安全注射系统和安全壳喷淋系统组成。一旦接到极端失水事故的信号后,安全注射系统向反应堆内注射高压含硼水,喷淋系统向安全壳喷水和化学药剂。便可缓解事故后果,限制事故蔓延。注射系统:当核电站一回路系统的管道或设备发生破损事故后,安全注射系统用来向堆芯紧急注入高硼冷却水,防止堆芯因失水而造成烧毁。

安全注射系统设有两套安全注射管系。一套为安全注射箱(ACC)管系,在安全注射箱内储有一定容积的高硼水,并用氮气充压,使注射箱内维持恒定的压力。当一回路系统一旦发生大破裂事故,其压力低于安全注射箱的压力时,安全注射箱内的硼水就通过止水阀自动注入一回路系统。另一套为安全注射泵管系,当一回路系统因发生破损事故而压力下降至一定值时,安全注射泵就自动启动,将换料水箱内的硼水注射至一回路系统,换料水箱内的硼水被汲完后,安全注射泵可改汲从一回路系统泄露至安全壳底部的地坑水,使硼水仍能连续不断地注入一回路系统冷却堆芯。

在电站失去外电源情况下,安全注射泵的电源可由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动供电。

安全壳喷淋系统

在核电站发生失水事故或二回路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时,安全壳内充满了带放射性高压蒸汽,安全壳喷淋系统将用来降低安全壳内压力和温度,使放射性蒸汽凝结下来。

在安全壳的上部设有相当数量的喷淋头,当安全壳内由于发生主管道破损事故而蒸汽压力升高时,安全壳喷淋系统的泵就自动启动,将换料水箱内的硼水和NaOH贮箱内供除碘用的NaOH溶液一起汲入,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再由喷淋头喷入安全壳内。当换料水箱的水被用尽后,喷淋泵可改汲安全壳内的地坑水。此时,地坑水先由设备冷却水冷却后再重新喷淋至安全壳内。

在核电站断电情况下,安全喷淋泵的电源也由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动供电。

核电站(nuclear power plant)台湾称核电厂,是利用核裂变(Nuclear Fission)或核聚变(Nuclear Fusion)反应所释放的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裂变反应而发电。核电站一般分为两部分:利用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和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属:铀、钚。

关于注射泵示意图和注射泵的作用原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注射泵示意图

发表评论

干细胞治疗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30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