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细胞注射文章正文

三期内痔注射疗法(三期内痔注射疗法有哪些)

干细胞注射 2023年03月26日 10:44 im

本文的目的是加深对三期内痔注射疗法和三期内痔注射疗法有哪些的认识,帮助你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

痔疮三期怎么治

内痔三期已经很严重了,三期痔疮必须要手术治疗才能根除,但是比较痛苦。建议你还是去医院治疗,及早治疗,以免引发其他疾病。除了手术治疗,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调理,饮食要清淡,营养、健康,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品,不吃虾蟹类海鲜产品。平时注意肛周卫生,便后用热水清洗肛门,内裤勤洗勤换,暴晒杀菌。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可多做缩肛运动,不要久坐等。祝你早日康复。

内痔注射疗法的适应症及具体操作

(1)适应症:各期内痔和混合痔内痔部分。

(2)注射方法:患者取骑伏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麻醉,肛内放入新洁尔灭棉后予以扩张,此消毒棉球将肛镜上推,有组织污物下流之作用,故不必取出。以广口简式斜面肛镜涂润滑剂,缓慢插入肛道,抽出镜芯,观察直肠下段黏膜、痔核部位数目和大小,以便注射时心里有数。第二次插入肛镜后即可行痔体上黏膜下注射。此区又称高位或高平面注射,即注于痔的上界。

1928年Blanchorde认为,将注射药液注于此区有减少痔区供血、提高疗效的作用,故Gabriel将低浓度5%酚植物油2~3ml注于内痔上方的直肠黏膜下。先消毒注射区黏膜,如有黏液等物,可用纱布拭净。去稀有消痔药液的10ml针管,用5号针头刺入黏膜下0.3~0.5cm深,注药使之胀满,一般用量1~3ML,转换肛镜视野,右后,左中、右前三区注完后,祛除肛镜,高平面注射结束。继之行痔体注射。

此区又称低位或低平面注射,亦有叫痔间注射。此区注药时先于痔中央和痔中部齿线上刺入黏膜下约0.5CM深,注药后使痔充分胀满,一般用量较大。注药后再菲薄的痔表面出现黏膜上可见微细血管纵横其上。黄乃健称此为红色条纹症。如纤维组织增殖较重或注药欠胀满时,此征象可不明显。如痔表现红色条纹征,痔体漫肿呈水泡状,为注药充分胀满的标志。若黏膜出现白色圆点,如皮试之皮丘,为刺入黏膜内之征,有表浅坏死的可能,应停止注药,更换穿刺部位。

如痔体某处仍为原色泽或略有改变者,为注药不足,即变换刺点于该处注药,使其胀满变色。应注意齿线上勿遗漏注射区。三母痔应依次注药,所于小痔同时注射完。痔体注药应分区进行,注完一痔后,在注另一痔,因此需几次插入肛镜,而痔上黏膜下注射,仅依次插入肛镜,三区注药时变换肛镜视野即可。

注毕肛内放一九华膏棉球或注入九华膏,外贴敷料。伺候每日或隔一日换药一次。如痔未全消,7日后可再次注射。痔体小时,无需麻醉,可在肛镜下直接注药。

(3)操作注意要点:注意无菌操作;穿刺不宜太深,亦不可刺入粘膜内;回抽无血,方可注药;应使注区充分胀满,勿遗漏齿线上注射区;注药后当日勿解. 所用硬化剂的药物组成为:明矾、甘油、黄连素、普鲁卡因、苯甲醇等。主要有收敛、止血、止痛、抑菌等作用。注射后可达到组织硬化萎缩,并使松弛黏膜与肌层粘连固定。

(1)适应症:本疗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和静脉曲张性混合痔。

(2)注射方法:分两步注射。

①、母痔基底硬化注射:主要对三个母痔区进行注射。重点放在母痔基底上方的黏膜下直肠上动脉分支区(痔动脉区),这是本疗法的主要特点。患者取右侧卧位,局麻后,插入肛门镜,曝露痔核,或令患者努力自行脱出肛外,用左手食指触摸到内痔上的痔动脉搏动处,如无明显搏动,也要在痔核上方相应部位作为注射点。

由左肛缘(截石位3点)外括约肌下层内侧进针,沿肛管向内痔核方刺入3~4cm,直达内痔核上部黏膜下痔基底部的痔动脉搏动区或相应处,谈后呈扇形注药。同法注射截石位7点、11点内痔。每点痔核注药1~2ML,二个母痔核一次总量4~7ml。

②、内痔注射,作为基底注射的辅助:曝露痔核后,直接将药液注射于内痔中,先注入小痔核,后注于大痔核,一内痔稍充盈为宜,一次总量4~6ml。

(3)注意事项:

①务必将药液注射于内痔上端的痔动脉区;

②不可将药液注入外括约肌内,以免发生疼痛,水肿和坏死;

③切勿将药液注射到男性前列腺后后尿道,或女性的阴道到;

④注射内痔时,应将药液注入痔核中,不可注入肌层,以免坏死,也不应注射于齿线以下,以免引起水肿和疼痛 本疗法由南京市中医院所创用,选择明矾、黄连、鞣酸等制成消痔液,南京市中医院与南京武警医院联合经动物实验,切取标本病理检查,认为本消痔液的作用属于硬化范畴。

(1)适应症及相对经济症:各期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内痔合并轻度静脉曲张型外痔者均适用本法。各种外痔、内痔嵌顿,合并肛缘炎症感染,湿疹,伴有全身性严重疾病如心衰、高血压、肝硬化、泌尿道感染等均属禁忌。

(2)注射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局麻、暴露痔核。指诊触摸痔动脉搏动区,取10ml或20ml注射器,吸入药液后,装5号齿科针头,与齿线以上0.5cm处穿刺,进针打黏膜下层,向痔上方抵痔动脉搏动区,然后注药,一般2~3ml,如无搏动区,亦需在相应处注射。

将针尖退至痔核中心部位,于黏膜下注药,使药液充满痔核。同法注射其余痔核。多个痔核时,应先注射小痔核,在注大者;环状内痔则在母痔区注射。注射剂量,每个痔核最少1ml,最多14ml,总量最多348ml.注射完毕,应将该痔完全复位,塔形纱布包扎固定。 用石碳酸和植物油配制成硬化剂注射痔核是一种传统方法。1871年美国Mitchell医生用石碳酸和橄榄油制成注射治疗痔核。1928年Morley医生描述了用5%酚植物油注射于痔上方黏膜下层1~2ml。每间隔5~7天注射1次的方法。认为有如下优点:

①用5%浓度石碳酸植物油可以大剂量注射,注射10~15ml亦无不良反应;

②用植物油配置的溶液不易吸收且反应小;

③注射局部后产生瘢痕少。

(1)适应症:

①初期内痔最为适宜;

②Ⅱ、Ⅲ期内痔,可消除或减轻脱垂症状

③痔术后再度出血或脱出者

④老年体弱,或全身火并疾病不严重者。

(2)注射方法:传统的5%酚甘油注射方法,可以在痔体下部的地位注射,也可在痔上方的高位注射,但都应当注射于痔黏膜下层中。应将真贱刺入痔核黏膜下层约0.5cm,刺入后针尖能向左右方向移动,即为黏膜下的明证。如刺入太深,进入肌层,针尖不易移动,应退出少许,抽吸无回血,即可注药。一般每个痔核注药2~4ml。山歌母痔注射后总量10~15ml。注射后黏膜内微血管清晰可见,如见黏膜呈苍白色,示针尖刺入过浅,应调整深度再注药。每次注射不超过三个内痔。

(3)注意事项:

①第一次注射剂量要足;

②注射针以20号腰穿针为宜,太粗易出血,太细难以注入;

③低位注射应在齿线上0.5cm处进针,过低药液向下浸润易引起疼痛;

④注射24小时内不应排便,以免痔脱出嵌顿;

⑤注射部位不宜过深、过浅、过低,以免局部发生疼痛、坏死、出血等。 本疗法以“603消痔液”注射疗法为代表,此法是由江苏省中医院和江苏省中医研究所共同研制而成,是以“去痹利筋脉”,畅通血流,改善血循环,而达到消痔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法不同于硬化、枯痔坏死注射疗法。

“603消痔液”注射痔核所起到的治疗作用,主要是由于此种药液有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关注量、抗凝血以及松弛肛管平滑肌等作用,从而达到畅通血流,改善局部血循环消痔痔核的治疗效果。

(1)适应症:各期内痔、混合痔之内痔部分,静脉曲张性外痔等。

(2)注射方法:Ⅰ、Ⅱ期内痔用黏膜下层高低位注射法;Ⅲ期内痔、混合痔(外痔部分为静脉曲张型)去黏膜下层高低位法和“外肌四点注射法”相结合使用;单纯静脉曲张性外痔可取“外肌四点注射法”。

注射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有便秘者应用通便剂,必要时以生理盐水灌肠,做“外肌四点注射”时应肛周备皮。各病种可多次注射,一般以三次为限,每次间隔3~7天为宜。具体操作如下:

①黏膜下层高低位注射法:在痔核的顶部,即直射最上缘,或肛管直肠环部正上方称高位;在痔核本体,齿线附近,向下不超过齿线,其正上方至痔中部称低位。上下两部的黏膜下层均受到药液的充分浸润,但不应将药液注入血管内。

a、患者取右侧卧位,插入肛门镜,暴露内痔核及齿线,使拟注射之痔核突于肛镜口上方,勿使扭曲,大痔核尚须向上推进,使痔核上部完全暴露清楚。然后用1%新洁儿灭或0.25%洗必泰棉球消毒并拭干。

b、取装有“603消痔液”的注射器,装上6号长封闭针,于内痔核最上方穿刺如黏膜下层,抽吸无回血,即可推药。此时边缓慢推药,边疆肛门镜缓缓后撤,使药液渐向痔核本体浸润,使整个痔核呈水池状胀满至痔黏膜浅表面血管纹理清晰可见为止。一般小痔核经一次穿刺即可完成注射,较大的痔核经高位穿刺注射,地位部分浸润不全者,则于齿线上方再行穿刺注射,直到整个痔核呈水泡状胀满为止,但药液不应进入到齿线以下。

c、注射药量:一般单个内痔3~5ML,三期内痔可达10ml左右,三个母痔区或环状混合痔可达30~40ml,但最大不超过60ml,以避免黏膜胀满漏液或者出血,病导致幡然溃疡等不良后果。

d、注药时,如见黏膜发白,呈皮丘样突起,示穿刺过浅,不在黏膜下层内,应再稍向前推进,然后注药。此时推药应无阻力感,黏膜呈水泡状均匀彭隆。如穿刺过深,推药应有阻涩感,且不见黏膜有水泡状隆起,示针尖已达肠壁肌层,应将针尖稍后退出。

e、多颗痔核时,先注射小痔核,再注射大痔核,环状混合痔则以三母痔区为主要注射点,其余部位为辅,必要时再分期注射。

f、穿刺时慎刺破血管,否则易导致黏膜下血肿,此时常见黏膜呈局限性暗红色或针孔出血,可用消毒棉球压迫止血。注射完毕退出肛门镜时,应用棉棒经肛门将痔核推入肛内,使其完全复位,并用塔形纱布加以固定,以免痔核脱出嵌顿。

②“外肌四点注射法”:即从肛门外截石位2.5.7.10四位点,距肛缘2~2.5cm处,经皮肤穿刺,使针尖在内外括约肌之间平面进行,达肛管直肠环部位。注药后应使改部位肛管周围的药液均匀分布。具体操作:

a、患者取右侧卧位,肛周皮肤常规消毒,术者左手食指摊入肛内,摸清肛管直肠环,以作穿刺定位之引道,在注射完毕前,左食指始终保持在肛内,不可中途退出,以免污染定位点。

b、穿刺点皮肤再消毒一次,取1:1的“603消痔液”20ml,注射器装上5号牙科针头,可先将截石位5点做穿刺,距肛缘2~2.5cm,穿刺针与肛管纵轴约成30°角,按放射方向进针,在指诊引道下缓缓进针,推进约3.5cm时。即可达到注射部位。此时针尖可在齿线上方肛管直肠环的稍下方被触知,且有覆以肠壁肌层的韧性感。此时即可推药,针前无阻力,且指尖有被推动感。如有阻力,示针尖不在内外括约肌平面内,应稍退出,在指诊引导下,再行定位,定位正确后,抽吸无回血,即可注药。其余各点依上法一一注射。

c、注射完毕后,退出食指,插入肛门镜,观察直肠黏膜,应无明显水肿,亦不呈水泡状胀满,肛管周围皮下午肿胀,而肛门括约肌完全松弛,即表示注射成功。“外肌四点注射”时,注意务必损伤组织或将药液注入前列腺和尿道组织,必要时可变更注射点。外肌注射治疗肛裂时,因指诊引起肛门疼痛,则可在注药前于肛裂溃疡底部局麻,然后再按上法操作。

内痔如何治疗?

(1)一期内痔。内痔分为三期,第一期是早期内痔,包绕痔核的黏膜还是正常的,周围尚无变化,因此黏膜相当柔软。

痔核,即血管瘤样肿物内的血液只是淤积膨胀,质地柔软,用手指触摸很难触到。

但是,此时用力排便的话,淤血肿大的痔核因血液增加而胀大,其表面的黏膜变薄,和干硬的粪块摩擦,痔核就裂开,发生出血。

出血是第一期内痔的唯一且非常明显的症状。出血大多是便后出血,有的是便纸带血或滴血,严重的可以成溜地出血。肛门静脉没有防止逆流的瓣膜,因此常容易突然大量出血。

但是剧烈的出血随着排便的结束也能自然止住。因为肛门括约肌关闭肛门,靠其压力就能封闭血管裂口。这样的一期内痔,虽说偶有猛烈的出血,但排便后30 分钟左右就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可以完全止住。因此许多人常常置之不理,而此时却是最容易治疗的关键时期。此期的内痔通过生活疗法,减轻肛门负担,大多能治愈。

另外,治疗也包括服药及外涂软膏,要往返医院数次,以确保确实治愈。可以认为出血是治疗开始的信号,发现出血就应该立即开始治疗。

(2)二期内痔。痔血止住了,有人就说“哎呀,可以放心了”。

而肛门内却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下面的变化:排便时,肛门内有什么东西出来了,总感觉还有一点便未排出来,这是二期内痔的开始。

覆盖痔核的黏膜,随着痔核的增大由肛门脱出,此阶段的黏膜因反复受刺激,每脱出一次,就变得厚一些,因此很少出血。

痔核长大以后,起初是在排便时和大便一起压向肛门口,反复如此,覆盖痔核的黏膜就会被拉长、变松弛,最终在用力排便时和大便一起被挤出肛门。

刚开始时,排便一结束,痔核就会自然地缩回肛门内;继而不用手指还纳就不能返回了;最后,在运动或搬运物品时,痔核也能脱出。虽然此时不痛,但从肛门内跳出一个东西来,无论如何也不会舒服的。

再有一个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残便感,肛门内有一个胀大的痔核,因此虽然排便结束了却体会不到排便后的那种爽快感。

不止如此,因用力排便,加重肛门淤血,痔核越来越大,增大的痔核被粪便损伤而逐渐破溃,形成溃疡,虽然不是一期内痔,却也出现了便血。并且,因痔核存在而使肛门相对狭窄,致使排便也相当痛苦。

在此阶段,首先要尽快结束排便。在生活疗法的同时,使用药物疗法及注射疗法,大多情况下,症状都能得到控制而不需手术治疗。

(3)一、二期内痔可以在家治疗。即使受到拖延而难于处理的内痔,只要属于一期至二期范围,在家里通过生活疗法就能治愈。

对一期内痔最重要的是肛门部位保温、清洁和保持大便柔软通畅。

出血后要立即躺下,臀部垫高,这样出血就能停止。接着要注意饮食,使大便保持像牙膏那样柔软,多饮水,多进食含纤维成分多的蔬菜等食品。为了解除肛门部的淤血、保持局部清洁,洗浴及坐浴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期内痔时,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要学会将脱出的内痔还纳回去的技巧。如不能很好地还纳,也有发生嵌顿的危险。

首先要把大便的时间限制在一分钟之内,即使有便意残留,也不要蹲着不起来,要赶紧离开便池。并且,因排便而脱出的痔核要立即用手还纳回肛门内。难以还纳最好通过坐浴,一边缓解肛门紧张,一边进行还纳。还纳的方法:在折叠的纱布上涂上软膏,卷在手指上进行还纳,可伴随着坐浴一起进行。用这种方法能控制内痔脱出及出血等急性期的症状,虽然不能使内痔核消失,但至少能控制症状,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只要这样做,就不会发展到必须手术的程度。

要记住,对痔核来说,不要只考虑根治的方法,能缓解症状也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

(4)三期内痔必须做手术。二期内痔得不到控制,则逐渐进入到第三期。这时仅靠生活疗法或定期去医院治疗就很难治愈了。如前所述,二期内痔时伴随着用力排便,痔核脱出到肛门外,排便一结束就会自然返回到肛门内,即使稍严重些,用手指推一下就会返回肛门内。但是进一步加重的话,即使用手指推回肛门内,稍一行走或打一个喷嚏,或用力蹲下,痔核就会脱出。并且最终陷入这样的窘境:痔核经常悬挂在肛门外。

虽说如此,痔核发展到这种程度,也是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一般而言,发展到这种程度需要10 年以上,并且是未加治疗的患者。痔核因长年受到摩擦,表面的黏膜变得相当结实,几乎和皮肤一样硬,因此与粪便和内裤摩擦后不致引起出血。但痔核根部的黏膜是柔软的,有时在该部位发生炎症或出血。因痔核长期脱出在肛门外,排便后肛门部难以清洁,痔核表面附有的肠液污染肛周皮肤,因此容易形成斑疹和湿疹,许多人诉说肛门瘙痒,这也是三期内痔的特点。

洗浴或清洁患部是痔核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但三期内痔仅靠生活疗法是不能治愈的。对一、二期内痔非常有效的注射疗法对于三期内痔是无效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是入院手术治疗。

(5)发生嵌顿,待急性期过后再手术。痔核一般是不痛的,但是有时肛门会突然发生撕裂样剧烈疼痛,这就是发生了嵌顿。痔疮嵌顿,是指痔核由肛门脱出后刺激肛门括约肌发生收缩,痔核不能返回肛门内的状态。因此二、三期内痔有发生嵌顿的危险。嵌顿时痔核发生淤血,产生剧烈的疼痛。有时嵌顿的痔核发生坏死,但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坏死而是不断地肿胀。

有时甚至肿胀得如西红柿大小,令人难以相信。

疼痛感觉因人而异,大多患者疼得直冒虚汗,在家人的搀扶下、青紫着脸来到医院。由于过于疼痛,大多患者进门就喊“大夫,快给我做手术!”但在急性期,一般不做手术。通过镇痛药或外洗药治疗,疼痛都能得到缓解,脱出肛门外的肿物经过2 周左右大多能消肿。

但是,嵌顿虽然得到缓解,恢复原样的内痔核却没有治愈,仍有再发生嵌顿的危险。因此,根据患者的症状决定是继续用药物治疗,还是进行手术治疗。还有,急性期的红肿肛门脱出物,即使用手进行还纳也很难成功,只会增加疼痛,故还是赶紧去医院为好。

三期内痔注射疗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三期内痔注射疗法有哪些、三期内痔注射疗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三期内痔注射疗法

发表评论

干细胞治疗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30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