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细胞移植文章正文

自体干细胞移植老人(病人做自体干细胞移植家属怎么样陪)

干细胞移植 2023年03月27日 15:48 im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自体干细胞移植老人和病人做自体干细胞移植家属怎么样陪吧!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能做干细胞移植吗

先需要明确该老人没有患肿瘤等疾病,因为干细胞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类似肿瘤细胞、能够自我复制增殖,但肿瘤细胞是肆意的、恶性增殖、以占据正常组织器官为危害的,但干细胞不会,但是也不能够用于肿瘤患者,可能加重病情。对于慢性病:糖尿病(糖足、肾病)、肝硬化、脑出血后遗症、组织缺血等,运用干细胞治疗是有一定功效的,切记一定是用正规途径的细胞制品并且充分与细胞治疗科室的医生充分沟通才可以用。

70岁老人股骨头坏死,是否可以做干细胞移植?

70岁年纪偏大了,干细胞的活性比较低,不合适作干细胞移植手术。该病人年龄70岁,如果症状明显,非常合适作人工关节手术,效果非常好的,很快能下地走路,术后3、4天可以下地了。欢迎到我院咨询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郑秋坚主任医师

八十岁老人可以做肝移植手术吗?

可以,你可以尝试一下自体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手术。

中国肝硬化网敬上

老人骨髓瘤能活多久

问题一:老人骨髓瘤能活多久 这个不好说,一般到了晚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个算是恶性程度比较高的,如果是年轻人,就需要做截肢,但是老年人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所以治起来要相对保守一点,一般用rh2,然后再配合其它保守方法,如果疼的厉害还需要止痛。

问题二:八十岁的老人得了多发性骨髓瘤还能化疗吗 说句难听的,想over的快就去化疗吧!肿瘤都是体质下降导致的(正常人的免疫系统是可以清除肿瘤细胞的,忘了的问问你的高中生物老师),所以体质调好了,自然会有免疫系统帮你杀敌,像化疗那种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方法,等你免疫系统彻底被摧毁时,就game over了。

去找个你们当地口碑好、会把脉的中医(是把完脉不用你说就知道你问题的那种医生,而不是仅仅是诸如主任副主任之类的职称的高低)调理就行了,再学会养生,养老、没痛苦的享受晚年是没问题的。

ps:可以让病人念佛,找个念佛机给他听,让他跟着念。老年人需要一个信仰,要不很容易胡思乱想,不利于病情。

问题三:74老人有骨髓瘤能治好吗? 骨髓瘤是不可治之症,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关于彻底治愈的案例,只能是控制住病情的发展,减轻病患的痛苦。

问题四:64岁老人患多发性骨髓瘤能否做骨髓移植?_多发性骨髓瘤 64岁老人患多发性骨髓瘤能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但要结合每一位患者的全身状况,有无其他伴随疾病等来决定是否行移植,只要选择合适,一般移植相关死亡率很低,而且总体来说自体移植能够延长总生存期。准备做自体干细胞移植者,为了干细胞动员时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避免使用烷化剂和亚硝基脲类药物。

自体干细胞抗衰老三大功效是哪些

一、再造皮肤活力和恢复容颜 健康的皮肤光滑而富有弹性,新陈代谢功能旺盛。新生皮肤细胞来源与皮肤基础层的皮肤自体干细胞,毛发的健康生长也有赖于毛囊里的毛发自体干细胞,而皮肤自体干细胞和毛发自体干细胞就来源于血液自体干细胞。 自体干细胞是再造和恢复美丽容颜的根本细胞,有显著的美容美肤和美发效果:他能使松弛下坠的皮肤光滑收紧,恢复皮肤弹性,减少皮肤皱纹和色素沉着。经统计发现,有相当多的保健者出现白发变黑发的迹象。自体干细胞抗衰老保健获得的美容效果,不仅是皮肤毛发得到再造的效果,更是机体多器官、多系统获得再造修复、整体功能改善的外在表现。 二、全面改善新陈代谢功能 新陈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各种新陈代谢和能量转化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细胞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自体干细胞是成人各种细胞更新的来源,组织、器官的各种成体自体干细胞的质和量决定新陈代谢的功能和水平。自体干细胞对新陈代谢有重要的调节功能。自体干细胞抗衰老保健能提高机体对各种脂蛋白的代谢功能,能有效降低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度脂蛋白浓度,具有减少血脂、降低血糖和减肥的功效,对心血管病、肥胖和糖尿病的预防有重大价值。 三、改善免疫功能 免疫是人体抵抗疾病,尤其是清除进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菌、寄生虫等)和监控、杀灭肿瘤细胞的关键因素。因此,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卫部队,免疫细胞则是这个防卫部队中的战斗员。老年人由于免疫细胞减少,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抗病能力下降,因而容易发生肿瘤和其它疾病。 白血病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在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时,通常要通过放射或化学处理的方法,先将病人的骨髓细胞摧毁,然后移植进正常的自体干细胞,以重新建造人体免疫系统 外源性自体干细胞植入成活后可以重新建立病人的造血免疫系统,恢复病人的正常免疫功能。免疫功能衰退是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因此,自体干细胞移植是维护人身体健康和衰老的最有效实施之一。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进程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据国外文献统计,MM确诊的中位年龄为70岁,35%患者小于65岁,28%为65至74岁,37%为75岁以上[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患者数目随之增加,MM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

1 老年MM的治疗原则

在无症状MM的治疗中,尚无证据提示早期干预能给患者带来益处。对于症状性MM应当立即开始治疗。有症状MM常伴有终末期器官损害(CRAB):C:高钙血症(11.5mg/dl);R: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1.73mmol/L);A:贫血(血红蛋白10g/dl或2g/dl但低于正常下限);B:骨病(溶骨性病变,严重的骨质减少及病理性骨折)。复发的MM再治疗的指征是指MM疾病进展伴CRAB;如果没有CRAB但M蛋白于2月内加倍也需要治疗。

由于年龄大于65岁患者已不具备移植条件,所以将65岁作为MM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截点。但生理年龄往往与实际年龄不符。对临床状况优良患者应考虑行降低强度的自体移植(马法兰100mg/m2,Mel100)。对年龄介于65与75岁之间患者,推荐使用全剂量化疗,而75岁以上或年轻并发症严重(严重的心,肺,肾或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适当减量,采用降低剂量的化疗。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级以上血液学毒性或3级以上非血液学毒性)治疗应立即停止。当严重不良反应缓解或降至1级以下时,应以适当减低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老年MM的治疗是否应该考虑预后因素仍有争议。以国际分期系统(ISS)将MM分为3期。ISS各期患者伴FLC比值异常者危险分层相应增加。FISH检出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中,尽管del13合并del17或t(4;14)与不良预后相关,但是单独发生del13并未提示不良预后。FISH检测到的del17或t(4;14)或t(14;16)预后较差,t(11;14)则未提示预后不良,超二倍体与较好预后相关。

2 治疗方案的选择

2.1 新药为基础的治疗

多年来,年龄大于65岁老年患者或不适宜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年轻患者的常规治疗为马法兰联合泼尼松(MP)。一组平均年龄为72岁随机研究[2]比较了MP与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TD),结果发现:与MP组比较,TD组非常好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的缓解率(26%vs13%;P=0.006)及部分缓解率(PR)(68% vs 50%;P=0.002)均高于MP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21.2vs29.1月;P=0.2)及PFS(16.7vs20.7月;P=0.1)大体相似,但总生存期(OS)TD组较MP组明显缩短(41.5vs49.4月;P=0.024)。TD组的毒性较大,75岁以上基础状态不佳的老年患者表现尤为明显。在前12个月的治疗中,患者因非骨髓瘤相关死亡人数TD组为MP组的2倍。针对年轻MM患者(平均年龄为64岁)进行的另一项研究[3]表明,无论缓解率(63% vs 46%,P0.001)或至疾病进展时间(22.6 vs 6.5月,P0.001),TD组较大剂量地塞米松单用组有明显优势。TD组3~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79.5% vs 74.2%,P0.001)。尽管TD的疗效优于大剂量地塞米松单药化疗,但与MP方案相比在PFS及OS方面仍缺乏优势,提示TD对那些不适宜大剂量化疗及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初诊患者并非最佳选择。

雷利度胺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与大剂量地塞米松单用[4]相比,可产生较高的完全缓解率(CR)(22.1% vs 3.8%)及1年无进展生存(PFS)(77% vs 55%,P=0.002);雷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Rd)2年OS较RD延长(87% vs 75%,P0.001),且不良反应减少。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上述优势尤为显著,表明:Rd方案仍可作为老年患者的理想选择[5]。

MP联合沙利度胺方案(MPT)与MP方案进行比较,MPT组³VGPR(42%~76% vs 28%~48%)以及PFS(14~27.5月 vs 10~19月)均高于MP方案。然而仅有2项研究提示MPT组OS延长(45.3~51.6月 vs 27.7~32.2月)。尽管MPT方案可能会增加3~4级非血液学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如神经系统毒性,感染,心脏毒性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但75岁及其以上老年患者对沙利度胺能够较好耐受。在预防性应用伊诺肝素后,DVT的发病率由20%降至3%[6]。

为比较不同抗凝剂的差异,意大利GIMEMA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7],前瞻性比较低分子量肝素(LWMH)、华法令(1.25mg/d)或低剂量阿斯匹林作为初诊MM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用药。低剂量华法令产生VTE的风险为3.9%,LWMH为4.5%,阿斯匹林为5.5%。患者发生VTE的概率与预防性应用抗凝剂、诱导治疗及年龄之间无显著联系。对有VTE风险患者,LMWH,华法令及阿斯匹林可有效预防血栓。

硼替佐米联合MP(VMP)与标准MP方案比较[8],VMP方案在PR(71% vs 35%),CR率(30% vs 4%;P 0.001),TTP(24月 vs 16.6月,P 0.001)及3年OS(72% vs 59%,P =0.0032)等各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在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也能出现同样的优势。外周神经炎(13% vs 0%)、胃肠道并发症(20% vs 5%)及乏力(8% vs 1%)等表现VMP组较MP组明显增多。较之MP组,VMP组感染带状疱疹的病患数目也高很多(14% vs 4%),预防性应用阿昔洛韦可将发病率降至3%。

VMP与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VTP)比较[9],两者的PR,TTP以及OS的差别不明显,但VTP方案导致3~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风险较大,包括心脏毒性(8.5% vs 0%, P 0.001),血栓栓塞事件(4%vs 1%)及周围神经炎(9% vs 5%),从而使治疗中止的发生率增高(17% vs 8%, P = 0.03)。VMP组比VTP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7% vs 21%, P =0.003),血小板减少症(22% vs 12%, P =0.03)及感染(7% vs 1%, P =0.01)的风险要高。尽管两组的疗效相同,但患者较易耐受VMP。

MP联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VMPT)与VMP比较[10]:VMPT组有较高的VGPR(55% vs 45%, P0.001)及CR率(39% vs 21%, P 0.001);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两种方案PFS及OS。。两组的常见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周围神经病变及感染)的发病率大致相似。当硼替佐米的标准输注剂量由每周2次(1.3 mg/m2 ,第1, 4, 8, 11天)降至每周1次(1.3 mg/m2 ,第1, 8, 15, 22天)后,3~4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VMPT组由24%降至6%,而VMP组由14%降至2%;VMP组CR率由27%降至20%,而VMPT组则相反(36% vs 39%)。若长期随访的结果证明剂量下调并未降低患者的生存期,那么每周1次用药可成为大于74岁患者及年轻患者伴1级以上外周神经炎的理想选择。

MRC进行了一项Ⅳ期试验[11],在900例患者中评价了环磷酰胺(500 mg,第1,8,15天,每3周为一疗程)联合TD(CTD)方案与标准MP方案进行比较。CTD组的PR率(82% vs 49%)及CR率(23% vs 6%)优于MP组。由于随访时限较短,尚未发现PFS的差异。若CTD组PFS优于MP组,CTD可作为老年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一项I/II期研究[12]探讨马法兰、泼尼松及雷利度胺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患者接受MTD(马法兰0.18 mg/kg,泼尼松2 mg/kg及雷利度胺10 mg)可获得PR率为81%,包括³VGPR47.6%及CR24%;中位TTP及PFS为28.5个月,2年总生存期为90.5%。3或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52.4%,42.3%的患者需要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3到4级非血液病学不良反应影响较轻,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导致的发热(9.5%),皮疹(9.5%)及血栓栓塞(4.8%)。

2.2 降低强度的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

年老及有明显并发症的患者通常不适宜进行大剂量马法兰200mg/m2预处理及其后的ASCT。两项随机研究将中等剂量马法兰100mg联合ASCT与MP进行了比较。对65至70岁患者的研究显示:ASCT组无事件生存期(EFS)及OS均优于MP组。对65至75岁患者,降低强度的ASCT产生的反应率优于MP,几乎与MPT相当,但PFS与OS差别不大。与ASCT相比,MPT可显著改善生存期,降低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年龄65至70岁之间患者可以应用Mel100进行移植,但对于70至75岁的患者则MPT方案更为有效。

降低强度的ASCT前联合使用硼替佐米,脂质体阿霉素及地塞米松(PAD)进行诱导治疗,移植后使用雷利度胺联合泼尼松(LP)巩固治疗及平台期使用雷利度胺单药(L)维持治疗的疗效在65至75岁患者中得到评估[13]。经PAD治疗后的CR为13%,经Mel100治疗后的CR为43%,移植后应用LP-L巩固治疗的CR为73%。上述数据提示:含硼替佐米方案作为诱导治疗以及雷利度胺作为平台期巩固治疗的化疗方案,通过连续暴露于不同的药物来改善治疗反应率。感染是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PAD(16.6%)诱导后及Mel100(27.1%)移植治疗期间。应用雷利度胺巩固及维持治疗,患者可以很好耐受,且无累积性或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或血小板减少症,无周围神经炎,其可作为长期维持治疗药物。

3 维持治疗

非ASCT或ASCT后均可以采用沙利度胺进行维持治,沙利度胺治疗患者的PFS有所改善,大部分研究支持可以改善OS。维持治疗期间沙利度胺中止使用的原因主要为周围神经炎,限制该药长期应用。雷利度胺不导致神经炎的发生,故可以作为长期维持治疗的理想选择。目前经MP或其他方案诱导化疗后选用何种方案进行维持治疗尚未明确。

4 老年患者的治疗策略

如今老年病人有多种治疗方案供选择,特别是新药的出现。但是选择是应该考虑新药方案的疗效与毒性。比如,对血栓栓塞风险较高的患者,MPV方案为首选;对曾出现周围神经炎的患者,应考虑MPR方案;并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尽管雷利度胺经适当减量可以选用,但应选择MPV及MPT等相对安全且易耐受方案。对体弱的极老年患者或年轻但并发严重肺、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上述方案均可选用,但建议根据临床经验下调药物剂量,沙利度胺(隔日100 mg 甚或 50 mg),硼替佐米(每周一次方案)及雷利度胺(15~10 mg 甚或5 mg)[14]。

目前尚无随机临床试验对比兼顾遗传异常的方案有何优势Mayo Clinic提出了一项以细胞遗传学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伴del17p,t(14;16), t(4;14),del13,亚二倍体,或浆细胞标记指数升高(3%)等为高危;而t(11;14), t(6;14),或超二倍等为低危。对不宜进行移植的低危病人采用MPT方案,而高危患者则采用MPV方案。

5 不良反应的控制

5.1 血液学毒性

MM常见症状之一为骨髓抑制,尤其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多出现于疾病终末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是雷利度胺及烷化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血小板减少症在硼替佐米使用者中也较为常见。控制骨髓抑制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及剂量调控。

5.2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最需关注的是感染问题。输注G-CSF是降低或预防粒细胞缺乏的一项安全有效措施。尽管使用G-CSF,若出现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0.5´109/L),化疗应当终止。不良反应降至2级(中性粒细胞数≥1.0´109/L),下调剂量后重始下次化疗。综合参考患者年龄、病史、疾病特点及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毒性,对高危患者为预防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可以预防性使用G-CSF。

5.3 贫血

骨髓瘤相关贫血通常会随疾病的有效治疗而有所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用来治疗化疗相关的贫血,静脉补充铁剂同样助于改善疗效。当血红蛋白浓度小于90g/L时,推荐使用EPO;对伴有心脏病或难以进行日常生活的患者,可以早期(血红蛋白100~120g/L)开始EPO治疗。为避免输血及贫血相关性症状,EPO的使用剂量应使血红蛋白浓度维持在110~120g/L。肿瘤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大于120g/L血栓形成的风险增高。对于凝血高危患者,给予EPO前应仔细权衡利弊。

5.4 血小板减少症

出现4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25´109/L)应中止治疗。至少待不良反应降至2级(血小板计数≥50´109/L)后,方可将骨髓毒性药物减量后重始化疗。

5.5 肾功能衰竭

MM病人常见肾功能受损。肾衰的发病因素包括免疫球蛋白轻链的聚集导致近端小管受损、脱水、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感染以及肾毒性药物的使用。肾功能不全病人在使用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时无需调整剂量。雷利度胺可以使用,但应密切注意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尤其在化疗的前几个疗程。应参照肌酐清除率(Ccr)剂量调整:如果Ccr为30~60mL/min,推荐剂量为每天10mg;若Ccr低于30mL/min但患者不需透析,那么推荐剂量为隔日15mg;如果Ccr低于30mL/min且需要行透析治疗,推荐于透析后当日给予5mg。

5.6 周围神经炎

周围神经炎是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的常见不良反应。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减轻神经炎症状,治疗过程中迅速降低或调整药量为最有效的处理办法。就硼替佐米而言,出现1级伴疼痛或2级的周围神经炎,剂量应降至1.0mg/m2;出现2级伴疼痛或3级的周围神经炎,应立即中止用药,待周围神经炎症状缓解后以0.7mg/m2的剂量重新使用;若出现4级的围神经炎,应立即停用。对于沙利度胺,若出现复杂的感觉障碍伴疼痛,运动障碍或干扰日常活动应立即减量或停用。若出现1级周围神经炎,维持原量;2级,剂量减半;3级,停用,待其缓解至1级,减量后恢复使用[15]。

5.7 DVT

选择抗栓剂时考虑如下危险因素:个性化危险因素(年龄,肥胖,VTE病史,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并发症诸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糖尿病,感染,制动,外科手术及先天性血栓形成倾向),骨髓瘤相关性风险(诊断依据中各项指标及高粘血症),治疗相关性风险(大剂量地塞米松,多柔比星或多药化疗)。阿斯匹林用于无危险因素或仅有一项个性化或骨髓瘤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LMWH或华法令用于存在至少两项个体化或骨髓瘤相关性危险因素及所有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或多柔比星或多药化疗的患者。

自体干细胞移植老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病人做自体干细胞移植家属怎么样陪、自体干细胞移植老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自体干细胞移植老人

发表评论

干细胞治疗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30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