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干细胞移植为什么复发(罗京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吗)
本文还提供了解决这些罗京干细胞移植为什么复发问题的实用技术背景。
央视主持人罗京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罗京(1961年5月29日-2009年6月5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四川省彭县隆丰镇(今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
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同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
罗京是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队伍的领军人物,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播之一,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采编部播音组副组长,播音指导,
人送外号“国脸”、“国嘴”, “冷面小生”、“难得一笑”。
但好人常常一生不平安,年仅48岁的罗京与2009年6月5日7时05分离开人间。其死亡原因一致公认死于淋巴癌。本人持不同观点,本人认为罗京最后死于过度化疗和抗生素,理由如下:
一、治疗过程
1、早在去年五月央视内部体检时,查出罗京患有淋巴肿瘤(怀疑是淋巴癌)。由于奥运直播工作繁重,罗京不得不参与奥运直播报道,并在8月31日坚持主持完当天的《新闻联播》后,这才开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名,住入北京肿瘤医院接受治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其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比例超过40%。它多发于中老年人,40~50岁多见。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淋巴结,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结外病变,患者常出现发热、盗汗、进行性消瘦等全身症状。医学上讲,这种病按期来分,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如果四期这个病就很难治愈,因为说明肿瘤已经转移到其他身体部位。而二期还属于原发性肿瘤,罗京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是三期,属于有部分转移了。
罗京从检查出肿瘤之间,他依然坚持工作了三个月,这对于他的病情治疗有了一定的影响。身体有什么异常要一定去医院排查,什么病都是早发现早治疗。
最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非淋巴瘤,通过6至8个疗程的R-CHOP方案化疗,可使近80%的病人获得治疗效果。其中在早期病人中,小于60岁的患者,治愈率接近70%,即使年龄大于60岁,早期病人亦有近50%的治愈率。而在晚期病人中,则主张先予以6个疗程的R-CHOP方案化疗,再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2、罗京在北京肿瘤医院住院一直是保密的,但树大招风,不小心9月10日被某论坛爆料罹患重症住进北京西边定慧寺附近的北京肿瘤医院化疗病房。而其病症也疑似癌症。当日晚上18点,罗京亲口对北京平面媒体证实自己确实有病在身,但是目前已无大碍,可以出院,并向央视请假三个月进行治疗。
“罗京住在8楼的高级单间病房,每天600元房费,里面冰箱、彩电、沙发一应俱全。这里所住的都是癌症病人。罗京穿着大背心,下穿没膝裤衩,出去检查化验时总低着头,不面对人,面对墙,像怕被别人看到,但他的那张‘国脸’还是很容易被人认出。他的太太经常陪着他。8楼小护士们有时还叽叽喳喳讨论罗京的病情,过往的家属和住其他单间的病人都能听到他的名字。”
一位医学专家说:“罗京这种全身器官都出现淋巴瘤的情况比较少见,也复杂一些,需要很好地配合医生做治疗,如果治疗及时,治愈的希望还是很高的,5~10年的生存期没问题。”
罗京在北京肿瘤医院,主要进行的是放化疗,放化疗属于保守治疗,一般适用于早期患者,或者是特殊部位不易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淋巴癌目前医学界已经有足够的治疗手段。
3、307医院移植科主任陈虎回忆说,去年8月份罗京做完“骨穿”后,医生就劝他治疗,但是罗京一直等到奥运会以后才到肿瘤医院接受化疗。前两个疗程比较有效,到了后面就没效了,而且出现耐药,肿瘤也迅速扩散,经过有关专家的讨论后,决定给他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4、今年春节过后,2月7日,罗京转移到了307医院,在这里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118天。在相关专家参与会诊后,罗京于2月9日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是他哥哥,跟他完全配型配上了,做完移植也很顺利,很快肿瘤就全部消退了。1个月后,罗京在身体复查时发现,淋巴结淋巴瘤细胞消失,病情缓解后,医生去检查时就完全没有肿瘤了。当时医生都很高兴,他自己也很高兴,3月份的时候,他还打电话给同事说要回去上班了。
随后,罗京进行了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治疗,病情相对稳定。没想到不到三个月就复发了,而且用了很多办法,也没有能阻止它扩散。”
陈虎说:罗京求生欲望异常强烈,坚持做了9次化疗。
癌症患者最大的痛苦是要想治愈,必须接受化疗,如果化疗无效,要接受移植,这些对身体都是很严重的打击。接受化疗,会出现呕吐、掉头发等等不适应,很多人就因为不能接受化疗,放弃了治疗。而罗京坚持了九个疗程,这是少见的。
陈虎说:“实际上他后来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那就是更大剂量的一个化疗。他那个时候白细胞降到了零。意味着身体无免疫功能了,完全要靠他哥哥的造血干细胞在里面重新长起来以后,才会有免疫力。这种痛苦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5月29日,罗京在医院度过了自己48岁的生日,当时他的精神状况还非常好,与在场的主治医生、家人和同事愉快地聊了1个小时。
5、6月1日,他的综合并发症突然暴发。6月4日下午2点,全国专家对其进行会诊。下午4点左右,他出现心衰,虽然已进行了抢救,病情也逐渐平稳,但昨日早上仍不幸去世。
6. 医院移植科主任陈虎惋惜地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以后,他的肿瘤达到了完全缓解,而且开始也给了我们希望,可是只持续了3个月就复发了,非常可惜。复发了以后,肿瘤进展的速度也是很快,最终还是因为肿瘤去世。”
二、死因分析
1、不是过劳死
人民网2009年06月06日09:03 的文章,《罗京病逝折射出三大心痛》第一心痛就是认为罗京的死是“过劳死”,“过度劳累已成为健康的一大杀手,不懂得享受生活、放松自己,成为当今一些人们的通病。中央电视台人员的工作肯定很累,而作为一个金牌主持人肯定更累,这种劳累不仅是身体表面上的,还有心理上的,这些足以构成对身体健康的伤害。这些年,包括罗京在内不少英杰眨眼间撒手人寰,比如侯耀文、高秀敏、古月、傅彪、郑培民、王均瑶等等。在这些病逝的背后,不由得不让人想起“过劳死”!现今的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太快,竞争激烈,大家拼命的工作、拼命的挣钱,不懂得享受生活,不懂得轻松一些,即使在享受生活的,也是一种不健康的方式、糜烂的生活。这实在让人心痛!”
《东方时空》制片人包军昊说“罗京早逝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电视行业的压力太大了,我们生活没规律,对健康很有损害。”李瑞英说:“罗京主持《新闻联播》25年来,每次有急活和重活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工作岗位。比如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整整两天两夜,他一直在工作着。”
本人认为罗京的死与过劳没有必然的联系,全国全世界过劳的人太多了,为什么99.9%的人都没47岁得淋巴癌,48岁死呀!偶然的事件不要当作必然,公认的中央电视台的主播,还需要过分竞争吗、还需要拼命工作养家糊口吗?
家家都有难唱曲,主持人如果都会早逝,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干呢?
2、不是抑郁亡。
还有的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有很多得了抑郁症,列举了崔永元抑郁了,白岩松抑郁了,罗京也说压力太大。难道抑郁症是中央电视台的“职业病”?
3、不是高风险
有人说新闻工作是高风险职业,没有任何法律根据。
4、不是死于无钱医。罗京的死肯定不是没钱医,他如果没钱医,那几亿老百姓就更得等死了。
5、不是因为献血。还有人说罗京多次献血,有因献血而感染的可能,同样没有任何依据
6、罗京最后不是死于淋巴癌。
罗京得了淋巴癌确定无疑,但造成罗京最后死亡的原因是合并症,造成合并症的根本原因是过度化疗、抗排异和抗生素。
三、罗京最后死于化疗和抗生素
1、化疗让罗京精疲力竭
罗京从2008年9月起,做了九次化疗,前两次都有明显效果,但后来不但不明显了,而且严重了。化疗对人的伤害是很大的,九个月九次化疗更是伤害严重,使罗京的病由中期变为晚期,有体力正常变为体力不支。
2、在晚期淋巴癌患者中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有希望的办法。但移植(器官、骨髓、干细胞)手术是西医目前最前沿的医术。不很成熟,风险高,费用高。这种手术常常出现手术被形容为是成功的,但人却死亡的结论。原因是有两个难题,就是“排斥”和“感染”。医生常用“干扰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抗排斥,用来保证移植的成功,但是却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的恶果,造成易复发,易受病菌感染。
3、淋巴癌复发,计划再次移植。由于第一次移植后出现复发和感染现象,使罗京病情已到危重状态,进行第二次移植还有一点希望,已经找到干细胞移植配型成功者,但是根据罗京的体力和病情,估计即使进行第二次移植也很难回天
4、抗排异,抗感染让罗京丧失生命
由于罗京是淋巴癌首先需要化疗,但过度的化疗使罗京抵抗力很低,希望寄托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必须应用抗排斥药物,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必然会使罗京的免疫力更低,医生说已经是0;由于免疫力是0,又必然容易引起残留癌细胞的复发和病菌感染,罗京的口腔溃疡一直不好就是明显的病菌感染;引起了病菌感染就必然要用抗生素,可是现有的抗生素,对正常的人还有用,对罗京免疫力是0的人,不但杀不死病菌,抗生素的副作用就可以要了他的命。抗生素为什么变成了杀生?就是因为全世界对抗生素的滥用!
前几年,傅彪肝换治疗死亡也是死于术后感染。台湾首富郭台铭的弟弟白血病治疗死亡也是同命相连。移植成功的大多是体力强,无其他基础病和感染的人。
所以,这些人在出现病菌感染后如果有有效抗生素应用,患者家属不会“人财两空”,因此我说罗京最后死亡的原因是没有可用的抗生素,导致病菌长驱直入,任意泛滥,再加上药物的副作用,必然会出现心、肺、肾多脏器损害现象,短时间死亡。
公开报道罗京死于淋巴癌,上上下下无异议,大多老百姓仍然认为得了癌症就是九死一生。如果公布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是术后复发,还可以第二次移植。但术后感染,病情加重,因抗生素无效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祸根是滥用抗生素,上上下下会怎么想?
四、抗生素滥用是百年祸根
1、上述事实说明如果全世界没有抗生素滥用而造成病菌严重的抗药性问题,罗京不会死。
2、中国是全世界严重滥用抗生素国家之一,抗生素在中国创造了三个第一,全世界产量第一,医院应用抗生素比例第一,老百姓对抗生素迷信程度第一。由于抗生素滥用,细菌出现了严重的抗药性,小感染也要大剂量,并且中国出现了无敌菌,任何抗生素都拿它没办法。如果抗生素有效,罗京还会死吗
追求利润是医疗大害,抗生素滥用是百年祸根,今天罗京的病无药可医,明天不知道还会有多数人无药可医。
五、今天一个罗京倒下去,30年后一万个罗京站不起来。
这个结论只实用于北京,不包括其他地区。这个结论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是极可能出现的,理由如下:
1、北京是全中国的中心,北京的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也大多名列前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抑郁症、老年痴呆、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都超过全国平均值。
2、卫生部门日前公布的对本市肿瘤患者死亡年龄统计显示,因患淋巴瘤死亡者的平均年龄不到50岁,而患其他肿瘤死亡者的平均年龄则在58岁左右。
3、80年后的北京人,生长在中国改革大潮中,各种压力,让他们奋斗、苦恼、竞争,各种不健康因素的后果,会在30年后突出表现出来。
4、中国是从1980年后开始逐步走向滥用抗生素这条路的,80年后出生的北京人,必然要受到滥用抗生素的影响。
5、80后的北京人,在抗生素吊瓶下长大。每当天气变化稍大的情况下,北京儿童医院就会人满为患,日门诊量达上万人,90%的点滴抗生素,明知感冒大多是病毒,抗生素无效,但患者要求用,医生首选用,各大医院的点滴大厅,人满为患。抗生素的伤害,大多数不是短时间可以表现出来的,30年后伤害的结果才会陆续出现
6、80后的北京人,在矿泉水、纯净水、可乐、啤酒里成长。这些东西都是寒凉的,过多应用,也有不良后果,也要在20年后陆续出现。
7、80后的北京人,有50~70%的人在空调房间里生活,自以为是科学,是享受,其实是伤害,伤害的表现也要在45岁以后陆续出现。
由于上述七个原因,导致这些人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埋下了不健康的种子,30年后陆续出现50岁左右早逝的罗京事件。现在一个罗京倒下去,30年后一万个罗京站不起来!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罗京事件是怎么回事?
2008年7月被确诊为淋巴癌,9月被确诊患有淋巴瘤,并暂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疗,期间还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和化疗。2009年6月5日早晨不幸因病去世,终年48岁。
2004年以后,罗京先当上了播音组副组长,之后被提拔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副科长;同年获得2004年度-2008年度央视最佳播音主持人;2005年,获得2005年度央视十佳播音员主持人 ;2006年,在《欢乐中国行》节目演唱《懂你》。
演艺经历:
罗京高中就读于北京市酒仙桥第二中学;1979年罗京去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1983年,罗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同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1996年1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首次实现直播时,罗京与李瑞英先被安排直播任务,作为试验和后继者的样板。
2003年1月31日,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节目《吉祥送给您》;同年罗京获得全国十佳岗位能手。
看看医生与病人怎么说
周一萍大夫曾经是北京最著名的部队医院301医院工作35年的主任医师,但同时她也是一位病人,和央视著名主播罗京患的是同样的淋巴癌。两个人的情况几乎一样,而且罗京也住进过周医生工作的这家医院。罗京选择了听从医院专家们的建议,釆取了传统治疗手段放化疗。而周一萍大夫却选择了营养疗法——使用葆苾康USANA的高质量营养产品配方。两个同样的病情,不同的选择,导致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被诊断出淋巴癌晚期当初,她也坚信临床医学是可以治疗的,但后来做了化疗、干细胞的移植以后,已经不成人样了!经过大量的考察和研究以后得出结论就是说七、八年以后还会得第二个癌症,而且这些反应会等于至死,她就是不相信命运的这样安排。开始去检讨罗京的治疗方法为什么无效???
当她发现了这一个世界顶级的细胞营养补充品时,她一样一样地分析,一款一款地了解,她兴奋的大概半个月睡不好觉,还花了四千多的电话费做远程询问。
当服用四个月以后,再去医院做了一个全面检查,结果,免疫球蛋白最低低于三分之一恢复了正常,白细胞由三千多回复到四千六,此时,在医院里她兴奋地给所有的人打电话:“我得救了”,但她马上意识到自己是一位医生,知道很多的疾病、很多痛苦地挣扎的患者也一定有效,这时候她义无反顾走上了葆婴葆苾康之路。。。
当她转变思维方式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并逐步恢复健康时,她开始真正学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才明白生病的患者需要的是全面均衡的营养,而不是自己曾经非常熟悉的药物和手术!随后超过100位癌症患者就因为她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而获得重生和康复!
她说:以前作为一个优秀的有35年经验的主任医生对那些疾病都出手无策,我自己感到很无奈,也心急如焚。当我认识了葆苾康USANA以后,却调整了无数的病人. 这才使我有一个真正医生的感觉。
她说过一句话:医生最忌和病人谈营养,现在我终于知道全世界的人得的都是同一种病——那就是细胞得病!
罗京和谁睡得艾滋病经常出没娱乐场所?
我们身边总是有很多人,你每天都能看到他,但是有天他就居然离开了。人们惊愕不舍,却不能阻拦亡人离开的步伐。罗京,前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却在他48岁的时候就突然离开了。罗京和谁睡得艾滋病,不是官方公布他是因为淋巴癌而去世的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有人故意往他身上泼脏水吗?
罗京和谁睡得艾滋病,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罗京不是因为淋巴癌才去世的吗?
2008年的时候,在奥运会前夕罗京被查出患有淋巴癌。但是因为奥运直播任务繁重,罗京在直播完后才去医院接受治疗。
罗京和谁睡得艾滋病
据说,当时罗京进院治疗后,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据医生介绍,当时的手术很成功,他的肿瘤达到完全缓解。原本以为他会慢慢好起来,但是没想到他只坚持了3个月就复发了。最后因为癌细胞迅速地扩散,他还是离世了。
但是后来有人爆料罗京的死因并不是因为淋巴癌,而是另有隐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据说在北京的一些娱乐场所,往往会有很多有钱人出没,而罗京等人也经常去。大家都知道,那些地方并不是就唱唱歌跳跳舞那么简单的,通常都是有一些肉体上的交易的。
据说当时他晕倒被送到医院的时候,高烧不断而且全身不断翻出红斑点,血样报告显示阳性。也就是说,罗京得了艾滋病。
罗京究竟是因为淋巴癌还是因为艾滋病去世的已经无从查证了,就让死者安静地去吧。罗京和谁睡得艾滋病,那根本就一点都不再重要。
罗京葬礼现场:群众排起千米长队,老搭档李瑞英面带悲伤
2009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罗京与世长辞。 而就在不久前的5月29日,罗京在北京解放军307医院度过了最后一个生日。
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北京解放军307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二病区走廊深处的一个病房里,罗京的妻儿,朋友,还有医护人员,聚在一起庆祝罗京的生日。
生日歌过后,罗京向在场的所有的医护人员一一致谢——为了他们对他自己的照顾;他感谢自己妻子平日的付出与操劳,让儿子听话懂事;他感叹自己时日无多,愧对父母……
这些话,像是最后的道别。他曾经几度哽咽,难以成声。
没过几天,岁月的指针划拨到2009年6月5日,当天的央视新闻《新闻三十分》播送了罗京去世的消息。
与赵忠祥、宋世雄并称“播音三巨头”的罗京,曾经是属于一个时代的符号。
罗京(1961年5月29日-2009年6月5日),出生于北京市朝阳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祖籍四川省彭县隆丰镇(今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播音员,新闻编辑部副科长,中共十七大代表。
在1983年从当时的广播学院毕业之后,罗京就进入了《新闻联播》栏目组并担任主播。直至2006年罹患淋巴癌去世,28年的时间里,一共出镜共三千多次,没有一次出错记录。
他的同行曾经这样评价他: 做到这一点的确很难,但是罗京老师给予了我们做到这一点的答案。
他的播音风格沉稳庄重,在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环境里,罗京的地位也是无可动摇的稳固。
这个声音,陪伴了中国的观众很久很久,久到足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每晚打开电视机,就会见到那些熟悉的面孔,罗京老师也是那些亲切面庞中的一位。
然而罗京开启广播事业,却是命运的一场巧合。 彼时罗京就读于北京酒仙桥一中高二理科班。
有一天,北京广播学院突然来他们学校招学生,罗京的一个同学想要去报名,想要拉着罗京一起去。
罗京自小性格沉稳,成绩优异,行事风格也颇为稳重。在从小到大的规划当中,并没有出现过广播传媒这些行业的设想。但因为罗京生性随和,答应了同学之后,便和他一起去参加了选拔。
或许是上天注定,在参加选拔的时候,罗京以他独有的温和气质,还有清爽并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征服了评委老师,被成功选中。 后来,罗京来到了北京广播学院读书,选择了广播专业。
完成学业之后,各家电视台都想吸引罗京到自己这里来工作,最终,罗京来到了中央电视台。
那时的《新闻广播》还是以录播的形式播出,直到1996年,伴随着 科技 发展和现实需要,节目形式才转变为直播。
在此后的工作当中, 罗京开始和李瑞英搭档 ,他们两人默契配合,总是能完美地完成播音任务,成为了台里的模范和榜样。
后来台里的新人来了一拨又一拨,他的同事们面对罗京,都会给出一样的评价:专业,严肃。
在罗京的心里,工作是神圣的。所以出现在镜头前面的他,神情永远庄重严肃,更不会允许自己出一点差错。
因为工作认真,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他连续五年被评为“央视最佳播音主持人”。这样的纪录,至今没有另一个人来打破。
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会运用语法手段、词汇手、韵律、体态语及声画等手段,以达到衔接效果自然,节目正常运行的目的。[1]罗京的职业素养之高,已经涵盖了许多专业理论之外的实践经验,并不是一日之功。
专业素养过硬之余,他也是多才多艺的。
在工作中严谨认真负责,工作之余的罗京喜欢听听京剧。面对采访,罗京神态放松,但吐字依然无比清晰地讲述自己爱好的起源:
“平时喜欢京剧其实应该算是得益于大唱样板戏的年代了,因为在我们小学的时候,正好赶上八个样板戏的普及,作为宣传队的队员嘛,我经常学习一些样板戏,同时要四处去演出,那么潜移默化中就对京剧有一些认识。”
他在晚会上唱起《淮河营》选段,气质端正,嗓音清亮,选段结束后台下掌声雷动,他却敛去了刚才的气势,谦逊又温和地朝着台上台下拱手作揖致谢。面对自己的表现,他评价说:
“其实不光是不自信吧,而且是很紧张。尤其是要现场唱的话,因为说老实话没有什么功底,只是凭着一种爱好,之所以能够在一些节目里出现,可能是一些导演或者一些同行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唱几句京剧的话,可能更有号召力。”
对于自己的爱好,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里的表现,更是知难而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罗京在体检中查出患有淋巴肿瘤。 8月6号,他完成了奥运会火炬的传递,那时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后背,罗京是忍着剧痛跑完的全程——但是后续,他仍然坚持做完了奥运会的直播报道。
2008年8月31号,彼时的罗京已经经历过一次化疗,但是他强忍着病痛,重新登上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那次短暂的播报,成为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定格画面。
那天的播报是他和李修平搭档,开播之前他打着自己的领带,认真咨询同事的意见: “你看我这样行吗?能跟你们的衣服配上吗?”
那天中央电视台所有的领导都在外面,站在那揪着心看着着罗京的播报。 罗京没有皱一下眉头,没有流一滴汗,就那样沉着一如往日地把陆续送过来的十七页半的纸都播报完毕。
罗京的业务能力在中央电视台有口皆碑,他的座位下面却永远放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那本又厚又沉的字典在他的手里都已经被翻烂了——对于罗京而言,学习是毕生的事业。
罗京生病之后,谁也没有动过他的私人物品,他的衣柜也就一直好好地摆在那里,因为他对同事们说: “养一养,就又能回来上班了。”
这样的话,他说过不止一次。 病房里,他对前来看望自己的同事们说: “我快好了,等我头发长起来,我就回去上班。”
然而,就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罗京的病情急剧恶化,心脏与循环系统都出现了严重的衰竭。
2009年6月5日清晨6点40分,被护士叫醒的刘继红看着丈夫静静地离去。她忍着巨大的悲痛,给儿子的班主任打了电话,让他赶紧来。
接到电话后,罗京儿子的班主任把孩子第一时间送到了北京307医院。 看见病床上沉睡的容颜,罗疏桐一遍又一遍呼喊着他,却再也得不到回应。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传递火炬时的身影并没有让人觉得他身患重病,甚至于他的妻子都一度以为罗京的病情出现了好转。
对于刘继红而言,他的离开,是幸福人生的破裂与转折,是家庭的破碎。
对许多观众来说,他们更愿意相信这只是罗京的提前退休。
按照计划安排,灵堂将在上午九点向群众开放。但是在那天,追悼会现场很早就聚集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群众。
罗京的同事们,也都已经在灵堂内外等候,送他最后一程。
罗京在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同事们都在场,包括台长焦利、前台长杨伟光、主播邢质斌、康辉、李瑞英、王宁、李修平、张宏民、敬一丹,以及主持人赵忠祥、水均益、朱军、王小丫、董卿、白岩松、朱迅等人,大家都身着黑衣,神情肃穆。
送行的队伍里,群众们的目光写满留恋,而他的同事眼中,更多的却是苦痛,而他的老搭档李瑞英也是面带悲伤,惋惜他英年早逝,痛心他再见不能。
那天前来参加追悼会的群众,多达四万余名,他们当中还有很多人是从全国各个省份赶过来的。
群众在八宝山公墓前排出了千米长队。他在当时人民群众心中的分量,从大家留恋的眼神,和一束束花朵当中就可以看出来。
悼念活动一直持续到上午十一点三十分钟,按照北京的风俗习惯还有家人的意愿,追悼会必须在十二点前结束。所以,有很多群众因为没有看到罗京的遗容,久久不愿离去。
群众对这位央视主持人的留恋与爱,让他们在这里停留了很久。前往北京八宝山来送行的群众都想着能够见到罗京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
最终却还是因为人数众多,许多人都没能实现愿望。以至于中午还是央视新闻发言人郎永淳代表家属,向前来参加追悼会的群众鞠躬致谢,并向没有看到罗京的群众致歉。
送行的队伍里,没有出现罗京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现实对她而言太过残酷,老人家疾病在身,还患有老年痴呆症,没有人敢将这一噩耗告诉她。
最终,罗京的遗体被火化,他的灵魂就此长眠八宝山。
后来的节目当中,李修平提起罗京,都是哽咽得说不下去话。每一次提及他的专业程度,提及他的严谨认真,提及他的顽强坚守,对于他当年的搭档与同事而言,都需要强忍着眼泪完成。
罗京的爱人刘继红说,罗京从来是一个不轻易流露感情的人。面对病魔,他从未曾提及放弃,只是也许在四十八岁生日那年,病房里的生日庆祝让他回望人间一眼,忽然明白生命是何等脆弱。
对医护人员道谢,叮嘱儿子听话之余,他对妻子说: “以后……我可能没办法陪你看大海了……儿子的家长会,也只能你自己去了……”
刘继红没有等他把话说完,就用手捂住了他的嘴: “你说什么呢,你要好好治,不能放弃……”
北京的春末夏初,干燥温暖,每一个日子都平静而寻常。
6月5日,他并没有什么话留给妻儿。根据刘继红的回忆,是因为 “他从没有想过自己会离开” 。正当时的年纪,正当时的人生,如果没有病魔,也许他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李瑞英在2014年和张宏民一起宣布退出《新闻联播》演播厅,转型幕后,开始从事培训工作,结束了自己几十年的主播工作。
与他同一时代的同事们,都已经年华老去,各有归处,而中央电视台的人才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面孔充满朝气,蓬勃向上地描述着新的时代。
如果罗京没有生病或者伤病不再复发的话,那他或许早就坐在新高清229演播室了,2014年和李瑞英张宏民一起退居幕后,继续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无论以何种面貌,都会以奋进的姿态拥抱生活。
对生活与工作抱有同样热爱的罗京,倘若得知祖国的发展已经是日新月异,倘若得知新的人才如同雨后春笋,大概也会欣慰。
时节如流,岁月的指针划向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新时代青年心怀大国伟业,今时今日奋发向上,每时每日行稳致远。
生活值得热爱,值得期待,即使是罹患淋巴癌的艰难时刻,罗京也一直坚持与病魔抗争,未言放弃,每一个奔忙的人心怀坚守,与他的坚持又有何不同呢,总会有人为生活,为爱,为理想,奋斗终始。
逝者已去,音容宛在。更何况曾经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他主持过大大小小的节目,并未随着他共同消逝在岁月的洪流里,电波与音频可以留住曾经一个人存在的痕迹,就如同过往的书信与字迹一样。
今时今日的记忆,多了一丝鲜活和立体,我们也足以通过他的声音,再次回忆起属于罗京的那个时代,以及他描绘过的中国,讲述出的大千世界……
[1]赵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语篇衔接与连贯手段分析——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为例.[D]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2021.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怎么死的?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是患淋巴癌去世的。
2008年7月罗京被确诊为淋巴癌,他对每位来医院看望的同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希望能早点回台工作,早一天回到他心爱的主播台。8月31日,罗京最后一次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音;
2009年2月9日,罗京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个月后,罗京在身体复查时发现,淋巴结淋巴瘤细胞消失,病情缓解。随后,他进行了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治疗,病情相对稳定。6月1日,他的病情突然恶化。6月4日下午2点,专家对其进行会诊,下午4点左右,罗京的心脏和循环系统突然出现衰竭,虽然已进行了抢救,病情也逐渐平稳,但到夜间其病情又不断加重,最终在6月5日早上不幸去世,6月11日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追悼会。
人物介绍:
罗京,男,1961年5月29日生于北京市朝阳区,1979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1983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联播》节目。与赵忠祥、宋世雄并称“播音三巨头”。
罗京干细胞移植为什么复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罗京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吗、罗京干细胞移植为什么复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罗京干细胞移植为什么复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