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细胞移植文章正文

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案例(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多久长起来)

干细胞移植 2023年03月27日 22:46 im

今天我们将带来关于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案例的知识,并且会对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多久长起来做出解释。 

女白领命危接受女童脐带血获重生是怎么回事?

26岁的上海女白领杨慧没有想到,这位陌生的重庆女童能救她的命。

昨日上午,重庆3岁女童提供的“生命种子”,跨越千里抵达上海。当高约80厘米、里面温度为零下196℃的液氮罐被运抵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时,所有医护人员松了一口气,而被极端低温“养着”的是37.5克的救命脐带血。

26岁的杨慧是上海人,从事中医分析工作,2016年12月,在单位例行体检时发现血检指标不正常,随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反复化疗中,她一度生命垂危,更令人焦急的是中华骨髓库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几近绝望之际,中国干细胞集团好消息传来:经过配型检索,重庆干细胞库配到一份符合移植需求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而这正是重庆库中一名3岁女童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各项指标的数据对比显示,可作为“生命种子”进行移植。

跨越1500多公里,航空公司开辟绿色通道。

生命种子在重庆找到,但护送其抵达上海,却并不容易。为此,干细胞集团重庆脐血库工作人员鲁洲勇携带装在液氮罐里的脐带血启程,将生命种子送往上海。由于脐带血里的干细胞不能接受X光照射,否则生命种子将失去活力,重庆脐血库为此和东方航空公司沟通,东方航空公司专门为这枚生命种子开辟了绿色通道。

“液氮罐还不能剧烈晃动,过度晃动可能会导致爆裂。”鲁洲勇表示,考虑到整个飞行时间长达2个多小时,需跨越1500多公里,航空公司专门将他安排在最后一排,空出的位置正好把液氮罐卡在中间,“一路上就是小心翼翼地盯着,生怕出问题。”

移植获得成功,生命种子重建免疫系统

“利用配型成功的干细胞移植,可以重新建立杨慧的免疫系统。”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高蕾表示,治疗白血病,脐带血就是“救命稻草”。

救命血顺利抵达上海,昨天上午9:40,上海脐血库的工作人员取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迅速放入水浴箱中复苏。1分钟后,暗红色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被送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无菌仓内。随后,医生小心地将脐带血一滴滴地缓缓输入杨慧的体内。40分钟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回输完成。

下午5点,上海传来好消息:移植成功,生命种子将重建杨慧的免疫系统。这也是中国干细胞集团完成的第2500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临床移植。

脐带血详细资料大全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通常是废弃不用的。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80多种疾病。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类生物资源。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脐带血 外文名 :umbilical cord blood 英文缩写 :UCB 作用 :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用,临床套用,储存意义,采集方法,储存步骤,发展史,发展历史,法律法规,储存机构, 作用 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它会分化成人体的各种细胞,结出各种不同的果实——血液细胞,神经细胞,骨骼细胞等等。随着科技的发达,医学专家研究出利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项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的特性和数量,又可进一步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从而在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近三十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造血干细胞(HSC),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遗传代谢性及先天性疾病。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已经被广泛地套用于临床,是宝贵的人类生物资源。 临床套用 世界首例脐血移植: 1988年,一名5岁的法国男孩,用脐带血成功治愈了范科尼贫血。(脐血来源:美国) 世界首例自体脐血移植: 1997年,一名14个月的巴西女童,用自体脐带血成功治愈了神经母细胞瘤。(脐血来源:巴西) 世界首例双份脐血移植: 2000年,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世界首例双份脐带血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患者体重达95公斤,目前仍然健康生活。(脐血来源:北京市脐血库) 亚洲首例自体脐血移植: 2009年,北京儿童医院,一位小患者使用自己的脐带血治疗神经母细胞瘤,这也是我国第一例使用自体脐带血治疗成功的病例,小患者移植后健康状况良好。(脐血来源:北京市脐血库) 国内患者年龄最小体重最轻: 2009年,上海道培医院,我国体重最小——5公斤,同时也是年龄最小——2个月的小患者,使用脐带血移植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宣告成功。(脐血来源:北京市脐血库) 国内第一例母子间脐血移植: 2009年,重庆新桥医院,一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使用刚出生儿子的脐带血加上其父亲的骨髓进行移植。移植一个月后离开层流病房,造血系统重建,这是我国第一例母子间脐血移植的案例。(脐血来源:北京市脐血库) 储存意义 治愈疾病 世界范围内,目前脐血已经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粘多糖病、地中海贫血、骨髓发育不良症候群、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等80多种疾病。 我国卫生部颁发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适应症包括以下10余类: 截止到2013 年,中国脐血移植例数超过1000 例,脐带血移植数量逐年增加,每年移植数量约为150 例,但与世界领先地区相比,中国脐血移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脐带血存储量的增加,移植技术的成熟,中国脐带血移植会逐步向着国际水平靠近。 截至目前,北京市脐血库向临床提供脐带血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慢性肉芽肿、戈谢病、神经母细胞瘤等疾病种类37种。 治疗前景 Clinical Trials 临床试验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细胞治疗作为一种生物治疗手段,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打开了全新的思路。截止2014年5月底,全球已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注册与脐带血相关的临床研究共928项。 自体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红斑狼疮 多发性硬化症 心脑血管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修复和恢复 缺血性中风 神经性疾病: 脑性麻痹 缺氧缺血性脑病 自闭症 创伤性脑损伤 脊髓损伤 听力损失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阿尔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 恶性疾病: 乳癌 肾癌 先天性疾病: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 囊性纤维化 其他疾病: 1型糖尿病 爱滋病 软骨修复 重症肢体缺血 一人储存 全家受益 脐带血在家族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的使用率是25%—50%,加大了在自身家族中找到供者的几率。 采集方法 脐血采集不同于传统的骨髓采集,不需要进行麻醉,无痛、无副作用,是在断脐以后进行的,因此对母亲和孩子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属于“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采集需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医护人员完成,在婴儿出生后,使用含有抗凝剂的密封式血袋收集脐血。 采集人员必须是具有执业资质并注册的医生或护士,且经过脐带血采集的培训。 储存步骤 1、孕妇分娩前联系当地脐带血保存机构 2、签订《捐献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意向书》/《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协定书》,领取脐带血采集器具 3、孕妇分娩时,由医护人员采集脐带血 4、孕妇分娩后立刻打电话通知脐血库,成功采集的脐带血会由专业的取血员,驾驶专用的取血车,在24小时内将脐血运输到脐血库 5、脐血库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对脐带血进行制备和多项检测 6、检测合格的脐带血,最终存放在-196°C的液氮罐中,保证脐带血的活性 7、客户在婴儿出生后的60个工作日内,会收到“脐带血检测报告书” 发展史 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将脐带血用于干细胞移植的概念后,曾经被视作废物丢弃的“脐带血”随即变废为宝,震惊世界。 1972年,1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输注脐血后发现短暂嵌合; 1974年,Knudtzon等发现脐带血干细胞可以经过冷冻保存而不影响活性和增值潜能,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供源; 1988年,Broxmeyer等系统的评估了脐血体外造血潜能,为脐血大规模存储及广泛套用奠定理论基础; 1988年, 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对1名范可尼贫血患儿进行HLA相合的同胞脐带血移植获得成功; 1992年,全球第一家公共脐血库在纽约血液中心成立; 1993年,全球第一例无关供者儿童脐血移植完成; 2000年, Eurocord/IBMTR 113例儿童同胞脐血移植报导; 2001年, Eurocord/EBMT 99例儿童非血缘脐血移植报导; 2003年,明尼苏达大学43例低预处理强度成人脐带血移植报导; 2004年, Eurocord/EBMT 98例成人非血缘脐血移植报导 IBMTR/NYBC 150例成人非血缘脐血移植报导 全球第一例自体脐血移植治疗白血病在美国完成; 2005年,明尼苏达大学23例双份UCBT报导。 脐带血移植自第一例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20多年,全世界以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的临床案例逐年增加,至2002年约2000例,随后呈指数性增加,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脐血移植的病例已经累计38000例以上。 21世纪,细胞治疗作为一种生物治疗手段,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打开了全新的思路。截止2014年5月底,全球已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注册与脐带血相关的临床研究共928项。 在我国,脐血治疗已被卫生部列入“首批允许临床套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为了挖掘脐带血的医学价值,推动脐带血套用在我国的发展,北京市脐血库成立研发中心,主要负责脐血医疗价值的研发及现有制备储存技术的最佳化,与科研单位共同研制和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 目前已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妇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北京武警总医院等多个机构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在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妇产医学、肝病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并参与多项国家科研项目的申请和研究。 法律法规 根据卫生部档案《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设定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未取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执业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展采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业务。临床套用单位只能接受具有执业许可证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提供的脐带血。 根据卫生部档案《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技术规范(试行)》(卫办医发【2002】80号)中对脐带血的采集有详细要求,并明确规定“采集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受过脐带血采集培训”。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加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临床采集管理的通知》(京卫医字【2008】198号)又对加强脐带血采集管理和提高脐带血采集质量做了进一步细化规定,明确提出“脐带血库负责组织实施脐带血采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储存机构 目前,我国卫生部批准执业的七家脐带血库包括: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上海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山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浙江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同时,卫生部规定每个省市只能建立一家脐带血库,不能异地采集脐带血,准妈妈若要储存或捐献脐带血,一定要查看脐带血库的资质,是否具有当地卫生局颁发的《血站执业许可证》。 北京市脐血库成功通过美国血库协会AABB认证,成为中国七家由卫生部批准执业的脐带血库中首家获此殊荣的脐带血库。 AABB认证的宗旨在于推动和全面保障脐带血质量的提升,以更好满足脐血储存家庭和临床医生所需的高品质医疗需求,促使脐带血相关服务严格遵循国际标准,以获得妥善的处理和储存,最大程度的保证脐血储存家庭的利益以及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AABB认证源自于美国血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简称AABB),该组织创建于1947年,是专注于输血医学与相关细胞治疗实践及科学进步的非盈利性国际组织。长期以来,AABB通过制定和发布质量与技术标准、提供认证与教育服务,致力于提升患者和供者的治疗与安全,是国际输血界行业规范的制定者和行业认证的权威机构。

患者故事-脐血救亲,生恩难忘,孩子的脐血真能“反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医学界就提出了通过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以实现疾病治疗的思路,遵循这一理念,脐带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在短短数年间蓬勃兴盛, 并在1988年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脐带血移植 ——这让一名5岁的法国男孩得以摆脱了 范科尼贫血 的疾病阴霾。

血液疾病和免疫系统缺陷等疑难杂症横行的巢穴被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攻破了一角,人类的光明坦途正在飞快铺设当中。

在第一例脐带血移植术成功后的三十余年里,一个个往昔被视为不可能治愈的疾病垂头丧气地败下阵来,在脐带血移植的手术台上,数以万计的新生传奇争先恐后地在医疗史上寻觅和书写属于自己的一页 【1】 。

当我们现在考虑是否要存留一份脐带血时,通常优先顾及到的是会不会对即将分娩的新生命造成影响?要知道,脐带血是胎儿分娩断脐后, 残留在断离的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并不会对婴儿及母亲造成伤害。

另外,由于脐带血是由连接胎儿的脐带中采集而来,在后续的使用中, 无须经过严苛的配型,即可直接投入使用,并无排异反应的风险。 除了自救之外,脐带血还能用于父母身上,这是否有点令人难以想象?

实际上,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临床案例可以证明, 孩子的脐带血完全可以“反哺”,用于父母的疾病治疗中。

在2008年已有身孕的一名母亲不幸罹患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这种病症在成年人中发病率最高,而且相当凶险——尽管医疗人士采取了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案,但最终仍会有七成患者病情会进一步恶化为难治性白血病,而走上生命的末途 【2】 。更令人揪心的是,从发现到病情显著恶化,每分每秒都值得珍视,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生还机会十分渺茫。

就是在这样分秒必争的紧要关头,这位母亲仍旧选择了把时间留给宝宝。

幸运的是,得益于当今的医疗技术,胎儿的脐带血被妥善采集并应用于后续治疗中: 母亲通过孩子的脐带血配合丈夫的骨髓进行合并移植,硬生生从鬼门关闯了回来。 仅仅在移植术后的一个月内就可以离开层流病房,新鲜血液在血脉中奔流,活泼阳光的笑容重新回到母亲和家人的面容上 【3】 。

第一例母子间脐血移植的案例,是否让人唏嘘不已?

母子连心的缘分比天还要大。佛教的回向偈中有“上报四重恩”的说法,四重恩中首先要报答的就是父母生养的恩情。

而脐带血,偏偏就是如此奇妙。它的存在本就是为了母子之间的营养输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沟通两个生命的桥梁。一份妥善存储的脐带血,完全可以在母子二人一方有难之时神速出击,扶危济困。

就在 2020年8月13日,山东济宁的一位年轻父亲也接受了儿子的脐带血回输 【4】 。他从身上突然发作的牙龈、鼻腔出血等症状中敏锐地觉察到异样,并主动求诊,得知自己罹患有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这种疾病来势汹汹,患者很容易因为感染与内脏出血而陷入绝境。

不过,三年前这位父亲的一项明智之举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他在儿子出生时就选择存储了一份脐带血。正是这100毫升左右的“液体黄金”挽救性命于水火,在脐带血回输配合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给药的治疗方案下,病魔遭到了无情的驱逐。

脐带血之所以能向至亲父母回输,是因为宝宝的脐带血与父母配型是半相合; 不止是父母,胎儿的脐带血还与其同胞兄弟姐妹之间有25%的可能达到完美的全相合、50%的几率达到半相合。

存储一份脐带血,全家人都能受益。

如今,在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划指导下,已 有7家脐血库通过验收批准执业,他们分别是:北京市脐血库、上海市脐血库、天津市脐血库、四川省脐血库、广东省脐血库、山东省脐血库及浙江省脐血库。

无论是配型难度还是采集简易程度,脐带血干细胞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经济水平足够的前提下,为孩子和家人留存一份生命备份,很有必要,你觉得呢?

参考资料:

【1】

【2】

【3】

【4】

-  E N D -

讨论话题

你们选择存储脐带血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妈妈存“脐带血”到底能不能变废为宝?值得花钱保存吗?有答案了

在我国,每当一名胎宝降生,都要面临储存胎盘和脐带血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讨论十分火热的脐带血,很多新晋妈妈爸爸都在吹嘘它的作用, 有人说可以增强免疫力,还有的人说能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被称为“神仙血液”甚至包治百病。

可以前新生儿父母更看中胎盘,很多孩子奶奶都会把胎盘带回家,做成馅料吃掉胎盘的人家比比皆是。也不知道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父母更推荐存储脐带血,为此妈妈们纷纷效仿。

妈妈存“脐带血”到底能不能变废为宝?

前几天,去闺蜜家聊天儿,由于她马上要生二宝了有一件事十分纠结,同我商量。闺蜜在生大宝时,听说脐带血能变废为宝,说不定孩子还能用上,于是花了几万块钱存了大宝的脐带血。

眼下到了临产期,二宝的脐带血还要不要存呢?如果存又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如果不存二宝身体出现任何问题,真要用上脐带血又没有了怎么办,真是纠结……

我明白了闺蜜的意思,告诉她先不要着急下决定,彻底知道脐带血是做什么用的,对孩子有没有好处,再花钱买也来得及。

脐带血究竟有没有好处?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医院里总是有人鼓吹脐带血的作用。而事事都想着为孩子好的妈妈们,一听 “不买会后悔”、“给孩子上保险”、“买了更放心”、“一生只有一次机会” 等等,通常忍不住母性的冲动,叫孩子爸爸购买。

可你真的知道脐带血的作用吗?

脐带血,主要指的是胎宝出生后被剪断脐带之后留在脐带里的血液。之所以脐带血被很多人推崇,多是基于近30多年的报道。

据相关资料显示, 首例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是在1988年 ,法国医生用脐带血移植曾救了患有遗传性血液病的6岁男孩。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脐带血还给无数的血液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等做出了贡献。并且,脐带血配型的概率远远要高于普通输血配型。

目前, 我国脐带血在临床上的应用案例已经多达4000例 ,也就是说,至少有4000家庭以上都得到了脐带血的帮助。

可见,储存脐带血还是有好处的,但不建议妈妈们自行花钱储存。

为什么不建议妈妈们储存脐带血?

第一,脐带血的价格较高,如果想要长时间储存脐带血,实际上是“堆钱”的行为,虽然每个地区储存的价格相差不大,但钱也不在少数, 刚开始就可能要交出二三万,储存几十年花钱会越来越多。

第二,可能有些家长经济能力强,不在乎为孩子花多少钱,而储存脐带血的初衷是为了孩子。 据临床上发现,在已经脐带血移植成功的患者中,9成人都是匹配了其他脐带血型 ,即使储存了孩子也不一定用得上。

不过,误买了脐带血的妈妈们也不用后悔莫及,不如捐给 “脐带血公共库” ,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案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多久长起来、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案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案例

发表评论

干细胞治疗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30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