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细胞捐献文章正文

干细胞移植捐献者风险(干细胞移植捐献者有后遗症吗?)

干细胞捐献 2023年03月11日 04:59 im

本文的目的是更详细地讨论干细胞移植捐献者风险和干细胞移植捐献者有后遗症吗?,以帮助你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骨髓移植,捐献者有危险嘛?

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骨髓移植当然也是这样,只不过现在骨髓移植的相应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如果是捐献的那个人,他的风险是比较低的,因为他并不需要承担什么特别高的风险,它本身的身体状态没有问题,它是一个健康人,他只是把自己的骨髓分出去一部分而已,这会影响他未来的身体状态。

做骨髓捐献的,它会影响你身体的元气,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它会影响你身体的营养,正常供应正常人头发,到了50岁乃至到了60岁才会变白,但如果说你做了骨髓的捐献,你比正常人头发白的时间要长的多,因为你的身体没有那么多营养的供应了你的身体骨髓,虽然是可以发生的,但是它的规模已经不像天生的那么大了,细胞的再生能力会受到影响,你的身体健康状态自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大部分人不是自己亲生的亲人,都不会做骨髓的捐献。

帮助其他人固然是个好事,但是帮助其他人的经理,在不影响自己的情绪下,大部分人都会受到骨髓捐献的影响,你把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了另外一个人,确实拯救了一个人,得看你怎么想的吧,因为这件事情有好处有坏处,如果是你的亲人,你可能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毫不犹豫的同意的,但如果是一个陌生人呢,你愿意牺牲自己未来的一些健康的程度来拯救一个人的思考这个问题。

开头就就说了,任何手术做起来都有风险,只不过是捐献骨髓的这个人他本身承担的风险比较低而已,因为他的身体各个系统运转都是正常的,只要及时止血,然后手术的过程都是安全无菌的,他就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养,并不会对他的生命造成威胁。

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何影响?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影响非常小,唯一的创伤就是在采血的部位容易形成血管瘢痕,在1-2周内人体的血液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在正常、规范操作的前提下,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会对捐献者的健康造成损害。目前,从成人供体中采集造血干细胞主要有两种方法: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过去,主要是前者。采集骨髓时,在麻醉下进行。无菌操作严格,无感染等不适。采集后骨髓穿刺部位皮肤可能有轻微疼痛或不适。只要局部干净无水,穿刺部位就会顺利愈合。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非常少。有必要利用药物动员骨髓血中的大量造血干细胞进入外周血,使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加20~30倍,以满足移植的需要。从捐献者手臂静脉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器提取造血干细胞,并将其他血液成分输回捐献者体内,是非常经济、合理和安全的。通过血细胞分离器,志愿者只需捐献50~100ml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浆,即人类造血干细胞总量的1/100,即可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药物动员剂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副作用。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在1到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目前,国内外尚无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导致供体损伤的报道。当然,局部刺痛和抽血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收集后,这些轻微的疼痛和不适会消失。所有使用的设备都经过严格消毒,一次使用,可以确保捐赠者的安全。因此,在正常、规范操作的前提下,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会造成人身伤害。

捐献造血干系胞有没有危险?对身体有没有伤害?

健康者在多大年龄适合捐献造血干细胞?

年龄在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18-55岁健康者可采集造血干细胞。

为什么45-55岁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记?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最佳年龄为18-55岁,捐献者登记入库后到寻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充分利用有限的检测资金,登记年龄以不超过45岁为宜。

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健康标准?

凡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经下列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怎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如果你适龄、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当地红十字会的热线电话联系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并抽取5毫升血液。组织配型实验室将会对你的血液进行HLA分型等检验,并把你的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疗的患者寻找配对,这样你就成了一名光荣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我如何知道自己已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设于全国各地的捐献者服务机构将会通知你被接纳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并经常与你保持联系。

捐献登记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有补贴吗?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爱的奉献和救人善举。一般不提倡补贴。

志愿者报名登记后,是否马上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

志愿中报名登记后,首先要安排你抽取5毫升血做HLA分型检验,数据储存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备查。当某一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由移植中心将患者的HLA分型数据传送到资料库,如果检索结果得只你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时,省级管理中心将通知你做捐献的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愿者可能没有捐献的机会。

作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当你或你联系人的电话、地址发生变化时,希望及时通知登记部门,以便在需要时能很快找到你,使患者的疾病及时得到治疗,并保证你实现救人的愿望。

我是否可以随时改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

造血干细胞登记及捐献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登记后资料库会对你的自愿性进行再确认。因检测你的HLA资料库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为了节约经费,如果提出终止捐献,请作慎重考虑。但移植前,尤其签署捐献同意书后就不能撤消捐献决定,因为在这个时候,患者为准备移植必须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这时患者已经丧失造血能力,此期间若你终止捐献,再临时寻找配型相合者已来不及,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报名参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什么要捐献者本人填写同意书和捐献者登记表?

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是崇高的奉献行为,在需要的时候,捐献者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给患者,因此,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必须得到捐献者的是书面承诺,并且通过登记表了解捐献者准确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返回目录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介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亦称“中华骨髓库”,其前身是1992年经卫生部批准建立的“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 2001年12月,中央编办批准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资料库”),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白细胞抗原(HLA)分型、为患者检索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移植治疗服务等。

建设“资料库”是人类文明和医疗事业的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急性放射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地中海性贫血、重症免疫性疾病以及因癌症接受放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种疾病。在我国每年有近百万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仅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4万余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患者与捐献者两者的HLA分型必须相合,这种相合率在同卵双生兄弟姐妹之间为100%,在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之间为25%。现在大多数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如患病后很难找到与之相合的同胞供者。要想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只能依靠社会上非血缘的志愿捐献者提供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但非血缘关系中HLA相合率约为1/400---1/10000。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建设30万人份以上的“资料库”,才能适应临床为白血病等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需要。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建设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政府委托中国红十字会的一项特殊任务。它是红十字会人道主义救助工作新的服务领域,也是红十字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办的一件实事、好事。近两年来,“资料库”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目前,全国已建立了24个省级分库、24个HLA定点组织配型实验室和1个质量控制实验室。可用于为患者检索服务的白细胞抗原分型资料6万多份,截至2003年8月底已受理检索3000多人次,其中,近300份志愿者的资料与患者白细胞抗原分型相合,已为50多例白血病患者提供了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

建设“资料库”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救助工程。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继续关心、支持“资料库”的建设,以拯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让中国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人道主义宗旨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发扬光大。

返回目录

科 普 知 识 介 绍

一、什么是骨髓?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人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被红骨髓替代,骨髓的造血能力显著提高。

二、人体中有多少骨髓?

人体骨髓量与体重等因素相关,成年人骨髓量一般为3千克左右。

三、什么是造血干细胞?它能再生吗?

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不会因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损坏造血功能。

四、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此一过程既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五、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六、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某些恶性实体瘤等,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

七、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八、采集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有二种主要方法

1、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全麻或局麻,从捐献者髂骨中抽取骨髓血。

2、外周血中采集干细胞: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进行血液成分单采术,从捐献者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九、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提倡哪种方法采集造血干细胞?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提倡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捐献者体内。

十、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有危险吗?

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消失,所用的器材都经严格消毒并一次性使用,确保捐献者安全 。

十一、捐献者大约需采集多少造血干细胞?

大约需采集10克的造血干细胞。

十二、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前,为什么要对捐献者使用造血干细胞动员剂药物?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药物动员之后,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以满足移植需要。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目前的报道,药物动员剂对人体健康没有副作用。

十三、什么是HLA,它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是什么?

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它是人体生物学“身份证”,由父母遗传;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通过免疫反应排除“非己”,从而保持个体完整性。因而HLA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接受移植者进行HLA配型。

十四、捐献者和患者为什么要进行HLA 分型?

由于不同种族、不同个体的HLA千差万别,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捐献者和患者的HLA型别进行确定,从而选择与患者HLA相配合的捐献者进行移植,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的关键。

十五、兄弟姐妹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同卵(同基因)双生兄弟姐妹为100%,非同卵(异基因)双生或亲生兄弟姐妹是1/4。

十六、什么是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是指同胞兄弟姐妹、父母、表(堂)兄弟姐妹;非血缘关系是指与患者无任何血缘关系者。

十七、非血缘关系捐献者中与患者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人类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1/400-10,000,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性,高相合率人群减少,今后移植主要依靠在非血缘关系供者中寻找相合者。

捐造血干细胞的危害有多大?

流言:在一则新闻中,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两位哥哥都配型成功,然而后来两人却因担心骨髓移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弃了给妹妹捐献骨髓。骨髓移植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真相:白血病又称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移植是其终极解决方案。对于成年人来说,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内,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需要用针穿刺,从捐献者体内抽取一部分骨髓。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人们开始A外周血中筛选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使骨髓移植变得简单易行,风险大为降低。

对于捐献者来说,骨髓移植主要有打“动员针”和抽血两个环节。抽血大家都经历过,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动员针”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这种物质本来就存在于人体内,对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打“动员针”后的短期不良反应包括低热、乏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药后就会自行缓解、消退。

关于干细胞移植捐献者风险和干细胞移植捐献者有后遗症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干细胞移植捐献者风险

发表评论

干细胞治疗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30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