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胚胎干细胞提取实验流程(人胚胎干细胞培养基)
今天我们将提供有关人胚胎干细胞提取实验流程的知识,并解释人胚胎干细胞培养基。
胚胎干细胞获得的方法有哪些?
小鼠ES细胞
小鼠ES细胞的分离方法基本成熟,且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1981年Evans首次分离得到小鼠ES细胞,他以手术切除受精后2.5 d小鼠卵巢并结合激素注射干扰子宫环境,从而使胚胎延迟着床,再回收胚胎,将其体外培养于STO细胞饲养层上,结果得到了小鼠ES细胞系。Martin G R以免疫外科法剥离小鼠囊胚滋养层细胞,得到内细胞团(ICM)并将其置于STO细胞饲养层上,培养基为小鼠PSA-1 ES细胞条件培养基,结果也得到小鼠ES细胞。此后,Axelord等用微滴法得到小鼠ES细胞系;Kaufman等用单倍体延迟着床小鼠囊胚建立同源二倍体ES细胞系;Wobus等首次用原代小鼠成纤维细胞作饲养层建立了小鼠ES细胞系;Smith等首次使用大鼠肝细胞条件培养基作为分化抑制物建立了小鼠ES细胞系。Brook F A等进一步完善了小鼠ES细胞的分离方法,以致从许多品系小鼠包括近交系和突变系,都可获得ES细胞。 体细胞核移植
分离小鼠ES细胞并非只能从囊胚,也并非必须依赖饲养层细胞。Dhhaise等将52枚8-细胞小鼠胚胎消化成单个分裂球并培养于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所用培养基为DMEM/F12,并添加100 mL/L的胎牛血清、100 mL/L的新生犊牛血清和0.1 mmol/L的2-巯基乙醇,5天后,出现多个干细胞集落,消化传代后建立了一个ES细胞系MSB1。将MSB1注入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 mice)小鼠,能产生包含三胚层分化物的畸胎瘤,注入52枚囊胚产生了2个活的个体(1雄,1雌),但雄性个体无生殖能力。Tojo等用同样方法从杂交小鼠(C57BL/6×DBA/2)8-细胞胚也得到了ES细胞。小鼠ES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自我更新能力。Suda Y等将小鼠ES细胞传250代以上没有出现转化的迹象,它们仍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在生殖系嵌合体中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作为核供体能重组克隆胚胎。上述结果表明小鼠ES细胞是永生性的。
大鼠ES细胞
Iannaccone P M等从大鼠PVG近交系分离克隆大鼠ES细胞系-RESC-01,该细胞系对SSEA-1和AKP呈阳性,在大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能很好的增殖,在体内环境能分化形成多种细胞类型。RESC-01细胞系在体外悬浮培养时形成的胚体出现有节律的收缩运动,将其注入囊胚并移植假孕母鼠能生成嵌合体。Kawase等也利用大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做饲养层,从DA大鼠品系分离建立了RES-DA1ES细胞系,它与小鼠ES细胞形态相似,表达AKP和4C9抗原。Brenin等也用不同的方法分离得到了ES细胞。Sun等以大鼠ES细胞为核供体,得到了核移植后代。Vassilieva等发现大鼠ES细胞表达SSEA-1、Oct-4和IL-6等细胞标记。
猪ES细胞
Piedrahita J A等采用STO、猪成纤维细胞和猪子宫上皮细胞作为饲养层,以DMEM为基础培养液,从猪囊胚ICM分离ES细胞,发现猪囊胚ICM在STO或PMEF饲养层上可以附着增殖,而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虽可附着但增殖甚微,传不过4代即发生死亡。Evans等将6天~7天猪囊胚直接培养于STO饲养层上,挑出ICM细胞经增殖传代培养建立了猪ES细胞系。Strojek R M等认为分离猪ES细胞的最适胚胎为第10天囊胚。研究表明,6日龄~7日龄胚胎在培养过程中极易发生死亡,IC
胚胎干细胞研究(16张)M克隆获得率极低,而第10天的胚胎容易培养,ICM克隆获得率较高,但细胞易于分化。Vasil’ev I M等研究了胚胎发育阶段、培养基种类、饲养层细胞等影响猪ES细胞分离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附植前囊胚是影响猪ES细胞分离的限制性因素。Wheeler M B等报道猪ES细胞能形成正常的嵌合体和包含三胚层分化物的囊状胚体,在维甲酸和DMSO的作用下,猪ES细胞能分化形成上皮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等,Miyoshi等从体外授精囊胚分离得到猪ES细胞,并以类ES细胞为核供体,获得了核移植囊胚。国内关于猪ES细胞分离克隆的研究相对较少,李松等分离得到猪ES细胞并传至第2代,在此基础上,徐军等将猪ES细胞传至3代,冯秀亮等将猪ES细胞传至5代,冯书堂等也分离得到猪ES细胞,同时对所分离的细胞进行了初步检测和鉴定,证明其具有多能性。
牛ES细胞
Saito等在加有LIF的培养基中对牛ICM进行培养,分离得到牛ES细胞并进行传代。Sims等使用与一般ES细胞分离完全不同的低密度培养法,使用BRL(buffalo rat liver)条件培养基并添加亚硒酸钠、胰岛素、运铁蛋白和50 mL/L胎牛血清,培养6 d~10 d,得到15个ES细胞系,将其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得到659枚重构胚,卵裂率70%,囊胚率24%,将其中34枚胚胎移植27头假孕母体,13头妊娠,最后生出4头犊牛。而Stice S L等报道,以牛ES细胞为核供体建立的重组胚在移植受体后虽然会出现妊娠现象,但妊娠时间不超过60天,主要是因为胎盘畸形发育,包括缺乏子叶以及子宫阜出血反应。若将重组胚与正常8-细胞胚嵌合,则该嵌合胚可发育至85天,胎儿同样缺乏子叶,DNA分析证实50%的嵌合体胎儿组织来源于ES细胞。Ito等分析比较了牛体内和体外培养的桑椹胚分裂球和囊胚ICM分离ES细胞的效果,结果仅在囊胚组获得了类ES细胞。Cibelli等由49枚7日龄牛胚胎ICM分离到27个ES细胞系,用注射法将β-半乳糖苷酶基因导入ES细胞,选择转染的ES细胞注入8-细胞~16-细胞牛胚,其中18枚胚胎移植7头受体,妊娠5周后,得到12个胎儿。对胎儿进行检测,6个胎儿分别在生殖腺或原始生殖细胞(PGCs)中检测到标记基因,表明ES细胞参与生殖系嵌合。Cibelli等建立应用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生产转基因牛类ES细胞的方法,得到6头嵌合体。Mitalipova等自致密桑椹胚分离牛ES细胞,最高一株ES细胞传至150代,且表达SSEA-1、SSEA-3、SSEA-4和c-kit受体。
羊ES细胞
Handyside等以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作饲养层,从7日龄~8日龄绵羊囊胚分离类ES细胞,结果得到内胚层样细胞而无ES细胞出现。Tsuchiya用免疫外科法分离8 d~9 d绵羊囊胚ICM,培养于STO细胞饲养层上,得到2个类ES细胞系,传至4代。Tillmann等用胎牛肝成纤维细胞作饲养层分离得到传至20代的绵羊类ES细胞和40代的山羊类ES细胞。Modinski等将绵羊ES细胞与囊胚嵌合得到2只嵌合体绵羊。Campbell等用第1代~第3代的类ES细胞作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得到了4只绵羊。
兔ES细胞
Graves K H等从兔子附植前囊胚分离得到ES细胞,并进行了初步鉴定,证明它们具有在饲养层上保持未分化状态的增殖能力,体外传代培养1年以上,仍具有正常的核型,且能形成包含三胚层分化物的胚体。之后,Niemann等以PMEF为饲养层,建立了9个兔ES细胞系。Schoonjans L等将兔ES细胞注入囊胚获得了包括生殖系在内的嵌合体兔子。陈颖等以PMEF为饲养层培养兔分割囊胚,结果得到传至7代的兔ES细胞,将第2代的兔ES细胞与囊胚进行嵌合,得到1只皮毛嵌合体仔兔,但未证实ES细胞是否参与了生殖系嵌合。
如何提取造血干细胞?
传统方式是:
用骨腔穿刺采集,现在则多通过注射动员剂,把骨腔里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管,通过机器把造血干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
造血干细胞( Stem cell ,SC)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它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也可以分化成各种其他细胞。
造血干细胞包括三级分化水平,即多能干细胞,定向干细胞和成熟的子代细胞。
胚胎细胞克隆
胚胎细胞克隆 指先从人体卵细胞内取出携带有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由此获得卵空壳,然后再把体细胞克隆,同时又指出,这项技术有关的难题:如果以获取胚胎干细胞为目的来克隆人类胚胎,那么人类在获取干细胞的同时也就破坏了这个胚胎。
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最近在胚胎干细胞研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该大学一个研究小组15日在科学期刊《细胞》网络版上发表文章称,已经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向卵细胞内植入他人皮肤细胞的细胞核,首次成功制作了能够分化成各种组织的胚胎干细胞。该技术与1996年制造克隆羊多利的技术相同。
人类治疗性克隆的过程
人类治疗性克隆的重大进展
●英国在欧洲首次成功克隆人类胚胎
●韩国为病人量身克隆出胚胎干细胞
●美德和联合国禁止克隆人类的研究
英国科学家5月19日宣布,他们在欧洲首次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20日的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兽医学家黄
禹锡的研究小组首次通过基因修改,为病人“量身打造”克隆出胚胎干细胞。这些都是治疗性克隆的重大进展。
去年2月,黄禹锡宣布首次从克隆的人类胚胎中提取出干细胞。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斯托伊科维奇和纽卡斯尔国家医疗系统生殖医学中心的默多克领导的研究小组克隆的3例人类胚胎存活3天,一例存活5天。他们从11位妇女提取了36个卵细胞,抽出卵细胞核。从一型糖尿病人提取胚胎干细胞,抽出基因物质,植入去核后的卵细胞,在培养剂中细胞分裂,几天后产生细胞群。他们提取了带有糖尿病基因缺陷的干细胞,用以研究基因缺陷引起病变的机理。
胚胎干细胞是胚胎主要构造,可以生长成人体300种不同细胞的任何一种。与成人等干细胞相比,胚胎干细胞有更多用途,可以作为克隆基础,从中培养皮肤、内脏、脊椎或脑细胞等人类细胞。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代替受损组织,治疗老年痴呆等。胚胎干细胞最早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汤普逊和霍普金斯大学的吉尔哈特发现,随后一些国家竞相研究胚胎干细胞治疗疑难疾病。今年1月,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专家宣布,把干细胞转换为脊椎神经细胞。2月,伊利诺易斯大学专家宣布,胚胎干细胞可改变面容,可培养隆胸移植物。5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表明,瘫痪老鼠的脊椎接受了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后,恢复爬行。
由于涉及道德等原因,目前世界上允许治疗性克隆的国家不多。布什政府立法严厉限制利用胚胎干细胞,德国等很多欧洲国家禁止或严格限制人类克隆研究,联合国也正在推动全球禁止人类克隆研究。英国积极支持这类研究,去年向纽卡斯尔研究小组颁发了欧洲首个人类克隆执照,今年4月又允许他们从一型糖尿病人提取干细胞,研究新治疗方法。今年初,英国还向克隆羊“多莉”之父、罗斯琳研究所的维尔穆特颁发克隆胚胎执照,研究运动中枢神经病理。纽卡斯尔的上述研究对消解欧洲对人类克隆的道德障碍将产生很大影响。
纽卡斯尔小组的成果在英国引起很大反响,主流媒体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英国科学界一片赞扬声,认为克隆胚胎干细胞可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糖尿病、中风、阿尔兹海默氏症 老年痴呆症 等疑难病。支持者认为,胚胎干细胞对医疗的影响很大,研究基因缺陷者的干细胞,有助于研究疾病生理机制。其次,与患者基因适配的胚胎干细胞可以生成病变坏死的人体组织和器官,不但无须等待捐赠器官,还能避免人体免疫系统带来的排异。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干细胞实验室主任敏格尔认为 “10年内还难以看到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法进入临床实验。”难题是,纽卡斯尔方法成功率很低,需要大量卵细胞。有的认为,卵细胞短缺不仅影响干细胞研究,也说明干细胞治疗方法不可能成为主流治疗方法。再者,依靠老鼠“喂养细胞”营养人体干细胞,这使干细胞受到动物污染。另外,把干细胞培养成特别的组织,这在目前很难做到。
韩国的研究比英国领先了一步。黄禹锡克隆出跟病人基因相符的干细胞,保证这些细胞不被人体免疫系统排斥。他们还找到了快速安全挑选干细胞的方法,使用的卵子数量只是从前的20%,他们还使用老鼠营养剂方法,减少了物种污染问题。当然,这一成果离临床治疗还相差很远,因为他们克隆出的细胞很可能还带有患者遗传病态基因信息。
由我国著名医学遗传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卢光领导的这个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包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治疗性克隆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而且着手进行了建立胚胎干细胞库的工作;初步分离了神经干细胞;异体胰岛细胞移植治疗重症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了明显控制。国际生物学界和新闻界对这些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表示关注,国际最权威的学术刊物《自然》和美英各大主要媒体都已派出特派记者对这些成果进行报道。
目前,湖南省已经将干细胞研究及其产业化作为该省“十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和重点攻关项目之一,并投资1000万元用作干细胞中心建设,同时也正在吸纳大批投资商参与。
小资料
干细胞即起源细胞,一般而言是指那些同时具有自我更新和产生多向分化细胞能力的细胞,干细胞移植有望使大多数目前不能治愈的重要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以及利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细胞组织工程,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成为国际生物产业竞争的焦点。人们把出于医疗目的而在实验室使用克隆技术制造胚胎的过程称为“治疗性克隆”,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得到胚胎干细胞。
人体干细胞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生物袄` 还是啥玩意``` 人体干细胞 是 从脊髓 产生的 是属于 万能细胞 可以任意 分化 成 所需要 的 细胞`` 现在 医院 大多不都留 脐带血么 就是这个原理 哪个器官 有问题可以 换掉 `
胚芽细胞与干细胞?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老师让写个发表,题目是“胚芽细胞的研究”,要写自己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我写成了对“干细胞的研究”的观点。
可以代替不?
关于干细胞研究
我门对干细胞的魅力都不陌生:一旦身体需要,这些干细胞可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的成熟体细胞。所以自干细胞被发现之日起,医学界就对干细胞寄予厚望并为之着迷,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研究干细胞的热潮。
我们知道,全能干细胞只能通过胚胎获取,因此带来了干细胞研究中广被质疑的伦理问题。大家争论的焦点是关于实验室培植的冷冻胚芽是否具有人体生命的权利。一些人认为,这些胚芽如果用来提取试验用的干细胞,胚芽将会受到破坏,其未知的生命权利将会被剥夺。而一部分科学家认为,为解决已知具有生命权的人类现有的帕金森,糖尿病等顽症,将未知的胚芽干细胞用于造福人类,是符合道德原理的。
我对于干细胞的研究持反对态度。
首先因为进行胚胎干细胞研究就必须破坏胚胎,而胚胎是人尚未成形时在子宫的生命形式,如果支持进行胚胎干细胞研究就等于是怂恿他人“扼杀生命”,是不道德的,违反伦理的。人类早期胚胎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生命,而为了获取胚胎干细胞而创造一个生命再毁灭它,也是不合伦理道德的。
其次,根据来自世界各地的报导,人们利用基因移植技术或者基因去除技术(即用化学或者消化的方法将某些特定基因去除掉),已经饲养出许多新的动物品种。比如说,人们将小鼠的产生淋巴细胞的基因去除掉,结果得到了一种新的几乎完全缺乏免疫能力的小鼠。在这些大部分实验当中,由于违反自然发展规律,与上帝“各从其类”的创造相违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证实了一定的理论,但终归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理论。 这使我想到,我们的神在三千五百年前,已为我们立下了规矩,人若想超过它,必然造成危害。
再一个原因是:科学需要探索,但是道德也需要准绳,我们应该为这条准绳配备一些保障。 就好像世界核问题,一方面它是能源之源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它是遗祸万年的可怕武器, 现在世界社会的核制约十分严密,才使核技术一直平稳发展,才不致于世界范围内核技术滥用。
同样的,涉及挑战伦理问题的研究工作应该有一套世界范围的类似国际法律的准绳去保障她不置于滥用。 但是我要提出的问题是:社会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标准去决定什么样的基因是应该保留? 在当今世界上是否有一个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能够决定万物的遗传特性?当前这样的一个准绳还很欠缺,在这样一个条件下,谨慎的处理研究深度和研究范围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极待解决的。 但是有谁比造物主更有能力去判断什么样的基因应该保留,什么样的基因应该去除?因此我坚决反对干细胞的研究。
解析:
我认为不行。
两个独立的美国研究小组16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不破坏胚胎就能提取胚胎干细胞的新技术。科学家认为,这种新技术可能避开围绕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议。
现在的干细胞提取技术是体细胞核转移技术,俗称“治疗性克隆”。它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然后让这种新组合而成的细胞发育成胚泡(早期胚胎),再从胚泡中提取干细胞。这种干细胞携带的是体细胞提供者的基因。
但是运用这种技术,一个早期胚胎在提取干细胞后就被废弃,部分反对“治疗性克隆”的人士因此认为,这种技术相当于摧毁一个未来的生命,这也是围绕“治疗性克隆”的伦理争议根源所在。
而美国科学家提出的新方法被称为“修正核转移技术”。科学家设想使“人工卵细胞”可以发育成胚泡,但胚泡却没有能力在子宫内继续生长,也不可能成为未来的生命;或者使得提取干细胞的过程不影响胚胎发育。
此前这种方法还只是在理论阶段,但美国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和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从不同的技术途径实现了“修正核转移技术”,并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他们的论文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鲁道夫·雅尼什等人,用RNA干扰技术关闭了“人工卵细胞”内一个名为Cdx2的基因,使得“人工卵细胞”发育成的胚泡不能生成胎盘,胚泡也就没有能力在子宫着床继续生长。胚泡形成后,研究人员又向其中每个细胞注入质粒,除去植入的干扰RNA,使提取的干细胞在基因上恢复正常。
而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的研究小组,借用了生育诊所中使用的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这种技术常用来诊断人工授精生成的胚胎是否有基因缺陷。研究人员在实验鼠胚胎发育的更早阶段(8细胞阶段)提取出一个细胞。他们发现,这个细胞和胚泡中提取的胚胎干细胞完全一样,而胚胎可以不受影响地继续发育成实验鼠。
科学家在发表这两项研究成果时强调,“修正核转移技术”的初步成功,并不意味着要排除其他研究干细胞的方法。因为人类胚胎干细胞非常复杂,要充分发掘其医学应用的潜能,就必须尝试各种可能性。
《 *** 》2005年10月16日报道,人们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争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发现的两种新的实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伦理学上的争论。
其中一项技术就是——不再需要破坏胚胎便可获得胚胎干细胞,而这一点就是以往持有“反对流产”观点的美国国内民众极力反对美国联邦 *** 投资这项研究的最主要理由。另一项主要技术是——通过阻止胚泡植入子宫内膜,从而使得表皮细胞保持胚胎干细胞的特征。这些内容发表在2005年10月16日的《自然》杂志上。
无需破坏胚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这项技术在小鼠中试验研究成功,但目前还尚未用于人类,然而小鼠与人这两个物种在胚胎发育方面是非常相似的。德克大学胚胎学家哈根·伯瑞德说:“这项技术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实现”。
以前获得胚胎干细胞的唯一方式就是在胚芽植入子宫内膜前的胚泡期将其破坏,取出其中的干细胞,而这些干细胞以后可以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器官。
尽管这一过程中使用的胚泡在体外人工受精时并不能使用,“反对流产”者仍然声称破坏任何形式的胚胎都是不应当的。国会已经禁止将美国联邦基金用于这些研究,得到美国联邦 *** 支持的科学家们只能使用少数现有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免于受到布什总统的责难。
目前伍斯特一家生物公司的高级细胞技术员罗伯特·兰斯及其同事发明了一种新的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对胚胎本身没有破坏。
据兰斯小组报道,在胚芽的八细胞分裂期即小鼠受精卵第三次分裂后、胚泡形成之前,研究人员分离得到了一种细胞。然后他们将这种称为分裂球的细胞在玻璃皿中孵育,获得的成熟细胞具有在体内生长的胚胎干细胞的所有基本特征。
七细胞分裂期的胚芽植入小鼠子宫内膜,可以成功地生长发育。这一过程在人体中也同样适用,因为它将作为植入子宫内膜前基因检测的基础。在检测过程中,从一系列胚胎细胞中分离一个细胞,进行150种基因缺陷的检测,从而使得父母可以选择一个没有遗传缺陷的胚胎。
兰斯博士的这项技术可能会受到许多人的支持,尽管目前它还未通过美国天主教会的同意。然而“反对流产”协会的代表人理查德并不接受这项技术,他认为植入子宫内膜前的基因检测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然而,作为支持胚胎不能遭到破坏观点的干细胞科学家和罗马天主教徒的马科斯·葛鲁皮则对兰斯的技术方法表示赞赏,当然前提是提取的分裂球自身不能发育成胚胎 。“我发现这不如破坏胚胎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从事肝脏干细胞研究的葛鲁皮博士说。做为对葛鲁皮博士的回应,兰斯博士指出,单一的人的分裂球不能发育成胚胎。原因是在八细胞分裂阶段,每个分裂球都有可能发育为形成胎盘的胚泡外膜,或者发育为形成胎儿的内部细胞质。只有受精卵和两细胞或四细胞的分裂阶段保持形成完整胎盘和胚胎组织的能力。
如果兰斯的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人类,那么将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而且还有其它更多的作用。它通过胚胎时的基因检测使每个婴儿都具有自己的胚胎细胞库。在八细胞分裂期分离的细胞可以进行分化,一个细胞用于遗传检测,其他细胞用于胚胎干细胞相容的组织培养。希望有朝一日,这类细胞在婴儿的一生中都可以用来进行组织和器官修复。
征得父母的同意后,这些细胞也能用于试验研究,为实验室提供许多新的胚胎干细胞品系。通过更深入的理论风险评估后,这项技术甚至还可以用来生成全胚胎,用于临床生育领域。
达特茅斯学院的伦理学家罗纳德·格林说:“会有那么一天,从每个临床生育的胚胎中取出一个细胞,储存起来,便可用于将来的组织培养和器官移植。”
据美国生育医学学会的学科主任安德鲁·巴巴拉介绍,经过胚胎检测程序出生的婴儿,先天缺陷和普通婴儿一样。因此,经过十年的探索,没有证据表明会引起人的健康疾患。巴巴拉博士说,“如果兰斯博士的技术可以成功培育出人的胚胎干细胞品系,我估计,为每个经过胚胎基因诊断的人培育其自身的干细胞也许真会成为一条寻常之路。”
但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遗传和公共政策中心主任凯西·哈德森说,即使有2000例婴儿出生,胚胎检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证明还是很少”。她敦促美国生育医学协会建立全国性的数据库存放安全数据。
2005年10月16日的《自然》杂志报道的其他替代方法对治疗性克隆技术提出伦理学方面的反对意见,反对用自体细胞培育的新组织器官治疗病人。
这是美科学家研究出不破坏胚胎的干细胞提取技术,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人胚胎干细胞提取实验流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人胚胎干细胞培养基、人胚胎干细胞提取实验流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人胚胎干细胞提取实验流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