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移植行业新闻(肠道菌群移植是动手术吗)
本文提供了一些例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肠道菌群移植行业新闻和肠道菌群移植是动手术吗之间的关系。
粪便能治病?研究了1000多年,终于证实了!
粪便治病的治疗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公元300-400年)。
在炼丹术士葛洪收集民间偏方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用粪清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的方子:“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
一千多年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曾记载类似偏方,“近城市人以空罂塞口,纳粪中,积年得汁,甚黑而苦,名为黄龙汤,疗瘟病垂死者皆瘥”,即口服粪水可以治疗严重腹泻、发热、呕吐和便秘等疾病。
而西方现代医学中将粪菌移植应用于人类的公认起源则是在1958年。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医生Ben Eiseman及其同事,尝试性的采用了患者家属的大便制成的粪水,为4名重症伪膜性肠炎患者进行了灌肠,结果3例垂危患者都神奇地被治愈(如今已知是由艰难梭菌引起)。
1981年 美国Bowden团队通过经小肠置管输入粪液的方法,成功治愈1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
1983年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报道了首例肠菌移植用于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瑞典的Schwan团队利用粪便菌液对CDI患者进行直肠灌肠,并获得很好疗效。
1989年美国的Justin Bennet和Mark Brinkman写信《柳叶刀》杂志,宣布在使用了6个月的粪便灌肠疗法后,Bennet的溃疡性结肠炎得到了缓解。
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成功实现肠菌移植流程标准化,并将其应用到了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等复杂肠病的治疗中。
2013年 美国FDA将肠菌移植治疗复发艰难梭菌感染正式纳入临床指南,并入选了时代杂志当年的“十大医学突破”。
2016年法国粪菌移植小组(FGFT)发布肠菌移植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建议。
2016年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ESCMID)发布优化了艰难梭菌感染诊断的临床建议。
2018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联合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HEA)发布成人和儿童艰难梭菌感染的管理指南2017更新版。
2018年欧洲艰难梭菌研究小组(ESGCD)发布急诊中艰难梭菌感染的预防指南。
2018年英国胃肠病学会(BSG)联合医疗感染学会(HIS)发布肠菌移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以及其他潜在并发症指南。
2019年 来自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的29位肠菌移植专家达成了40项关于粪便银行在肠菌移植临床实践中的国际共识。
2019年, 国家《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肠菌移植列为中低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
2020年和2021年,肠菌移植治疗癌症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撑了粪菌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截止目前国际上关于肠菌移植的相关事件“肠菌移植”(Gut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GMT)其定义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结肠镜、内镜肠道植管术、鼻空肠管、小肠造口、灌肠等或口服粪菌胶囊形式移植到患者肠道内(定期随访明确疗效/不良事件),重建新的肠道菌群生态,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干预治疗。
粪菌移植:什么人可以做?
虽然肠道微生态研究和肠菌移植在全世界属于近年来最热门研究领域,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临床医生认可。
截至2020年2月20日,美国国立医学研究中心临床试验显示的肠菌移植治疗各种疾病的注册试验达到了279例。
现代医学以来,肠菌移植应用的第一个适应症: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也是临床治愈效果最好的。
自第一例肠菌移植手术以来, 全球有报道的因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接受肠菌移植治疗的案例有700多例。
90%以上的复发艰难梭菌病例,在接受了肠菌移植的治疗后都获得了临床治愈;疗效优于标准抗生素疗法(万古霉素和非达霉素) 或安慰剂。
73%的患者表示,愿意再次接受肠菌移植,53%的人则表示以后会将粪菌移植作为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首选方法。
通过已发表文献和临床研究试验可知其他适应症包括
消化系统疾病: 炎症性肠病(主要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阿尔兹海默、自闭症、癫痫等;
代谢系统疾病: 二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等;
肝胆疾病 :肝性脑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肿瘤治疗 :肿瘤放化疗、免疫治疗、癌症预防等。
肠菌移植临床疗效因不同疾病而不一样,其疗效主要取决于 入组患者情况 、 健康供体菌群情况 以及 临床治疗整体方案 这三大因素。
粪菌移植具体怎么操作?
筛选肠菌供体:肠菌健康供体筛查问卷调查、肠道菌群健康评估、大便筛查、血液筛查、细菌耐药性评估、冠状病毒筛查(最新加入),严格按照以上筛查内容进行筛查,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合格者再进行粪便捐赠的每一次粪便都要观察粪便形状(如下图的3型和4型才合格),严格来讲每一次粪便应该都需要进行肠道菌群健康评估,因为肠道菌群受生活饮食影响很大,每天都会有些波动,清楚每一次大便的菌群情况后才能做到个性化肠菌移植,效果才能更好。
肠菌健康供体制备
在标准的肠菌制备实验室按照标准的肠菌制备流程在厌氧工作站中进行肠菌健康供体的制备。制备好的肠菌供体零下八十度进行保存。
肠菌移植供体入组
选择合适的患者入组至关重要(由资格临床医生对适应症患者进行评估决定),根据目前肠菌移植的适应症进行患者选择(当然也可以开展新的研究领域)。
临床医生应结合肠道菌群健康评估(肠道菌群健康评估虽然不能作为金标准,但是可以作为肠菌移植重要的参考依据)+临床相关症状指标综合判定是否需要进行肠菌移植,并与患者沟通肠菌移植可能带来的风险、益处以及替代治疗。
肠菌健康供体申请合适患者入组后临床医生向肠菌健康供体库(肠菌银行:一种标准化、个性化选择、高效的多对多肠菌移植模式——标准化集中生产肠菌库的肠菌材料,然后将不同肠菌供体用于治疗不同疾病患者。)进行肠菌健康供体申请。
肠菌移植方式
肠菌移植需要患者提前三天进行肠道准备,移植方式根据临床情况差异而有所不同。
常用的移植方式包括用于 上消化道移植的上内镜、鼻肠管或胶囊,以及用于下消化道移植的结肠镜、软性乙状结肠镜或灌肠。
肠菌移植预后
肠菌移植后,应指导患者正确生活饮食,以及正确管理抗生素。同时,需要做好随访以评估不良事件,在移植后第8周(或更长)还要评估复发的风险,评估肠菌移植对于该适应症的临床疗效。这一步做好跟踪随访观察记录非常重要。
写在最后的话
自2013年以来,肠菌移植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中展现了显著疗效,促使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微生物学家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建立肠菌移植服务。
在科学严格的操作模式下其潜在的好处肯定大于风险。随着我们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的深入了解,它治愈疾病的潜力值得期待。
isei health:粪便移植,日本肠道菌群移植疗法科普
前日本国家足球队球员铃木启太,自2000年加入J联赛球队浦和红钻以来,为该队效力了16年。2021年2月,他与自己的老东家浦和红队签订了合作协议,支持年轻球员的发展。
这次我们问他关于运动员的肠道菌群和他对肠道活动的建议。
运动员和普通人的肠道菌群有什么不同?
--运动员和日常艰苦训练的普通人之间的肠道菌群有什么不同?
铃木启太:根据我们的研究,有两个主要区别。 一个是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很高,另一个是有很多丁酸菌。 就多样性而言,据说它是健康的一个指标。
最近,有三篇论文显示,严重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很低。
--所以在运动员的胃里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 肠道中的丁酸菌有什么功能?
铃木:丁酸菌控制免疫系统,并产生短链脂肪酸*,据说这对肠道环境非常重要。根据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也影响运动功能,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短链脂肪酸是由肠道细菌产生的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等)。 短链脂肪酸:这些是由肠道细菌产生的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等)。
肠道菌群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有些人的肠道菌群天生就像运动员一样? 还是你通过注意饮食和运动得到的东西?
铃木:首先,婴儿的肠子是无菌的。 据说,他们在通过母亲的产道时第一次获得了肠道细菌。出生后,婴儿喝母亲的乳汁,因此从母亲的皮肤和吃的食物中获得细菌,人们认为这些细菌在三至五岁时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肠道中的菌群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它也会随着我们的运动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以拥有运动员的肠道菌群为目标。
--你的意思是说,现在增加成年人的肠道菌群和丁酸菌的多样性还不算太晚?
铃木:我们也在研究普通人群的肠道菌群,我们发现在严重的冠心病患者中,丁酸菌的比例比较低。
另外,由于新冠疫情,许多人越来越多地呆在家里,所以他们不怎么出门,也不怎么运动。 我们研究的其中一家公司的员工也显示出他们在疫情前后肠道环境的变化,这表明缺乏运动可能对他们的肠道菌群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即使是轻微的运动,如散步或通勤,也能对肠道菌群产生积极影响。 你不必像运动员一样进行训练就能对你的肠道菌群产生积极影响。
--经常观察你的大便,以便最好地利用它们进行调节,是吗?
铃木:今天我感觉很好,我感觉不是很好 ...... 我昨天吃了什么?以此类推。 与其说是调理,不如说是给我饮食方面的反馈。 你只能观察自己的大便,找出适合你的方法。 我认为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大便为目标?
铃木:我们将良好的大便定义为每天至少一次的大便,长度为30至40厘米。 当然,50厘米或60厘米也不错,只要足够长(笑)。 更长、更厚、......,更多的黄褐色就更好了。
有一个布里斯托尔量表对粪便进行分类,是判断粪便的一个好方法。 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它。
有关肠道菌的研究,近十年简直火到爆,其实远在1908年,梅契尼柯夫就有说过,肠道菌群产生毒素是人衰老的根源,2004年,美国Jeff Gordon实验室,第一次提出一些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能影响脂肪存储和代谢。这篇论文发表时,国际上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还不太关注。
最近几年国外的权威杂志上,Nature、Science、cell 都陆续刊登了有关肠道菌研究的各种论文,肠道菌对人的健康影响越来越被重视,随便挑几篇,有英文基础的可以看看。
1.Gut bacteria that prevent growth impairments transmitted by microbiota from malnourished children
Gut bacteria that prevent growth impairments transmitted by microbiota from malnourished children
2.Partial restoration of the microbiota of cesarean-born infants via vaginal microbial transfer
3.Sialylated Milk Oligosaccharides Promote Microbiota-Dependent Growth in Models of Infant Undernutrition
还有人发现肠道菌群对人的意识,行为,大脑都产生影响,为什么有的人减肥那么难,总是控制不了食欲,不想运动,可能因为肠道菌群通过对激素的控制,控制了你的意识,行为,可以直接给大脑指令,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很多研究都指向肠道菌群威力无穷,控制着我们的行为,思维和身体健康。
肠道里的细菌数量约为人体细胞数量的十倍,惊人的数量。好的肠道菌,帮助你分解糖分,消炎,镇痛,抗氧化,合成维生素,丁酸盐,保护肠道。坏的肠道菌,产生毒素,产生致癌物,会导致细胞炎症,导致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
菌群移植疗法(Human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HMT或FMT),指将健康供体的肠道菌群通过智能肠菌处理系统制成混悬液或胶囊,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通过重建患者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实现其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菌群移植治疗疾病的核心是作用于失调的肠道菌群重建肠道稳态。肠道内正常细菌具备重要的代谢和生物学功能,如能量吸收、合成生长因子、刺激免疫系统、建立定植抗力等。健康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多样性高、稳定、具有抵抗力和复原力的微生态系统。
肠道菌群失调是指肠道菌群在环境和宿主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功能和结构上的紊乱,并主要受环境影响。失调状态下的肠道菌群与多数疾病的发病机理和进程有关。但是,肠道菌群失调究竟是疾病引起变化的一种反映还是在发病机制中的一种驱动力,还没有研究清楚。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了几种代谢途径的紊乱从而影响了在肠内和肠外的免疫和机械过程,并且损伤了定植抗力,而这些过程都可以通过菌群移植疗法进行修复。
这一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氏病等炎症肠病,肠易激综合症和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均有治疗效果,其治疗对象也已扩展到了精神类疾病的范围,例如抑郁症,自闭症。
以上情况表明肠道菌群的功能不仅能影响胃肠道,还会影响全身所有的器官功能,从此角度看,可以说是一种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治疗方法,非常值得期待。
总结:
肠道菌群移植又称菌群移植、粪菌移植,简单来说就是把健康人粪便中提取的肠道菌群,通过口服或肠胃镜、鼻肠管移植到患者体内,可以重塑患者体内肠道菌群达到治病的目的甚至对健康人群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从现有文献报道的各种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艰难梭菌感染90+%, 溃疡性结肠炎80.2%,克罗恩病44-66.7%,肠易激综合症:65%,慢性便秘:50-89%,自闭症:80%
开展粪菌移植研究,这家医院要建标准化“粪菌银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8日讯(通讯员周先锋) 建设健康供体库,开展粪菌移植研究。11月16日,武汉市普仁医院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成立暨与美益添生物医药(武汉)有限公司共建华中国际标准化“粪菌银行”微生态中心仪式在武汉市普仁医院举行。
据介绍,双方将共建健康供体库、微生态诊疗中心包括特色专科门诊;共同开展粪菌移植临床实验及科研工作;共同申请微生态相关专家共识、临床指南及行业标准;共同申请微生态诊疗相关市、省、国家级工程中心。
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的成立则可以为患者提供粪菌移植以及益生菌、益生元、肠道菌群检测等一站式医疗干预方案,提高慢性病治愈率,帮助患者提高健康水平。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项目致力于发挥微生态诊疗技术在武汉市普仁医院及全国医疗系统影响力,共同打造湖北省及华中地区最大的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造福更多患者,为人类大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编辑:胡之皓】
关于肠道菌群移植行业新闻和肠道菌群移植是动手术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肠道菌群移植行业新闻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