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联合透明质酸干预骨关节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作用)
本单元的目的是通过讨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联合透明质酸干预骨关节炎的知识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作用的相应知识来帮助学习者。
关节炎如何治疗好得快?
关节炎如何治疗首先要判断是否是关节炎的病症。出现关节炎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关节部位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肿胀或畸形、关节僵硬等。可以先去医院就诊,做个关节的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如果有积液,需要进行关节腔积液的抽吸。平时可以使用扶他林乳胶剂涂抹关节部位,能够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轻至中度疼痛,对骨关节炎也有一定效果。其主要成分为双氯芬酸二乙胺,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涂抹后按摩几分钟,加快吸收,去痛效果快。关节炎患者平时可进行适当的锻炼,如适量的步行,舒缓的瑜伽、太极等。重要关节在非负重的情况下,做缓慢、简单的屈伸活动,既可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又可以加强肌肉群的伸缩性和力量。
干细胞真的能够治疗骨关节炎吗?看看干细胞怎样拯救膝关节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世界骨关节炎患者约3.55亿人,而我国大概占了三分之一,约为1.2亿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患病。随着近年来患病人群的逐渐增多,骨关节炎的治疗也成为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
据介绍,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传统治疗方法中,以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在再生医学领域,采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这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增殖能力及分化潜能,具有成软骨功能,能在体内微环境作用下主动迁移至受损部位进行软骨修复重建。
且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炎作用,这些特点可减轻和缓解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从根本上改善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缺陷,提升疗效的同时也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副作用。
何为骨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中“炎症”并不是平常认为的“发炎了”,从概念上看,骨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变性、损害为主,最终导致关节退变、骨质增生的慢性骨关节疾病。特征是软骨破坏和骨质增生。
简单来说,是一种关节老化、蜕变、磨损加重而引起的病理现象,以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僵硬症状为主,后期还会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而致残,素有“致残杀手”之称。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但是,与此同时,饮食无忧的年代体重超标现象也极为普遍,体重超标加重了承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脊柱)的负荷,使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我国一项关于骨关节炎的“十五”攻关计划项目表明:全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患病率为46.3%,男性患病率为41.6%,女性患病率为50.4%,60岁人群比40岁人群的患病率高出一倍。近年来,又出现了 汽车 族、手机拇指族、键盘手指族,使得该病的发病又趋于年轻化了。
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种子细胞,逐步显示出在慢性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干细胞治疗关节炎是通过体外培养具有血管再生、活性组织修复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采用微注射种植技术,将活性细胞靶向种植在关节上。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变成脂肪细胞、骨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内皮细胞等等等等,这让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对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和器官损伤进行修复。
细胞激活后,在体内能够正常生长、增殖、修复损伤,阻止关节结构进一步破坏,抑制异常的机体免疫功能,遏制并发症的发展,从而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还可以实现关节软骨的修复再生。干细胞治疗为广大骨关节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愈希望。
膝关节炎
膝关节是运动时易损伤到的关节。 人体韧带的强度接近相同粗细的钢缆,在运动时可以承受数百公斤的力量。 在关节接触面之间还有覆载于关节骨表面的软骨和两个月牙形的结构叫做半月板,用于缓冲关节骨之间的撞击。
膝关节的退化时间表
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
30岁~40岁膝关节周围的髌骨软骨,出现早期轻度磨损,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
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
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疼痛,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
干细胞改善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症可以累及全身许多关节,由于膝关节对人体活动影响大,所以改善膝关节功能成为临床医生重要的任务之一。
干细胞移植适应症是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可以起到改善局部微环境和修复软骨的作用。
干细胞拯救了他们的膝盖
其实,早有许多名人如吴京,刘若英、C罗等就采用干细胞改善关节损伤,而现在干细胞不仅可以被名人所使用,普通大众也可以因此受益。2016年2月,据《先驱太阳报》报导,13岁时就因一侧膝关节恶化导致不能走路,正准备做膝关节置换手术的Ollie Thursfield,在接受干细胞移植6个月后,核磁共振图像显示26岁的Ollie Thursfield受损10年的膝盖软骨重生了。 这是全球首例干细胞再生膝盖软骨。澳大利亚首次尝试将病人本身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本人体内,共有 70 名患者参加,治疗效果比较好: 有三分之二的病人膝盖疼痛程度和活动受限程度减少。
2016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一名骨关节炎患者在历经为期7个月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关节积液6个月后消失,滑膜厚度从治疗前的5.7mm到治疗后三个月骤降至2.8mm,以及6个月后稳定在2.1mm。患者骨关节软骨得到很好的修复,关节的滑膜炎症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关节肿胀与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
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干细胞在更多领域大有作为,将有更多的普通大众因干细胞重获 健康 。
由此可见,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关节炎不会造成明显的副作用,全身静脉回输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免疫,间充质干细胞不但能够改善关节炎临床症状,还可以实现关节软骨的修复再生。干细胞治疗为广大关节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愈希望,期待更高数据水平的研究和更有突破性的细胞治疗技术!
#真相来了#
关节炎怎么治疗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流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流疗法、高频电疗、磁场疗法、超声疗法、针灸、光疗法即红外线、紫外线、冷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关节受累的部位和性质,选用合适的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关节症状及促进功能恢复。急性关节炎期,使用紫外线照射可减轻关节炎症,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温热疗法为主
药物治疗
选择治疗药物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节炎的种类、症状的特点;2)患者年龄、是否伴发其他疾病、是否并用其他药物、是否妊娠;3)药物的功效、耐受性、安全性、剂量、依从性;4)药物的价格及患者的承担能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Gs)、改善病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植物药、生物制剂等。非甾类抗炎药物为一线抗风湿药物,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进展,需酌情联用其他药物合用。Gs是最强的抗炎药物,如果正确使用,能迅速缓解患者炎症,控制病情,但不能滥用,适用于存在关节外表现、过渡治疗及局部应用。2010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提出类风湿关节炎使用Gs的原则为短期、小剂量、联合维生素D3和钙剂、关节腔注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联合、个体化方案使用DMARDs能早期控制病变,明显减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来氟米特(LEF)、硫酸羟氯喹(HCQ)等。但DMARDs对缓解疼痛的作用差,且起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关节炎急性期应联合NSAIDs或Gs。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风湿热的关节炎表现,急性期使用青霉素是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药物,急性风湿热患者长期使用长效抗生素以预防远期风湿性心脏炎的发生,成人预防不得短于5年,儿童至少维持到18岁。结核性关节炎、真菌性关节炎需在积极有效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治疗,但病毒性关节炎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亦有关,但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个月消退,部分患者的病程长达1年,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目前意见不一。植物药能辅助治疗关节炎,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其在延缓骨破坏方面的确切疗效。生物制剂的出现是风湿病相关关节炎患者的福音,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使用之前需严格地筛查其适应症及禁忌症,权衡利弊。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也以NSAIDs及DMARDs(SASP、MTX)为主,生物制剂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效果最佳,尤其对于对DMARDs反应不好的中轴关节受累患者。
骨关节炎的治疗除了对症止痛(对乙酰氨基酚、NSAIDs)外,还可在关节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及双醋瑞因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建议长期应用。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NSAIDs首选),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有无肾结石等选择具体用药。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别嘌呤醇)及促进尿酸排泄类(苯溴马隆)。通常以后者为首选。
免疫及生物治疗
此类治疗是针对关节炎发病及导致病变进展的主要环节,如针对细胞因子的靶分子治疗、血浆置换、免疫净化、免疫重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主要应用于其他治疗无效、迅速进展及难治性重症关节炎患者,主要为类风湿关节炎。
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关节腔穿刺、滑膜切除、关节置换、关节矫形、关节融合。并非每个患者均需进行关节腔穿刺,要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已经确诊的关节炎,但个别关节持久不愈的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时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并给予腔内注射药物。关节腔注射常使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及透明质酸。前二者多用与类风湿关节炎。其中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同一关节穿刺频率无限制,但若注射1-2次后效果差不应继续注射。骨关节炎患者首选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后避免关节过度活动,以免药物渗出引起局部肿胀。
关节滑膜切除术适用于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药物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时。术前但需要患者充分的精神、心理准备及术前药物治疗准备。关节矫形、关节置换用于具有关节畸形、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关节融合术可人为引起关节骨性强直以减轻疼痛,终止病变,或提供关节稳定。
综上所述,关节炎的病因不一,治疗亦不同。对不同的关节炎予以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病程、个体差异,予以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其预后各异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用途有哪些?治疗的疾病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已发现的可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疾病有 140 余种,作为种子细胞它可应用于修复/替代受损或病变的多种组织器官,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衰等; 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症、脑瘫等;骨组织病:骨质疏松、软骨损伤、肌腱损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化病等;以及肝硬化、缺血性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目前干细胞研究已完成了一系列安全性实验,包括毒性试验、遗传学试验、局部刺激试验、发热试验和免疫毒性试验等,结果表明,经静脉回输进行的干细胞治疗是安全、无毒的。成体干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后,没有出现变异现象,也就是说,不会有致瘤的可能。大量的临床资料也表明,干细胞治疗过程中除了极少数病人有短时、轻微的发热、头痛外,没有发现其它显著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干细胞治疗关节炎效果怎么样?去哪里能打
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再生、抗炎、促进损伤修复、加速血管生成及营养细胞等作用。骨关节靶向修复技术是通过将干细胞直接注射到损伤膝关节的局部,快速激活软骨细胞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使软骨及骨组织得到高效修复,从而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2019年台湾科学家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动物骨关节炎,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骨关节在软骨再生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学改善,国际软骨修复组织学会高度评价了这一成果。
2018年美国科学家在《Stem Cell Research Therapy》发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关节内注射骨髓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保护关节软骨不变性,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这种基于细胞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发展前景。
干细胞这么发达,治疗涉及最广的是哪些领域?
科技部《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7个重点专项2020年度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表示,2020年,国家拨总经费2.3亿元支持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
至今,中央财政连续4年拨款总计超过22亿元支持“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干细胞科技早已经被列为我国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干细胞的研究和发展对健康和生命将会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以下是目前干细胞治疗领域涉及最广的八大疾病领域。
01.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影响关节的退行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关节、防止骨头相互摩擦的软骨会断裂。这也会导致骨骼的退化,引起疼痛、僵硬和最终的不能动弹。这种情况通常会影响臀部、膝盖和拇指,有些案例也会影响肘部、手腕、脚踝和手指。
软骨无法进行自我更新,人出生时体内只有这么多细胞,这意味着当这些细胞死亡之后,没有新的细胞取代它们。因此,关节和骨骼会退化。干细胞可分泌的细胞因子是骨髓细胞的百倍以上,具有增殖成软骨的能力。
2019年5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批件号 CXSL1900016),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
国外已上市细胞产品:
比利时TiGenix公司开发的产品ChondroCelect(自体软骨细胞),用于膝盖软骨修复。
韩国Medipost公司的可特立(Cartistem,含有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和透明质酸钠)是首个采用异基因干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的细胞治疗产品。
02.中风
2017年,异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产品MultiStem治疗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的II期临床取得积极成果,证明了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关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The Lancet Neurology上。
试验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对MultiStem的耐受性良好,无严重副作用事件。患者接受治疗后炎症细胞因子显着减少,加速免疫系统恢复。目前该疗法已经获得了美国FDA批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预计将在美国及欧洲的50多家顶级脑卒中中心招募约300名患者。
2019年9月17日,发表在STEM CELLS上的一项I期扩展试验结果首次证明了早期使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03.心脏病
心脏病仍然是全球的头号杀手。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报告,我国冠心病患者有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患者500万,心力衰竭患者45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0万,且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
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最大好处是它能够取代受损或死亡的细胞,而不需要侵入性手术或移植。
2018年5月16日,Nature News报道称,日本卫生部允许大坂大学的医生提取干细胞衍生的组织薄片,并将其用于治疗心脏病患者。在临床前研究中,研究小组确定由iPS细胞生成的细胞移植薄片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澳大利亚Mesoblast公司的Revascor由1.5亿个间充质前体细胞(MPCs)组成,通过直接注射到患者的心肌中治疗疾病。一项III期试验(NCT02032004)正在评估Revascor用于治疗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该试验已经完成了北美55个中心的患者登记,其中566名患者随机接受Revascor或安慰剂治疗。
04.糖尿病
I型糖尿病是遗传性的,是由于胰腺不能产生胰岛素,或者产生的胰岛素太少。这很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身体攻击自己的胰岛——即负责制造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在这种情况下,干细胞可以提供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相同的免疫系统调节作用。
II型糖尿病是指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力。胰腺可能仍然正常运作,但是患者的身体感觉不到,这意味着血液中胰岛素的释放仍然不会促使细胞吸收葡萄糖。它仍然留在血液中,引起危险的高血糖症,就像它在I型糖尿病中一样。
第二种情况也可能对干细胞治疗有反应,干细胞治疗可以帮助胰腺适度分泌胰岛素,并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对胰岛素做出反应。
目前,评估干细胞对这两种疾病有效性的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许多人急切地等待着结果。
2017年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一项研究中,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注入预先处理过的能够产生更多PD-L1的造血干细胞,成功地逆转了小鼠模型的I型糖尿病。
Science同日发布两则重磅新闻
05.脱发
干细胞为全天然的头发再生铺平了道路——从头皮上移除毛囊,分离出干细胞,并将这些毛囊连同干细胞一起注入头皮。这种疗法的精髓在于,通过提供头发再生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最初产生头发所需的毛囊,促使原先没有头发或秃顶的头皮部
温哥华一家致力于治疗脱发的公司正在开发利用真皮鞘杯(DSC)细胞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男性型脱发)的自体细胞疗法。该公司正在开发的候选产品叫做RCH-01。它准备开始II期试验,将招募160名男性受试者。在试验中,真皮鞘杯细胞将从取自患者头部后部的活检组织中分离出来。之后,细胞将在实验室中扩增,并注射到患者头皮的秃顶区域。
06.白血病
白血病是影响淋巴系统和骨髓的另一种癌症。白血病细胞癌变,影响免疫系统,引起一系列的症状,最终导致未经治疗的死亡。这是最常见的儿童癌症,但也影响不同年龄的成年人。
然而,干细胞疗法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治疗方法包括首先用高剂量化疗杀死白血病细胞,有时还需要放疗。在大部分癌细胞被击败后,患者接受干细胞输注来帮助身体重新恢复,这样就可以再次制造正常的血细胞。
这种治疗,通常只适用于复发的患者,即他们的癌症从标准治疗中得到缓解,几个月或几年后又复发了。然而,好消息是:在第一次缓解期进行干细胞治疗,5年存活率为30-50%。如果患者在干细胞移植后2年内没有复发,他们很有可能存活多年。
05.嵴椎损伤
嵴髓损伤或切断是人体最严重的创伤之一。取决于受伤发生的部位,患者可能再也不能走路,甚至不能移动手臂。长期以来,这种创伤是完全无法弥补的。虽然近年来的一些神经外科手术让患者恢复了部分功能,但结果仍然常常令人失望。
干细胞为这部分患者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在这其中,干细胞提供了替代受损神经的能力,而不是试图修复受损神经。通过将干细胞注射到损伤部位,嵴柱可以自我修复,获取正常运作所需的所有成分。
结合生长因子和激素,干细胞能够前往受伤部位“重建”功能,然后干细胞分化为特定的细胞,与受损组织整合并修复。
08.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狼疮、爱迪生氏病、格雷夫斯病等。干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疾病中有两个潜在的益处。它可以帮助修复和再生在自身免疫攻击中受损的组织。干细胞可以帮助他们修复神经、皮肤、血液、器官等。这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对抗这类疾病的退化。
干细胞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使其不再凶勐地攻击、或者根本不攻击身体。研究表明,干细胞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系统的病理影响,从而避免自身免疫,同时保持机体攻击外来物质和真正病原体的能力。
未来展望: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信息显示,2018年6月至今,国内相继有8款干细胞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其中4款已获临床默示许可,涉及疾病包括膝骨关节炎和糖尿病足溃疡。
虽然我国干细胞技术还在临床试验阶段,但我国现已有50余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完成备案,涉及的疾病包括:急性心梗、膝骨关节炎、帕金森病、卵巢早衰、银屑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骨修复、不孕症、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干细胞疗法会让更多的病人真正受益!
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联合透明质酸干预骨关节炎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