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注射步骤示意图(关节腔注射操作流程)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关节腔注射步骤示意图及其对应的知识,为您带来帮助。
求2ml:20mg玻璃酸钠注射液(施沛特)膝关节腔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
不用麻醉的。注射部位一般可以选择膝关节外侧进针,因为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间隙外侧一般要比内侧大。进针点取髌韧带外侧缘关节空虚位置,消毒前以指甲在皮肤上“十”字定位,严格消毒后斜向关节内侧进针,在病人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尽量多点注射,注射后活动关节。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步骤
1.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医师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用7—9号注射针头,一般于髌骨外上方,由股四头肌腱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旁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4.抽液完毕后,如需注入药物,则应另换无菌注射器。
5.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膝骨关节炎打玻璃酸钠管用吗?医生告诉你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膝骨关节炎的诸多治疗方法中,有一类叫做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属于药物治疗的一种,其中就包括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给关节加点“润滑剂”。膝关节疼痛在骨科门诊中,恐怕可以占据前三的地位,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后,大多数人都可能遭受膝关节疼痛的困扰,在医生建议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时,患者可能就有疑惑,往膝关节打玻璃酸钠有没有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打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有何作用,以及该怎么用。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讲过,膝骨关节炎应遵循阶梯化治疗原则,即根据患者病情的进展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有症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药物治疗是主力军,关节腔注射治疗就是其中之一。关节腔注射治疗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封闭;一种药物为玻璃酸钠,就是我们常说的给关节加点润滑油。
玻璃酸钠也叫做透明质酸钠,广泛存在于人体结缔组织、上皮组织及神经组织中,是关节滑液的正常组成成分。透明质酸钠对滑膜细胞和胶原纤维支架起支持和稳定作用,在关节中具有保护软骨、运转营养成分、润滑关节和缓冲震动、轻度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合成及抑炎等多种作用。
膝骨关节炎的基本原因,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关节软骨是我们膝关节中的保护垫,它对关节内骨端具有保护作用,避免骨端之间发生直接摩擦,它富有弹性,可以吸收和缓冲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一是软骨本身的结构和成分会发生改变,导致其弹性下降脆性增加更容易磨损,二是关节滑液的成分会发生改变,包括透明质酸钠含量的减少,滑液的成分改变会影响软骨的新陈代谢,而且会导致软骨的润滑效果下降,也会加剧软骨的退变和磨损。当软骨磨损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引发膝骨关节炎。
外源性补充透明质酸钠,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具有以下作用: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作为一种穿刺治疗方法,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所以是不能够盲目使用的。而且,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并非对所有膝骨关节炎患者都有作用。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禁忌症:
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适用于早中期,理论上可以改善滑膜和软骨代谢,缓解膝关节退变的进程,越早注射越好,当膝骨关节炎病情进展到较晚期的时候,膝关节已经发生严重的变形,这时候再注射玻璃酸钠基本上没什么意义。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适合以下情况:
一般认为,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对于早中期的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我们也说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越早越好,但如果患者通过积极的休息制动、运动康复、物理治疗、中医理疗、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症状,那么就没必要一定要采用关节腔注射治疗。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则应及早考虑关节腔注射治疗。而临床实际中,也并非所有患者注射玻璃酸钠病情都得到改善,如果患者一个疗程后没有明显的效果,则不建议继续治疗。
最重要的一点,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消毒和注射手法要求较高,如果消毒不当就可能引发感染,如果注射手法不正确,则可能损伤软组织及关节软骨,加重疼痛症状。所以,应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治疗。
玻璃酸钠被注射到膝关节后,其在关节内停留时间较短,72小时在关节腔内的残留量仅为投药量的10%,但其临床效果却比较持久,一个疗程的临床效果通常可以持续6~12个月。所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通常的用法用量,为每周一次关节腔注射2.5毫升,每4~5周为一个疗程,如果患者在一个疗程治疗后,病情仍适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则6~12个月后重复治疗。
与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比较,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原理不同,更多的作用在于改善关节功能上,其不良反应更轻微,长期应用安全性更高。不过,个别患者在注射玻璃酸钠后可能出现主注射局部和关节的轻微或中度疼痛和肿胀积液,偶尔也可能出现头痛、发热及皮肤瘙痒,通常在注射后24小时内发生,不需要特别处理,2~3天后症状消失。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只是膝骨关节炎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作为一种漫长的终身疾病,患者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不能寄望于某一种疗法来消除疼痛,而是根据病情的不同进展,将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修复治疗乃至重建治疗结合起来,通过规范的治疗来消除疼痛症状,避免关节畸形,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遭受巨大影响。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方法
定位:髌骨外上缘处与股外侧肌交界处。按压股外侧肌下凹陷处,贴指甲刺入0.5-1cm,有落空感即可。
优点:神经分布少,感觉不敏感,组织薄,手感好。患者容易配合。
关节内滑膜少,不容易引起疼痛。穿刺部位组织少,针头易达到关节腔。靠近髌上囊,可以将髌上囊的液体往下挤,从而抽液比较彻底,而且针头向上移动可以直接抽取髌上囊的液体。 定位:屈膝90度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外侧膝眼,可看到一小凹陷)。
方法:用指甲定为好后,消毒患处,10号针头与胫骨平台平行,向内呈45度角,穿刺进入,针头完全刺入即可。
优点:比较好定位,关节注射后患者无疼痛。患者容易配合。
注射透明质酸钠采用经髌股关节侧方关节腔内注射,可避免药物注入髌下脂肪垫造成疼痛和影响药物功效
从髌骨外上方进针,也可以从内侧缘间隙进针,感觉效果也不错。如果滑膜增生严重,髌下脂肪垫太厚的话,就不容易进针了,反而容易反复刺激滑膜和脂肪垫引起疼痛。 以髌骨中心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其第一和第二象限,各做45度的平分角,该平分线与髌骨外缘的交点,即是进针点.
常规膝关节穿刺部位: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髌骨上缘与髌骨内外侧缘的交点为两点,斜向髌股关节中心,以45°角穿刺。膝关节微屈30°左右,从髌骨下方的髌韧带内侧或外侧关节间隙垂直进针。
【1】对于关节内有大量积液的病人,采用髌骨外上缘进针抽液,然后顺便注射玻璃酸钠。因为关节内有大量积液的时候,积液大多在髌上囊,髌股关节间隙也比较大,髌骨外上缘进针很容易操作,也可抽出积液。而对于没有关节积液的病人,髌骨外上缘进针不太容易操作。
【2】对于没有关节积液的病人,采用髌骨外下缘(外侧膝眼)穿刺法,一定要定好位置(屈膝90度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采用10ml针头,与胫骨平台平行,向内呈45度角,针头完全刺入,有一种落空感,有时回抽会抽出关节液,此时可放心注射;回抽如没抽出关节液,可以注射玻璃酸钠,如果注射时比较轻松,那就没有问题,如果注射时比较费力,病人感觉痛、胀,可以进一步向里面插下针头,左右移动下,注射时比较轻松,病人无不适即可再注射。只要熟练操作,定位正确,及时调整,病人很少出现注射后不适的.
关节腔注射步骤示意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关节腔注射操作流程、关节腔注射步骤示意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关节腔注射步骤示意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