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的优缺点)
我们也将尝试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来展示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和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的优缺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各自的特点。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分为哪几类?
造血干细胞移植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部位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按造血干细胞来自患者自身与否可分为自体移植、同基因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其中同基因移植是指患者与移植供体为同卵孪生兄弟或姐妹。对急性白血病无供体者,在治疗完全缓解后,采取其自身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称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缓解期骨髓或外周中恶性细胞极少,可视为"正常"细胞,但一般复发率较高,因而疗效比异体移植稍差。人们正在研究一些特殊的"净化"方法,用以去除骨髓中的恶性细胞,可望进一步提高自体移植的疗效。
自体骨髓移植跟异体骨髓移植,到底差别在哪里?
对于血癌、骨髓瘤等非实体癌的患者,骨髓移植是治疗的一线希望。不过患者在思考骨髓移植的时候,有可能会面临到「自体移植」跟「异体移植」的问题,除了排斥作用之外,这2者到底还有什么差别,就成了选择的关键。
自体骨髓移植是什么?
骨髓移植简单来说,就是将健康的骨髓移植到不健康的人体内,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而目前的骨髓移植其实是抽「造血干细胞」,可以分成肠骨抽取跟周边(如手臂)抽取。
肠骨抽取因为是全身麻醉、而且是脊椎麻醉,所以会比较疼痛、酸麻感比较重,但抽取到的造血干细胞浓度会比较高;而周边造血干细胞的抽取,因为必须先打白血球生成激素、让干细胞聚集到周边才能抽,所以有可能浓度不够,必须抽好几次。
而自体骨髓移植是先抽取一段患者本身的造血干细胞,然后让患者接受高强度的化学治疗或是放射线治疗,把身上的癌细胞尽可能的清除,再把经过特殊处理的造血干细胞植入体内。虽然这种作法不会有排斥性,也不需要服用抗排斥药,但由于自体骨髓可能有没清理干净的癌细胞,所以复发的机率也比较高,而且超高剂量的化疗、放疗也让并发症跟致死率提高。
异体骨髓移植
异体骨髓移植就是非自身的骨髓移植,也就是大家常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骨髓配对、骨髓捐赠」。需要寻找抗原相合的骨髓捐赠者,才能配对成功,让移植的骨髓在患者身体内发生作用;不过在移植之前,患者一样需要做一次化疗或放疗,一方面是杀死癌细胞,一方面让身体处在免疫系统虚弱的状态,避免移植时的排斥作用。
但异体骨髓移植使用的化疗、放疗剂量反而不会比自体移植高,原因是因为异体移植有一个「移植物对抗癌细胞」(Graft versus Leukemia)作用,也就是外来的移植物,反而能清除体内残存的癌细胞,所以等到骨髓移植、并移植成功的患者,虽然不能说完全痊愈,大部分人都可以在没有发病的状态下存活几十年的时间。
通常患者的兄弟姐妹最有可能找到相合的骨髓,或是兄弟姐妹的脐带血内的造血干细胞也通常是符合的,不过脐带血就没有异体骨髓有的「对抗癌细胞」作用,但相对的抗排斥反应也会比较少。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异体骨髓移植还是被认为是治疗非实体癌症的最好方式,病友团体也致力于推广造血干细胞的捐赠。
不过接受异体骨髓移植后,因为服用抗排斥药的关系,抵抗力会变得很差,所以日常生活都要小心预防感染,不能吃生食、出门戴口罩、回家要洗手消毒等,会有比较多的不便利。
得了白血病以后,病人可以自己给自己移植(培育)造血干细胞吗?
你说的这种情况叫做自体移植,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进行的。
通常标危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微小残留病监测持续阴性时可以做。
淋巴瘤骨髓未受累者也可以做。
急非淋也可以做自体,不过效果不如急淋。
慢性白血病都不考虑做自体。
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比起来,风险小,费用低。
但是由于不存在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以及无法完全清除的白血病残留,复发率较异基因移植高。
自体移植的本质还是大剂量化疗,只是自身干细胞采集后起到一个体外避难的作用。
自体骨髓移植(ABMT)的临床疗效有哪些?
1.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异基因移植对急性白血病虽有很好的疗效,但多数患者缺乏适合的供髓者及高昂的移植费用,受到较大限制。自体骨髓移植作为异基因移植的一种替代治疗,在近10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虽已积累了不少临床资料,但由于各家的报告的疗效相差较远,至今对自体骨髓移植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尚有争议,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例,在初次完全缓解期进行自体骨髓移植的长期无白血病存活率(LFS)从不足30%到70%以上不等。有的资料说明自体骨髓移植并不改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LFS,但也有资料证明自体骨髓移植对初次完全缓解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异基因骨髓移植接近,远优于单纯化疗。类似情况也存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Lowebery等报告3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在初次缓解期进行非净化的自体骨髓移植,3年无复发生存率仅35%,而意大利学者对55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初次缓解期也进行非净化的自体骨髓移植,8年生存率高49%,与同期进行的104例异基因骨髓移植生存率(52%)无显著差别。
最近Memet等报告了他们对急性白血病用化疗或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前瞻性比较研究的结果: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组自体骨髓移植和化疗3年以上的LFS分别为55%和3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分别为48%和22%。这说明移植的疗效优于单用化疗组。Cahn等统计了111例50岁以上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初次完全缓解期间接受自体骨髓移植的疗效,其4年LFS在34%·%;虽不如50岁以下的同类患者,但优于化疗,故主张50岁以上患者取得完全缓解后也应考虑自体骨髓移植。文献中有关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主要由于各家所治疗的患者之病情、移植前化疗情况、所用预处理方案、支持治疗条件等的不同,加之各家所治病例缺乏代表性。欧洲自体骨髓移植登记处1992年统计的疗效(见下表)因例数多,来自各个移植单位可以代表自体骨髓移植的客观疗效。该疗效比1993年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初次缓解期急性白血病的5年LFS(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组5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50%·%)稍低,但第二次缓解期患者两种治疗的LFS相同。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1992年)
白血病类型诊断时分类移植时病情例数8年LFS
AML标危CR169241%·%
高危CR126444%·%
CR230533%·%
ALL标危CR128042%·%
高危CR117440%·%
CR235731%·%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预后良好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必在初次完全缓解期做自体骨髓移植,但高危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是在取得完全缓解后不待复发就进行自体移植为好。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旦复发,取得第二次缓解后单用化疗的长存活率很低,而自体移植骨髓移植可使1/3的患者获得长生存。有一组报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一次缓解长于4年者自体骨髓移植后3年LFS达81%,而短于2年者只有10%左右。有高复发危险的患者在移植后给以维持治疗可能有益于减少复发。至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何时进行自体骨髓移植的问题,多数认为除少数化疗治疗效果较好的亚型如M3外,均应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期进行自体骨髓移植。美国西雅图移植中心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第一次缓解期采髓冻存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类有哪些?
按照造血细胞取自于健康供体还是患者本身,造血干细胞移植被分为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又分为异基因移植和同基因移植。
同基因移植是指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孪生者的移植,供者、受者间不存在移植物被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免疫学问题。此种移植几率不足1%。
按照造血干细胞取自于骨髓、外周血或脐带血,又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移植。按供者、受者有无血缘关系,分为血缘移植和无血缘移植。按人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程度分为人白细胞抗原相合、部分相合和单倍体相合移植。
关于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和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的优缺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