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费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谈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并解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干细胞治疗有没有效果
干细胞作为目前一个主流研究方向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表现出巨大潜力,但临床应用目前尚不成熟,在很多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被大量用于治疗某些恶性血液病和肿瘤,而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逐渐从骨髓替换为外周血,进而是脐带血。全球现每年约进行 6 万例骨髓移植术,其中使用自体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完成骨髓移植术的患者人数分别为近3.5 万和 2.5 万例。截止2014年,全球进行了接近4万例的脐血移植术。除骨髓移植、脐血移植之外,其它来源的干细胞产品正逐渐步入临床应用阶段,面向的疾病类型大幅度增加,未来将超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数量。
1. 眼病: 自 1998 年开始至今,我国已
经有约 150 多家机构开展了干细胞治疗眼病类业
务,主要应用自体角
膜缘干细胞或(角膜干细胞),另外,由于丝裂霉素
具有阻止纤维细胞增生和瘢痕的形成的作用,在
眼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很多机构还采用
丝裂霉素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来治疗翼状胬肉。
2. 心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当前,干细
胞治疗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中应
用越来越广泛。已有多家机构开展了相关治疗业
务,文献中提到的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疾病(例
如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病、下肢缺血性疾病和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心力衰竭等,这些病例报告中,多应
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
3. 内分泌病与代谢病: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处
于研究阶段,并不建议将其作为临床常规手段,但
国内已经有很多机构将干细胞技术临床上用于治
疗糖尿病或者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性心
肌病等,还有治疗低血糖昏迷的病例报告,主要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等开展治疗业务。
4. 消化系统疾病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肝硬化、肝癌、胃癌、个别胰
腺疾病和晚期实体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上,这些病例报告中,采用的干细胞类
型主要有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自体骨髓间充质干
细胞)等。
5. 神经系统疾病:许多医
疗机构开展了干细胞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
临床实践,包括脑瘫、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
脑出血、脑卒中、脑梗死和神经功能缺损等疾病
及一些相关的后遗症,仅上述类型的病例报告就
有千余例,利用的干细胞包括神经干细胞、间充
质干细胞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自体骨髓(间充
质)干细胞等。
此外,还有干细胞技术临床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移植物抗宿主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
性疾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假肥大型及营养不良、
脊髓损伤、难治性慢性苯中毒、骨折骨不连、多发
性骨髓瘤、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股骨头坏死、无症
状蛋白尿、多系统猥琐、儿童型脊肌萎缩、肌萎缩
侧索硬化症、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克罗恩病、类风
湿关节炎、脑外伤后遗症、狼疮性肾炎、雷诺病、皮
肌炎、胸椎血管畸形伴截瘫、自闭症以及杜氏型肌
营养不良等多种类型疾病的病例报告。
Reference: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6年2月第6卷第1期 Chin J Cell Stem Cell (Electronic Edition), Feb 2016,Vol. 6, No. 1
生物谷:干细胞疗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谁能回答干细胞能治疗什么疾病?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 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其为“万用细胞”。干细胞治疗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病人或自己体内,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目的。干细胞疗法就像给机体注入新的活力,是从根本上治疗许多疾病的有效方法。
干细胞治疗分为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再生技术。
干细胞移植
泛指将各种来源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在患者接受超剂量化(放)疗后,通过静脉输注移植入受体内,以替代原有的病理性造血干细胞,从而使患者正常的造血及免疫功能得以重建。平时所说的”骨髓移植”实际上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再生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干细胞的复制、再生能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技术。因为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干细胞多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所以也称为自体骨髓干细胞再生术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
可治疗的疾病
1、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脑出血 、脑梗塞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等; 2、干细胞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皮肌炎、肌无力、血管病变、硬化病、白血病等; 3、干细胞治疗其他疾病:如肝病、肝硬化、股骨头坏死等; [2]4、干细胞治疗肾病:干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肾脏病灶就会发出某种信号吸引,到达肾脏病灶后会产生大量的与自身相同的子代细胞,这些子代细胞将会继续分化成肾脏所需要的各种类细胞,肾组织,以及肾血管,改善肾脏局部微循环,降低肾小球内的高压力,缓解肾脏缺血缺氧状态,使全身血液循环不断的得到恢复和改善,释放的某种活性因子还会刺激肾细胞分泌促红素,而促红素可以促使红细胞的生成,这样就缓解了机体贫血的状况。并且还会抑制免疫反应,分化成免疫细胞,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恢复正常,以此达到逐步修复肾脏的目的。这些是干细胞治疗肾脏病所发挥的整体作用,同时会依据不同的病情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复。 如在治疗尿毒症患者时,由于尿毒症患者肾脏的大部分肾单位已经受损,剩下的健康肾单位已经少之又少了,因此有很多毒素等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尿毒症患者在干细胞移植治疗之前还需要将体内环境进行调节,就是先将血液净化,消除体内毒素,为提供一个适宜的体内环境进行生存和发展。如果是肾病综合症患者或者是肾炎患者等较轻的肾脏病,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药物作为辅助性的治疗即可。其它肾病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进行相关的辅助治疗,这些辅助治疗都是在为的生存创造有利的条件。
编辑本段应用
几个月之前,艾因霍恩(Thomas Einhorn)医生面对一个脚踝骨折病人,经过多次手术却不愈合。他想到要从病人自身找解决方案。 艾因霍恩从那名男子骨盆中抽取骨髓,浓缩成红色液体,重新注入他的脚踝。四个月之后,他的脚踝痊愈。波士顿大学医疗中心骨科主任艾因霍恩说这都归功于注入骨髓的成人干细胞。他是根据法国发表的研究报告试用新疗法。 艾因霍恩的疗法并不是严格的新研究。但它是许多医生研究成人干细胞新疗法的一个例证。这些都是从骨髓或血液中抽取的干细胞,而不是从胚胎中抽取的。 10年前开始胚胎干细胞研究引起情绪化的辩论,现在成人干细胞正在试用于人体。对干细胞项目的广泛审议和对二十多名专家的采访显示,干细胞研究可以用于广泛的治疗。 成人干细胞研究涉及多种硬化症、心脏病和糖尿病。部分早期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部分病人避免截肢。最近,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也能帮助眼睛受到化学品破坏的病人恢复视力。 除了上述做法之外,成人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挽救数十万白血病、淋巴癌和其它血液病人生命的标准疗法。 哈佛大学斯卡顿(David Scadden )医生说,那是给我们带来希望的干细胞生物学真正伟大的成功故事。他说,干细胞也用于皮肤移植。“我们能在其它组织上重新创造那种成功,我们可以想象那对其他人将意味着什么?” 过去人们寄希望于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在1998年实验室首次分离并培育成功。但小布什总统2001年要求严格限制联邦资金用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引起很大争论。 胚胎干细胞可能需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或糖尿病。上个星期五,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说它计划研究治疗脊椎受伤病人,另一家公司计划今年底治疗眼疾。 但就近期来说,胚胎干细胞更有可能作为实验室工具用于研究疾病根源和筛选药物。 观察家说,胚胎干细胞研究只有十年时间,还是相当短。预计再过5年,研究人员会在安全性研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天主教的大主教会议继续反对胚胎细胞研究。 但成人干细胞移植已经进行了几十年,最初是骨髓移植,随后出现干细胞移植。医生从病人或捐献者的骨髓或血液中搜集干细胞,然后注入病人,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其它血液病。专家说,每年都有数万人生命得到挽救。 很多科学家对于采用干细胞治疗其它疾病感到鼓舞。今年6月,研究人员报告,有人眼睛受到腐蚀性化学品伤害之后,干细胞疗法帮助他们恢复视力。病人健康眼睛中的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繁殖之后,移植到受伤眼睛中,又长成健康角膜。 两个月之前,梵蒂冈宣布资助马里兰大学的成人大肠干细胞研究。上星期五,意大利医生说他们为病人移植了气管干细胞。尽管如此,美国医生说,干细胞移植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他们警告诊所不要过度推销没有科学依据的干细胞治疗。
真实案例:干细胞治疗心衰前景可期
心力衰竭是21世纪流行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第一杀手。当前,全球心脏病发病率日益增加,每年心脏相关死亡数达到2000万,5年死亡率50%左右。然而,心衰治疗不尽如人意,为此,人们不断探索着新的治疗手段。
干细胞治疗是目前心脏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干细胞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再生治疗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全世界而言,已有数千名患者接受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心衰的 真实 案例
2014年,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衰中国区三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全世界心力衰竭患者数量为1.17亿人,其中,中国心衰患者数量为2997.1万,占全世界心衰患者总数的25.6%。
2016年,卡拉特先生心脏严重衰弱,爬一层楼梯都很困难,接受干细胞治疗的3个月后,心脏输送的血液量比以前增加了25%,并且重返篮球场。
干细胞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
大多数心力衰竭由心脏病发作导致心肌死亡所致,因为心肌无法再生,所以受损区域被瘢痕组织代替,瘢痕组织不会收缩,进而使心脏丧失功能。干细胞可帮助重建受损心肌并恢复心功能,是心力衰竭治疗的新兴疗法。
干细胞具有无限繁殖、多向分化潜能、自我复制等特点,在体外能分化为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当组织损伤时,干细胞可归巢到缺血区,分化成内皮细胞,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挽救濒死心肌细胞,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干细胞具有旁分泌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信号趋向周围组织中发挥旁分泌作用,可抑制受损部位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瘢痕形成。
干细胞治疗心衰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已经在多个地区开展。截止目前,在Clinical trial.gov 上登记的已有106项干细胞治疗心衰的临床研究。
2015年7月,在《journal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干细胞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该研究招募了60名严重心脏衰竭的病人,并随机分配其中48名接受干细胞治疗;另外12名维持传统治疗。一年后,48名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心脏的“射血分数”相对另外12名患者都有明显改善,同时试验也证实了干细胞疗法在治疗心脏衰竭领域是安全可行的,并没有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该研究表明为受损心肌提供干细胞的新方法已经在治疗严重心脏衰竭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6年8月,生物技术公司CardioCell在欧洲心脏病协会大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ngress)上公布了其使用干细胞治疗慢性心脏衰竭(HF)适应症的良好结果。这是世界上首个2a期临床试验,研究了通过静脉注射缺血耐受间充质干细胞(itMSC)的手段来治疗慢性心脏衰竭的效应。这项研究表明itMSC治疗可能为心衰病人提供更实际的选择,开辟了未来干细胞创新疗法的可能性。
2016年12月,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官方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中,上海市东方医院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衰的临床研究” 顺利通过备案,这意味着国家层面对这一临床研究的认可。
2018年,《循环研究》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公布了干细胞疗法CardiAMP治疗心力衰竭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队列研究中前10名患者的治疗结果令人满意。这是首次公布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关键性试验的结果数据。该疗法采用个体化的微创方法利用患者自体骨髓来源细胞,通过心脏导管进行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有所改善,相对改善率为20.5%;心脏功能分级也有所改善。在这篇论文中,骨髓来源干细胞在心力衰竭患者身上的不同特性和效力得到了认可。
目前的研究表明干细胞具有治疗心衰的潜力,但对心衰患者不同的疾病阶段选择的干细胞类型、剂量、治疗途径和治疗频次,尚需进行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探索。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心脏衰竭的方法,相信未来将有望帮助心衰患者重获健康!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费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