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细胞医院文章正文

协和医院细胞实验室(北京协和医院实验室)

干细胞医院 2023年03月20日 03:10 im

本文的目的是更深入地讨论协和医院细胞实验室和北京协和医院实验室,帮助你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北京协和医院的特色科室

风湿免疫科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是我国最早成立风湿病学的专业科室之一,拥有多位全国知名的专家和教授。风湿免疫科是国家教委唯一风湿病专业全国重点学科。风湿免疫科有一大批教授和知名医师活跃在医教研第一线,构成了风湿免疫科强大的团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科室现已整体搬至协和医院西院区,有病区2层,床位68张;科内设有常规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可以检测近百种自身抗体,为国内最大的自身抗体检测中心之一。出诊医师正副教授10余人,主治医师10余人,分别在西院区普通、特需和夜门诊出诊。为全国众多风湿免疫病和疑难重症患者解决疾苦。

肿瘤内科

肿瘤内科建立在协和内科深厚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工作目标是充分利用协和扎实的内科治疗功底,凭借协和多学科强劲的综合实力,为肿瘤患者提供更规范、更先进、更经济、更有效的治疗。

目前肿瘤内科针对各种实体肿瘤(不包括妇科肿瘤),如肺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淋巴瘤、乳腺癌、头颈部肿瘤、肾癌、黑色素瘤、男性生殖细胞肿瘤以及软组织肉瘤等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

术后辅助化疗和晚期转移性肿瘤的化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与放疗科协作进行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与手术科室协作进行新辅助化疗(即术前辅助化疗)。

肿瘤内科参与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863”基金项目以及“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大型研究,在对恶性肿瘤进行的学术攻关中成绩斐然。

多年来,协和肿瘤采用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方案,结合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努力使患者得到最新、最好和最适宜的治疗。

皮肤科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在我国是最早的皮肤性病学科之一,成立于1924年,首任主任是Dr. Chester N. Frazier。解放后一直由我国皮肤性病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皮肤性病学家、一级教授李洪迥任科主任。经过近一个世纪来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皮肤性科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我国的皮肤病、性病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皮肤性病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及硕士生培养点。现有专家、教授16人,其中10名离退休教授仍然参加门诊、会诊与保健等医疗工作。在职职工47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6名,主治医师10名,住院医师3名,技术员5名,护士16名。经过90年几代人的努力,我科已经成为设有普通门诊、性病门诊、激光中心、皮肤美容治疗中心、保健与特需门诊、急诊、病房、研究室等的大型皮肤性病科室。拥有一支勤奋好学、朝气蓬勃、年富力强的医护队伍。科内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皮肤科多年来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及门诊疑难病例会诊等制度,使老协和的优良传统与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医疗质量,培养出一批高水平临床医生,使广大患者获益。特别是在疑难病例会诊会上,来自皮肤科的老专家老教授、年轻医生和学生,以及兄弟科室、兄弟医院的临床医生、进修生、研究生聚集一堂,带来了他们的疑难病例和临床经验,共同讨论病例、交流临床经验,为解除患者疾苦出谋献策。提高了医疗水平,培养了新人,使皮肤科真正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疑难病例会诊中心。同时,皮肤科还开展多种新项目、新疗法,如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PUVA治疗银屑病,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药浴治疗大疱病、药疹和皮肤溃疡,开设包括银屑病、大疱病、硬皮病、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皮肤肿瘤、面部皮肤病、皮肤美容以及皮肤真菌病等专病门诊,提高了疗效,受到了患者的欢迎。

普通内科

为满足大众对连续性、综合性医疗服务日益增强的需求,内科学系的新专业——普通内科于2004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率先成立。作为国内第一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学术性普通内科,我科为不同患者人群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服务:

1、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我们为患者提供基本医疗与专科医疗相互协调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发热、多系统损害等诊断不清的患者:几年来成功诊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疑难病、罕见病患者。在兄弟科室的支持下,我科已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公认的内科疑难病诊治平台。

3、痛风专病门诊:为痛风患者进行诊断和药物治疗,同时注重长期随诊和非药物干预。

北京协和医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北京协和医学院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品牌专业1个:临床医学。

国家重点专业1个:护理学。

北京重点建设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基础医学

北京市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护理学、眼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二、北京协和医学院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17年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年起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作为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院校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引领我国医学科技教育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为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院校建立以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创了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最早的公共卫生实践,取得了“北京猿人发现”、“蛋白质变性学说”、“单体麻黄素提取”、“黑热病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脊髓灰质炎系列疫苗的研制及其在中国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根治绒毛膜上皮癌化学疗法的创建与推广、食管癌综合防治研究、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救治体系、丁苯酞和双环醇等天然药物创制、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国内首例艾滋病患者发现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体系、中国医学细胞遗传学创建与疾病基因研究和自体干细胞临床率先应用理论基础与技术推广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院校产生了包括张孝骞、张锡钧、钟惠澜、林巧稚、黄家驷等在内的52位医药卫生界两院院士,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医院、中日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国内众多重要医学机构的建立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

院校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23个研究所(院、基地)、6家医院、7所学院、56个创新单元,集医教研防产为一体的国家医学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院校拥有两院院士24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1人、*19人、国家杰青39人;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有6个A类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科研基地8个。院校有6所直属医院,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和皮肤病医院,集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于一体,形成了国内外闻名的医疗、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的临床医学体系。

当前,院校发展进入新百年、新甲子。为贯彻落实*“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重要指示精神,院校制定了“承启文化,健全体系,创新机制,拓展资源”的工作方略。在国内率先实施“4+4”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开创卓越护理人才“4+2”本硕贯通培养改革试验班;实施医学院校准聘长聘(Tenure-Track)教职聘任改革;启动全球杰出人才招聘;深化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以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基地、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医学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单元为主体的开放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深化与国内外重点机构的协同合作。将院校打造成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特别是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先进思想源和强劲动力源,为我国人民健康、医学科学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北京去哪家医院看血液病好

您好,在北京看血液病,我建议您去北京协和医院。因为它是中国综合排名第一的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成立于1932年,由中国血液学奠基人邓家栋教授创建,历史悠久,曾拥有我国最早的血液学实验室,培养出张安、张之南、侯虞华、李蓉生、武永吉、潘家绮、单渊东、李德高等一大批著名的血液病专家,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该科已发展为专业全面、经验丰富、梯队完整、实验检查项目齐全的重要科室,多年来承担着大量疑难血液病的诊治工作,对各种贫血、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等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尤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属国内领先。

协和医院血液科是国家教委认定的血液学重点学科点、博士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数十年来先后培养博士生近30名,硕士生20余名,为当前国内培养血液学高级人才的重点基地之一。同时,协和医院血液科每年接受8-10名进修医师,他们中的多数已成为当地医院的技术骨干。

北京协和医院分东西两个院区,血液科在东院区,地铁东单站下车,东直门坐106路电车到米市大街下车即可。现在协和医院有血液科著名首席专家,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沈悌、周道斌等在血液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北京,能移植造血干细胞的医院有好几家,但是就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来讲,协和医院是最高的!所以最好去协和看病,虽然号难挂点,但是你要有毅力排队,也是没有问题的。千万不要因为挂不上号而放弃协和,去别的小医院,那样耽误了病情,得不偿失啊。这些都是我去年至今8次进京为我父亲看病的经验。您可以先在协和医院网站上了解一下,再去协和实地考察,不要偏听偏信,盲目就医。都是同病相怜,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同时祝病人早日康复!

关于协和医院细胞实验室和北京协和医院实验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协和医院细胞实验室

发表评论

干细胞治疗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30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