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招募(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
我们将包括所有关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招募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胎盘干细胞能治疗脑膜炎球菌血症吗?
胎盘干细胞能治疗脑膜炎球菌血症预示着近年来,胎盘干细胞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应用至临床研究中,并展现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2016年全球首例胎盘干细胞治疗早衰症获得全新突破,又一次向人们证实了胎盘干细胞的潜力。目前,胎盘干细胞已经被应用至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的临床研究中。

胎盘作为母亲与胎儿之间的免疫特区,起着调节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胎盘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是稳定的干细胞来源。胎盘组织中分离出来的干细胞不仅免疫原性很低,同时还具有免疫调控作用。另外,胎盘干细胞可在直系亲属间使用,对配型的要求低。这些特性使胎盘干细胞的临床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胎盘干细胞临床研究成果的输出,很多人对胎盘干细胞能够作用的疾病类型十分感兴趣,本文根据clinicaltrials.gov网站的数据,汇总了胎盘干细胞相关的临床试验。
I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至今仍无法治愈。 通过靶向免疫系统维持胰岛β细胞的功能活性,有望成为治疗II型糖尿病的有效途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已经成功应用至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胎盘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也已经被应用至II型糖尿病的研究中。

我国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开展的临床试验(编号为NCT01413035)评估了脐带/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II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临床结果于2014年发表在《Clin Lab.》杂志上[2]。这项试验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能有效缓解血糖,并增加II型糖尿病患者的C肽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
多种恶性和非恶性疾病
纽约医学院目前正在开展一项单臂试验,编号为NCT01413035,评估了胎盘干细胞联合非血缘性脐带血移植治疗某些恶性血液病和非恶性疾病的安全性,涉及的疾病种类包括粘多糖贮积症I型、粘多糖贮积症II型、肾上腺脑白质失养症、尼曼克氏症、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沃尔曼病、克腊伯氏病、高歇氏病、岩藻糖苷贮积症、贝敦氏症、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该临床试验目前正在招募志愿者。
膝盖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之一,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干细胞技术给骨关节炎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但这类研究还处在临床研究阶段。目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正在开展临床研究评估在无负作用的情况下,同种异体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clinicaltrials编号为NCT03028428,处在临床2期。

2016年,博雅控股集团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实施了全国首例应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为一名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了为期7个月的治疗,这名患者正是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退休医师戴主任。经过治疗,戴主任的骨关节软骨已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关节的滑膜炎症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目前,戴主任的关节肿胀与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如今该项目在持续进行中。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晶教授说,“我们的经验是胎盘干细胞关节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下一步,研究团队将检测评估每位患者的各项指标,为患者制定个人治疗计划,期待科技的力量给更多患者带去福音”。
胎盘干细胞能治疗心力衰竭吗?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的潜力十分巨大。
《Br J Hematol. 》和《Stem Cells Dev. 》期刊上的论文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提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或许可以替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修复受损的心脏。
早在2005年科学家们就已经探讨了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心肌修复作用。《Transplantation》期刊上的研究表明[3],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融于心脏组织中,并分化为心肌细胞,这些细胞在心肌梗死区域可以存活2个月。
2010年,《Circ Res. 》期刊上的研究表明,分离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也能分化为心肌细胞,并且能够在体内模型中存活长达80天[4]。科学家们认为,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能力十分强,并且在活机体内具有免疫耐受性,可作为心脏再生医学的重要细胞来源。
今年,《J Thorac Cardiovasc Surg.》杂志上的研究比较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塞的功效。研究结果表明,未来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会是心肌梗塞治疗的重要工具。
胎盘是十分稳定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随着临床试验的深入开展,相信未来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会给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目前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已经被广泛应用至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中,突破性成果越来越瞩目。博雅干细胞库是全球首家通过胎盘间充质干细胞AABB认证的干细胞库,正在同国内多家医院合作,共同推进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的快速转化,并造福人类。
有没有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数据案例?
根据数据显示呢,截止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试验已达194项,其中在中国范围内展开的就有37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Medicine (Baltimore)》期刊报道了一则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案例。
一名57岁的2型糖尿病足女性患者经历了20多天的足溃疡,常规治疗对患者病症并无改善。在患者的允许下,医务团队实施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水凝胶治疗,在患者伤口局部施以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水凝胶(每平方厘米1*106个细胞)。结果发现,患者足部溃疡几乎愈合,足部行走功能也得到了恢复。整个治疗过程并未观察到并发症,在治疗后的6个月内溃疡并未复发。
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于解决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经系统疾病,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损伤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挽救了更多病患的生命。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修复及更多方面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的一个研究分支,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它们可以不断地自我更新,并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为一种或多种构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干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始祖细胞。
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如骨髓、脐带血和脐带组织、胎盘组织、脂肪组织等),具有多向分化潜力,非造血干细胞的成体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具有向多种间充质系列细胞(如成骨、成软骨及成脂肪细胞等)或非间充质系列细胞分化的潜能,并具有独特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
2004年,Le Blanc等报道了首例半相合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GVHD获得成功,其后又报道了异基因配型不合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GVHD的有效性,并且认为在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GVHD不需要严格的配型,其后又有多篇异基因未经配型的MSC治疗GVHD、促进造血重建的报道,其MSC来源涉及骨髓、脂肪、牙周等。美国FDA已批准了近60项临床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造血干细胞移植:增强造血功能;促使造血干细胞移植物的植入;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
2.组织损伤的修复:骨、软骨、关节损伤、心脏损伤;肝脏损伤;脊髓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
3.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炎性肠炎等。
4.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
其中移植物抗宿主病、克隆氏病的治疗在美国已经进入到三期临床阶段。我国已开始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临床上一些难治性疾病,如脊髓损伤、脑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克隆氏病、中风、糖尿病、糖尿病足、肝硬化等,根据初步的临床报告,间充质干细胞对这些疾病的治疗都取得明显的疗效。
妈妈生产后,存储胎盘干细胞有意义吗?
有
首先,胎盘中干细胞含量巨大,新生儿围产组织中胎盘的干细胞含量占85%-90%,剩余的在脐带与脐带血中。其次,胎盘是人体的四大免疫特区之一, 免疫原性低,拥有超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存储孩子一人的胎盘,能够惠及全家人。
截止目前,全球被批准的10个干细胞药物中,有9个是与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来自胎盘的间充质干细胞目前涉及的疾病领域已超过了100种,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帕金森、老年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等骨科疾病,这让胎盘干细胞成为了生命健康的宝库。
2016年,博雅干细胞与北医三院联合进行了全球首例利用胎盘干细胞进行早衰症的治疗,取得了世界的关注。博雅干细胞与江苏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开展的上百例利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临床研究取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未来,胎盘干细胞的无用论自然会被更多胎盘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攻破,这也是再生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胎盘存储干细胞的作用也预示着一场干细胞领域的4G技术革命正在发生
干细胞一周资讯(5.14-5.20)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最新资讯,你关心的健康问题都在这里!
01.科学家发现实体瘤CAR-T疗法新靶点
研究人员分享了CAR-T细胞的一个新的潜在靶点OR2H1的鉴定,他们已经证明该靶点抑制了肺和卵巢肿瘤的生长。在实验室实验中,他们发现OR2H1蛋白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从4%的结肠癌样本到69%的胆囊癌样本。重要的是,在所有检查的正常组织中,OR2H1只在睾丸中发现,这表明针对OR2H1的治疗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很小。
02.《自然》子刊:抑郁使免疫细胞变形了
近期,来自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抑郁症患者,尤其是持续性抑郁障碍患者相较于健康人群的外周血细胞变形性更强。其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受抑郁症影响最大的免疫细胞。研究首次发现抑郁症患者免疫细胞的变形性升高。这种免疫细胞力学特征的改变,提示抑郁症与机体持续的免疫反应有关。而精准调控抑郁症患者的免疫细胞的变形性,可能是未来治疗抑郁症的新思路。
03.免疫联合疗法新突破!晚期实体瘤控制率可达64%!
近期一项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癌症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新免疫联合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晚期宫颈癌,接受治疗的患者疾病控制率可达64%。结果显示:在平均中位随访时间达到6个月的时候,患者疾病控制率到了64%并且其中有2名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并且不论PD-L1的表达如何,这一免疫联合疗法都可以发挥出抗肿瘤作用。
04.《Nature》:癌细胞会策反T细胞促进自身发展!
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狡猾的癌细胞会“策反”调节性T细胞并使其促进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从而为肿瘤发展提供保护。如果可以针对性地消灭实体肿瘤中的被策反的调节性T细胞,有望打破目前的实体瘤治疗困境,提升免疫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在超过19种实体肿瘤中都发现了对应基因的表达,这一新的发现有望应用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从而提高多种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05.通过人体免疫细胞缩小癌性肿瘤的新途径
科学家们发现,改变巨噬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它们与T细胞的关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在一些小鼠模型中,整体肿瘤大小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PERK蛋白参与了巨噬细胞代谢的几个关键途径,当该基因被移除时,巨噬细胞就不能再促进肿瘤生长,这意味着肿瘤变小了。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06.胎盘是再生医学的金矿,用来解决各系统疾病
近年来,研究已经证实间充质干细胞的巨大临床潜力。胎盘是间充质干细胞的理想来源,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应用到多种疾病的治疗研究中。《Reproductive Biology》发文表示,胎盘是转化研究和再生医学的金矿一一胎盘能很容易地从各医院妇产科获得,这些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转化研究和再生医学的金矿,不仅能用于科学研究还能解决临床各系统疾病,挽救众多生命。
07.“现成的”工程干细胞治疗侵袭性脑瘤
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治疗术后胶质母细胞瘤的新方法,即使用从健康捐赠者身上提取的干细胞来攻击胶质母细胞瘤特异性肿瘤细胞。该策略在胶质母细胞瘤临床前模型中显示了深远的疗效,100%的小鼠在治疗后存活超过90天。
08.科学家发现脑干细胞长寿的关键蛋白
发表在《干细胞报告》杂志上的研究,精确定位了一种被称为胰岛素受体(INSR)的特定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大量存在于位于大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中。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形成整个神经系统,并持续到成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这些神经干细胞产生新的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维持大脑的基础结构和功能。
09.招募糖尿病足溃疡1期患者免费接受干细胞治疗!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是目前所知的全球第一款以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材料混合制备的外用药物,也是全球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干细胞外用药,在治疗皮肤损伤、溃疡等疾病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1期临床试验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北京同仁医院等6家医院共同合作执行,现正在招募受试者。
10.重磅!免疫治疗可有效降低尿路上皮癌癌症复发率
近些年来,伴随着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证实:早期使用免疫治疗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近期举行的美国泌尿外科协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结果首次证实膀胱癌或者其他尿路上皮癌患者在手术后接受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癌症复发风险!并且风险降低近30%。这项新研究结果有望为此类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11.国内TCR-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临床获批
国内企业研发的TCR-T产品TAEST1901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用于治疗组织基因型为HLA-A*02:01、肿瘤抗原AFP表达为阳性的晚期肝癌或其他晚期肿瘤。通过系统的临床前研究,TAEST1901注射液在安全特性上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在有效性上,在体内/外针对HLA-A*02:01和AFP双阳性的靶细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药效。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针对靶向晚期肝癌的TCR-T疗法。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招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招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招募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