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新冠肺炎治愈率(新冠肺炎血糖)
本文目录一览:
- 1、新冠肺炎来袭!控糖力=免疫力 少挨针、连续血糖监测更EASY
- 2、上海108岁老人新冠痊愈出院,高龄老人患上新冠被治愈的百会前发际线几寸概率有多大?
- 3、黑龙江新冠肺炎治愈率较低,为何难以战胜病魔?
新冠肺炎来袭!控糖力=免疫力 少挨针、连续血糖监测更EASY
台湾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是糖尿病患,敲响糖友们的防疫警钟。医师说,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染上新冠肺炎死亡率高8倍左右,因为血糖高低对免疫力大有影响。
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黄建宁医师指出,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持续超过200 mg/dL一段时间,身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白血球和巨噬细胞吞噬细菌与病毒的能力就会下降,所以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血糖控制不好的话,就很容易受到感染。
宜兰县爱胰协会荣誉理事长游能俊医师形容,糖尿病患者血液就像含糖饮料一样有黏性,因此红白血球反应较慢,糖尿病人的发炎反应也较慢呈现,像是新冠肺炎感染,表现在免疫力好的人身上,很快就有发烧反应来对抗病菌,而糖尿病友因为免疫力低,等到出现发烧反应时,往往病毒量已经累积超出可控制范围。
图片
▲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黄建宁医师
扎更少针! 24小时连续血糖监测新概念
糖友除了饮食要低糖、低油、低盐、多纤维,适度运动、按时用药,还要每天多次扎针测血糖,不过指尖血糖只能测出当下血糖值,无法了解前后趋势,现在就有新的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在皮下埋入软针就能24小时血糖监测不间断。
黄建宁医师表示,连续血糖监测会每隔5分钟,就利用组织间液的糖分来反映目前身体的血糖,针对第1型糖尿病患,如果经常发生低血糖,或者血糖一直控制不佳,或是怀有身孕,这几种特殊状况下,健保有给付做连续血糖监测,有助于根据监测结果日后进行胰岛素用量调整。
游能俊医师比喻,指尖血糖就像导航行驶,直接告诉你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强直性脊柱炎如何前往目的地,也就是当下血糖是否控制在标准值内;连续血糖监测仪则是教你如何驾驶,以后就算不用导航,也知道如何走到终点。换句话说,患者能从连续血糖波动趋势中了解生活习惯对血糖的影响,进行调整来控制血糖。
图片
▲宜兰县爱胰协会荣誉理事长游能俊医师
糖友备孕怕影响宝宝 即时血糖趋势助调控
第1型糖尿病患者小予,每天需要施打胰岛素,原本只测指尖血糖,后来为了结婚,备孕时就采用连续血糖监测仪稳定控糖,不只能减少胎儿畸形、胎儿过大、早产等风险,后期因为胰岛素需求需大量增加,能方便地透过手机APP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及未来一小时内高低血糖的预警报,进而调整胰岛素剂量及饮食方式,大大减少血糖的起伏,对于现在已经怀孕近8个月的她及宝宝都很有帮助。
小予表示,当初医师建议采装连续血糖监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在饭后及生理期来时半夜的血糖起伏很大,这是在指尖血糖监测所没发现到的现象。那时候刚好面临结婚的人生大事,未来有生小孩的打算,所以觉得该要更严控血糖。
小予还说,怀孕很容易觉得饱,所以要少量多餐,而且后期宝宝如果踢到胃部就会很想吐,因此必须要更勤劳地监测血糖,透过手机能立即直接看到血糖变化,来决定要不要再吃东西或调整胰岛素剂量,让控糖变得方便很多。
没酒精棉片肥皂洗手也OK! 勿断药耽误控糖
防疫物资短缺,如果没有酒精棉片做指尖血糖监测的消毒,医师提醒用肥皂及清水清洗一样干净,也提醒糖友防疫期间吃完降血糖药物,就该回诊取药,别因过度恐慌医疗环境,耽误了血糖控制。
糖友除了饮食要低糖、低油、低盐、多纤维,适度运动、按时用药,还要每天多次扎针测血糖,不过指尖血糖只能测出当下血糖值,无法了解前后趋势,现在就有新的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在皮下埋入软针就能24小时血糖监测不间断。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 /supply/article/45616 关键字:黄建宁, 游能俊, 糖尿病, 连续血糖监测, 血糖, 怀孕
上海108岁老人新冠痊愈出院,高龄老人患上新冠被治愈的概率有多大?
我轻医美抗衰技术管理师国高龄老人患上新冠被治愈的概率还是挺高的。
可想而知,要治好这位百岁老人并不容易。医院和医生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位老太太已经108岁了。她年纪很大了,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很低。刚到医院的时候,家属也很着急,怕没有治疗方法。因为老太太不仅患有老年痴呆症,还患有高血压等一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服用很多药物,这些药物会与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产生一些冲突,这给医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老太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连吃药配合核酸检测都有困难,所以医院医护人员只能一直守在老人身边。好在现在老人已经差不多康复了,已经出院了。
纵观中国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每天都在公布死亡比例在增加。看到国外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平躺政策,因为疫情的影响,收入来源断绝,终日为粮食发愁。他们看到国外已经开始平躺,甚至想平躺,但是疫情真的可以选择平躺吗?答案很明显,不能。
近年来,根据人口普查,新生儿数量一再下降,这也意味着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正在进一步加剧。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老人,而新冠肺炎似乎最喜欢老人。因为年纪大了,身体里的抵抗力下降了,各种往往与年老有关的疾病,会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而更加濒危。根据上海每天公布的死亡率,老年患者虽然有治愈病例,但死亡率最高的还是老年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孝道的国家。因此,为了家里的老人,新冠肺炎不应该躺平。有了我们的坚持,我们终将看到胜利的曙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黑龙江新冠肺炎治愈率较低,为何难以战胜病魔?
黑龙江距离武汉2000多公里,但是黑龙江的疫情情况却比较严重,死亡率高达了2.5%,黑龙江为何疫情如此严重?
首先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有许多的特殊因素导致哈尔滨市确诊数目增多。因为在疫情爆发期之前,正是冰雪旅游的季节,人员流动比较大,而哈尔滨作为冰雪旅游的胜地,是很多游客游玩的首选之地,这些游客大多都是南方人,这些人当中还有很多的湖北人。
剧相关资料统计,今年黑龙江从12月1日到1月31日哈尔滨市接待的湖北籍游客大约有7万人次。其中登记住宿的就有43899人次,而武汉籍的人员就有10450人次。此外黑龙江还有很多人是外出打工的,趁着春节时期回家过年,春运客流量大,感染病毒的几率增加,而哈尔滨是黑龙江交通枢纽,这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哈尔滨市的疫情,然后扩散到整个黑龙江。
其次黑龙江人好客,喜欢串亲戚,春节过后走访朋友、串门聚会,一些节日习俗比如拜年、团聚,这也加重了人员的流动,扩大了疫情的传播风险,而且得病的大多数都是家人之间的传染。在哈尔滨确诊的患者当中,聚集性传染的概率高达79.3%。其中有一人家举行家庭聚会,家中的男女老少先后16人感染。黑龙江冬天寒冷,很容易造成局域性传染。
有专家分析称黑龙江得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56,其中这些人当中还患有重病,比如糖尿病、肿瘤和一些复杂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攻击的主要器官是肺,黑龙江寒冷,因此老百姓肺部疾病患病概率高,很容易感染病毒,而且会加重病情,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打击,不容易治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