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健康养生

手足口病的图片(小朋友手足口病的图片)

max2023-02-07健康养生68

本文目录一览: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是干细胞美容原理视频受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症状如下:先表现为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发病1至3天后,手、足掌及口腔内出现红疹,疹子的直径约3毫米左右,当红疹转为水疱后会传染给别人。生长于手足的红疹较不易影响宝宝的情绪,但口中水疱破裂则会使宝宝因剧痛而不肯进食。宝宝会经常流口水,并有发烧及不安等症状。此病病情较为温和,可以自行痊愈,不过为防止脱水现象,应多喂宝宝温开水,果汁等饮料。如果患儿持续发烧、呕吐、烦躁不安,应去医院治疗。 本病的预防很重要,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要防止用手搔破水疱而引起细菌感染。

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地包天不矫正会怎样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视频及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3、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4、开展"我是卫生小卫士"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2)比比谁的衣服最干净。

由幼儿当裁判,选出衣着最干净的小朋友。

(3)评选出"卫生小卫士"进行奖励。

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

2、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3、正确对待手足口病。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过程】

1、传播途径

(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2)主要通过粪口,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3)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4)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2、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5)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6)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7)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心理上知道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活动难点:

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预防手足口的专题视频、医护人员外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藏着一些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病菌,一旦潜伏在我们身体上,我们也会成为疾病的传播者,而且身体会很不舒服。请说说你知道的传染病有哪些?

二、基本环节

1、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听说过这种病吗?说说你知道的病症。

2、看视频:预防手足口

3、回顾(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视频里看到、听到的预防手足口的方法记录下来,大家讨论,推选美术技能强的一名同伴做记录)——因为看过听过可能会忘记,但是自己记录一遍会有很深的印象。

4、请各小组做记录的幼儿带上记录好的大纸卡贴在黑板上,并指着记录的内容一一陈述,师幼倾听。

5、小结:看记录卡总结幼儿熟悉的几种方法,教师适当补充。

三、结束部分

老师准备了红色和绿色的小卡放在图书区,小朋友们每天来幼儿园后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哪一张卡在晨检谈话中告诉大家:红色的卡表示身体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绿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没有发热或者不是转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儿园,带上医生开的药,保育老师会照顾你喝药。健康的身体需要学会自己关心。

活动反思:

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较形象,效果好。看动画视频的效果比教师口头介绍有直观教育作用。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教案 篇4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二)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现象。

2、提高幼儿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你们听说过"手足口病"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幼儿说说。)

(二)师出示课件ppt

1、你们看,得了这个病,我们身上会长什么东西?

2、会长在我们身体的那些位置?(幼儿说说。)

(三)教师小结:手足口病会在我们的手、足-脚、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泡,小泡泡会疼,有时我们还会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一)请幼儿说说"手足口病"的预防办法。

(二)教师总结:洗净手(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洗手的步骤:

(1)湿、搓、冲、捧、擦。

(2)搓手步骤: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缝,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

2、提醒幼儿每天要喝5杯水。

3、不在外面买不干净不熟的食物吃。

4、不能多吃冰糕三、请幼儿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让他外泌体电穿孔步骤及处理过程们也学习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教学反思:

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较形象,效果好。看动画视频的效果比教师口头介绍有直观教育作用。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小百科: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手足口病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皮肤粘膜病,是以侵犯手、足皮肤和口腔粘膜为主的疱疹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儿童,特别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以春秋季节较为多见。此外,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唾液飞沫中的病毒可悬浮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在人群中传播;所以在好发季节常可见到手足口病在幼儿园或小学校中流行。 手足口病通常有2-5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全身症状较轻微,可能有低热、困倦、头痛、咳嗽、流涕及食欲不佳等症状;之后在口腔内颊部、齿龈、硬腭、舌、唇及咽部等处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水泡,其周围绕有红晕,水泡可互相融合,并迅速破溃,形成白色的糜烂面及浅表溃疡,由于溃疡疼痛而影响孩子吃奶或进食,口水增多;皮肤病损常和口腔损害同时或稍后出现,呈散在或密集分布于手掌心、足底及臀部,表现为斑疹或丘疹,斑疹周围有红晕,无明显压痛,中央为小水疱,呈黄白色椭圆形,水疱像米粒或豌豆大,孤立而不融合,疱壁厚而紧张,一般数日后干燥结痂。本病经1-2两周可痊愈。有个别患儿可同时伴腹痛、腹泻等症状。 本病诊断比较容易,但应注意与其它疱疹类疾病如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口炎及多形红斑等病鉴别。 治疗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首先要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用淡盐水漱口,以防止继发感;口服抗病毒药如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有继发感染者可服用抗生素。同时对患者应适当隔离,暂时不要上学或去幼儿园,以减少该病流行的可能。

采纳哦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了解一些预防蛔虫、肠道疾病的一般知识,讲究卫生,养成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装有水的两个盆、图片、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教学的主题:

1、图片上的小朋友怎么了,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猜测肚子疼的原因)

2、谈话讨论:

(1)引起肚子疼的原因,教师逐一出示。

图片一:吃了苍蝇、蚊子叮过的食物。

图片二:喝了凉水。

图片三:不讲究卫生,用脏手吃了没清洗过的水果。

图片四:吃了许多冷饮和零食。

图片五:肚子里有蛔虫或内部器官有炎症。

让幼儿了解肚子疼的原因。请幼儿谈谈自己肚子疼的感受和原因。

(2)师问:小朋友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吃药、打针)

(3)怎样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呀?

小结:只有我们讲究个人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和蚊虫叮过的食物,做到不喝生水,少吃冷饮,才能预防蛔虫和肠道疾病,身体才健康。

3、幼儿操作:

(1)出示两盆水,请幼儿分组检查小手并洗手。(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请幼儿观察两盆水的不同,说说洗过手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要勤剪指甲,勤洗手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教学分析与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爱清洁,讲卫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乐于参与教学,尤其是在操作教学,孩子们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为下一个环节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并踊跃参与教学,使整个教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当然,在本次教学中,我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今后在工作中会加以改进,做得会更好。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二、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教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三、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教学结束】

教师带幼儿到洗手间洗手。

教学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教学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

2、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知道保护它。

3、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教学。

教学准备:

1、电脑、录音机、动画软件。

2、小牙刷、茶杯。

3、对牙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猜迷,引出课题,复习牙齿的作用。

1、猜谜语。

2、出示牙齿模型,复习了解牙齿的作用。

小结:方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吸收有营养的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二、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看电脑动画,提问:东东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2、边看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1)吃了东西就去睡觉。

(2)小细菌"小红脸、小蓝脸"在牙齿里住下做坏事。

(3)牙齿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3、小红脸、小蓝脸"有没有找过你们?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一谈自己得龋齿的感受。

4、了解龋齿的危害。

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

三、教育幼儿如何保护牙齿。

1、怎样将"小红脸、小蓝脸"赶走?(念刷牙歌、教东东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2、怎样才能不让它们再来?

小结: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每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吃完饭要漱口,保持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能赶走"小红脸、小蓝脸"这些小细菌。如果牙齿有了小洞,要及时补起来,不要让小细菌再来。

教学反思:

动画软件"小红脸、小蓝脸"是根据龋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编成童话故事,将腐蚀牙齿的细菌起名为"小红脸、小蓝脸",让幼儿边听边看,从中得到教育。在幼儿进餐以后,组织幼儿漱口,并教会幼儿漱口的正确方法。建议家长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睡觉前,起床后刷牙,并督促进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齿咀嚼食物,锻炼我们的牙齿,让它们变得更坚硬。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现象。

2、提高幼儿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你们听说过"手足口病"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幼儿说说。)

(二)师出示课件ppt

1、你们看,得了这个病,我们身上会长什么东西?

2、会长在我们身体的那些位置?(幼儿说说。)

(三)教师小结:手足口病会在我们的手、足-脚、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泡,小泡泡会疼,有时我们还会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一)请幼儿说说"手足口病"的预防办法。

(二)教师总结:洗净手(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洗手的步骤:

(1)湿、搓、冲、捧、擦。

(2)搓手步骤: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缝,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

2、提醒幼儿每天要喝5杯水。

3、不在外面买不干净不熟的食物吃。

4、不能多吃冰糕三、请幼儿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让他们也学习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教学反思:

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较形象,效果好。看动画视频的效果比教师口头介绍有直观教育作用。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视频及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3、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4、开展"我是卫生小卫士"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2)比比谁的衣服最干净。

由幼儿当裁判,选出衣着最干净的小朋友。

(3)评选出"卫生小卫士"进行奖励。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心理上知道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活动难点:

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预防手足口的专题视频、医护人员外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藏着一些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病菌,一旦潜伏在我们身体上,我们也会成为疾病的传播者,而且身体会很不舒服。请说说你知道的传染病有哪些?

二、基本环节

1、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听说过这种病吗?说说你知道的病症。

2、看视频:预防手足口

3、回顾(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视频里看到、听到的预防手足口的方法记录下来,大家讨论,推选美术技能强的一名同伴做记录)——因为看过听过可能会忘记,但是自己记录一遍会有很深的印象。

4、请各小组做记录的幼儿带上记录好的大纸卡贴在黑板上,并指着记录的内容一一陈述,师幼倾听。

5、小结:看记录卡总结幼儿熟悉的几种方法,教师适当补充。

三、结束部分

老师准备了红色和绿色的小卡放在图书区,小朋友们每天来幼儿园后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哪一张卡在晨检谈话中告诉大家:红色的卡表示身体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绿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没有发热或者不是转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儿园,带上医生开的药,保育老师会照顾你喝药。健康的身体需要学会自己关心。

活动反思:

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较形象,效果好。看动画视频的效果比教师口头介绍有直观教育作用。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孩子生过病,怎么买保险?爸妈必看的投保指南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买保险的意识,尤其是为了孩子,因为孩子生病最操劳最担心的就是家长。所以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的保险怎么买,如果已经生了病,保险的购买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那我们该如何为孩子购买保险呢。

1.优先配置少儿医保

少儿医保跟成人的社保医疗类似,是国家针对少儿群体提供的惠民服务,每年缴纳几百块保费,就可对被保险少儿因患疾病而产生的治疗、住院、手术等费用提供一定的保障。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就该第一时间为孩子购买少儿医保,但是少儿医保所覆盖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在购买少儿医保的同时也需要配置其他保险。

2.意外险不可或缺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所以即使父母照顾的非常仔细也不免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磕磕碰碰甚至一些意外的发生,所以对于有孩子的家庭,为孩子购买意外险是刚需。

3. 重疾险建议购买

除了各种意外,孩子生病就是家长最烦恼的事情,即使悉心照料也依然会生病。所以如果有条件,可以为孩子配置一份医疗保险,在孩子比较年幼得到时候,出诊记录还没那么多, 购买医疗保险还是比较划算的。

所以综上所述,在给儿童配置保险的顺序上,第一位的是少儿医保,其次是意外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最好也能购买重疾险,这三种保险是标配,有条件的还可以给孩子配置补充医疗险、教育金等。

那么在为孩子购买医疗保险时,如果孩子生过病需要注意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购买医疗险是需要核保的,所以如果有以下三种情况是需要注意的:

1.有疾病史:目前或曾经有过表格里提到的具体疾病及身体异常,就需要如实告知。除了发生过的疾病,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也需要注意,比如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也不能直接买。

检查异常史:一年内有过上述检查项目异常,且医生要求进一步检查、治疗或住院,就需要如实告知。

曾住院/手术:在2年内因为疾病的原因,连续住院或手术治疗7天及以上都要告知。如果是3年前的手术,但是住院了7天以上,那就无需告知。

注意事项一:尽量拉长缴费期限

保险的缴费方式通常有好几种,分别有交3年期、5年期、15年期、20年期、30年期等。在选择缴费期限时,最好将缴费期限拉长,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用尽量少的钱,来获得保障利益最大化。

注意事项二:不要忘了保费豁免

给孩子购买保险最主要就要想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保障,如果父母不幸发生了意外,那么最为没有经济收入的孩子来说,保费豁免不仅不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于此同时还能继续享受保险所保障的内容。

一、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预防宝宝手足口病要养成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要洗手,不要喝冷水,吃生冷的食物。宝宝穿的衣服,盖的被子要经常换洗,保持干净,减少细菌滋生。另外,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流量较多的地方,避免被传染病毒。

二、流感

宝宝身体抵抗力低下,是流感病毒重点侵袭对象。预防宝宝患流感,可以为孩子接种疫苗,但并不是必须的。在平时生活中,要适时给孩子增减衣服,不要让孩子着凉了。另外,也可以带孩子去锻炼身体,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挑食。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宝宝睡眠充足也是提高流感病毒免疫力的方法之一。

往往我们倾其所有想给孩子最好的,其实唯有健康最可贵。如果配置一份保障,不至于在意外来临的时候措手不及。如果你现在还在迷茫如何投保,可以做个测试帮你全方位评估,根据你的问题及需求量身定制方案,找到专业的人。了解看病需要花多少钱,获取健康风险保障指南。帮你省钱,选对保险!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