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知识 > 正文

养生知识

芜荑怎么读(芜荑怎么读拼音)

max2023-02-20养生知识321

本文目录一览:

一个草字头一个姨的右半部分念什么

读音:[yí][tí]

部首:艹

五笔:AGXW

笔画:9

释义:[yí]: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

[tí]:1.茅草的嫩芽。 2.草木初生的嫩芽。 3.一种似稗的杂草,通“稊”。

详细释义:

1. 荑 [tí]2. 荑 [yí]

荑 [tí]

〈名〉〈动〉

发芽

草陆生曰荑。——《通俗文》

陵罔掇丹荑。——郭璞《游仙诗》

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一首》

(形声。从艸,夷声。本义:茅草的嫩芽)

同本义,引申之为草木嫩芽

荑,荑草也。——《说文》。按,茅之初生也。

自牧归荑。——《诗·邶风·静女》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孟子·告子上》

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风俗通》

又如:荑英(新生的草);荑杨(新生的杨树)

通“稊”。草名。一种像稗子的草

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后汉书·方术传》

生繁华于枯荑。——《晋书·元帝纪》

又如:荑枯(即“枯杨生稊”之意。喻绝处逢生;起死回生);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

荑 [yí]

〈动〉

割去田地里的野草

凡稼泽,夏以殄草而芟荑之。——《周礼》

芜荑怎么读

拼音:[wú yí]

释义:木名。姑榆。叶果皮可入药,仁可做酱,味辛。又名无姑。

出处: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语》:“芜荑生於 燕,橘枳死於 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芜荑》:“芜荑有大小两种:小者即榆荚也,揉取仁,酝为酱,味尤辛。人多以外物相和,不可不择去之。入药皆用大芜荑。”

同音词:

1、呜咿:象声词。

2、呜邑:见"呜唈"。

3、呜唈:亦作"呜邑"。亦作"呜悒"。 2.因悲哀﹑愤懑而抑郁气塞。 3.形容声音低沉凄切。

4、呜悒:见"呜唈"。

5、勿已:犹无已。不得已;不能止。

草字头加无念什么

一、读音:芜  wú

二、意思:

1、用作名词,意思是:丛生的草。

2、用作名词,意思是:比喻繁杂的事物。

3、用作形容词,意思是:杂乱

4、用作动词,意思是:田园荒废,乱草丛生。

三、"芜"的笔画顺序:横、竖、竖、横、横、撇、竖弯钩。

四、"芜"的笔顺图解:

扩展资料

一、相关组词:

荒芜、芜杂、芜菁、繁芜、芜秽、芜鄙、芜劣、野芜、莱芜、蘼芜、艾芜、芜城、芜荑、烟芜、平芜、榛芜、芜荒、麋芜、芜蔓、芜浅。

二、词语解释:

1、芜秽 [ wú huì ]

释义: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引申为丛生的杂草。

2、繁芜 [ fán wú ]

释义:繁多;芜杂。

3、芜菁 [ wú jīng ]

释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肉质,白色或红色,扁球形或长形,叶子狭长,有大缺刻,花黄色。块根可做蔬菜。

4、芜杂 [ wú zá ]

释义:杂乱;没有条理。

5、荒芜 [ huāng wú ]

释义:(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荑”怎么读?“柔荑”是什么意思?

"荑"读作yí或tí,柔荑的意思是植物初生的叶芽。旧时多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也借指女子的手。

基本字义:

1、茅草的嫩芽:手如柔~。

2、草木初生的嫩芽:丹~。

3、一种似稗的杂草,通“稊”:不如~稗。

组词如下:

芟荑、荑稗、莁荑、轻荑、绿荑、芜荑、枯荑、荑手、辛荑、葇荑、荑枯、归荑、丹荑、娇荑、留荑、柔荑、手如柔荑、葇荑花序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芟荑:同“ 芟夷 ”。刈除。

南朝 梁 沉约 《修竹弹甘蕉文》:“臣闻芟荑蕴崇,农夫之善法。”

白话释义:我女人吃什么美白抗衰老听说铲除荑蕴崇,农民的好方法。

2、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荑,通“ 稊 ”。

清 唐孙华 《恺功侍读用予赠夏重原韵有诗寄怀次韵答之》:“驱车 齐 鲁 郊,平田半荑稗。”

白话释义:驱车齐国鲁国郊,平田半稗子。

3、莁荑:木名。姑榆。叶果皮可入药,仁可做酱,味辛。又名无姑。

4、轻荑:始生的小草。

《文选·丘迟<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轻荑承玉辇,细草藉龙骑。”

白话释义:轻荑承玉辇,细草垫龙骑兵。

5、绿荑:指茅草的嫩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