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四棱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用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草药:四楞筋骨草的每天面部护理功效与作用
- 2、四棱草(大锯锯藤)有药用价值吗?
- 3、四棱筋骨草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 4、四棱筋骨草有哪些作用?
- 5、筋骨草有什么着用
中草药:四楞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
四楞筋骨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筋骨连(《草木便方》),箭羽筋骨草、箭羽草、舒筋箭羽草(《四川中药志》),四棱草(《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四楞筋骨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四楞筋骨草,又名:筋骨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四方形,具显明细束的节,四角有膜质翅,分枝多,无毛。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5厘米,宽4~30毫米,先端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下部的叶多3裂,侧裂卵形,中裂稍长,卵状披针形;上部叶渐小,侧裂粗齿状;两面被密毛;叶柄长2~12毫米,有毛。花单生叶腋,淡紫色;花梗长约8毫米,顶端具钻状小苞2,有毛;花萼钟状,外面有毛,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长尖;花冠外面有毛,管细长,先端唇形,上唇2裂,裂片圆形,下唇3裂,中裂略呈椭圆形,侧裂较小;雄蕊4,伸出花冠外,上对稍短,花丝下端有毛;子房4裂,有毛,花柱先端2裂。花期初夏。
生于山野阴湿地带,间有栽培。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地。
【采集】5月采收。
【药材】干燥全草,长30~40厘米。根棕红色,短小。茎四棱形,棱边突起,节长3~4厘米,节疤明显,表面枯绿色或绿褐色,质柔脆,易折断,髓心白色,松泡如灯芯草。叶多脱落。气微。
产四川、广西等地。
【性味】辛苦,温。
①《草木便方》:"辛,温。"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平,微苦甘,有小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经闭。
①《草木便方》:"除损伤,消瘀血。治筋骨腰膝风湿疼痛,胸胁胀闷。"
②《四川中药志》:"能除风湿,行血活络。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跌损骨节肿痛,四肢麻木。"
③《广西植物名录》:"活血通经。治经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风湿筋骨关节酸痛:四楞筋骨草二两,泡酒服。风湿重至倒床瘫痪,身体十分寝弱者,用一斤煎水炖鸡服。(《重庆草药》)
②治筋骨疼痛:筋骨草五钱,小血藤、舒筋草各四钱,土当归、石枣子、白龙须、牛膝各三钱,泡酒二斤。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一两。(《贵州草药》)
③治风湿:筋骨草一两,生姜五钱,捣绒,加酒炒热包患处。(《贵州草药》)
提醒您:四楞筋骨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四棱草(大锯锯藤)有药用价值吗?
四棱筋骨草主要的功效是想学面部护理祛风除湿、疏通活络,对于风湿、风寒湿、经络不通、经脉聚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四棱筋骨草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劳损性疾病等。
1、风湿性疾病:如果患者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或者中医上寒湿造成的老寒腿等,都可以用四棱筋骨草进行治疗,对风湿造成的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劳损性疾病:四棱筋骨草还可以治疗劳损性的疼痛,如颈肩疼痛、腰部疼痛等,由于长期固定姿势,气血不通造成的麻木、颈椎病造成的手麻,或者腰椎病造成的腰、腿疼痛和麻木,都有一定效果;
3、其他交通银行人寿保险方面:部分患者可能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造成四肢供血不足,或者神经受损出现麻木及不适感,也可以用四棱筋骨草来进行辅助治疗。另外,患者跌打损伤后造成关节肿大、肌肉淤血疼痛等,也可以用四棱筋骨草来辅助进行治疗。
患者使用四棱筋骨草进行治疗时,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辨证论治,不可以盲目用药,避免药不对症影响治疗,甚至会造成疾病进一步发展。另外患者也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过于劳累。
四棱筋骨草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拼音名】Si Lenɡ Jīn Gǔ Cǎo
【别名】 箭羽草、箭羽舒筋草、筋骨草、假马鞭草
【来源】 为马鞭草科四棱草属植物四棱筋骨草Schnabelia oligophylla Hand.-Mazz.的全草。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酸,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四肢麻木,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四棱筋骨草有哪些作用?
四棱筋骨草是民间常用中药,经临床应用确具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疗效;尤在治疗筋骨疼痛、因风湿而致瘫痪、经闭等疾病上,也有较好疗效,具有开发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开发治疗相关疾病的医疗及保健产品,发展四棱筋骨草生产。
筋骨草有什么着用
筋骨草,中药名。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管状花目、唇形科、筋骨草属多年生草本,根部膨大,直立,无匍匐茎。茎高25~40厘米,四棱形,基部略木质化,紫红色或绿紫色,通常无毛,幼嫩部分被灰白色长柔毛。约40种,原产于欧亚大陆。药用植物,有镇咳、祛痰、平喘等功效。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
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咯血,跌打肿痛。
相关配伍
①治肺热咯血:与白茅根配伍;
②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筋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加豆腐共煮, 吃豆腐并饮汤;
③治跌打伤,扭伤:与少量生姜、大葱配伍,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禁忌
孕妇忌服。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生理特性
筋骨草,多年生草本。长10~875px。根细小,暗黄色。地上部分灰黄色或黄绿色,密被白色柔毛。细茎丛生,质软柔韧,不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150px,宽1.5~62.5px,绿褐色,边缘有波状粗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腋生,小花二唇形,黄棕色。气微,味苦。常生于海拔340~1800m的草地、林下或山谷溪旁。
产地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等地。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拾遗》:“金疮小草,生江南村落田野间下湿地。高一、二寸许,如荠叶短,春夏间有浅紫花,长一粳米也。”
2、《植物名实图考》:“筋骨草,产南康平野。春时铺地生,叶如芥菜叶,面绿,背紫。面上有白毛一缕,茸茸如刺。抽葶发小叶,花生叶际,相间开放。叶紫,花白,花如益母,遥望蓬蓬,白如积灰,亦呼为石灰菜。”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