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功效和服用方法(土茯苓的作用与用法)
本文目录一览: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以及养生功效
土茯苓大家都听说过吗,它是中国新生儿干细胞储存市场一种很常见的中药材,除了治疗疾病入药以外,还可以有保健养生的功效哦,很多的药膳中都有它的存在哦,可以滋补气血,当然土茯苓的吃法也比较多,来看看的介绍。
1、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2、茯苓鸡肉馄饨: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这样的食用方法适合身体虚弱或者是全球公认三个抗衰成分脾胃不和的人群,具有缓解消化不良啊或者是肠胃不适等情况的发生,开胃健脾。
3、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和麦冬一起搭配的话可以宁心安神,同时还可以缓解烦躁的哦,对于滋补气血补充丰富的营养有很好的作用和功效的呢。
关于土茯苓的食用方法和养生的功效,上面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土茯苓的吃法有很多,而且还可以滋补气血,对于脾胃不和啊或者是消化不良,气血不足的人群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呢。
土茯苓的功效与食疗方?
土茯苓有治疗溼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等作用。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溼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溼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溼,伍白芷除溼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溼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溼***痰***热所致的其他免疫治疗费用高吗需要一直服药吗病症如高脂血症、溼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食疗方
1、茯苓薏米粥
做法:茯苓、薏米、陈皮、粳米等一起熬制成粥。
功效: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2、茯苓薏米饼
做法:茯苓、薏米、白面粉、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
功效: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土茯苓的治病验方
1、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结核:土茯苓150g,水煎分三回服,每天一剂。可抗炎利尿。
2、治疗急性睾丸炎:鲜土茯苓120g,去须,洗干净,切片,加入清水500ml,煎沸后稳火再煎20分钟,去渣。每天一剂,分三回吃饭前温服。治疗的时候忌茶和辛辣油腻之物。通常3至8日可治好。
3、治疗银屑病:土茯苓60g,研成粗末,包煎。每天l剂,分两回服完,15剂为一个疗程。
4、治疗肺脓疡:土茯苓150g,水煎,分两回服,每天一剂。可清肺排脓。
5、治疗蛲虫病:槟榔,土茯苓各30至60g,百部30g。把槟榔和土茯苓水煎后空肚子服用,每天一剂。接下来将百部水煎,外洗 *** ,每天两回。
6、治疗丹毒:土茯苓,野菊花各30g。把两者放进锅里并且放入适量的凉水浸泡片刻,煎两回后取药汁,于一天内分两回服完,每天一剂。
7、梅毒:土茯苓160g,瘦猪肉100g,加水煮汤。具有除溼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比较适用于梅毒或者因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茯苓味甘、淡、性平,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1.利水消肿
茯苓有利水、消肿、固精、安神、健脾胃等多种功能。
2.提高人体免疫力
茯苓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防癌抗癌之功效。
3.降血压
茯苓可使平滑肌收缩振幅减少,张力下降。茯苓可影响体内代谢,对电解质的平衡有调解作用,并能降低血糖,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食用方法:
1.土茯苓龟肉煲
配方:土茯苓150克,乌龟1只,味精5克,鸡精5克,料酒5克,姜5克,葱5克,盐5克,棒子骨汤2500毫升。
制作:
(1)将土茯苓洗净,放入煲内,加入棒子骨汤,煲1小时。
(2)将乌龟放入盆中,加温水,使其排尽尿液,洗净,用沸水烫死,去头、爪及内脏,连龟甲、土茯苓同放人煲内,再煲2小时。
(3)起锅前,加入调料,上桌,既可烫其他菜食用,又可佐餐。
功效:养阴补血,祛风湿,强筋骨。适用于拘挛骨痛、恶疮痈肿、慢性湿疹、牛皮癣、更年期综合征等。
2.松节苓仙酒
配方:松节50克,土茯苓45克,威灵仙30克,川草薜15克,桃仁、泽兰、全当归、车前子、泽泻各10克,生薏苡仁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
(1)将前10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
(2)浸泡7~ 14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降浊泄毒,活血化淤。适用于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等症。
3.茯苓栗子粥
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4.茯苓鸡肉馄饨
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5.茯苓麦冬粥
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