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干细胞知识 > 正文

干细胞知识

捐干细胞有风险吗(捐干细胞有风险吗女性)

max2023-03-23干细胞知识81

本文目录一览:

捐献造血干细胞会不会对我们的身体有危害?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捐献者身体健康。不管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还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许多人认为捐献骨髓就是抽取骨髓,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体内的红骨髓,即造血干细胞。  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会因此减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 我们体内许许多多各类血细胞都是来自同一祖宗-多功能造血干细胞。不仅能不断分化出子子孙孙,而且能复制出与它自己完全相同的细胞来。从而使得我们造血功能绵绵不绝。当老的血细胞死亡后,新的又长出代替它;当一些造血干细胞受损时,健康的干细胞又很快出生以补偿之 。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现阶段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在提供者的额骨部位进行穿刺采集,手术后大腿附近会有略微疼痛,大概在一个星期内即可恢复。第二种方式是用科学方法使得有效运动骨髓内部,使得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再通过抽血等方式获得带有干细胞的血液,用机械手段讲血液与造血干细胞分离。这种方式和普通抽血一样,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大多数都是捐献者耐受范围以内的酸痛、乏力、头晕等情况,但是这些症状只要对症处理就好,大部分在采集结束后就会自行消失。完成采集过程后,捐献者血常规检测会有白细胞偏高、血小板偏低的现象,1~2 周后可恢复至正常,不影响正常生活。捐献者休息1~3 天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需特别补充保健品、营养品。采集用的采集管路均为一次性进口无菌产品,故发生血液污染、获得传染病的概率几乎为零。

可以肯定的是,迄今为止都还没有由于捐献造血干细胞造成长期身体健康损害的事情发生,那些所谓影响生育功能、影响寿命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所以,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是没有伤害的。

捐干细胞对身体有害吗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没有危害,因为人体的造血干细胞是种子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分化能力,捐献出去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补充和恢复,也就是造血干细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如果捐献造血干细胞有危害,就是在捐献的过程当中,会给捐献者带来一定的痛苦,首先在骨髓动员阶段,捐献者需要每天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会有轻微的疼痛感;同时在用血细胞分离机吸取血液当中的造血干细胞的时候,需要做静脉穿刺,也稍微带来一定的痛苦感。除此之外,捐献干细胞对捐献者没有其他掉头发看什么病的危害。

捐献造血干细胞有风险吗

是的,没有风险。

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它不仅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有两个重要特征:

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

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

1. 生理上无损健康

人体血液中有多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它们都是有寿命的,多则 120 天,少则 36 小时,不断新陈代谢。它们均来自于一种始祖细胞,我们称它为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能力,可分化生成各种血细胞。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 1-2 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适龄、健康的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会促使骨髓把储备的白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细胞的生成,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2. 实践上证明安全

我国大陆已经采集 270 多例造血干细胞,这是无血缘关系的,有血缘关系的则更多;

台湾已经采集 800 多例造血干细胞(大部分为骨髓)。

国际上美国已经采集 2 万多例造血干细胞(大部分为骨髓);

日本已经采集 5500 多例造血干细胞(全部是骨髓)。

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的报道,至今还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案例。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很快消失。

3. 动员剂安全可靠

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简单、省事,故我国捐献造血干细胞较多采用此种方法。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如注射细胞动员剂 , 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 20~30 倍。目前使用的细胞动员剂是“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除能增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外,还有辅助心脏功能等作用。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的报道,至今还没有发现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副作用。

造血干细胞采集量和标准

成年人( 18 ~ 45 岁)的骨髓量一般在 3000 克 左右,大部存于骨髓腔。成人一例采集量为 50 — 200ml 造血细胞悬液,采集次数不超过 2 次。一般循环处理血量不少于 10000ml 。 CD34+ > 2 × 106/kg 、 MNC > 5 × 108/kg 。每天检测 CD34+ 量,在最高峰时间采集,对捐献者本身无不良影响。

3.

采集技术成熟

中华骨髓库有经专家委员会审定的移植医院和采集医院(中心),在这样的医院里采集造血干细胞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

在整个采取过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经过严格消毒,并一次性使用,确保了抗衰的三大效果捐献者的安全。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