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穴(阳陵泉与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本文目录一览:
- 1、阳陵泉在什么地方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 2、阳陵泉穴怎么找?如何按摩阳陵泉
- 3、阳陵泉的威驰玛抗衰原理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 4、阳陵泉的抗衰嫩肤代加工准确位置在哪里?
阳陵泉在什么地方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1 阳陵泉在什么地方
阳陵泉穴位于人体的中国细胞典藏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即:在小腿的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腓骨小头),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一寸左右有一个凹陷。)
2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阳陵泉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筋之会穴。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1.“阳陵泉穴”:“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渗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故名。阳陵名意与阳陵泉同。
2.“筋会”:“筋”,肝胆所主之风也。“会”,交会也。筋会名意指胆经的天部风气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下传的寒湿风气和胆经膝以下各部上行的阳热风气,在本穴为汇合之状,故名“筋会”。
3.“胆经合”:“合”,会合也。本穴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理同筋会名解。
4.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同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胆经上、下两部的天部水湿风气会合而成,在本穴为聚集之状,表现出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3 阳陵泉的作用与功效
1.治疗膝关节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下肢瘫痪、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坐骨神经痛、腰腿疲劳、踝扭伤,肩周炎,落枕,腰扭伤,臀部肌肉注射后疼痛;
2.缓解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胆囊炎、肝炎,胆结石,胆绞痛,胆道蛔虫症,习惯性便秘;
3.缓解治疗其高血压病、遗尿、肋间神经痛。
4 阳陵泉的配伍功效
阳陵泉穴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期门穴、胆俞穴、至阳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阳陵泉穴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
阳陵泉穴配环跳穴、风市穴、委中穴、悬钟穴: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阳陵泉穴配阴陵泉穴、中脘穴: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人中穴、中冲穴、太冲穴: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阳陵泉穴配支沟穴: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主治胆囊炎。
阳陵泉穴怎么找?如何按摩阳陵泉
穴位位置
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快速取穴
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
作用功效
1、腰痛、肩痛、膝盖疼痛;
2、黄疸、口苦、呃逆、呕吐、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
3、消化不良、高血压;
4、下肢痿痹、膝髌肿痛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按摩手法
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
两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防治膝关节炎、膝冷痛、鹤膝风、老寒腿、下肢不遂、瘫痪等。
阳陵泉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阳陵泉是舒筋活络的代表穴位。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周疼痛。阳陵泉作为胆经的合穴,专治内腑疾病,可缓解乳房和两胁胀痛以及胁肋间神经痛。在此穴刺血拔罐可泻胆火,与大敦穴配伍,可清泻肝胆实火,治疗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等症。
阳陵泉还对一些急性腹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例如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急性肾绞痛等。
扩展资料
刺灸法
1、直刺0.8~1.2寸。可灸。
2、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达3.5-4.5寸,透阴陵泉(注意从胫骨后方刺,避免骨折),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放散。
3、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法
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阳陵泉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舒筋穴——阳陵泉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1、阳陵泉穴位置
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在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稍前的凹陷中。直刺1〜1.5寸。可灸,但较少用之。
2、阳陵泉穴主治
抽筋 麻痹 腰腿疲劳 胃溃疡 下肢痿痹
(1)肝胆消化系统疾病:黄疸,口苦,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胃痛,胃胀,呕吐。
(2)运动系统疾病:落枕,颈椎病,肩痛,肢体麻木,膝膑肿痛,中风后遗症,脚气。
(3)胸胁痛:肋间神经痛,胸胁挫伤,肋软骨炎,胸膜炎。
(4)人体侧身疾病:如偏头痛,耳鸣,耳鸯,偏身麻木等。
3、阳陵泉穴穴性
疏肝利胆,舒筋活络,通利关节(根据其穴性,临床主要用于西医学中的胆道系统疾病、胸胁痛、肩周炎、颈椎病、膝关节疼痛等运动系统疾病)。
4、阳陵泉穴取穴
正坐,垂足,约成90°,上身稍前俯,用左手手掌轻握右脚膝盖前下方,四指向内,大拇指指腹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