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方剂(张伯礼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方剂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 1、张伯礼院士称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有效
- 2、清感春饮成分?
- 3、连花清瘟胶囊能治疗新冠肺炎吗
- 4、2020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事迹心得感悟作文5篇
- 5、张伯礼院士谈中药治疗提高机体的男的面部护理怎么做的免疫力,中药还有哪些功效?
张伯礼院士称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有效
张伯礼院士称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有效
张伯礼院士称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有效,张伯礼院士表示,中医药在奥密克戎的青少年头发稀少的原因治疗中改善症状明显,中医药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取得了产后怎么样不脱发疗效良好的效果,张伯礼院士称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有效。
张伯礼院士称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有效1
1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出席天津疫情防控发布会时表示,中药治疗对奥密克戎有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伯礼说,基于前期治疗经验,中药对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改善明显,转阴时间比较快,复阳的比较少,转重的比较少。在以往的中医治疗体现出来的好处,这次依然体现了出来,而且更加突出。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在天津市疫情防控第165场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现有的80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显示,截至目前,患者年龄最大74岁,最小5岁。
指示病例于12月29日发病,前期呈散发状态,1月6日起,发病人数快速增加,目前出现家庭聚集6起,涉及辛庄林锦花园、咸水沽众惠里。
除指示病例2例,全员大规模筛查人员3例外,其他感染者均为指示病例相关密切接触者及封控区、管控区等管理人员。上述人员仅1名儿童未接种新冠疫苗,完成1剂次灭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3例,完成全程接种76例,其中完成加强免疫20例。
截至1月11日12时,共报告阳性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7例,其中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9例,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15例,其他33例初筛阳性感染者待临床专家组进一步核验后进行通报。其中,津南区90例,西青区3例,河西区3例,滨海新区1例。截至目前,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均未转归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张伯礼院士称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有效2
据媒体报道,在1月11日天津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张伯礼院士表示,中医药在奥密克戎的治疗中,改善症状明显,尤其是发热、咽痛、咳嗽这些症状改善非常明显。这是不是意味着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克星找到了?
从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流行以来,通过媒体报道可知道,很多地方在治疗新冠疫情感染的患者过程中都用到了中药的处方,很多的病例服用中药后都有明显的好转甚至痊愈。这说明,虽然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古老的中医中药,对于这个病毒还是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这也说明,中医中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依然在护佑着我们国人的健康。
在以前治疗新冠病毒中,中国的莲花清瘟胶囊,以及其他的中药组方都发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在国际上取得了疗效良好的效果,使国外很多人对中医药的怀疑态度转为肯定。
中华5000年的历史,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开始,中医药就一直在发挥治病救人,效果显著的作用。
相信中医药在治疗新冠疫情的抗战中,会取得越来越好的疗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国人看病治疗很多都是西医西药,中医中药的地位确实在不断的弱化,另外中医中药很多都是凭经验来做诊断,不像西医西药那样用数据来说话,再者中药吃起来不如西药方便,因此中医中药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感觉越来越低了。
从这次新冠病毒的治疗来看,我们还是要集中力量大力开展中医中药的研究工作,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医学财富真正的发扬光大,造福广大的.患者。
张伯礼院士称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有效3
截至11日中午,由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引发的天津本土疫情,已报告阳性感染者97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奥密克戎:传播快、隐蔽强、“风邪”特征明显
“奥密克戎”是新冠肺炎病毒的一种变异毒株,它的特点是传播快、隐匿性强、穿透力强,所以我们对它非常警觉。这次在天津的传播,源头是人还是物?目前溯源工作仍在进行。其传播特点也同在国外一样,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传到了第三代,但其临床表现并不突出,很多患者没有症状,因而也没有及时就医,造成了隐匿传播。
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中医学症候与之前病毒株完全不同 治疗方法也不同
西医关注病毒、中医关注症候,奥密克戎与此前病毒的症候特征确实不一样,从目前掌握的境内外100名左右患者来看,初期症状外感风寒,例如表现为头疼、低热、少数中热,咳嗽、鼻塞,开始没有痰、干咳,治疗就和之前有所变化,以宣肺祛风为主,现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病情到了中期,表现出肺热、咳嗽为主,咳嗽都是黄痰,用甘寒清热。后期注重益气养阴。
奥密克戎并不可怕,但它的中医证候特点确实有所不同,以往的新冠病毒我们叫“湿毒疫”,是一种“湿邪”,湿毒蕴肺是其核心的特点。但“奥密克戎”是外感风寒,风束肺卫,“风邪”特征非常明显,患者头疼、发热、咽疼,鼻塞、流清鼻涕,咳嗽、少痰,有痰的也是白痰。
中医药针对奥密克戎治疗效果突出
中医药在奥密克戎的治疗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基于前期治疗的经验,特别是境外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改善症状明显,尤其是发热、咽痛、咳嗽这些症状改善非常明显。
此外,它的转阴时间比较快,复阳比较少,转重率比较低,所以这表明,在以往的中医治疗中体现出的疗效这次依然突出,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
奥密克戎就是“大号感冒”?疫苗还是要打 不能掉以轻心
此次奥密克戎病毒症状不是太重,有人说就是大号感冒。张伯礼院士表示,还是不一样的,是不恰当的。虽然它传染性强、症状比较轻,但是它有没有后遗症,现在还不清楚,根据国外的数据分析,新冠肺炎的后遗症还是比较多的,远远高于流感,所以“干脆放开”“群体免疫”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动态清零”我们已经坚持了2年,是成功的。国外有很多病人出现了持续症状,也就是后遗症,一般的流感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而且,跟原来的基础病、个体免疫状况都有一定关系。所以不能掉以轻心。疫苗还是要打,在防治重症、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上依旧很强。
清感春饮成分?
主要成分:炒牛蒡、射干、桔梗、赤芍、紫苏叶、金银花、焦山楂、甘草、北沙参、桑叶、菊花。
连花清瘟胶囊能治疗新冠肺炎吗
来源:环球网
当前,我国流感已经进入流行季,同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11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流感的诊断和治疗,给出了权威建议。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再次被列入治疗流感的推荐用药,这是连花清瘟第25次列入国家诊疗方案。
今年的流感季撞上新冠疫情,防控任务更加艰巨。为全面推进流感科普教育,增强公众的流感防控意识,由钟南山、王辰、高福、刘又宁、刘清泉五位著名呼吸病学和流行病学专家共同发起的“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益行”活动日前再度启动。在活动启动中,新冠肺炎全国防控专家组中医副组长刘清泉高度评价了连花清瘟等中药治疗流感的优势,“近期研究,以连花清瘟为代表的药物,它不仅对于抗病毒有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从病理环境上,对炎症等能有效改善。具有清热、解毒、化湿的药物,在应对突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去进行干预和治疗。”
连花清瘟组方用药与流感证型相符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推荐连花清瘟用于治疗流感风热犯卫、表寒里热、热毒袭肺证型,连花清瘟的组方用药符合其发病特点和治疗规律,它汲取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明代吴又可《瘟疫论》善用大黄、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用药精华而成,是两千年来中医药防治流感的集萃。其中麻黄、薄荷可以发散风热外邪;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等可以治疗嗓子痛;杏仁、鱼腥草可以治疗咳嗽、咳痰;生石膏、大黄可以清泄肺热,并让患者体内的热毒从大便排出。整个组方对发热或高热、咳嗽、痰黏不能顺畅咳出、嗓子疼痛等典型的流感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连花清瘟对流感病毒有广谱拮抗作用
连花清瘟对流感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验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机构实验证实,连花清瘟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都有很好的抑制拮抗作用。其作用的病毒类型符合今年流感诊疗方案中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流感病毒类型。循证医学研究也证实连花清瘟抗甲流H1N1病毒的效果与奥司他韦无差异,且退热及缓解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时间优于奥司他韦。
防治新冠肺炎,连花清瘟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三药三方之一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药物,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的治疗,先后被国家及20余个省市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成为被推荐频次最多的中成药。
由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伯礼院士联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0余家医院共同参与的“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可提高临床症状消失率、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提高肺部影像学(CT)好转比例、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转重型比例。这说明连花清瘟能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预后。后疫情时代,防治新冠疫情连花清瘟将继续发挥更多作用。
2020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事迹心得感悟作文5篇
古稀之年,临危受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伯礼院士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从渤海之滨赶赴江城武汉。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 事迹 心得,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事迹心得(一)
“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大年初二接到通知,大年初三一早便到机场报道,虽然对当时的武汉疫情还是一种茫然未知的状态,但张伯礼院士心中相信会战胜疫情。
他表示,中医抗疫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记载的大疫共有500余次。祖先 总结 了很多 经验 在书上,研制了很多药在书上。“我们上前线前,知识在脑子里。”西医关注病毒,中医关注证候、辨证论治。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医专家很快确定了疫病的发病机理,寒、湿、毒三者结合为病,据此筛选总结了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疗效优势的“三药三方(三药:血必净注射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并广泛应用,惠及患者,造福社会。
初到武汉,张伯礼院士发现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里人满为患,形成了最佳传染环境。后来他便提出提出必须将发热的、留观的、密接的、疑似的“四类”人员隔离开来,并对这四类人采取“中药漫灌”的方式,效果非常好。这是他们打的第一仗。
第二仗是建立以中医管理为主的方舱医院。集中管理,分类救治,充分利用资源。在方舱里,他们提出提出服务、抚慰第一,治疗第二,采用医综合治疗 方法 。当时方舱医院比较冷,他们鼓励患者练八段锦、 太极拳 ,让患者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温暖。当时这家中医方舱医院收治的500多例患者中,无一例转阳或转重症,大大地降低了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也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张伯礼院士总结道,世纪瘟疫肆虐全球,造成了人类重大死亡,重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剧了百年之大变革的不稳定性,令世界动荡不安。疫考全球,也考了政治、经济、科技、 文化 ,也考了人性,价值观,更考了综合国力。“今后,我们应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加快建设应急反应和防控救治体系,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夺取抗疫最后的胜利。中医药还需再接再厉,再筑辉煌。
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事迹心得(二)
抗击新冠肺炎,中医药的作用备受瞩目。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中医药疗效到底怎么样?普通人是否需要服用预防汤药?央视新闻独家连线正在武汉战“疫”一线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带来权威解答。
1月27日,年逾七旬的张伯礼赶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月12日,张伯礼率领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江夏方舱医院380例病人 无一例转为重症
记者:江夏方舱医院和其他方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是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方舱医院,它和其他方舱医院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个医院里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来自于中医医院、中医药大学,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的209位中医大夫组成,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里的患者都以服用中药为主,除了有统一调配的汤剂外,还会根据每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配方颗粒的调制。
张伯礼:除了服用中药外,患者每天会练习太极、八段锦,同时会加入针灸等中医的医疗项目。这样的治疗安排不仅有利于康复,还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愉悦精神。
记者:到目前为止,江夏方舱医院的中医药治疗效果怎么样?
张伯礼:第一批我们收治了超过380位病人,目前没有一例转为重症。目前,将近上百位病人核酸病毒一次转阴,个别病人两次转阴,陆续有病人将要出舱,整体效果不错。
中医以成建制方式建立定点医院 和西医成为并肩作战的主力军
记者:您之前提到过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是主力军,关于这点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张伯礼:以前,中医的角色是会诊中提建议的参与者。但在这次疫情的治疗中,中医以成建制的方式建立了定点医院,从上到下拥有自主权。在这次治疗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医和西医成为了并肩作战的主力军。
张伯礼:特别是对于轻症患者,通过中医的治疗是可以让患者痊愈的,我对这点是有信心的。但在重症的治疗中,西医仍是主力军,中医是辅助作用的。中医、西医是我们中国人常用的两套医学体系,各有各的长处。
张伯礼:疑似患者或轻症病人,在初步确诊时应及早用药。等到了一定阶段再用药,可能会错过最佳诊疗时期。普通感冒也是一样,用药越早越好,事半功倍。
记者:不同的地域用药配方会有一些调整吗?例如武汉和黑龙江,同样的清肺排毒汤内的成分会有调整吗?
张伯礼:是这样的,中医讲究因时、因地、因人。这个疫情的病因相同,所以致病因素都是一样的,临床表现也是大致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个标准的处方来治疗。但是各地有不同的气候、地理特点,并且每个人的个体特征不同,所以应该做出适当调整,这样更有利于治疗。
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事迹心得(三)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与发展历程,大大小小的瘟疫其实从未远离人类,在历代应战疫病的过程中,中医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乙脑、流脑、出血热、SARS、甲流等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中医药均发挥了应有作用,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也寄予希望。
在一次次临床诊察和研究中,张伯礼发现中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疗效。他建议:轻中症患者中药汤剂个体化治疗,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切,都要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
随着中医药诊疗参与力度和广度的不断推进,目前,中医或中西结合救治患者七千多人次,已有近千名患者治愈出院,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全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
张伯礼说,“从深度看,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有了成建制队伍和定点医院,仅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两家定点医院就有400余张床位,金银潭医院开设了中医病床40余张。由中医药人员进行救治,使患者得到了系统规范的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全国多地中医院参加病人收治,或建立了中医会诊制度;多个省市发布文件,要求全部患者都能得到中医药治疗。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中医药全过程发挥了作用,对于普通型患者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痊愈;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可减轻肺部渗出,控制炎症过度反应,防止病情恶化;对于恢复期患者,可促进康复进程。除了临床救治,还同步开展了临床和药物科学研究,我们承担了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启动,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事迹心得(四)
在武汉深入一线探索,运用中医药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张伯礼感触很深,对于如何加强中医药防治疫病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直面问题,“第一,虽然中医有了定点医院,但数量及床位仍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中医诊疗体系;第二,中医药诊疗方法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临床诊疗和研究力量的协同性需要优化,形成综合性力量;第三,对中医药的偏见或者说是信心不足还是存在,包括一些患者、医生及管理人员,中医药在非中医院的使用有待推进。”
他总结经验和教训,“第一,我们不但要整理归纳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更要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例如此次新冠肺炎以湿邪为主,潜伏期较长,病情发展相对温和,但又存在病情突然加重现象。这些都符合湿性黏腻、重浊持久的特点;同时湿邪易转化,可以化火化毒,所以我们在中医理论方面应该有所创新。第二,在体制机制方面,国家和各地区发布了很多中医诊疗方案,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但也需要中医在第一时间介入防治工作,掌握临床数据,研究归纳疾病的证候规律,基于证候变化特点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就会更有临床指导性。第三,应该成建制地组建医疗队,设置更多的中医定点医院,以后一旦有新发的传染病疫情,中医应该尽早成建制介入。此次疫情中医虽然与SARS时相比参与得更早,但还是晚了一些,以后有类似情况中医一定要早介入,这也需要制度方面的保障。”
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事迹心得(五)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变化,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断更新相关诊疗方案,各地也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方案。但在这些方案中都侧重中药的治疗,对于中医强调的整体综合治疗没有提及,针对不同病情的病人,没有增加或推荐针灸、刮痧、拔罐等外治疗法,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张伯礼坦承,的确,大部分病人都用的是中药,其他方法在治疗中使用受到条件约束比较大。有一些地区如广西等用了综合疗法。这次,中药注射剂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国家诊疗方案中进行了推荐。特别要提到的是康复阶段,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中医康复方法来促进机体恢复,如太极拳、八段锦、食疗、穴位相关疗法以及心理疏导,体现中医药综合干预的优势。
面对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特别是地方方案中推荐的中药预防方,很多人惶惶然,普通健康人群有必要“全民喝汤药”吗?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张伯礼说,“我们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中药,没有必要全民喝汤药。中药防治的重点在于调节肌体的功能状态,而不仅是针对病毒本身。人得病,是病毒和人体免疫力博弈、斗争的结果,如果病毒胜了就得病了。所以,只有提高自身抵抗力,才不容易得病。我们不主张人人都服用中药来预防。隔离的高危人群或者密切接触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汤药,具体可遵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主管部门推荐的诊疗方案和建议处方。”
2020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事迹心得感悟 作文 5篇相关 文章 :
★ 2020获人民英雄称号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5篇
★ 2020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事迹学习心得感想5篇
★ 2020全国防疫先进个人称号事迹心得作文5篇
★ 致敬共和国勋章钟南山抗疫事迹心得感悟5篇范文
★ 2020年全国防疫先进个人称号钟南山事迹学习心得5篇
★ 2020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
★ 2020年全国防疫先进称号事迹心得最新大全5篇
★ 2020《抗疫第一课》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
★ 2020全国防疫先进个人称号事迹学习心得5篇
★ 2020全国防疫先进个人称号事迹学习心得大全5篇
张伯礼院士谈中药治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中药还有哪些功效?
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中医中药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方舱医院的治疗效果令人赞不绝口,至于具体效果,除了张伯礼院士所提及的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外,钟南山院士也明确指出,中药连花清瘟对于抑制病毒复制也有着明显的效果,其实仅此两点就足以为疫情防控提供帮助,毕竟新冠肺炎作为自限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跟自身的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而病毒复制能力则会直接关系到传播速度和力度。
理论角度来说,中药对于新冠病毒的作用不是体现在攻击性的治疗,而是防御性的作用,通过用药调整人体环境,使得新冠病毒无法在体内存活,当人体内没有了病毒存活的环境,那么新冠病毒也就无法对人体继续造成伤害,这跟西医和西药直接杀死病毒的作用机理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说疫情之初在武汉方舱医院采用的新冠肺炎1号方还是比较明智的决策,简单理解就是通过中药调整体内的湿毒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和蔓延。
众所周知,中医中药在近些年以来的发展并不理想,甚至进入到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状态,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收到了“中医黑”的影响,但无法按照现代化的科学机制进行各种验证,也是中医和中药逐渐被冷落的原因,即便是早在十七年前的非典时期就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和当时的疫情周期较短,而没有卫后续的中医药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反观此次新冠疫情期间则利用方舱医院的轻症甚至部分重症患者印证了疗效。
对于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药来说,能够在新冠疫情中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说明中医药不但没有落伍,而且依然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体健康保驾护航,无论新冠肺炎1号和2号方,还是包括连花清瘟在内的各种中成药都被证明有利于疫情的控制,甚至已经在对意大利等国的支援中,也将部分疗效明确的中成药列入其中,便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充分肯定。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