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冠十万个为什么 > 正文

新冠十万个为什么

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第二版原文(新冠肺炎康复期的血浆治疗)

max2023-05-09新冠十万个为什么93

本文目录一览:

献血浆任何人都可以吗?

谣言:

“救命”血浆任何人都可以献。有的小伙伴说,我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美容手针身体好,需要血浆的话,我可以捐献,多抽两次没关系的。

辟谣: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明确提出,对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

在当前依然没有抗新冠病毒特效药的前提下,血浆疗法的见效无疑给新冠肺炎患者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日前,关于血浆疗法见效的消息屡见报道,但血浆短缺的难题亦随之而来。

治疗一名患者需要多少血浆呢?

2月15日,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已有的针对其他人体免疫细胞中的拆迁队是的是什么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经验表明,恢复期血浆使用时,首次剂量为200毫升,4小时内输注完成。然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可于次日或间隔24-48小时再次输注200毫升,最大输注剂量为500-600毫升(总剂量)。针对儿童患者,可按5毫升/公斤输注,时间间隔如上,最多输注次数不超过3次。每个患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疗程应根据其具体病情由医生而定。

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指出,输注剂量根据临床状况、患者体重等决定,通常输衡迹仔注剂量为200~500毫升(4~5毫升/千克体重)

截至3月5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3784例,其中重症病例5737例。

可见,恢复期血浆需求量之大。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在2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呼吁开展“千人献浆救千人”的活动,希望康复者献出血浆,让生命接续。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也呼吁康复者献血浆。

有的小伙伴说,我身体好,需要血浆的话,我可以捐献,多抽两次没关系的!

但是,抱歉,真的不可以。

这次的“救命”血浆只能是“恢复期血浆”,确切地说应该是“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

献血浆,这些条件要满足!

1、距首发症状不少于3周,解除隔离期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

2、经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如RTqPCR)证明咐汪献浆者体内无病毒核酸残留。

3、献浆者体内产生了高滴度的新冠病毒抗体,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康复患者血浆采集后,需要进行新冠病毒IgG反应性检测,滴度不低于160。

4、献浆者年龄(18~55岁)、体重(女≥45kg,男≥50kg)和自身健康情况等符合采浆标准。

5、经严格检测后证明献浆者体内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阴性。

献血浆,这些事情要注意!

献血浆前:

1、申请献血浆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居住地区单采血浆站办理供血浆登记,经体检化验合格后,发给《供血浆证》。

2、献血浆者只能在户口居住地区(县)的单采血浆站供血浆,不能跨区域供血浆或者流动供血浆。

3、献血浆时应做到每个供血浆者只有一个供血浆证。每次供血浆须持身份证、供血浆证,办理供血浆手续,体检化州桥验合格后方可供血浆。

4、空腹献血浆易造成头晕等不适感觉,因此,献血浆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食物应少油腻,这样既可保证献浆者在献浆时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又可避免因血液含脂量过高而产生脂肪浆等血液质量问题。

5、学习献血浆知识,消除紧张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

6、献血浆前不要服药,适量饮水或喝稀饭等,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充足睡眠,不做剧烈运动。

献血浆后:

血浆的主要成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以及脂类、无机盐、糖、氨基酸、代谢废物,还包含大量的水。因此,在献血浆后,可适量饮水,多补充高蛋白和高铁食物,促进血浆的再次合成。

注意:两次献血浆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4天。

献血浆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但如果患有贫血、慢性病、传染病,或者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均不适合献血。

捐献血浆,共同救治还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患者!

捐献血浆,托起生的希望!

延伸阅读:血浆的采集

1、血浆采集:采用血液成分单采机采集,每次采集血浆量200~400毫升,具体采集数量由临床医师评估确定。同时留样进行血浆质量检测。

2、血浆分装:将每份血浆分成100~200毫升/袋。

3、血浆贮存:将分装好的血浆快速冷冻至零下20℃以下或零上2~6℃储存。

科学辟谣和中国药学会联合出品

如何分离纯化新冠患者治愈后血浆中的抗体?

研究观察的 5 位病人年龄介于 36 岁到 65 岁,在接受血浆疗法时已经进行机械通气,并且具有比较高的病毒载量。输入血浆后,有 4 名患者在 3 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贯序器官衰竭估计(SOFA)降低,而氧合指数显著升高。输血后 12 天内,病毒载量也下降并变为阴性,相应中和抗体 SARS-CoV-2 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增加。输血治疗 2 周内,有 3 例患者摆脱机械通气。目前,这 5 例患者中,有 3 例已经出院,另外 2 例病情稳定。

不过,该研究中病例数量比较少,缺乏相关对照组,不能排除患者自行恢复、其他药物发挥作用等可能,血浆疗法的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伏慎尽管如此,这项研究成果还是让人看到了血浆疗法在治疗新冠重症患者方面的潜力。

同时国内研究团队分离出高效抗新冠病毒抗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团队对新冠病毒感染和恢复期病人体内保护性抗体反应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成功从新冠肺炎患者血液 B 淋巴细胞中,分离出 206 株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有两株抗体表现出强大的抗新冠病毒能力,可以将新冠病毒 S 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与人细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的结合降低 99.2%和 98.5%。

他们的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未经裤清同行评审的预印本平台 bioRxiv 上。本研究的第一作者为深圳三院的鞠斌博士和清华大学医学院的张绮博士。

利用康复患者的血浆治理重症患者主要是 " 看中了 " 其中的中和抗体,这些抗体能够阻止病毒持续感染细胞,以免造成更严重的病变。

血浆疗法的历史并不算短,最早可以追溯至 1891 年一位德国医生为濒死的白喉病患儿注射了含有白喉抗毒素的血清进行治疗。2003 年在与 SARS 的抗争中,我国经过无数学者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已总结出一套运用恢复期血浆作为辅助治疗 SARS 的临床治疗经验,获得一定成功。此后,在 MERS、甲型流感、埃博拉病毒感染等疫情中,同样有国内外研究者运用恢复期血浆疗法在疾病救治中取得一定成果。

基于先前的经验,国内《新型冠状病胡厅前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中就已经提到:" 康复者血浆治疗: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但康复者血浆由于来源受限、成份复杂、有效成份含量未知等因素,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相比之下,单克隆中和抗体具有便于大规模制备、质控、成份单一等优点,有利于解决血浆量少难以大量以用于临床的难题。但是分离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需要一定时间。

一位行业人士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般来说血浆疗法都是新的流行病初期没有办法的办法,推广血浆疗法目前来看不如研究疫苗来的更有效,这项研究发现了几个单抗可以竞争性结合病毒,单抗也属于药品,比如抗肿瘤领域就有很多单抗类药物,但范围应用也要走药品审批上市的道路

美国批准血浆疗法,此疗法是如何起作用的?

恢复期血浆治疗指的是将从已康复的患者身上采集返神富含抗体的血液,经过处理之后,再输注给其他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属于是被动免疫治疗的方法。

这种血浆治疗的原理是,当病毒感染人体的时候,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针对入侵的病毒产生免疫应答,激活机体的B细胞便会产生抗体,并且释放到进入血液中。当该病人康复时,其血浆中即含有针对该病毒的相应抗体,所以血浆治疗本质上就是抗体治疗。

近年来,有着许多新型病毒比如SARS,H5N1禽流感,埃博拉以及MERS的流行,在其所致疾病的治疗中,都有恢复期血浆疗法该治疗方法的身影。恢复期血浆疗法自其诞生以来,就为人类疾病得防治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这种方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实践中,他仍然存在着血浆中抗体浓度过低然后导致疗效不佳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随着免疫学的进展,人们慢慢认识到,抗体也并非我们所简单理解的那样,即只要机体有了抗体就能够将对应的病毒清除,我们逐渐认识到对于抗体的复杂性,甚至其有可能加重疾病的一面。

COVID-19感染者康复后的恢复期血浆中含有新冠携备病毒的抗体,这可以帮助一些重症患者达到临床救治的效果。

但是,COVID-19快速增殖复制的病原体,会与机体发生非常复杂辩世毁的互动,血浆治疗也不再是简单的抗体中和抗原的问题,而且临床发现在感染不同阶段进行干预,恢复的难度也大有不同。另外,该疗法还存在治疗性血浆的来源有限、不同人血浆中的抗体浓度、活性都不尽相同、血浆中的非中和性抗体可能会助长体内细胞因子风暴和其他安全性风险等问题。

注射“新冠特免血浆”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预防新冠病毒需要抗病毒中和抗体布防在呼吸道粘膜,仔局仿以阻止病毒与靶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新冠特免血浆”可念纤以完成这种布防。

“新冠特免血浆”能够通过特异性抗体来中和新冠病毒,但因为这是别人的血浆,有可能会破坏患者机体内的免疫平衡,诱发过敏反应及其它副作用。

国家卫健委印发腊铅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明确将血浆疗法的临床应用限定在“病情进展较快、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正常人最重要的预防手段依然是做好阻断传播途径的防护措施。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存在很大风险吗?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坚战”中,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立下了汗马功劳。

全国各地纷纷采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截至目前,共采集血浆上千例,用于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

那么,到底是什么“魔力”使得康复者血浆治疗在众多治疗方法中脱颖而出呢?

什么是康复者恢复期血浆?

一般情况下,人体感染病毒后,体内免疫系统就会针对这个外来的病毒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与病毒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其他免疫细胞辅助下,共同完成对病毒的灭活与清除。病毒无法继续感染人体正常细胞,疾病就痊愈了。

以新冠肺炎为例,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之所以能够痊愈,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这种“明星物质”一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高浓度IgG抗体,也可称为特异性抗新冠病毒丙种球蛋白。

这些抗体勇士们随着血液周游全身去寻找体内的病毒并与敌人英勇作战,当抗体打败病毒时,患者就康复了,但康复者体内的特异性IgG抗体还将在血浆中存在一段时间。这时我们从康复者身上采集的血浆就称为“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将这种含有高浓度IgG抗体的血浆输给新冠肺炎患者,抗体能迅速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中和或清除病毒,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这种用康复者在恢复期捐献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浆治疗相同感染者的方法已有上百年历史,属于被动免疫疗法。

输注恢复期血浆的风险、不良反应与处理

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来源、采集方法和应用指征与普通血浆大不一样,输血不良反应也比普通血浆多一些。最常见的仍然是过敏反应,极个别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血浆中的抗体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出汗甚至血压下降等情况。因此在血浆输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缓慢输注,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寒战、高热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同时实施抗休克抗过敏治疗、物理降温、对症支持等抢救治疗措施。

相对于药物和疫苗来说,恢复期血浆的成分比较复杂,它来源于传染性疾病的康复者,有病毒残留和细菌污染的风险,因此需要严格仔细筛查病原体。鉴于检测试剂和检测手段的限制,不能完全排除血浆含有未知病原体的可能。

应用恢复期血浆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捐赠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个体差异较大,血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也就很大,这直接影响血浆的治疗效果。所以对每一份血浆都需要用敏感试剂检测新冠病毒IgG和IgM 抗体效价,筛选最优质的血浆。

血浆中的有效成分是IgG抗体,这个抗体出现在疾病恢复期,半衰期为21天,采集太早抗体滴度较低;采集太晚抗体已衰减,滴度下降。因此要抓住抗体滴度最高的时期采集,也就是出院2-3周之内,因此宝贵的恢复期血浆来源十分有限。

恢复期血浆数量有限,弥足珍贵,所以在输注过程中不要过于考虑ABO血型及其他血型,也不需要交叉配血,同型和相容性输注均可,也可以进行异型输注,成年人输注200-400mL异型血浆不会导致溶血反应。小儿则需要同型或相容性输注。

血浆采集结束后如果不马上输注给患者,可以将血浆进行速冻后放置于-20℃以下保存。每一袋血腊塌巧浆都经过严格的病毒核酸检测,基本能杜轮键绝经血传播病毒的风险;规范化无菌操作保证了血浆不会被细菌污染,将输血导致的败血症风险降至最低。由于刚刚产生的最珍贵的保护性IgG抗体理化性质不稳定,这种血浆不推荐使用光化学法病毒灭活技术,也不主张提炼成浓缩的丙种球蛋白。

为了降低恢复期血浆输注不良反应,建议采集男性和未婚未育女性血浆,尽量不要采集有生育史的女性血浆,也不要采集有输血史、过敏史人员的血浆。

保证恢复期血浆的安全措施

1. 恢复期血浆捐献标准

许多新冠肺炎康复者为衫尘回馈社会曾经给予的救助,纷纷表示愿意捐献血浆。是不是所有的康复者都可以捐浆呢?其实,并非每一位康复者都符合捐献条件。在新冠肺炎治愈出院14天以后,临床医师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医学评估,如果既往有基础性疾病,或者心脏、肝肾功能不正常,血常规达不到要求,都是不能捐献的。除此之外,还有下列要求:

(1)患者已经彻底康复,体内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残留,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血液、大小便样本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2)康复者体内产生了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即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抗体滴度≥160(≥320的血浆疗效最好)。IgM抗体表示病毒新近感染、病毒复制或者病毒残留,所以IgM强阳性或高滴度的血浆不可用于临床输注。

(3)康复者身体条件符合采浆标准,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均为阴性。

(4)康复者知情同意,愿意捐献血浆。

2. 恢复期血浆采集流程

恢复期血浆用全自动单采血浆机或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等回输给捐献者。采集过程约30分钟,每次采集血浆200-400mL,医护人员全程监护确保捐献者安全。如果同一个捐献者愿意捐献2次,采浆间隔时间至少两周。

3. 恢复期血浆使用方法

恢复期血浆与普通血浆的适应证完全不同,前者是用于抗病毒治疗,属于病因治疗范畴;后者则用于扩容、止血、稳定机体内环境等。

恢复期血浆治疗最好在患者起病2周内开始,这时患者体内还有病毒复制或者病毒残留,用这种特异性抗体疗效很好,可以杀灭病毒,遏制病情恶化,减少重症病例,大大缩短病程。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血液、大小便等任意一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患者,都可以用恢复期血浆治疗,病毒核酸强阳性是恢复期血浆应用的金标准。

IgG抗体滴度≥160的恢复期血浆,200mL至400mL为一位患者的治疗量;IgG抗体滴度达到320或者640,治疗一位患者只需要150-200mL就可以了。

有些患者由于病毒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细胞因子风暴对抗病毒,病毒血症持续时间比较短,起病2周后基本检测不到病毒,但风暴给机体带来严重损伤,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细菌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肺泡细胞大量损害甚至全部损毁,这个时候没有好的方法了,可以试用恢复期血浆治疗,只是疗效已经大打折扣。

回顾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前世今生

早在19世纪末,就有研究者发现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对治疗白喉和破伤风有效;20世纪上半叶,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麻疹、腮腺炎、肺炎、休克、严重创伤及其他重症感染。但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发展使其被逐渐淘汰。

20世纪70年代,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阿根廷出血热治疗实验中取得了成功。1991年,我国的研究者同样运用恢复期血浆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获得了成功;2003年在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战斗中,我国学者经过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总结出一些恢复期血浆的治疗经验。此后,在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甲型流感、埃博拉病毒感染等疫情中,同样有国内外研究者运用恢复期血浆治疗获得成功。因此,在没有其他有效治疗措施时,尤其是新发传染病暴发性流行时,采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有可能是唯一被寄予希望的选择。

辟谣专家:李碧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国家级专家组成员,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专家组组长

复核专家:刘景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一级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会长,全军临床输血中心主任

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和科学辟谣联合出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