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
为了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防止肿瘤发生,机体的许多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许多种微量的多肽类因子。它们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异常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起发烧、炎症、休克等病理过程。这样一大类因子已发现的有上百种,统称为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各种生长因子等。许多细胞因子是根据它们的功能命名的,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1.自分泌作用。2.旁分泌作用。3.内分泌作用。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多效性、重叠性、协同性、拮抗性和双重性。
细胞因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它有助于阐明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机理,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细胞因子已用于治疗肿瘤、感染、炎症、造血功能障碍等,并收到良好疗效,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分子结构来看,细胞因子都是小分子的多肽,多数由100个左右氨基酸组成。细胞因子都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特异结合后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这些效应包括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杀肿瘤细胞效应,促进或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合成,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等。细胞因子的这些作用具有网络性的特点,即每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细胞;每种细胞可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不同细胞因子之间具有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的作用,由此构成了复杂的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网络。目前人们对这一网络的认识尚远未清晰明了。
最近几年,基因重组的细胞因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应答调节剂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最早用于临床的干扰素α在治疗白血病和病毒感染中收到显著疗效。中国的干扰素a1在1991年通过新药审评,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国际上已批准生产的细胞因子药物还包括EPO、干扰素γ、GM-CSF、G-CSF、IL-2等。由于细胞因子为人体自身成分,通过调节机体生理过程和提高免疫力来治疗疾病,在低剂量即可发挥作用,因而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是一种全新的生物疗法,将会很快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细胞因子:一类非抗体蛋白质的统称。此种蛋白质由一个细胞群(如已活化的T淋巴细胞)与特异性抗原接触后所释放。如淋巴活素.
细胞因子的研究渊源始于50年代的干扰素研究和60年代的集落刺激因子研究,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细胞因子研究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在80--90年代相继克隆出一大批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化学本质是多肽,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细胞因子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第一信使分子,是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产物。
在自然状态下,细胞因子受体 (cytokine receptor, CK-R)主要以膜结合细胞因子受体 (membrane-bound cytokine receptor, mCK-R) 和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soluble cytokine receptor, sCK-R)两种形式存在。 细胞因子复杂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是通过其与相应的mCK-R结合后所介导的,而sCK-R却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 sCK-R水平变化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部分重组sCK-R(rsCK-R) 基因工程产品已进入临床验证,关于sCK-R的产生机理, 结构特点及其免疫学功能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研究表明,体内的各种细胞因子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通过合成和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调节、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细胞因子互作网络。
您好!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的细胞因子受体而发挥生物学作用。细胞因子与其受体集合后启动复杂的细胞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引起细胞基因转录的变化。
参与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刺激造血功能;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诱导或抑制细胞毒作用,诱导其凋亡。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1.自分泌作用。2.旁分泌作用。3.内分泌作用。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多效性、重叠性、协同性、拮抗性和双重性。
细胞因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它有助于阐明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机理,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细胞因子已用于治疗肿瘤、感染、炎症、造血功能障碍等,并收到良好疗效,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主要分以下几类,下面将会介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的主要作用吧1.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L)简称白介素,由白细胞(和其他细胞)产生,并在细胞间发挥广泛炎症、刺激活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已报道的白细胞介素有30余种。Th1细胞因子主要是IL-2、IL-12、IFNγ;Th2细胞因子主要是IL-4、IL-5、IL-6、IL-10,分别促进Th1、Th2分化和功能,分别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IL-10和TGFβ是调节性T细胞的效应因子。
ILs 主要产生细胞 主要生物学作用
IL-1 单核-吞噬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① 促进T、B淋巴细胞活化、增生;
②增强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活性;
③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④介导炎症反应
IL-2 活化T细胞(Th1)
NK细胞 ① 促进T、B细胞增殖分化;
②增强Tc细胞、NK细胞和NK巨噬细胞杀伤活性;
③诱导LAK形成,产生抗瘤作用;
④作用具有沿种系谱向上的约束性
IL-4 活化T细胞(Th2)
肥大细胞 ① 促进T、B细胞增殖分化;
②诱导Ig类别转换,促进肥IgE或IgG类抗体生成;
③抑制Th1分泌IFN-γ、TNF-β、IL-2、等细胞因子,下调细胞免疫应答;
④诱导活化CD4+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
IL-5 活化T细胞(Th2)
肥大细胞 ①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诱导Ig类别转换,产生IgA类抗体;
②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分化
IL-6 单核-吞噬细胞活化
T细胞 ①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分泌Ig,
②促进T细胞增殖分泌,
③参与炎症反应,引起发热
IL-8 单核-吞噬细胞血内皮细胞
活化T细胞(Th2) ① 吸引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作定向趋势运管动;
②激活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增强炎症和过敏反应
IL-10 单核-吞噬细胞 ① 抑制巨噬细胞功能,降低抗原递呈作用,减少单核因子生成;
②抑制Th1细胞分泌IL-2、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下调细胞免疫应答;
③促进B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上调体液免疫应答
IL-12 单核-吞噬细胞 ① 促进Tc、NK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其杀伤活性;
②诱导活化CD4+T细胞分化为CD4+Th1细胞,
③作用有种属特异性
2.干扰素
干扰素(IFN)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干扰素。可分为I型和Ⅱ型干扰素:I型干扰素包括IFN-α、IFN-β,由APC和成纤维细胞产生,有较强抗病毒转录复制作用;II型干扰素即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通过激活APC功能和巨噬细胞、NK、CTL细胞功能发挥抗病毒作用。IFN-α已被成功应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
3.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目前至少有19个成员,在调节适应性免疫、杀伤靶细胞和诱导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α和淋巴毒素(LT,或TNF-β)。
4.集落刺激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CSF)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目前发现的集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刺激因子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生长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白细胞介素-11等。
5.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GF)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神经生长因子(N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等。
6.趋化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个蛋白质家族,分子量多为8-10kDa的多肽组成。趋化性细胞因子的主要功能是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感染发生的部位。分为4种亚家族:1.CC亚家族;2.CXC亚家族3.C亚家族4.CX3C亚家族。
免疫系统中细胞因子的功能,从大的分类来看如下几种功能:
促进T细胞中的CD4T细胞向Th1、Th2细胞变化。
从B细胞向抗体生成细胞变化,再到不同类的抗体生成细胞变化。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到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嗜碱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和自身增殖有关系。
与炎症的发生、抑制有关,也与淋巴细胞等的运动、肿瘤细胞的破坏等有关,可见有非常广泛的功能。各种细胞因子间相互促进或抑制,或是连锁性地工作(细胞分子的网络)。
细胞与细胞相互结合的过程,除了T细胞抗原受体的作用之外,作为承担细胞与细胞黏附浆糊任务的黏附因子的存在是令人注目的。黏附因子由于细胞黏附的方式不同而有各种型,可以分为整联蛋白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纤维连接蛋白族。整联蛋白族是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物质结合的辅助物质,在细胞外的部分与对手相结合、细胞内的部分与细胞骨架相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具有与免疫球蛋白相似结构的细胞间起到黏附作用。纤维连接蛋白族,分子内有植物凝集素、细胞生长因子类似的部分,也有补体结合区。
一个淋巴细胞上有若干粘附分子。例如,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粘附时很多粘附分子起到浆糊的作用。此黏附分子如不起作用,只有T细胞抗原受体就不发生任何反应。生成对付黏附分子的抗体就能抑制免疫反应。
在小鼠的心脏移植中黏附分子的功能充分表现出来。此时通常发生排斥反应,但向其中投入抗黏附分子抗体时,就不引起移植反应。
移植时,因细胞免疫通常引起排斥反应,而投入抗体使黏附分子一个也不起作用就能封闭了。其结果,免疫系统不起作用就防止了移植排斥反应。
在免疫系统中,抗体和T细胞的受体识别抗原,而补体将识别后的抗原最终破坏掉。
补体是由补体成分、血浆补体调节蛋白、膜补体调节蛋白及补体受体等蛋白质组成,有着精密调控机制的复杂的蛋白质反应系统。补体最初是靠病原菌和肿瘤细胞等活化,最后又担当起排除这些细胞的任务。
补体主要是利用下列三种生物活性来保护机体:一连串的链锁反应用膜攻击复合物(MAC)将细胞溶解的作用。附着在细菌等上面,有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效率的调理素的作用。产生炎症的传递物质,使各种细胞活化。
补体系统经过两种不同的途径来活化。第一途径,病原菌等表面蛋白质与其对应的抗体结合时,此抗体吸附补体的一种成分,由此复合物将补体成分活化,这样就生成把病原菌等的孔穴打开的成分,结果把病原菌溶解了。
第二途径是病原菌自身将经典途径的途中某处活化。此外,补体的一系列的功能产生出来的分解生成物附着在排除细胞的表面上,被红细胞所识别,运送到肝和脾中处理。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小分子量可溶性蛋白或蛋白多肽。
细胞因子的种类:
白细胞介素(ILS)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趋化因子(chemokines)生长因子(GF)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①
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③参与细胞凋亡。④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⑤促进各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⑥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⑦细胞因子异常可导致疾病的发生。⑧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问题一:细胞因子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经 *** 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小分子量可溶性蛋白或蛋白多肽。
细胞因子的种类:
白细胞介素(ILS)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 *** 因子(CSF)趋化因子(chemokines)生长因子(GF)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① 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③参与细胞凋亡。④ *** 造血细胞增殖,分化。⑤促进各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⑥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⑦细胞因子异常可导致疾病的发生。⑧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问题二:细胞因子主要有哪几类,简述其功能 ①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促进胸腺细胞、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增强Tc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引起发热,参与炎症反应; *** 造血功能;促进免疫应答;
②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穿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③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直接杀伤或抑制作用、通过TNF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促进T细胞及其它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TNF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或导致血管功能紊乱,使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造成肿瘤组织的局部血流阻断而发生出血、缺氧坏死);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过氧化物阴离子产生,增强ADCC功能, *** 细胞脱颗粒和分泌髓过氧化物酶;抗感染;TNF是一种内源性热原质,引起发热,并诱导肝细胞急性期蛋白的合成;促进髓样白血病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如促进髓样白血病细胞ML-1、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U937、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分化,机理不清楚;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④ 集落 *** 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集落 *** 因子是指能够 *** 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干细胞生成因子(SCF)多能集落 *** 因子(IL-3)、巨噬细胞集落 *** 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 *** 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 *** 因子(GM-C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上述集落 *** 因子除具有 *** 不同发育分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的功能外,其中有些还能促进或增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
⑤ 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为介绍有关趋化性细胞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在抗肿瘤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特异性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的应用研究新进展.趋化性细胞因子与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是IL-12诱导的抗肿瘤T细胞向肿瘤局部浸润的必备因素之一, 当运用CCR5的特异性阻断剂TAK-779时,几乎完全阻断了IL-12的抗肿瘤作用;
⑥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多功能的多肽类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血管的生成、细胞凋亡及机体免疫系统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TGF-β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
⑦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生长因子对人体的作用:1、对骨骼系统的作用:促进生成大量的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治疗骨质酥松、股骨头坏死、关节炎、风湿病和因钙缺乏导致的疾病。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加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酶的分解,增进食欲,治疗慢性胃炎。
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加强骨髓造血功能,促进干细胞生成,进而生成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加强左心室厚度,增强心肌弹性力,高效治疗心脏病。有效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蛋白,防止在血管壁沉积,治疗血栓。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加强肺部细胞功能,修正气血屏障,消除肺部毒素,治疗肺气肿、肺供养不足和呼吸系统疾病。
5、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促进人体荷尔蒙......
问题三: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和分泌特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简称: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可在体内诱导血管新生。 它由某些肿瘤细胞分泌,通过与血管内皮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同时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使内皮细胞迁移,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维持肿瘤的继续生长,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烈的血管生成因子,与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有关。 人VEGF基因定位于染色体6p21.3,为单一基因,全长14 kb,由8个外显子、7个内显子组成。编码产物为34~45 kD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VEGF经过转录水平的剪切,可产生5种异构体,根据氨基酸的长短依次命名为VEGF145,VEGF165, VEGF121, VEGF189和VEGF206。其中VEGF121是一种弱酸性多肽,不与肝素结合;VEGF165是碱性蛋白,与肝素的亲和力低,二者是以可溶性、自由扩散的形式被分泌的,易于到达靶细胞;而VEGF145,VEGF165和VEGF206则与肝素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分泌后结合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基质中,属于细胞相关性异构体。目前已证实VEGF是内皮细胞选择性有丝分裂原,除能增加内皮细胞胞浆内Ca2+的浓度及使微血管(主要是毛细血管后静脉及小静脉)对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增高外,尚能从多种途径使内皮细胞形态呈细长状并 *** 其复制, *** 葡萄糖转运入内皮细胞,促使内皮细胞、鼠单核细胞和胎牛成骨细胞移位,能改变内皮细胞基因激活的模式,上调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包括尿激酶型及组织型)及其抑制剂PAII的表达,诱导其他内皮细胞蛋白酶,间质胶原酶和组织因子的表达。VEGF介导了许多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管生成,在组织血管增生时,其表达也增强。胚胎发育的组织处于分化状态下的细胞其表达高于成年和已分化完全的细胞。生理状态下,VEGF可高水平地表达于胎盘,许多胚胎组织和一些有生理性血管增生的成人正常组织(如增生期子宫内膜)。此外,在动物和成人的正常肾小球细胞、心肌细胞、前列腺上皮、 *** 及肾上腺皮质和肺的某些上皮细胞也有低水平表达。病理状态下,在愈合中的皮肤伤口、银屑病、迟发性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层细胞中均有VEGF的过度表达。 目前发现的VEGF受体有5种:VEGFR1(Flt1),VEGFR2(KDR/Klk1),VEGFR3(Flt4),NP1和NP2。Flt1,KDR,Flt4均是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eceptor tyrcsine kinase,PTK),前两者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后者主要存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NP1和NP2为非酪氨酸蛋白激酶跨膜受体,含有长的胞外段和短的胞内段,不仅在内皮细胞表达,在某些肿瘤细胞内也有表达。VEGF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VEGFR2实现的。VEGFR2和VEGF结合后发生二聚体化且胞内的酪氨酸残基自身被磷酸化。VEGFR2已有6个自身被磷酸化位点被证实,Tyr1054,Tyr951,Tyr996,Tyr1059,Tyr1175,Tyr1214。这些位点的大部分功能未明,但已证实Tyr951与src同源区2蛋白(src homology 2,SH2)结合有关,Tyr1175是磷酸酶C-y(PLC-y)结合点。
问题四:细胞因子的作用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期专题旨在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细胞因子的特性及其应用。 你可以去 bio1000/zt/cell/46213 看看 真心的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