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耐受状态,指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表面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DNA滴度较高,而转氨酶水平正常,肝组织学也无明显异常。对于这个阶段的患者,国内外专家认为,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此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毒复制量很高,HBV
DNA常常大于10人6次方,IU/ml),乙肝五项血清学检测结果为e抗原阳性的“大三阳”状态,而肝功能正常,肝组织没有明显炎症或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很轻。这是由于体内的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不能识别和清除乙肝病毒,却把“敌”当“友”,与之长期“和平共处”,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母婴传播或幼年时的感染者,常可维持数年、数十年乃至终生。
临床上乙肝患者在感染病毒后超过半年,病毒未得到彻底清除,便会进入慢性阶段,这时候肝功能正常,无任何肝炎症状,也就是乙肝病毒携带阶段,这一阶段其实就是乙肝免疫耐受期。
出现乙肝免疫耐受期怎么办?在转氨酶超过正常的两倍时,表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开始了与乙肝病毒的排除反应,同时肝细胞表现为炎症性损伤,此时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人体免疫系统配合抗病毒药物一起对抗乙肝病毒,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抗病毒效果。在无法确定是否要抗病毒治疗时,建议做个肝穿刺,就能够确定有没有必要乙肝抗病毒治疗了。
另外,乙肝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定制,如何有效的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乙肝能不能治好的关键。在乙肝治疗时,乙肝病毒异变也会降低抗病毒的效果。乙肝病毒异变可以造成免疫逃逸,病毒不易清除;同时病毒变异后,可引起耐药,均可降低乙肝抗病毒的疗效。乙肝治疗如何防止病毒异变让很多患者头疼,所以应选择适当方案,避免异变的发生。
HBeAg阴性不是处于免疫耐受阶段。
1
免疫耐受期的特点是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
HBV
DNA载量高
(
常常
106
IU/mL,相当于107拷贝/mL),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并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或轻度炎症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
也就是说只有大三阳或大二阳,肝功正常,DNA比较高才是免疫耐受期。
2.HBeAg阴性说明体内的免疫系统已经启动了,根据DNA分成两种情况:非活动或低
(非)
复制期: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持续低于2000
IU/mL(相当于104拷贝/mL)或检测不出
(PCR法)、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这是HBV感染获得免疫控制的结果。
免疫稳定期:其他和非活动期一样,就是DNA是阳性的。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接受抗原刺激易发生免疫耐受性的时期是胚胎期和新生期。
免疫耐受性指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的状态。动物对自身成分是处在耐受性状态,而狭义的免疫耐受性是指与这自身耐受性相同的状态。
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对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对某一抗原已形成免疫耐受的个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不能产生常规可检测的免疫应答或免疫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免疫应答能力。免疫耐受性从属于特异性免疫耐受性范畴,可由于单独T细胞耐受、单独B淋巴细胞耐受,或二者同时耐受而表现为不能产生特异性迟发型变态反应,或血流中不出现特异性抗体,或两种情况并存。
免疫耐受是指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T细胞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从而不能执行正常免疫应答的现象。形成机制的原因有固有性免疫耐受和适应性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指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不再可以对一些特异性的抗原,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或者体液免疫。免疫耐受一般存在于人体内,它是人体对于自身的组织抗原不具有攻击性的机制,但是在一些疾病的情况之下也可能出现免疫耐受。
扩展资料: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耐受将形成:
1、外来抗原具有与机体表面抗原相同的表位。
2、在胚胎时期未建立与淋巴细胞接触,即人体免疫隔离部位(如眼晶状体蛋白等在正常情况下被屏障隔离于免疫系统之外,若因外伤溢出接触淋巴细胞,可诱导强免疫应答,导致交感性眼炎)。
3、机体免疫系统有缺陷,使得具调节作用的淋巴细胞生成有障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耐受
关键词:免疫耐受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