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细胞注射文章正文

甘露醇注射液会议总结(关于甘露醇输入过量的不良事件)

干细胞注射 2023年03月22日 20:58 im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你解决甘露醇注射液会议总结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敬请关注。 

静脉滴注甘露醇的观察与护理

静脉滴注甘露醇的观察与护理

甘露醇注射液是高渗透降压药,可使血液渗透压迅速升高,使脑组织和脑脊液的部分水分进入血液,而使脑组织脱水,起到降低颅内压的效果

此药为高渗透降压药,主要用于防止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通过临床上应用甘露醇治疗脑水肿患者的观察,发现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此药时会出现血容量不足及血压降低的情况,因此,在用药期间药及时观察并做好护理工作

1 静脉炎的产生

输注甘露醇时要求速度快,常用20号以上的头皮针穿刺。血管壁容易受损。快速滴注时可致局部静脉血管内渗透压迅速升高,血管内内皮细胞脱水,静脉壁的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

护理:要严格选择静脉,最好是粗直的静脉血管,护士应加强巡视,防止外渗。对长期输注甘露醇的患者经常更换穿刺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也可使用静脉留置针,以保护血管。若发生静脉炎,尽早使用硫酸镁湿敷或使用溃疡贴。

2 电解质紊乱

长期输注甘露醇 的患者,会出现尿量增多,血容量不足,伴随血钾的丢失会而出现低血钾。会出现肌无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膈肌麻痹,呼吸衰竭,危及生命[if !vml]

[endif]

护理:注意观察输注甘露醇的时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腹胀,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的症状,应提醒大夫,尽早做血清钾检测。结合化验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若病情较轻者,一般口服补钾。当出现神经肌肉表现时,应给予静脉补钾。

3生命体征的监测

心功能不全患者若快速滴注甘露醇时会造成脱水严重,尿量增多,血容量不足。从而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情况[if !vml]

[endif]

护理:对于脑血管意外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对于甘露醇的应用应该慎重。若是静脉滴注甘露醇,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巡视,避免因输入速度过快或血容量增加诱发心率衰竭

4对各类危重患者应用甘露醇时应注意检查尿液分析,血尿渗透压。以防患者的肾功能改变,

血尿渗透压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对有肾功能不全者

护理: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避免因巡视不当,观察不到位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5甘露醇肾病

大量快速注射甘露醇时会使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快,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在临床上会出现尿少,甚至急性肾衰。

6诱发脑血管病

长期输注甘露醇的患者可出现血液浓缩,使血液处于高粘状态,诱发脑血管病,还可加重老年人肾脏负担。对有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人应慎用。

甘露醇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通用名:甘露醇注射液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Mannitol In jection

汉语拼音:Ganluchun Zhusheye

该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D-甘露糖醇。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6H14O6

分子量:182.17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039

2性状

甘露醇注射液

该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低于15度是会结晶.用温开水化开即可。不影响药效。

3药物分析

方法名称:甘露醇注射液—甘露醇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甘露醇注射液。

方法原理:供试品加水稀释后取适量置碘瓶中,加高碘酸钠溶液后,再加碘化钾试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甘露醇的含量。

试剂:1. 高碘酸钠溶液

⒉ 碘化钾

⒊ 碘化钾试液

⒋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5mol/L)

⒌ 淀粉指示液

⒍ 稀硫酸

⒏ 基准重铬酸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1. 高碘酸钠溶液

取硫酸溶液(1→20)与高碘酸钠溶液(2.3→1000)110mL混合制成。

⒉ 碘化钾试液

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本液应临用新制。

⒊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5mol/L)

配制:取硫代硫酸钠26g与无水碳酸钠0.20g,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放置1个月后滤过。

标定: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15g,精密称定,置碘瓶中,加水50mL使溶解,加碘化钾2.0g,轻轻振摇使溶解,加稀硫酸40mL,摇匀,密塞,在暗处放置10分钟后,加水250mL稀释,用本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3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4.903mg的重铬酸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重铬酸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室温在25℃以上时,应将反应液及稀释用水降温至约20℃。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5mol/L)可取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临用前加新沸过的冷水稀释制成。

⒋ 淀粉指示液

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取上层清液,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⒌ 稀硫酸

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

操作步骤:精密量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甘露醇2.0g),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碘瓶中,精密加高碘酸钠溶液5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加碘化钾试液10mL,密塞,放置5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0.9109mg的C6H14O6。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一部,p.72。

4药理毒理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的作用。

⑴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的渗透浓度如下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5 275 20 1100

10 550 25 1375

15 825

⑵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

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 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5药动力学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

6适应症

⑴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⑵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⑶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⑷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⑹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⑹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⑺术前肠道准备。

7用法用量

成人用量

⑴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⑵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

⑶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⑷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⑹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

⑹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小儿用量

⑴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⑵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

⑶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

⑷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8不良反应

⑴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

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

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⑵寒战、发热。

⑶排尿困难。

⑷血栓性静脉炎。

⑹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⑹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⑺头晕、视力模糊。

⑻高渗引起口渴。

⑼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9禁忌症

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②严重失水者;

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

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10注意事项

⑴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⑵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⑷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

⑹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⑹下列情况慎用:

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

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

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⑺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

⑻随访检查:

①血压;

②肾功能;

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

④尿量。

11孕妇用药

⑴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

⑵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

12老年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

13药物作用

⑴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

⑵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

14药物过量

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防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15规格

⑴50ml:10g; ⑵100ml:20g; ⑶250ml:50g; ⑷3000ml:150g

16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望采纳

甘露醇详解

丁香园 神经时间(仅供专业人士学习)

目的是 脱水利尿 时,静滴。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降低眼内压,促进某些药物和毒物排泄等。

目的是 导泻 时,口服。

用于术前胃肠准备等。

临床常用的 20% 甘露醇(250 ml;50 g),在静脉注射后 20 min 内起作用,2-3 h 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 4-6 h。

根据甘露醇说明书及相关文献、指南,甘露醇用量、频次的合理范围分别为 0.25~1 g/kg、q8 h~q4 h、总量约为 1~2 g/kg/d。

习惯上以 0.5 g/kg 为半量,1.0 g/kg 为全量。

甘露醇用量用法的选择,不应纠结于全量、半量,也不应纠结于 q8 h、q4 h。

真正要关注的重点是,患者症状、体征、体重、肾功能、液体出入、血液循环情况、其他配伍药物等因素。

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选用个体化的方案,只要是在符合药代动力学、匹配药物说明书的合理范围内即可。

常用的有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和甘露醇注射液。

20% 甘露醇注射液容易结晶,用前必须严格检查。如已析出结晶,则应置于热水加温并振摇,使结晶全部溶解,静脉滴注时仍应使用有终端滤器的输液管,且必须冷至接近体温后静脉滴注,以免造成血管损伤及引起过敏反应。

不是, 比如颅内活动性出血、脑缺血、酮症酸中毒脑水肿等。

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水后,脑组织支撑力下降,可使早期血肿扩大;另一方面短时的高血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

甘露醇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静脉注入机体后,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使细胞间液中的水分迅速移入血管内,并由肾脏排出,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这一过程有赖于脑血管屏障的完整。

脑缺血患者,由于血脑屏障受损,甘露醇 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 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

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滞留,当血液内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渗透压明显降低,从而使水分从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引起颅内压反跳。

甘露醇滴速越快,脱水作用就越强,但输入速度过快会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导致头痛、视力模糊,同 时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以 10~15 ml/min 为宜,一般要求在 20 min 内滴完,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

甘露醇使用要点总结

剂量 :0.25~1 g/kg、q8 h~q4 h、总量约为 1~2 g/kg/d。

速度 :10~15 ml/min,20 min 内滴完

时间 :5~7 天,个别严重者可延长至 14 天。使用较长时间可出现低血容量、高渗透状态、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及心功能损害等。

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

剂量以 0.4 g/kg,输入速率不要超过 50 mg/kg/min 为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又可防止脑压反跳。

1. 高渗脱水剂

甘油果糖: 成人常用剂量为含 10% 甘油的甘油果糖注射液 250 mL~500 mL,缓慢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 1~1.5 h)。临床使用,常常需要输注 1~3 h。因为输注速度慢,难以快速提高渗透压,不能快速降低颅内压,不适合急诊使用。

高渗盐水 :AHA/ASA(美国心脏病协会 / 美国卒中协会)指南已明确推荐高渗盐水为降颅压首选药物之一,但给药浓度、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时机的选择上无统一意见,限制了其临床使用。

2. 利尿脱水药

呋塞米:多与其他脱水剂联用,成人常用剂量为 20~40 mg,静脉注射,2~4 次/天。

托拉塞米:成人常用剂量 10~20 mg,静脉注射,临床常用 q 6~q 8 h。对严重脑水肿与颅高压可联合其他脱水剂药物联用。

糖尿病病人能否使用甘露醇?

甘露醇临床应用有以下禁忌: 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国家基本药物,作为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青光眼、大面积烧烫伤等引起的水肿、腹水等常用药、首选用药,在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神经学科疾病治疗中尤其重要。回顾性总结甘露醇在神经学科疾病中的使用情况,提出临床应用中的一些误区,谈谈自己的用药经验。 1.1 甘露醇的应用误区: ⑴只要考虑颅内病变,首先予20%甘露醇静点。 ⑵不了解颅内压,甘露醇用量过大。 ⑶甘露醇用时过长。 ⑷甘露醇静点,越快越好。 ⑸脱水时,不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过度脱水。 ⑹甘露醇含糖量高,静脉滴注可致血糖升高。 1.1.1 就目前情况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时,大部分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实际上甘露醇的说明书上很清楚地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除外)。除非有脑疝迹象,否则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不用或慎用甘露醇。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自发性脑出血后8小时内开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85.7%)显著高于8小时以后使用甘露醇的患者(17.2%)。Hallenbeck等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证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确有疗效,但疗效的好坏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及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无关。 1.1.2 甘露醇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临床上多将颅内压大于2.7kpa,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界值。提出控制颅内高压阈值的目的是使在防治脑疝形成的同时,也应防止医源性过度降颅压而引起不良后果。 1.1.3 甘露醇用时过大、用时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或氮质血症;实验证明静脉注射甘露醇96小时内即可见到肾脏损害,大量快速静点时,可造成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 甘露醇还可进入血脑屏障破坏区,加重局部脑水肿;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 1.1.4 甘露醇的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甘露醇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以致头痛、视力模糊,同时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1.1.5 甘露醇是一种结晶糖醇,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7%~7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在空气中不氧化,在人体内代谢与体内胰岛素无关,不是口腔微生物作用的适合底物而不致龋齿。甘露醇作为脱水药和渗透性利尿剂,临床应用不会导致血糖增高,且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以及防龋齿的甜味剂。 1.2 甘露醇临床应用经验:20%甘露醇脱水作用快、强,作用时间较长。注药后10min~20min内颅内压开始下降,0.5h降到最低水平,可使颅内压降低50%~90%。约1h后颅内压开始回升,约4h~8h回升到用药前水平。一般用量:1g/kg.d~2g/kg.d,0.25g/次~0.5g/次,3次/d~4次/d。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

求采纳

甘露醇静滴注意事项

1、静脉点滴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循环负荷过重而致心衰或肺水肿,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儿童与老年人。

2、甘露醇中加入氨茶碱、维生素C可提高疗效,减少用量,每克甘露醇约排尿10ml,进行性肾衰、肺水肿、颅内活动性出血(开颅手术除外)者慎用,老年及心衰者联合速尿,应用中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3、静脉滴注时,护士必须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滴注速度和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或需加压滴注者,必须自始至终守护床前,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甘露醇必须在无结晶情况下应用,若有结晶,应先加温溶解后方可使用,若静滴时出现结晶,应及时更换,以防影响治疗。

5、由于甘露醇滴速较快,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导致静脉变硬、闭塞等,因此,要经常更换注射静脉部位或使用静脉留置针。

扩展资料:

甘露醇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参考资料:甘露醇注射液_百度百科

静滴甘露醇不良反应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的组织脱水剂,临床上应用广泛,那么你知道静滴甘露醇不良反应有什么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静滴甘露醇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静滴甘露醇不良反应

1 甘露醇致肾损害

甘露醇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中,肾损害最为常见。甘露醇致肾损害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随着用量的增加,甘露醇在体内积蓄,将出现少尿、无尿、血尿、 肾功能 受损,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目前一般认为甘露醇日剂量应200g,年老及肾功能欠佳者日剂量应150g为宜,肾衰者甘露醇日剂量一般不得超过50g。除与剂量相关外,甘露醇所致的肾损害尚与患者的年龄、基础 疾病 、肾功能状况以及合并 用药 等因素有关。如脑血管病患者在使用甘露醇治疗时,由于其高 血压 及全身动脉硬化的病理基础,本身已有潜在的肾功能损害,更易导致肾功能衰竭。老年人肾脏萎缩,肾血管硬化,肾功能处于退行性变阶段,肾脏功能降低;小儿肾脏发育欠成熟,肾贮备能力较低,颅内高压时往往伴有神志不清,不能配合治疗,最易发展成肾功能衰竭。

2 甘露醇致中枢 神经 系统损害及体液失衡

甘露醇注射速度过快,可产生一过性头痛、视力模糊、 头晕 等症状。这与 大脑 脱水、颅压低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电解质紊乱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造成体液失衡是由于甘露醇经肾小球过滤,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导致水和电解质经肾脏排出体外,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3 甘露醇致过敏反应

甘露本身并无抗原性,但可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为抗原性物质,从而使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后致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 荨麻疹 、过敏性休克等。甘露醇所致过敏反应可能与患者体质有关,一般用药量不大即可产生过敏反应。如1例患者在静脉注射甘露醇时发生广泛性荨麻疹样风团疹,同时伴 呼吸 急促,双手颤抖等现象。甘露醇也可导致严重过敏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致严重后果。如有2例颅外伤患者在应用少量甘露醇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血压降低、意识不清等症状。以上病例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停止用药,经抗休克及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故用药过程中应加强监测,作好急救准备。

4 甘露醇致 心血管 系统的损害

甘露醇注射液为高渗溶液,静脉滴注可对局部血管产生刺激,渗入血管外可使局部组织坏死。甘露醇进入 血液 循环后使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荷,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还可进一步造成肺脏的损伤,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甘露醇。如有3例患者因输注甘露醇注射液过快而导致静脉炎。研究表明,甘露醇注射液的高渗和微粒成分可使局部静脉出现疼痛。其放置时间过久或输注时湿度较低,均会有纤细结晶析出,大量颗粒在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引起血栓,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静脉炎。另有2例脑卒中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导致肺水肿。分析为患者年龄较大,又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 冠心病 ,在原有后负荷过重,心肌缺血,心肌收缩力减弱的基础上,前负荷突然加重,使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肺循环阻力急剧增加,超过肺泡间淋巴循环转运能力而发生肺水肿。

5 口服甘露醇的常见不良反应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从而能升高小肠液的渗透压,形成高渗环境,使体液渗出于肠腔,蓄积而产生渗透性 腹泻 ,故常用于导泻和清洁肠道。口服甘露醇的不良反应较少见,但也有导致剧烈 腹痛 、 肠梗阻 、肠穿孔、低钠性脑病、甚至猝死等严重不良反应。如有1例结肠病患者,其本身就已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由于肠道狭窄变形,短期内进入大量甘露醇溶液,形成高渗环境,肠腔内容物迅速扩张,肠蠕动增强而形成急性肠梗阻。另外,甘露醇还可引起狭窄部位或癌周组织水肿,可导致完全性肠梗阻。所以建议,对结肠病患者应禁止口服甘露醇而改用肥皂水清洁灌肠。另有1例口服甘露醇导致的猝死病例。分析原因可能是甘露醇被分解产生气体,推动膈肌上移,使胸腔内压力升高,加剧心肌缺血,同时压迫刺激心肺血管及心脏本身,反射性地作用于心脏,造成心源性猝死。

静滴甘露醇的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 措施 治疗肾病综合征、 肝硬化 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静滴甘露醇的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

(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

(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2.小儿常用量:

(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

(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猜你喜欢:

1. 甘露醇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2. 甘露醇的作用与副作用

3.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4. 肝素的不良反应

5. 留置针的不良反应

关于甘露醇注射液会议总结和关于甘露醇输入过量的不良事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甘露醇注射液会议总结

发表评论

干细胞治疗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30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