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部位注射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应避开)
本文的目的是仔细研究选择合适部位注射的重要性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应避开这两个概念,帮助你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打胰岛素打哪个部位好?
腹部:是应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开3~4指的距离外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至肌肉层。这个部位最适合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
另外,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和臀部也是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大腿外侧: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宜注射。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5毫米)笔用针头。
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此处是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因为上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必须注射上臂时,建议使用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5毫米)或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
臀部: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因为臀部的皮下层较厚,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慢,这样更能很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同时又无需捏起皮肤也无肌肉注射风险。
打胰岛素的部位 打胰岛素时要注意什么部位
1、选择合适的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人体中有好几个部位是适合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也应该在这几个部位中挑选,适合注射的部位主要有人体的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臀部等。在腹部注射的时候应该。避免不要靠近腰部两侧进行注射,因为腰部两侧皮下组织是比较薄的,注射的时候容易容易扎到肌肉。
2、选择合适的针头
目前注射胰岛素的针头有非常多的规格。在选择针头的时候,应该选择较短的针头,避免因为针头过长扎到肌肉层。在选择砖头的时候还是要根据人的体型来选择,如果过于肥胖,选择最短的针头,就不能够到达皮下组织了。
3、进针的角度也要注意
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也要注意针头和皮肤的一个角度,当注射针头比较长的时候,更是应该倾斜一些,否则就很容易注射到肌肉层。针头长,进针的角度一般采用45度。针头短或者是给儿童注射,进针90度就好了。
注射前:预混型胰岛素要摇匀;
如果用的是预混的胰岛素,由于它是一个混悬液,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摇匀,上下摇动十次以上,充分摇匀再去注射,否则里面的浓度可能不均衡,影响胰岛素的浓度,从而影响降糖的质量。
注射中:局部皮肤需保持清洁干燥,注射速度不能太快;
胰岛素使用的过程中要保持局部的皮肤清洁干燥,如果胰岛素注射的这些部位有硬结或者破溃,一定要避开这些部位去注射。有的病人发现注射完了,会在针尖带一些胰岛素出来,这个要注意。一般情况下来说,出现这种情况,是注射的速度太快了。
注射后:胰岛素注射完后需停留十秒钟;
注射完以后一定要在皮下停留十秒钟以上,等到胰岛素充分吸收以后再把针头拔出来。
可以配合蜂胶一起于糖尿病。蜂胶对于糖尿病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血糖,原理是通过本身的抗炎、免疫、抗氧化的特性,恢复一部分的胰脏功能,使胰岛细胞损伤得到修复,功能有所提高。蜂胶以及其所含的一些物质,对于延迟糖的吸收,以及延迟或者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蜂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治疗难点在于蜂胶本身的提纯度比较低,所以在临床上应该谨慎的、合理的使用。蜂胶除了控制血糖之外,还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保护肝脏等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作用。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粒,温开水冲服
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由于病情的需要,一些糖尿病患者要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目前,临床用的胰岛素治疗方式有: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肌肉注射、胰岛素静脉注射、胰岛素泵治疗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胰岛素皮下注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病人,一般不需要住院,病人或病人家属在家即可进行。所以糖尿病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非常重要。
注射前先要弄清胰岛素的含量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时,首先要了解应该注射多少胰岛素。一般每瓶10毫升的胰岛素注射液含胰岛素400单位,即每1毫升注射液中含有40单位胰岛素。但也有每瓶3毫升含300单位胰岛素的。因此,注射前一定要弄清楚您所用的注射液每毫升中含多少胰岛素,以免因为抽吸剂量错误导致误打,造成患者低血糖或高血糖。
要学会使用不同种类的注射器 一般注射胰岛素用的注射器有两种,一种为1毫升容量的普通注射器,也就是国产注射器。这种注射器上标注的刻度标识为“ml”(毫升),病人要根据所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含量进行单位换算。另一种注射器是注射胰岛素专用的,也就是美国生产的“BD”针。这种注射器是按每毫升注射液含40单位胰岛素制作的,病人如果使用的是这种注射器,则不用再进行胰岛素单位换算。
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很重要 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通常有腹壁、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在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人体的吸收是不同的。在腹壁注射吸收最快,双上臂外侧次之,臀部及大腿外侧吸收慢些。所以,长期在大腿外侧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偶尔改在腹壁注射,就有可能发生低血糖。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还会使局部皮肤吸收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更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如果病人的双上臂及腹壁两侧都出现了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现象,病人的血糖控制就会不理想。所以,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皮肤健康,按正确的方法注射胰岛素是非常重要的。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注射前半小时应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待药液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注射。
●注射前操作者一定要洗手,并准备好胰岛素药瓶、注射器和酒精棉球等注射所需要的用品。
●注射短效胰岛素时,应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液瓶盖,然后用注射器吸取与所需胰岛素注射液等量的空气注入胰岛素瓶内,左手再将胰岛素药瓶倒转,右手持注射器抽吸胰岛素。
●如果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应将胰岛素注射液瓶平放在手心中,用双手夹住药瓶,来回滚动十下左右,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再按上述方法进行。
●自行混合两种剂型胰岛素时,必须按上面的步骤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如果把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瓶内,这瓶胰岛素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选好注射部位后,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待酒精干后,用一只手将注射部位的皮肤捏起约1寸左右,另一只手将针头的一半以45度角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针头要在皮下停留10秒钟左右拔出,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虽然腹壁(肚脐周围10厘米内不能注射)、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都是胰岛素注射的适合部位,但最好的部位是腹壁。即使这样,也不要在同一部位同一点上注射次数过多,各部位要交替使用,以避免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现象。
打针的准确注射部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这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至股骨上部。注射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起自股丛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注射时注意坐骨神经体现投影:自大转子尖至从骨结节中点向下至胭窝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臀大肌注射定位: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这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至股骨上部。注射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起自股丛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注射时注意坐骨神经体现投影:自大转子尖至从骨结节中点向下至胭窝。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a以食指尖和中指类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骼吟下缘处,在骼峪、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股外侧股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取得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体位:可取坐位或卧位。(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彩以下姿势: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股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必考重点速记:注射给药
(1)操作环境整洁,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2)注射前护士应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注射后再次洗手。
(3)无菌注射器的空筒内面、活塞、乳头及针头的针梗、针尖,均应保持无菌。
(4)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并保持无菌。常规消毒法或用棉签蘸安尔碘,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擦2遍,直径应在5cm以上,待干后,方可注射。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认真执行 三查七对 ,在注射前、中、后均应仔细查对。
(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如发现药液有混浊、沉淀、变色、变质,药物已过有效期,以及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应用。
(3)如同时注射几种药物,应注意查对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注射用物应做到一人一套,包括注射器、针头、棉垫、止血带。
(2)所有物品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一次性物品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黏稠度、刺激性的强弱、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一次性注射器应型号合适,在有效期内,包装密封好。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痕,不漏气;针头应锐利、无钩、无弯曲;注射器和针头必须衔接紧密。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应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局部皮肤应无损伤、炎症、硬结、瘢痕、皮肤病。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6.注射药液应现用现配:注射药液应在规定注射时间前临时抽取,以防药液效价降低或被污染。
7.排尽空气:进针前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以防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应注意防止浪费药液。
8.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根据注射法的不同,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注意不可把针梗全部刺人注射部位。
9.注药前检查回血:进针后注入药物前,应抽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后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直接注入血管内;静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
10.减轻病人疼痛的注射技术
(1)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使肌肉松弛,便于进针。
(2)注射时做到 两快一慢 ,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且注药速度应均匀。
(3)注射刺激性强的药液,应选择粗长针头,且进针要深。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减轻疼痛感。
(二)注射前准备
1.用物准备
(1)注射盘。
(2)注射器和针头:按照注射原则进行选择。
1)注射器的乳头、空筒内壁、活塞应保持无菌。
2)针头的针尖、针梗、针栓内面应保持无菌。
(3)药物:根据医嘱准备药物,常用的有溶液、油剂、混悬液、结晶、粉剂等。
(4)注射本:根据医嘱准备注射本,以便进行 三查七对 。
(5)无菌包。
2.药液抽吸法
(1)自安瓿内抽吸药液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进行查对。
2)轻弹安瓿,使安瓿尖端药液流至体部。
3)用75%乙醇棉签消毒安瓿颈部,用砂轮在其颈部划一锯痕,再次消毒,以拭去细屑;如有蓝色标记,则不需划痕,用75%乙醇棉签消毒一遍即可。
4)折断安瓿。检查并打开一次性注射器。
5)抽吸药液:将针尖斜面向下,伸入安瓿内的液面下,手持活塞柄,抽动活塞进行吸药。
6)排尽空气:将针头垂直向上,示指固定针栓,轻拉活塞使针头中的药液流人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然后轻推活塞,驱出气体,注意不要浪费药液。如注射器乳头偏向一侧,应将注射器乳头向上倾斜,使气泡集中于乳头根部,再按上法驱出气泡。
9)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按时观察反应。
10)洗手,记录。
(2)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作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备0.1%盐酸肾上腺素;如对所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做皮试,应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标记。
3)消毒皮肤忌用安尔碘,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4)拔针后切勿按揉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5)如需做对照试验,应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9%氯化钠溶液0.1ml,20分钟后,观察对照反应。
3.皮下注射法(H) 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目的
1)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药效时采用。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
(2)部位:常用的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 ,
(3)操作方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查对药物,检查并取出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排气,放无菌盘备用。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2019年护士执业考试精品课程专题点击
2018年护士执业资格证注册专题
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备考-每日一练点击立刻获取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
选择合适部位注射的重要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应避开、选择合适部位注射的重要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选择合适部位注射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