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知识 > 正文

养生知识

间充质干细胞和nk细胞哪个更大(间充质和干细胞的区别)

max2022-12-24养生知识74

脐带血不只有干细胞|NK细胞,抗癌的绝密武器

通常我们谈论到脐带血时,瞄准的是打一针干细胞有什么用百龄干细胞怎么找呢脐带血移植为病患带来充满活力且整装待发的造血干细胞,但作为如此神效的生物资源,想要物尽其用绝不仅仅只围绕干细胞来做文章, 脐带血中的其他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细胞组分也具有强力的治疗作用:

如 调节T细胞,其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一些自身免疫疾病;

CAR-T细胞则是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花费多少当前医学界为激活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而热点追踪的成分 【1】 ;

脐带血来源的 树突细胞(DC)外泌体可以抗击乙型肝炎和乳腺癌……

脐带血可谓一身是宝。近年来对于脐带血中蕴含的丰富NK细胞所做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揭示了它针对肿瘤强大的克制机理。

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的简称,如果不是对免疫学有一定基础,可能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NK细胞从形态上说属于 大颗粒淋巴细胞 ,相比起我们更加熟知的T细胞和B细胞,它的占比相对较小,在全体免疫细胞中仅占有15%,但仍旧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员。

NK细胞表面含有表达多种活化性和抑制性受体,能够严厉地扫视恶性病变细胞,它的存在相当于一个慑服群小的监视器。

当 NK细胞被激发活性后,就会快速增殖并释放细胞因子,提高细胞毒活性 ——由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granzyme)诱发凋亡颗粒进入那些受损或病变的细胞,使之凋亡。

比起它的同胞兄弟T细胞来, NK细胞具有亚群少、体内存活时间短的特点, 虽然在免疫应答时长上不如T细胞,但胜在不可预期风险大为降低。从治愈病患的角度讲,T细胞治疗考虑到免疫排斥效应,多用自体细胞,而NK细胞治疗即便采用异体移植,也没有明显的排斥宿主反应,这就大大拓宽了移植物来源,在临床应用上更为便利 【2】 。

NK细胞对于某些癌症具有更为精准的进攻欲望,例如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肾癌、乳腺癌及卵巢癌,因而医药研发部门针对NK细胞的免疫检验点进行了大量实验,例如根据Ⅱ期临床研究数据,NK细胞的免疫检验点之一NKG2A抑制剂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癌,逾三成患者有一定症状缓解;而另一免疫检验点KIR对应的分子抑制剂IPH2101也进入了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期望 通过使用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和特异性抗体等药物提升NK细胞的抗癌功能。

NK细胞不仅能助力消灭癌细胞,还能参加 调节免疫细胞应答, 例如分泌趋化因子,增强传统树突细胞在肿瘤内的浸润,也可通过分泌干扰素γ来调节T细胞亚群功能。NK细胞并非强在单打独斗,而是为其他同胞兄弟提供增益buff,携手抗敌 【3】 。

NK细胞的取材广泛,包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脐带血或干细胞。 满足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cGMP)的同种异体脐带血不需要饲养细胞刺激也可扩增至临床所需数量,并且其基因型和同种异体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移植基因型相符,因此 把脐带血作为NK细胞的来源在成本和难度上都比较适合 【4】 。

NK细胞甚至被医学研究机构寄希望于 治疗新冠肺炎, 在疫情之初就已经立项采用脐带血NK细胞联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COVID-19。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当下,也许很快我们就能见到NK细胞大显身手、扶危济困的身影了 【5】 。

参考资料:

【1】

【2】 方芳,肖卫华,田志刚.NK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09):1025-1030.

【3】 葛梦茹. NK细胞及其亚群对重症肌无力患者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D].山东大学,2020.

【4】王志华. NK细胞抗肿瘤临床转化研究进展[J]. 转化医学,2016,23(03):419-426.

【5】孙颖飞,陶博,任奇杰. 脐带血细胞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输血杂志,2021,34(06):673-67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慢生命NK细胞和干细胞的区别?

NK属于免疫细胞,作用机理在于清除体内不良细胞,提高抵抗力,维持健康态,起到延缓衰老,防癌抗癌的功能。干细胞是种子细胞,修复受损细胞,替代衰老细胞,激活休眠细胞,起到美容抗衰治疗疾病的功能。

深圳综合细胞库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区别在哪里?

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增能力远远的高于造血干细胞。通俗点的讲一个是万能的,而另一个只是单一的。

NK细胞简介

1.NK细胞简介

NK细胞又称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是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NK细胞形态上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是除T细胞、B细胞之外的第三大类淋巴细胞,约占血液中所有免疫细胞(白细胞数量)的15%,属于天然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肝脏和脾脏,在人体内NK细胞主要特征为 CD3-CD56+ 淋巴细胞群,其中血液中主要为 CD16+CD56dim 亚型(根据细胞上CD56分子表达密度的差异,将NK细胞分为CD56dim和CD56bright两个亚群;CD56dim占NK细胞90%以上,主要为细胞毒作用,表达中度亲和力的IL-2受体(IL-2R),具有更强的杀伤活性;CD56bright可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主要起免疫调节作用,高表达IL-2R)。

NK细胞是体内负责杀伤老化、受病毒感染、肿瘤等异常细胞的最主要“战士”。NK细胞与人体其他150多种白细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统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细胞的配合,自己单独就能识别和攻击外来细胞、癌细胞和病毒。循环的NK细胞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一旦被激活,它们会渗透到组织中,分泌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攻击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NK细胞是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可非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且无 MHC限制 。除了具有强大的杀伤功能外,还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与机体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免疫功能。临床研究发现 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均有一定效果。

2.****NK细胞表面受体

NK细胞识别自我与非我并不需要体细胞基因重排产生识别不同抗原的克隆,而是表达多种受体执行功能。

NK细胞受体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如KIR),C型凝集素家族如NKG2受体,天然细胞毒性受体(NCR):NKp46、NKp44和NKp30,下表例举主要的受体及其调节功能:

3.****NK细胞的作用机制

NK可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穿孔素在靶细胞表面穿孔,使颗粒酶b进入靶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同时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如ifn-v、tnf-x、gm-csf、il-3、m-csf等,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或通过进一步激活其他种类免疫细胞攻击靶细胞。并可表达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蛋白(fasl)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使靶细胞进入程序性凋亡状态。

NK细胞治疗流程

NK细胞的“动态平衡”状态受细胞表面多种受体蛋白的调控,简言之,分为2类: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和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图a. 正常情况下,KAR与自身细胞上多糖类抗原结合产生活化信号,同时KIR与MHC I类分子结合,产生抑制信号且占主导地位,以保证自身组织细胞不被破坏,阻止NK对自身健康细胞的杀伤。

图b. 当细胞表面MHC I类分子发生改变或减少缺失(肿瘤细胞或其他损伤的细胞为逃逸获得性免疫追杀而下调MHC消除抑制信号),影响与KIR结合,不能产生抑制性信号,NK则活化,释放溶解性颗粒产生杀伤效应(MHC I丢失自我) 。

图c. 即使存在抑制信号,肿瘤细胞亦可通过过表达表面抗原与KAR结合,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激活NK细胞受体来表达被诱导的应激配体,此时活化信号超过抑制信号,继而激活NK细胞杀伤靶细胞。

图d. NK细胞还表达IgG1和IgG3的低亲和力受体FcγRIII(CD16),可与肿瘤抗原特异性抗体Fc段结合,介导NK细胞识别并杀伤被抗体包被的肿瘤细胞,亦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ADCC也是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主要方式。

目前认为NK细胞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杀伤作用:

1.NK细胞直接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细胞毒性颗粒,活化半胱天冬酶(caspase)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2.活化NK细胞表达Fas(CD95)配体和TRAIL(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分子,诱导CD95+靶细胞和TRAIL受体阳性的靶细胞通过内源酶的级联反应发生凋亡;

3.细胞因子介导的杀伤作用,NK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IL1、IL5、IL8、IL10和GCSF;

4. ADCC作用。

4.****NK细胞如何发挥治疗作用?

鉴于NK细胞自身的作用机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主要通过以下策略来促使NK细胞发挥最大的作用: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解除NK细胞的抑制信号;

2,使用NK细胞进行癌症治疗;

3,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与NK细胞结合;

4,双特异性分子联结NK细胞活化受体和肿瘤细胞。

图a. 某些激活的NK细胞表达PD1和CTLA4。研究者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检测到其NK细胞表达PD1,应用PD1单抗(CT-011)后能修复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此外,应用PDL1的IgG1单抗还可能激发NK细胞的ADCC。NK细胞表面KIR类的抑制性受体(KIR2DL1, KIR2DL2 和KIR2DL3)可与MHC I类分子结合,抑制NK细胞活化,体外实验表明,应用IPH2102单抗阻断KIR2DL1-3,可以增加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图a所示)。在AML和MM的临床I-II期研究已证实anti-KIR的安全性,虽然目前anti-KIR单独应用没有展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效应,然而其与CTLA4或PD1抑制剂联用值得期待。

图b. 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出现供体与受体之间不匹配情况下,通过抑制NK细胞的KIRs对不识别MHC类I分子表达的转移的同种异体肿瘤细胞,进而杀伤肿瘤细胞。

图c. CRA-T大家都耳熟能详,模仿CAR-T的CAR技术,已研发出CAR-engineered NK cell(如图c所示),其原理亦是通过在NK细胞表面嵌合肿瘤特异性抗原受体,靶向识别并摧毁肿瘤细胞。体外实验提示,其CAR-engineered NK cell展示出较ADCC更强的细胞毒作用,可能与CAR与肿瘤表面抗原结合较IgG-CD16展示出更强的亲和力,目前CAR-engineered NK cell还处于研发阶段,期待其在体内试验中的疗效。

图d. 以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CD16和NKG2D为靶点的双特异性分子,可以靶向NK细胞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双特异性分子被设计用来识别激活NK细胞受体结合另一端的肿瘤抗原,以使NK细胞杀灭过度表达这些抗原的肿瘤细胞)

利用NK细胞潜能的治疗方法示意图

NK细胞在免疫监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对NK细胞的分子特征和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开发以NK细胞为基础的靶向免疫治疗可能引发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突破,以NK为基础的潜在免疫治疗靶点。

5.****肿瘤细胞如何逃逸NK细胞攻击?

如图所示,肿瘤细胞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逃逸NK细胞攻击:

a.血小板包被肿瘤细胞,并释放TGF-β等免疫抑制因子,表达GITR配体与KIR结合或下调KAR,抑制NK细胞激活;

b.肿瘤细胞分泌免疫调节分子,如PGE2、IDO、TGF-β和IL-10等;

c. 肿瘤细胞分泌可溶性NKG2DL,中和NK细胞表面受体;

d.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等分泌免疫抑制因子,表达NKG2DL,下调NK细胞表面受体。

肿瘤细胞逃逸NK细胞机制

本文转自干细胞者说

NK细胞和K细胞的不同点

1、数量不同

K细胞占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7%,NK细胞占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2%~5%。

2。免疫杀伤方式不同

K细胞必须在抗体协助下才能具有免疫杀伤作用,NK细胞不需抗原激活,更不需抗体的协助,它可直接杀伤靶细胞。

3、细胞体积不同

K细胞体积略大,是中型淋巴细胞,其直径约为9~12μm。NK细胞是大淋巴细胞,平均直径为12~15μm,胞质较多,在胞质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

4、免疫性质不同

K细胞主要攻击比微生物大的靶细胞,可以是病毒感染的细胞,如慢性活动性肝炎中的肝细胞,由于这种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吞噬,K细胞具有细胞外的杀伤作用,将它们清除,对肿瘤细胞也有明确的杀伤作用。

NK细胞的这种抗感染和抗肿瘤的杀伤作用是广谱的,所NK细胞是非特异性的杀伤靶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消灭癌变细胞的第一道防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然杀伤细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杀伤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来源不同

造血干细胞一般来自骨髓、外周血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有三个主要来源:骨髓、脂肪组织、婴儿出生时娩出的胎盘组织,其中,以胎盘中存量最多。

第二两者的可分化的方向不同

造血干细胞一般来讲只会分化为血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能诱导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譬如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等,而一般成体干细胞只能分化形成一种细胞。所以,间充质干细胞也被称为“多能”干细胞。

第三两者的特性及用途不同

目前来讲,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原性要比造血干细胞的低。

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在其它实体瘤的治疗中,比如淋巴瘤,生殖细胞瘤,乳腺癌,小细胞肺癌,主要应用于常规治疗失败或复发难治以及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促进造血恢复功能,修复损伤或病变的组织器官。

因为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形成多种不同细胞,其未来在干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