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得了尿毒症(尿少是什么病的前兆)
本文目录一览:
- 1、得了产后面部护理尿毒症有什么症状?
- 2、尿毒症是怎么得上的?前兆是什么?
- 3、尿毒症的早期征兆一般会有哪些
- 4、怀疑自己得了尿毒症,怎么办
- 5、怎样才能确定自己得了尿毒症
- 6、得了尿毒症有什么表现吗
得了尿毒症有什么症状?
一旦患有尿毒症,患者的症状是非常多的,但是不同的人症状并不一定完全相同。
有些尿毒症的人表现的是腰酸、乏力、容易疲倦特别是不想吃东西,早晨起床以后恶心非常明显,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腹泻、也会出现水肿。
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眼睑、颜面部的水肿非常明显,严重的还会出现双下肢水肿,甚至会出现胸水、腹水。
患者有心慌胸闷气急、夜间不能平卧,除此以外尿毒症的患者也会出现神志出现异常比如会出现昏迷、四肢抽搐以及嗜睡、反应迟钝,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等各种临床症状。
尿毒症是怎么得上的?前兆是什么?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主要体现为有害物质积累引起的中毒和肾脏激素减少发生的贫血合骨病。早期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进入晚期尿毒症阶段后,全身系统都会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过去认为尿毒症是不治之症,自本世纪0年代之后开展了透析方法及肾移植手术,使尿毒症病人的寿命的以明显延长。
在尿毒症期,除上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出血倾向、高血压等进一步加重外,还可出现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以及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兹分述如下。
(一)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的症状是尿毒症的主要症状。在尿毒症早期,患者往往有头昏、头痛、乏力、理解力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最后可发展到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这些症状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某些毒性物质的蓄积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变性;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③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痉挛,缺氧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脑神经细胞变性和脑水肿。
(二)消化系统症状
尿毒症患者消化系统的最早症状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这些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内细菌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氨剌激胃肠道粘膜引起炎症和多发性表浅性小溃疡等有关。患者常并发胃肠道出血。此外恶心、呕吐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
(三)心血管系统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由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及毒性物质等的作用,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等。由于尿素(可能还有尿酸)的剌激作用,还可发生无菌性心包炎,患者有心前区疼痛;体检时闻及心包摩擦音。严重时心包腔中有纤维素及血性渗出物出现。
(四)呼吸系统症状
酸中毒时患者呼吸慢而深,严重时可见到酸中毒的特殊性Kussmaul呼吸。患者呼出的气休有尿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睡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缘故。严重患者可出现肺水肿,纤维素性胸膜炎或肺钙化等病变,肺水肿与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钠水潴留等因素的作用有关。纤维素性胸膜炎是尿素剌激引起的炎症;肺钙化是磷酸钙在肺组织内沉积所致。
(五)皮肤症状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可能是毒性产物对皮肤感受器的剌激引起的;有人则认为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因为切除甲状旁腺后,能立即解除这一痛苦的症状。此外,患者皮肤干燥、脱屑并呈黄褐色。皮肤颜色的改变,以前认为是尿色素增多之故,但用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查,证明皮肤色素主要为黑色素。在皮肤暴露部位,轻微挫伤即可引起皮肤淤斑。由于汗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尿素,因此在汗腺开口处有尿素的白色结晶,称为尿素霜。
(六)物质代谢障碍
1.糖耐量降低 尿毒症患者对糖的耐量降低,其葡萄糖耐量曲线与轻度糖尿病患者相似,但这种变化对外源性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糖耐量降低的机制可能为:①胰岛素分泌减少;②尿毒症时由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基础水平增高,故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加强;③胰岛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障碍,使胰岛素的作用有所减弱;④有关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而致肝糖原合成障碍。目前认为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尿素、肌酐和中分子量毒物等的毒性作用。
2.负氮平衡 负氮平衡可造成病人消瘦、恶病质和低白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是引起肾性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负氮平衡的因素有:①病人摄入蛋白质受限制或因厌食、恶心和呕吐而致蛋白质摄入减少;②某些物质如甲基胍可使组织蛋白分解代谢加强;③合并感染时可导致蛋白分解增强;④因出血而致蛋白丢失;⑤随尿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等。
尿毒症时大量尿素可由血液渗入肠腔。肠腔细菌可将尿素分解而释放出氨,氨被血液运送到肝脏后,可再合成尿素,也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后者对机体是有利的。因此有人认为,尿毒症病人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低于正常人,甚至低于每天20g即可维持氮平衡,但必须给予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即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营养物质。近年来有人认为。
为了维持尿毒症病人的氮平衡,蛋白质摄入量应与正常人没有明显差异;而且认为,单纯为了追求血液尿素氮的降低而过分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使自身蛋白质消耗过多,因而对病人有害而无益。 3.高脂血症 尿毒症病人主要由于肝脏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脂蛋白(前β-脂蛋白)增多,故甘油三酯的生成增加;同时还可能因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活性降低而引起甘油三酯的清除率降低,故易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此种改变可能与甲基胍的蓄积有关。
尿毒症病因和发病机制
尿毒症时含氮代谢产物和其他激素脸好怎么保养毒性物质不能排出乃在体内蓄积,除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外,并可引起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病变。
1.消化系统 体内堆积的尿素排入消化道,在肠内经细菌尿素酶的作用形成氨,可刺激胃肠粘膜引起纤维素性炎症,甚至形成溃疡和出血。病变范围广,从口腔、食管直至直肠都可受累。以尿毒性食管炎、胃炎和结肠炎较为常见。病人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2.心、肺病变 水钠潴留、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加引起的高血压长期作用于心可引起心力衰竭。血液内尿素过高渗入心包和胸膜可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和纤维素性胸膜炎,听诊时可听到心包和胸膜摩擦音。心力衰竭可引起肺水肿。血尿素从呼吸道排出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有时沿肺泡壁可有透明膜形成;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蛋白及单核细胞渗出,很少中性粒细胞,称为尿毒症性肺炎。
3.造血系统 主要改变为贫血和出血。贫血原因:①严重肾组织损害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②体内蓄积的代谢产物,有些如酚及其衍生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另一些毒物如胍及其衍生物可缩短红细胞生存期,加速红细胞破坏并可引起溶血。③转铁蛋白从尿中丧失过多,造成体内铁的运输障碍。
尿毒症病人常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的原因:①毒性物质抑制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②有些病人血小板数量并不减少,却有出血倾向。这可能是由于血液内胍类毒性物质造成血小板功能障碍,使血小板凝聚力减弱和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的作用降低所致。
4.骨骼系统 尿素症时常有低血钙。这可能由于:①肾排泄磷酸盐功能下降,故血中磷酸盐浓度升高,钙浓度下降。②体内蓄积的磷酸盐在肠内与食入的钙结合成不溶解的磷酸钙,使钙吸收减少,排出增多。③1,25-二羟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在肠道内促进钙吸收的活动形式,在肾内合成。慢性肾疾病时,1,25-二羟胆钙化醇合成发生障碍,致小肠的钙吸收不良,引起低血钙。
长期尿毒症时血钙减少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因而引起骨组织普遍脱钙,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其形态与骨软化(osteomalacia)和囊状纤维性骨炎(osteitis fibrosa cystica)相似。临床上使用1,25-二羟胆钙化醇及其类似药物治疗这些与肾疾病有关的钙代谢障碍效果很好。
5.皮肤 尿毒症病人皮肤常呈灰黄色并有瘙痒,皮肤的颜色与贫血和尿色素(urochrome)在皮肤内积聚有关。体内蓄积的尿素可通过汗腺排出,在皮肤表面形成结晶状粉末称为尿素霜,常见于面部、鼻、颊等处。瘙痒的原因不清楚,可能与尿素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有关。
6.神经系统 脑组织中大量尿素沉积,渗透压增高,可引起脑水肿,有时有点状出血和小软化灶。毒性物质并可损伤神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变性,血管通透性增高加重脑水肿。尿毒症晚期病人可出现昏睡、抽搐、木僵、昏迷等症状。
有些病人可有周围神经的症状和感觉异常、四肢麻木、烧灼感等。其发生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甲基胍的含量增高有关。
引起尿毒症的毒性物质尚未完全明了。虽然血尿素含量多少可反映尿毒症的严重程度,但除尿素外,其他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如胍也有重要作用。尿毒症的发生不是某一种毒素单独作用引起,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尿毒症治疗原则
(一)积极防治原发疾病以防止肾实质的继续破坏。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主要依靠残存的完整肾单位来维持。任何加重肾脏负荷的因素,均可加重肾功能衰竭;因此应积极消除诱发肾功能恶化的有害因素,例如控制感染,减轻高血压等。此外,还应矫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等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三)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尿毒症时,应采取抢救措施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常用的措施有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人工肾)等。必要和可能时也可进行同种肾移值以取代患病的肾脏。
(四)中医药、西医各有所长,但西医治疗多种肾炎、尿毒症、肾衰、多囊肾、肾积水等肾脏病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西医激素类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有限、副作用很大但不甚理想,病情反复,只能指标不能治本,患者痛苦,长期会产生诸多并发症;透析的方法治疗尿毒症、肾衰等病症,长期导致肾脏等脏器会逐渐萎缩、衰竭;最终要移植肾脏,而存活期也是有限的,另外换肾有排异反应等因素影响。
患者可采用专家组的纯中药金芪肾康方剂治疗,采用中医药治疗,疗效很好且治疗效果稳定、理想且无任何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 ;专家组研究的金芪肾康方剂突破了西医采用激素治疗的传统疗法,开创了标本兼治的新路子。
中医药、西医各有所长,但西医治疗多种肾炎、肾衰、尿毒症等肾病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西医激素类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有限、副作用较大,但不甚理想而费用不低,病情反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患者痛苦,长期会产生诸多并发症;透析的方法治疗尿毒症、肾衰等病症,长期导致肾脏等脏器会逐渐萎缩、衰竭;最终要移植肾脏,而存活期也是有限的。
说到肾病,许多人也许不以为然,殊不知一旦演变成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它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就不亚于某些癌症。肾损害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价段,常见的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路感染等。
面对肾病的恶魔,时到今日,国内外对于肾病的认识和医疗尚缺乏理想的方法,如透析只能维持生命,而且产生依赖性和透析综合症,肾移植成功率低,而排斥现象一时还难以解决,激素疗法副作用明显,且易复发加之透析和肾移植的费用昂贵往往使众多的患者难以承受……
供患者参考: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1、身体发胖;2、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3、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征、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等。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都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强的松等皮质激素会加重性功能的障碍程度。几乎所有免疫制剂都能使睾丸萎缩、卵巢损害,导致生精功能降低或消失、性欲消失、阳痿。
尿毒症的早期征兆一般会有哪些
尿毒症也是现在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尿毒症的患病群体部分性别,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患有尿毒症的风险。那么,尿毒症为什么一经发现就是晚期呢,尿毒症前期有什么征兆吗,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脸色发黄
如果你免疫组化芯片发现自己莫名的出现贫血症状,而且脸色不好看起来是那种白的发黄的颜色,嘴唇颜色发白,手指甲没有月牙发白,那么你可能是得了尿毒症早期。不过这个现象和没有休息好的样子很像,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脸色异常,就要开始检查病因,然后接受治疗,才能控制病情。
痛风、高血压、消化不良
痛风是因为体内的尿酸含量太高,人体每天产生的尿酸都是通过尿液经过肾脏排除体外。肾功能下降,就会导致尿酸过高,随着血液到处溜达,损害关节导致痛风。而那些不能被排出的尿酸就会堆积在肾脏破坏肾健康,长期以往被忽视,肾病就出来了,最后可能导致出现尿毒症。
糖尿病
很多人都不知道肾病和糖尿病是孪生兄弟,它们经常是一起出现。所以糖尿病人会把肾病忽略了,导致没有控制住发展,最后形成尿毒症。这就是典型的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的,所以患有糖尿病的人一定要特别关注肾病。
口腔有异味
口腔每天都清洗,很少出现异味,大部分口臭都是因为身体里面的器官出现问题导致的。而嘴巴里出现异味,可能是因为得了慢性肾炎或者是尿毒症,因为氨气等毒性物质不能随着尿液一起排出体外,就会导致从口腔排出。
水肿
当你身体有些部位出现水肿的表现,比如眼睛、脸部、小腿、脚等,而且用手指按压会很软出现凹陷的现象,这个就已经是尿毒症早期症状了,发现既要及时接受治疗避免病情恶化,相信没有人想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其实不是所有肾病都会发展成尿毒症,只要你发现的早,治疗也早,还是有可能避免得尿毒症。不用太担心,心态要好,再加上平常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护肾健康,还是有机会避免得尿毒症。
怀疑自己得了尿毒症,怎么办
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般尿毒症都伴随有以下这些症状:
1.尿毒症早期症状表现为胃口不好,味觉碍、恶心呕吐等,少数情况下可有腹泻、腹胀和便秘等。尿毒素潴留后影响消化功能会导致食欲下降,但很多人都无法分辨出这其实是尿毒症早期症状,以为只是消化不良导致的。
2.全身浮肿也是尿毒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不过一开始仅有足踝部和眼睑浮肿,休息一下后浮肿又会消失。这是因为肾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所致。如果进一步发展,患者会持续性或全身出现浮肿,这时候已经是尿毒症期了。
3.尿毒症早期症状中,最为明显的是患者容易疲倦、乏力。但这种情况又很容易让人忽略,因为能够引起疲倦乏力的原因实在太多了。如果稍作休息后症状好转,就更容易忽视。
4.面色泛黄是尿毒症早期症状之一,这是由于贫血所致。由于临床表现变化不大,所以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效果,同样较容易被患者忽略掉。
5.肾脏受损后不能正常排水排钠,体内出现水和钠的潴留。另外肾脏受损后还会分泌一些升高血压的物质。因此,尿毒症的早期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血压高加上凝血机制差容易诱发鼻出血或齿龈出血,要引起注意。
如果有以上这些症状,需立即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此外,饮食的控制格外重要。在饮食上需注意减少草酸的摄取,如菠菜、茶叶等含草酸较多的食物要减少食用。另外,减少肉类的摄取,尤其应减少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同时定时喝白茅内金茶,通过鸡内金的消石作用和白茅根的利尿效果。
怎样才能确定自己得了尿毒症
判断是否得了尿毒症,我们较常用的判断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是按血肌酐的高低判断。血肌酐的水平在177umol/L以下,正常值以上属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大于177umol/L,小于442umol/L,是肾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也叫氮质血症期;血肌酐超过442umol/L,小于707umol/L,属于肾功能衰竭期;当血肌酐大于707umol/L的时候,我们说患者的肾病已经进入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期。当然这些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和体重等实际情况来科学衡量,一般年龄越大,达到尿毒症所要求的肌酐水平就越低。有的400umol/L就可以诊断为尿毒症,但对年轻的、体重重的,所要求的肌酐水平就高一些,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00umol/L才能判定是尿毒症。
而对于继发性肾病糖尿病肾病来说,则不同于其他原发性肾病,因高血糖因素,肾脏受损程度远比其他肾病严重。通常化验指标所显示数据和患者真是病情进展的比值是1:2,比如说现在一位糖尿病肾病患者肌酐是383
也就相当于慢性肾炎等原发肾病患者肌酐766,已经是终末期尿毒症期了。
二是按肾小球滤过率判断。根据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结合肾功能中的肌酐值与患者年龄体重,来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一旦达到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ml/min时,就是尿毒症期了。
三是按临床症状来具体分析。尿毒症早期常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情况;多数患者口中有异味,可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提示并发尿毒症性心肌病,咳嗽、咯痰或咯血、夜间不能平卧,提示并发肺水肿或尿毒症性肺炎;患者出现食欲不佳,肌肉抽搐;因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的各类炎症,如:眼睑浮肿,脚踝浮肿等。此外,个别患者伴有经常出血倾向的现象,也不能忽视,很可能就是慢性肾炎尿毒症。
当然,除了以上比较常见的几种判断尿毒症的方法外,还有很多判断方法,诸如: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终末期时会降至20-30g/L,还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细胞偏高;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尿毒症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夜间尿量多于日间尿量等等。
得了尿毒症有什么表现吗
尿毒症早期有哪些症状:一无故的困倦乏力,二,尿量的改变,三贫血,四面色苍白灰暗,五皮肤瘙痒食欲缺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