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采集标准(干细胞采集标准是多少)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采集人的造血干细胞?
- 2、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需要多少血?怎么保存啊?
- 3、捐造血干细胞需要多少量?一次最多能抽多少造血干细胞?
- 4、造血干细胞捐献需要什么条件?
- 5、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如何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进行采集?
如何采集人的造血干细胞?
自骨髓或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全麻下对患者或供者的髂 后上棘反复穿刺抽取骨髓,一般根据受者体重采集2〜4 X108/化个 细胞。除了上海最好的小区什么名字轻度贫血,采集骨髓对供者外周血细胞计数没有明显影 响。通常都能良好耐受。自供者或患者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称为“白细胞置换 术”。
可事先给予G- CSF、GM- CSF等造血生长因子或化疗,动员 原始造血细胞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然后经“白细胞置换”采集和浓缩 造血干细胞。该方法最先用于自体移植,但是目前对异基因外周血 干细胞移植的兴趣却越来越大。
为动员干细胞,可在白细胞置换前 4〜5天给自愿供髓者皮下注射造血生长因子,副作用极小,大多数 仅有轻度骨骼不适。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是疾病复发和GVHD。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药物动员之后,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以满足移植需要。
扩展资料: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将别人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体内,担负起造血和免疫作用,包括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及免疫功能的重建。其适应证包括恶性血液病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非恶性疾病方面如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贫血、先天性代谢病、遗传病、免疫缺陷病、实体肿瘤和急性放射病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外周血里也存在造血干细胞,通过打动员剂可以促使骨髓中的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来,从而从外周血中进行采集即可获得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所以又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专家坦言: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
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需要多少血?怎么保存啊?
采集时一般在捐供者的两侧肘
静脉穿刺
,一条为流入道,一条为流出道,然后血液经过密闭无菌的一次性采集装置进入血细胞分离机,然后将采集到的
造血干细胞
(主要是细胞标记为CD34阳性的细胞,这是干细胞的标记)收集到储血袋中,其余血液流回到供者体内,最后采集的总量在50-200ml左右。
保存根据移植的方案来定,如果
自体移植
的一般都要冻存,移植时再回输。如果是异体的,采集后会马上进行输注,有剩余的医生一般会让冻存下来备用。长期保存干细胞需要在-196℃的
液氮罐
里保存,广州赛
莱拉
干细胞科技股份公司他两侧掉发们用进口的程序降温仪、冷冻保护袋、保护液和液氮生物容器,可以保证干细胞在-196℃液氮深低温冻存。
捐造血干细胞需要多少量?一次最多能抽多少造血干细胞?
捐献造血干细胞注意事项
一、捐献者年龄18—45岁,身体健康,体重在45公斤以上,无高血压、乙肝等疾病。曾参加过无偿献血并合格者最好。
二、填表时,要真实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和多种详细的联系方式。表格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清晰工整,各有关事项不能空缺。
三、家庭是本省的在校学生填表时必须经父母意,并留有家庭详细地址。军人、外省在郑务工和上学的学生,请不要参加。如你的工作流动性较大或不稳定者,请不要参加。如你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情况不了解,心存疑虑,摇摆不定者,请不要参加。
四、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项崇高的义举,一定要出于自觉自愿,填表并捐献血样后,请不要反悔。
五、加入造血干细胞库的基本条件
1、年龄18-45周岁。男体重≥50kg,女体重≥45kg。
2、符合献血条件且身体健康的公民。
3、然后你可以和当地的红十字会或当地的中华骨髓库联系报名,由他韩之妤皮肤护理中心们发通知,通知你验血,在前臂静脉中抽取5ml血液化验白细胞抗原(HLA)一类分型,将检验结果储存于骨髓库数据检索中心,供患者查找,当然参加验血时需要带上你的身份证,还需填一些表格,之前你还要征得家人的同意才可,至此你才正式加入了骨髓库,随时都要准备捐献。
六、关于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健康标准?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单位(医院是采用≤40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七、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健康状况征询
身高: 厘米 体重: 公斤
1.您的年龄在18~45岁之间?是( )否( )
未满18周岁能否捐献的问题:限制年龄可能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未满18岁,还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权利,因此在法律上不能独立完成捐献的;另外一个就是因为身体原因了,未满18岁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同时也多数体重达不到捐献的标准。
也有不满18岁捐献了,那都是在有亲缘关系的捐献中,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因此在非血缘关系捐献中是不能这样做的。
年龄上限说明:登记的最大年龄是45岁,但是捐献年龄是:18~55岁。因为配型成功可能要等待很久,所以登记的年龄适当减少。
2.您的健康状况良好? 是( )否( )
不少人问到良好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想身体正常,且没有下面所列出的18个项目就是良好吧
3.您已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全过程? 是( )否( )
符合以上条件者,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1、 是否曾患过乙型、丙型肝炎,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丙型肝炎抗体阳性?
2、 是否曾患过敏性疾病并反复发作,如荨麻疹、支气管哮踹、药物性过敏等?
得过荨麻疹但是治愈了之后是可以捐献的关于这个过敏很多人问,现在我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复,不过我想,普通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青霉素、感冒药之类的应该不在此列
3、 是否患过结核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
4、 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5、 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6、 是否患有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症以及慢性胰腺炎?
以上所指的病是指情况较严重的,已经影响了自己的生活情况的疾病,普通胃病等等情况不严重是没有关系的!
7、 是否患有血液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普通的贫血不在此列,这里说的贫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病。
8、 是否患有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如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9、 是否患有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症?关于脑外伤等,是指脑组织的创伤,普通的脑部擦伤等不影响捐献。
10、 是否患有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
不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不在此列。这个概念我还需要进一步核对。
11、 是否曾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
12、 是否患有慢性皮肤病,特别是传染病、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得过白癜风的不行
13、 是否患有眼底有病变的高度近视?
咨询中有不少人是高度近视,所以担心这个,其实眼底发生变化是指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等,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名称。关于这条,我特别询问了医生,高度近视是指600度以上的近视,但是不是所有600度以上就不能捐献,它有个前提,就是眼底有病变,具体的表现是眼睛会突然失明,但是很快又好了;或者眼前感觉总有蚊子或是什么东西在飞一样;或者还有其他一些表征体现,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不能捐献的。
14、 是否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15、 是否患有性病、梅毒、麻风病、和艾滋病或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6、 是否有过吸毒史?
大麻、摇头丸、病毒、K粉、海洛因等,有吃过就不行。
17、 是否曾因患有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而被拒绝无偿献血?
18、 是否在五年内曾输注过全血或成分血?
此条指的是因失血或手术等原因接受过全血或成分血,参加无偿献血的不在此列。
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献血
5O%一70%的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可以长期生存。不仅如此,通过骨髓移植还能治疗其它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全国每年新增四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主要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儿童占50%以上,其中大多数需做移植手术。
长期以来由于对骨髓移植、骨髓捐献知之甚少,严重阻碍了我国骨髓库的建设与发展。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还是老办法“骨髓移植”。由于造血干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的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红骨髓中,只有极少数会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过抽取骨髓这条“路”获得造血干胞,因此称之为“骨髓移植”。为了采集600毫升骨髓,必须给供者做局部麻醉,经过多次骨穿才能完成。在骨穿过程中,供者流失的带氧红细胞比较多,所以手术后会感到头晕、乏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近10年来,“骨髓移植”已渐渐被“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这种方法对供者基本上没有不利影响。
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
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献血!就那么简单!
献出你的爱心,重新点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造血干细胞捐献需要什么条件?
凡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者健康体检标准。经下列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愿者报名登记后,首先要安排您抽取6~8毫升血液做HLA分型检验,数据储存到中华骨髓库备查。当某一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由移植中心将患者的HLA分型数据传送到资料库,如果检索结果得知您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时。
中华骨髓库省级分库将通知您做捐献的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愿者可能没有捐献的机会。
扩展资料:
登记后资料库会对您的自愿性进行再确认,此期间您可以提出终止捐献。但因为检测您的血样 HLA 已经花费了骨髓库有限的资金,为了用好宝贵的社会善款,若提出终止捐献,请您慎重考虑。
但在移植前,尤其是签署捐献同意书后就不能改变捐献决定,因为在这个时候,患者为准备移植已经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丧失了造血能力,此期间若您终止捐献,再临时寻找配型相合者已来不及,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如果您适龄(年龄在18至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中华骨髓库省级分库或者当地红十字会电话联系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并抽取6~8毫升血液。
组织配型实验室将会对您的血液进行HLA分型等检验,并把您的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这样您就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了。
参考资料:肇庆红十字会官方网——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须知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如何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进行采集?
博凌科为解答:(一)采集方法: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方法与成分血的单采术类似,即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组分。目前最常用的细胞分离机机型是 FewnalCS3000(或CS3000Plus)。多采用分离淋巴细胞的程序分离。一般情况下行大静脉穿刺即可,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尤其是小儿) 时需中心静脉穿刺。采集成人时的血流速度为5060m1/min,每次分离46循环(约34h),分离血液的总容积9L,依据情况连续或隔日采集。对儿童采集时 的血流速度和分离的总容积依年龄和体重而定。(二)采集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造血生长因子动员PBSC时,外周血白细胞>1.0x109/L、血小板>(20- 50)x109/L、CD34+细胞>1%时开始采集,根据血象的恢复速度连续或隔日采集,至血象达到高峰时止,一般采集13次。健康供者用G-CSF动员时,虽在4-6h即可见白细胞增多,但血中CD34+细胞只有在3天后才持续增加,在用G-CSF 5-6天达峰值,其后即使继续用G-CSF,血中CD34+细胞数量逐渐下降,故采集时间应在动员后5-6天,多数1次即能采够,少数需于次日再采1次。 为避免血中白细胞过高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在白细胞>70l09/L时,应减少GCSF剂量。(三)采集的质量指标:目前多数医生主张用CD34+细胞数作为采集PBSC时的质量指标。也有作者认为,用处于DNA合成期的MNC数作为 PBSC的质量指标,它比用CD34+细胞更快捷更稳定。(四)植活所需的细胞数量:PBSCT植活所需PBSC量远超过BMT所需的骨髓细胞量,根据多数作者的报告,MNC>(5-8)108/kg,CFU-GM> (20-50) 104/kg,CD34+细胞> (2.0-50) x106/kg,可以作为PBSCT植活所需的参考阈值。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