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第十版中药治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解读试行第八版)
本文目录一览:
-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对于恢复期分为几期
- 2、中医药能有效治疗新冠吗?哪些中药有明显的胶原抗衰老防治效果呢?
- 3、哪些中成药治疗新冠肺炎效果好?
- 4、新型冠状肺炎是什么?用中医治疗有推荐的药方吗?
- 5、新冠肺炎患者怎样治疗?
- 6、中医药如何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对于恢复期分为几期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进行了一直脱发怎么回事呢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重点修订内容如下:
对疾病名称进行了调整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后,病毒致病力减弱,感染人体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咽痛等,仅有少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肺炎。
不再判定“疑似病例”
随着诊断手段的日益丰富和诊断效率的不断提高,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可通过核酸和抗原检测等实现及时、快速、准确诊断。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符合疾病特点但病原学检测较长时间不能明确的情况。
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
抗原检测对于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性。随着抗原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检测准确性的不断提高,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传染性较强的感染者,能够通过抗原检测得到及时诊断。且考虑到多数感染者居家治疗,抗原检测操作简便,方便感染者进行快速自我检测。
进一步优化“临床分型”
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特别是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以来,病毒致病力逐渐减弱,疾病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降低。为更好体现疾病特点,十版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主要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
随着乙类乙管措施的实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可根据病情救治需要选择居家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类医疗机构均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
进一步完善了治疗方法
将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纳入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抗病毒治疗手段。
进一步完善了重型、危重型病例诊断标准和预警指标,对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进行科学准确判定,同时将未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加入重症高危人群,将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
进一步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强调要加强感染者基础疾病相关指标监测,并针对基础疾病给予相应治疗,更加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进一步优化了儿童病例临床表现和救治相关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儿童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完善了儿童重型病例早期预期预警指标,对儿童感染者可能出现的急性喉炎、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特殊情况提供了治疗方案。
进一步完善了中医治疗相关内容。加强了对重型、危重型病例中医药救治指导,增加随症用药方法,更加贴合临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儿童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增加针灸治疗方法,结合部分患者恢复期咳嗽明显等情况,提供了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
调整“出院标准”
十版方案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基础疾病或其他什么是干细胞外泌体怎么保存疾病诊疗及健康恢复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
当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可以转为口服药物治疗,没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等情况时,可考虑出院。
调整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所有医疗机构都有接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可能,十版诊疗方案中对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
进一步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同时,指导就诊患者和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指导。
加强诊室、病房、办公室和值班室等区域清洁消毒和通风。
根据暴露风险落实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规范处理医疗废物,落实患者转出或离院后的终末消毒。
中医药能有效治疗新冠吗?哪些中药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呢?
有很多的人一提起新冠病毒,就会感觉到非常的可怕,而我们国家的中药是历史悠久的,很多人都会选择用中药去治疗一些疾病。中医药能够治疗新冠肺炎,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可了,通过这里也可以发现,中医药确实是有着这样的一个效果。并且,通过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减轻新冠病毒的严重性,能够帮助缩短治疗的时间,对大家的身体改善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我们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大部分的人在不胜确诊的新冠病毒之后,身体总是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现象,而且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后遗症。但如果大家能够通过中药来进行医治的话,其实也是能够有效的减少后遗症的出现。但具体是哪些中药能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也是需要相关的专家进行描述,我们普通人也是不太了解的。
中药本身就是能够帮助我们治疗一些病毒,而中药也是能够从根本去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大家在治疗一些疾病的时候,也是可以首选中医药。但中医药一般是需要长时间的服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去改善一些问题,大家也是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来进行服用。特别是在河南南阳,是张仲景的故乡。而河南南阳在发布相关通告的时候也表示,确诊了新冠病毒,也是要坚持服用中医药,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医药确实是对新冠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现在治疗新冠病毒并没有研制出特效药,所以说中医药也只是能够起到一个改善的效果,并不能够直接地帮助我们进行治疗。所以大家还是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去进行相应的治疗。身体有任何不舒服的情况也是可以选择告知医生,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
哪些中成药治疗新冠肺炎效果好?
一、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藿香正气、连花清瘟、安宫牛黄、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等多个中成药首次被推荐使用。
二、国家卫健委《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推荐流感中医治疗方案:
风热犯卫的主症为: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推荐的常用中成药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热毒袭肺的主症为: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常用中成药为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新型冠状肺炎是什么?用中医治疗有推荐的药方吗?
新型冠状肺炎是我国新发现的病毒性肺炎,是由于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有易感性。潜伏期也比较长,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会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道窘迫综合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抗病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以上这些药物是属于中成药,这些中成药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以及凉血活血的作用,这些药物有辅助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
新冠肺炎患者怎样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要确定治疗场所、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危重型病人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
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治疗,具体如下: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2、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
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检查。3、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4、抗病毒治疗,
可试用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多尔等药物进行治疗。用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证以及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在临床应用中应进一步评价目前所使用药物的疗效,
不建议同时应用三种及以上的抗病毒药物,出现不可耐受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5、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6、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止并发症,治疗基础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呼吸支持包括氧疗、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甚至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有创机械通气。7、还有挽救治疗,就是对于严重ARDS患者建议进行肺复张。8、除呼吸支持之外还有循环支持,在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改善肺循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尿量的变化以及动脉血气中的乳酸和碱剩余。9、如果肾功能衰竭,需要应用肾替代治疗。10、还有康复者血浆治疗、血液净化治疗、
免疫治疗。aqui te amo。 到目前为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没有有效的抗病毒特效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中,抗病毒药物提到可以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
利托那韦或可加用利巴韦林治疗。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今年刚刚发生的流行病,目前缺乏相关的特效药物,瑞德西韦目前正在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用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它原来的适应证主要是抗艾滋病的药物,
抗疟疾的药物氯喹目前也在进行临床试验,它主要是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中药,例如连花清瘟胶囊或者双黄连口服液,
疗效还不肯定。但用康复者血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治疗方案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治疗策略。
中医药如何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中指出,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证候及气候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当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2)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2-1)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颗粒
适用范围:结合多地医生临床观察,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基础方剂: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清肺排毒颗粒服法: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疗程3~6天。
(2-2)轻型
①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纳呆,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粘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苔白厚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推荐处方:寒湿疫方
基础方剂:生麻黄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9g、地龙15g、徐长卿15g、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云苓45g、生白术30g、焦三仙各9g、厚朴15g、焦槟榔9g、煨草果9g、生姜1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1次,饭前服用。
寒湿疫方亦适用于普通型患者。
②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推荐处方: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知母10g、黄芩10g、柴胡10g、赤芍10g、连翘15g、青蒿10g(后下)、苍术10g、大青叶10g、生甘草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金花清感颗粒服法: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疗程5~7天。
连花清瘟颗粒服法: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7~10天。
连花清瘟胶囊服法: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脾俞。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2-3)普通型
①湿毒郁肺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基础方剂:麻黄6g、炒苦杏仁15g、生石膏30g、薏苡仁30g、麸炒苍术10g、广藿香15g、青蒿12g、虎杖20g、马鞭草30g、芦根30g、葶苈子15g、化橘红15g、甘草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宣肺败毒颗粒
服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每日2次。疗程7~14天,或遵医嘱。
②寒湿阻肺证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③疫毒夹燥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肌肉酸痛,流涕,干咳,咽痛,咽痒,口干、咽干,便秘,舌淡、少津,苔薄白或干,脉浮紧。
推荐处方:宣肺润燥解毒方基础方剂:麻黄6g、杏仁10g、柴胡12g、沙参15g、麦冬15g、玄参15g、白芷10g、羌活15g、升麻8g、桑叶15g、黄芩10g、桑白皮15g、生石膏2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金花清感颗粒服法: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疗程5~7天。
连花清瘟颗粒服法: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7~10天。
连花清瘟胶囊服法: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2-4)恢复期
①肺脾气虚证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②气阴两虚证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推荐处方:南北沙参各10g、麦冬15g、西洋参6g,五味子6g、生石膏15g、淡竹叶10g、桑叶10g、芦根15g、丹参15g、生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足三里(艾灸)、百会、太溪。针刺方法:选以上穴位,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隔物灸贴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孔最、每次贴敷40分钟,每日一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