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和胡黄连的功效(银柴胡 胡黄连)
本文目录一览:
- 1、胡黄连的干细胞填充多久消肿功效是什么?
- 2、几种能退虚热的中药
- 3、我看有些老中医开药有写黄连,有些是写胡黄连,有区别吗?
- 4、《中药学》辅导:清虚热药
- 5、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的功效是什么?
胡黄连拍贺斗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具有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的功效。有如下用途:1、阴虚骨蒸,潮热,盗汗之证:常与银柴胡、地骨皮等配伍应用,如清骨散。2、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胀,体瘦,下痢,发热等证:常与党参,白术,使君子,山楂等同用,如肥儿袭磨丸。3、胃肠湿热之泻痢,痔疮肿痛等证:单用有效,也可配伍相应的药物同用,如配伍刺猬皮、麝香、鹅胆汁等
胡黄连有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胡黄连有治疗阴虚骨蒸,潮热盗汗,拍晌小儿疳疾,湿热泻痢的作用,不过脾胃虚寒的人不能使用胡黄连。那么胡黄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
几种能退虚热的中药
中医有一方剂名叫清骨散,其方具有养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消瘦、唇红颧赤、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亦可用于肺结核潮热盗汗的患者。该方是由青蒿、鳖甲、地骨皮、秦艽、知母、银柴胡、胡黄连、甘草组成。方中的青蒿、鳖甲、知母以往已作过介绍,下面再介绍方中其他促进毛发生长的洗发水药物各自的功能。 地骨 皮、秦艽、银柴胡、胡黄连等药都有善退虚热、除阴分热的作用,都可用于阴虚发热、虚劳骨蒸潮热,或久热日久不退之症。而这几味药又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地骨皮 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肝、肾经。地骨皮除了善能退虚热止盗汗,用于阴虚有汗之潮热骨蒸或久热不退等症之外,还因其入肺经,能清肺止咳,善清肺热,使肺热去而肺气得清肃,喘咳自止,因而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或肺热喘咳,常配桑白皮、连翘、知母、鱼腥草枣空茄、北杏等同用。地骨皮的常用量为6~15g,凡表证未解者不宜用,以免引邪入阴。 秦艽 味苦、辛,性微寒,入胃、肝、胆经。秦艽味苦性微寒,有苦泄除热之功,与其他郑磊外泌体检验大神养阴退热药同用,能治虚热发热。秦艽另一个主要的也是最常凳察用的功能是祛风湿,因秦艽味辛能散风,苦能燥湿,故能祛风湿,并善走四肢,而能舒筋得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拘挛不舒等症。常与防己、银花藤、桑枝、川木瓜等亏返同用。此外,秦艽因品质润泽,还能润肠通便,用于治疗肠燥便秘,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秦艽的常用量为6~12g。因秦艽有润肠作用,故脾胃虚弱、大便稀烂者勿用。 银柴胡 味甘,性微寒,入肝、胃经。银柴胡味甘而无苦泄之性,为退虚热之常用药。此外,银柴胡与胡黄连因能清热消疳,常用于小儿疳积发热不退、烦渴、烦躁易怒等症,常配川楝子、白芍等同用。银柴胡的常用量为3~9g。要注意的是,凡外感风寒、血虚发热者忌用。 胡黄连 味苦,性寒,入心、肝、脾经。胡黄连除了能阴分热用于阴阳虚发热外,还能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痢及痔疮,可配黄柏、苦参等同用。胡黄连另一主要功能是能杀虫消疳,常用于小儿蛔虫疳积发热,常配使君子、雷丸、川楝子等同用。胡黄连与黄连是两种不同的中药,临床上应区别使用。胡黄连的常用量为3~9g。 另外,还有一种中药——白薇,亦是一味善能退虚热的药物,白薇味苦、微咸,性微寒,入肝、胃经。功能清热凉血,白薇苦咸寒,能入血分而清血热,尤善退虚热,常用于治疗溃疡病热入阴分、阴虚发热、久热不退、小儿夏季热,也多用于妇女产后发热及热病后期阴虚血热等证,常与滋阴退热药如生地、地骨皮、青蒿等同用。白薇为清血热、退虚热之药,并略有透解之性,若外感发热、久热不退亦可配伍解表药同用,而素体阴虚而有外感风热者更为适用。(吴海雁)
我看有些老中医开药有写黄连,有些是写胡黄连,有区别吗?
黄连大家都知道,是个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药。
那胡黄连呢?是不是相近的呢?
胡黄连出自《新修本草》,为玄参科草本植物胡黄连的根基。主产于云南圆蠢物、西藏等地。秋季采挖入药。生用。
胡黄连味苦,性寒。归肾、心、肝、胃、大肠五经,具有退虚热,除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一对比,比黄连多了个退虚热,除疳热的作用。而这两个作用在昨天的银柴胡中有讲到,银柴胡就是专门退虚热,除疳热的。单纯从退虚热或者除疳热方面来看,胡黄连没有银柴胡好,为啥?
因为胡黄连寒性较重,容易损伤脾胃,因为胡黄连苦寒燥湿,容易伤阴。
讲下具体的运用。
首先用于阴虚内热证。
胡黄连性寒,能入肾、肝二经以清虚热。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等症,常与整甲、知母等补阴退热药同用。
如《证治准绳》中的橘液清骨散。
其次就是用于小儿疳积发热。
胡黄连与银柴胡相似,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可用于小儿疳积发热。
尤其是胡黄连能清泄胃肠湿热,对疳积发热而兼湿热者,更为适宜。
治因喂养不当,饮食不节,或肠虫积滞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小儿疳积发热,症见小儿低热不退、面色萎黄、消瘦、腹痛、大便失调等,常与白术、神曲、黄连等补气健脾、清热燥湿药同用。
如《医宗金鉴》中的肥儿丸。
剩下的就是和黄连相似的运用。
胡黄连与黄连一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胃肠湿热,泄泻不爽,痢疾腹痛。
毒热疮肿,痔疮肿痛。
肝热目赤,心热烦躁以及血热妄行诸证。
如《苏沈良方》中的三物散,胡黄连与乌梅肉、灶下土等份服用,用治痢血。
《孙天仁集效方》把胡黄连研磨为末,鹅胆汁调涂,用治痔疮疼肿,不可忍者。
《普济方》用胡黄连与生地黄等份研磨为末、用猪胆汁为丸服用,用治吐血、衄血。
现代研究表明:
胡黄连含有胡黄连苷、云杉苷等多种环烯眯苷、三萜苷及酚苷,并含胡黄连醇、胡黄连甾、香荚酸、桂皮酸、阿魏酸等成分。
①有消炎、平喘、保肝、利胆档清的作用。
②水浸液对多种皮肤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③对大鼠子宫有收缩作用,对蛙心有抑制作用。
《中药学》辅导:清虚热药
1、青蒿、地骨皮的性能、功肆辩效、应用:
青蒿:味苦、辛,性寒。主归肝、胆、肾经。本品辛香透散,苦寒清热,但辛不伤阴,寒不伤中,味苦不燥,善清肝胆和血分之热,尤能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治阴虚发热要药。功效: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常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朋虚发热,劳热骨蒸;感受暑邪,发热头痛口渴;疟疾寒热等证。
地骨皮:味甘、淡,性寒。主归肺、肝、肾经。功效凉血退蒸,清肺降火。本品甘寒清润,既善于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又善于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并能凉血止血,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常用于阴虚发热,盗汗骨蒸;肺热咳嗽;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血热出血证。此外,地骨皮清热之中兼能生津止渴,尚可用治内热消渴。
2、白薇、银柴胡、胡黄连的功效:
白薇: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银柴胡:功能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功能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3、青蒿的用法与使用注意事项:
青蒿:入汤剂不宜久煎;或用 品绞汁内服;
4、青蒿的用法与使用注意事项:
青蒿: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5、牡丹皮与地骨皮、黄连与胡黄连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牡丹皮、地骨皮均能清热凉血,退虚热。皆可用治血热吐衄,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对阴虚发热,骨蒸潮热,无论有汗、无汗,两者常相配伍同用以增强疗效。其区别点在于:牡丹皮长于清热凉血,故热人营血,斑疹吐衄等症,多用牡丹皮。且牡丹皮又能活血散瘀,又常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跌打损伤,痈疡肿毒及肠痈腹痛等证。而地骨皮则善于清退虚热,故阴虚发热,阴虚盗汗,骨蒸痨热,多用地骨皮。且地骨皮又能清降肺火,亦常用于肺热咳喘,兼治内热消渴。
黄连、胡黄连均味苦性寒,皆能清湿热。均可用治湿热泻痢,胡黄连苦寒沉降,功似黄连,善治胃肠湿热及下焦湿火蕴结,多用于湿热泻痢及痔疮肿痛。在缺少黄连的情况下常用胡黄连代替黄连。但黄连大苦大寒,清热燥湿力强,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要药,尤善于清中焦湿火郁结,可治湿热为患的多种病证。而且黄连清热泻火解毒的力量强,长于虚信清心火、胃火、解热毒,又能兼清肝火。故常用于热盛火炽、高热烦躁,心火亢盛、心烦失眠,痈疽疔毒、皮肤湿疹、耳目肿裂誉缺痛,胃热呕吐、牙痛、消谷善饥,以及肝火犯胃、呕吐吞酸等证。而胡黄连以清退虚热为主,本品质重色黑,沉降下行,主清胃肠湿热及下焦湿火蕴结。胡黄连又能除疳热,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以及小儿疳积发热。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很多人对这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是很清楚,它的功效和作用都十分丰富,服用的量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点,这种药材对身体的作用是很大的,看完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你了解了吗?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1
银柴胡又称银胡、山马踏菜根,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始载于《本草纲目》柴胡项下,主产于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以银州者为胜。
每年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地上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甘苦,入肝、胃经,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等症。在商品中,有以同科植物灯心蚤缀干燥的根冒充银柴胡入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银柴胡是什么
【药名】 银柴胡
【别名】 牛胆根、沙参儿。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处方名】 银胡、银柴胡。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簇生,数回叉状分枝,节稍膨大,密被毛茸。叶对生,披针形,上面疏被毛或几无毛,下面被短毛。聚伞花序,花梗细,有柔毛;萼片5,披针形,边缘白色,膜质;花瓣5,白色,与萼片近等长,先端2裂;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丝状。蒴果近球形,熟时先端6裂。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草原或石缝中。主产陕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
【采制】 8—9月挖根,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
根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1—2。5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具孔状凹陷,习称“沙眼”。顶端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茎痕,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同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银柴胡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一)银柴胡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 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
《本草经疏》:"治劳热骨蒸。"
《本草备要》:"治劳疳良。"
《本草从新》:"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小儿五疳羸热。"
《医林纂要》:"坚肾水,平相火。"
《本草求原》:"清肺、胃、脾、肾热,兼能凉血。治五脏虚损,肌肤劳热,骨蒸烦痛,湿痹拘挛。"
《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治肺结核潮热。"
(二)银柴胡的药理作用
银柴胡有降血脂作用。
太平洋丝石竹提取成分三萜皂甙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清胆固醇浓度,降低胆固醇/脑磷脂系数,改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抗炎:银柴胡有抗炎作用。
解热:银柴胡有解热作用。
其它作用:抗菌,降低血清胆甾醇浓度,并可使主动脉类脂质含量降低;皂甙可作用于血浆脂蛋白,阻止胆甾醇的酯化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也可以阻止胆甾醇从肠道吸收等。银柴胡可清虚热、除疳热,还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是生产传统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
【应用】
阴虚发热。本品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扒野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多与地骨皮、青蒿、鳖甲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疳积发热。本品能清虚热,消疳热,故用治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发焦枯等症,常与胡黄连、鸡内金、使君子等药同用,以共奏消积杀虫,健脾疗疳之效;亦可与栀子、人参、薄荷等同用,如柴胡清肝汤(《证治准绳》)。
退热而不苦衡樱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春拦喊地骨皮等药同用。
若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或久疟不止,体虚低热者,可与白薇、生地、鳖甲、知母等相伍,以益阴退热。
凡小儿疳积,日久化热,症见烦渴燥急者,多与栀子、黄芩、连翘等合用。
(三)银柴胡的性味归经
【性味】 甘苦,凉。
①《本经逢原》:"甘,微寒,无毒。"
②《医林纂要》:"苦,寒。"
③《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 入肝、胃经。
①《本经逢原》:"行足阳明、少阴。"
②《本草便读》:"入肝、胆。"
【附方】
治骨蒸劳热:银柴胡一钱五分,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证治准绳》清骨散)
治温证潮热,身体枯皮,皮肤甲错,消索而不润泽者:银柴胡二钱,鳖甲三钱。(《温症指归》银甲散)
银柴胡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注意】
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识别真假银柴胡
真品银柴胡
外观呈圆柱形,根头顶端有多数细小疣状突起,为地上茎痕,密集而发白,习称“珍珠盘”。下端略细,少数有分歧,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有扭曲的纵纹及支根痕,并可见多数圆形小孔,习称“沙眼”,近根头处尤多;质轻泡而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粗糙,有裂隙,木部有大形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花纹;闻之气微,口尝味甘甜;断面荧光测试,呈亮蓝色,微带点紫色,物理测试无泡沫反应。
伪品灯心蚤缀
多呈圆锥形,表面有密集细环纹或纵皱纹,无“珍珠盘”和“沙眼”,呈灰褐色或灰棕色;质地坚实,折断后,断面裂隙不明显,有黄白相间的纹理或异型维管束,3—4环;闻之亦气微,但口尝之味苦而辣;荧光测试呈浅蓝色或蓝绿色,有泡沫反应。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2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的功效很全面,对多种疾病都有调理和治疗效果,只要科学用药,效果还是不错的。
1、解热
柴胡有解热止痛的作用,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
2、镇静
柴胡还有镇静的作用,用于内热烦躁引起的失眠多梦有一定的作用。
3、镇咳
柴胡对中枢兴奋药有拮抗作用,因此对咳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抗病毒
柴胡对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疱疹病毒也有效果。
5、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能使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淋巴细胞转核率。
6、疏散退热
柴胡还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有很好的疗效。
银柴胡的副作用
虽然银柴胡这类的中药副作用小于西药,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没有副作用的,所以还是要科学用药,特别要了解银柴胡用药禁忌:
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银柴胡。
银柴胡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1、银柴胡治小儿疳疾,烦渴躁急:银柴胡、栀子、连翘、黄芩、人参、川芎、桔梗、甘草、冰片、薄荷。方中银柴胡清疳热,为君药。(《证治准绳》柴胡清肝汤)
2、银柴胡治骨蒸劳热:银柴胡一钱五分,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证治准绳》清骨散)
3、银柴胡治噎膈病:沙参15克、麦冬12克、玉竹9克、桑叶9克、天花粉9克、白扁豆12克、甘草6克、生地15克、玄参12克、银柴胡12克、山豆根15克、徐长卿15克、首乌15克。煎水服。
4、银柴胡治温证潮热,身体枯瘦,皮肤甲错,消索而不润泽者:银柴胡二钱,鳖甲三钱。(《温症指归》银甲散)
5、银柴胡治骨蒸劳热:银柴胡4。5g,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1。5g。水2盅,煎至8分,食远服。方中银柴胡退虚热,为君药。
银柴胡和柴胡的区别
相对于银柴胡,大家可能听说柴胡的次数更多,也有一些人认为银柴胡和柴胡是同一种药,那么二者是否有区别呢。
银柴胡和柴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材,无论从来源、性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以及功能与主治方面都大相径庭。
药师分析: 银柴胡属石竹科植物,药用部位是除去须根的干燥根。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10克。
柴胡属伞形科植物,药用部位是除去茎叶的干燥根。具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10克。同用名称有北柴胡、红柴胡、柴胡头。
银柴胡和柴胡是来自于不同科属、不同植物、功效各有异同的两味中药。银柴胡和柴胡皆能退热,但银柴胡为清疳热之要药,治阴虚骨蒸潮热,以虚热者为佳。柴胡善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伤寒邪入少阳之要药,以感冒发热,有寒热往来症状者为佳。
药用柴胡中还有名叫软柴胡的,属柴胡属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带幼苗的干燥根,又名春柴胡、细柴胡。
因银柴胡形似柴胡,历史上曾把银柴胡长期混作柴胡使用。随着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才逐渐将银柴胡和柴胡从基源到功能与主治上彻底分开。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