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赛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健康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和作用(十二经络的走向和作用郝万山)

max2023-03-29健康养生74

本文目录一览:

十二经脉的概念特点和主要作用?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络,下面来详细讲解十二经络的走向和作用。

1

十二经络的走向

十二经络的名称是根据各经联系的脏腑阴阳属性,表里内外,手足上下位置而定,如将其中归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为阳经;归属于六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循行于手的为手经,循行于足的为足经。

手三阳经一律从手走头,手三阴经一律从胸走手。

足三阳经一律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一律从足至胸腹。

2

增强心脏功能

长期坚持刺激经络穴位,可使心悸发达,延缓心脏衰老,扩张冠状动脉,使血流量增加,故能促进血氧和营养物质吸收,使心脏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防止冠心病,脉管病,肌肉僵直及手足麻木,痉挛和疼痛等。

3

调节神经功能

刺激十二经络穴位后,能改善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解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能调节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4

增强抗病能力

刺激十二经络穴道能加速血液流通,使代谢旺盛,促进消化吸收和营养代谢,保持肺组织的弹性,提高肺活量,故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5

消炎消肿止痛

按摩十二经络穴位或艾灸等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按摩部位毛细血管舒张,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使病变局部的水肿和淤血消散,按摩可降低大脑皮质对疼痛的感受,故可起镇痛作用。

6

减少脂肪堆积

通过正确的刺激经络穴位方式还能使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营养供应,增强皮肤弹性和光洁度,减少皱纹,使松弛干燥的皮肤逐渐变得光泽和富有弹性,改善皮肤表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减少脂肪在体内堆积,使体内多余的脂肪转化成热量,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7

十二经络的主治功效

用穴位按摩,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穴位进行刺激,通过经络传导疏通经气,调和阴阳,补养气血,活血化瘀,缓解痉挛,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以达到恢复脏腑功能,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功效。

十二经脉的走向??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

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

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

十二经络包括: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丫),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中封),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膝内侧。

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 (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出于前额。

十二正经的循行路线及走向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手太阴肺走向是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行于手少阴经与手厥阴经的前面,过肘窝沿着前臂内侧,到腕后桡骨茎突的内侧缘,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内侧之端(少商穴)。

十二经络是经络分类名,指人体十二经及其脉络。

十二经脉对称的分布于人体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古代是通过十二时辰来记录时间的,而我们人体也有十二经络。而十二时辰和十二经络是相对应,我们可以通过时间来看人体经络运行。以下是我整理的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1

1、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

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有些人等闲切除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2、肝经丑时(1:00-3:00),此时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摄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肺经寅时(3:00-5:00),此时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4、大肠经卯时(5:00-7:00),此时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这时起床,大肠蠕动旺盛,适合排泻。

5、胃经辰时(7:00-9:00),此时胃经最旺

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6、经巳时(9:00-11:00),此时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7、心经中午(11:00-13:00),此时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中午能小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益,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擞。心经此时保养表情舒服,适当休息或午睡。

8、小肠经未时(13:00-15:00),此时小肠经最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未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9、膀胱经申时(15:00-17:00),此时膀胱经最旺

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轮回水液并将骈枝部分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轮回,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证。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当多喝水。

10、肾经酉时(17:00-19:00),此时肾经最旺

“肾藏于生殖之精,肾为天赋和五脏六腑之精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泄火排毒,肾在酉时步入储藏精华的阶段。肾经适合休息。

11、心包经戌时(19:00-21:00),此时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是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戌时行旺,可断根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无缺状况。心包经旺时宜随便走走,这时心脑颅神经器官系统最活跃,心脏欠好的人最好这时候敲心包经,成效最佳。

13、三焦经亥时(21:00-23:00),此时三焦经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备主持诸气,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深度睡眠,百脉可休息生息,对身板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独特之处,即亥时困觉,故此时段内睡觉最佳,易于第二日起床后精神倍好。

十二条经络的运行时间和作用2

1、肺经

运行时间 :3:00-5:00, 气血流注于肺,肺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孔最、鱼际穴。

2、大肠经

运行时间: 5:00-7:00, 气血流注于大肠,大肠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合谷、手三里、曲池、手五里穴。

3、胃经

运行时间: 7:00-9:00,气血流注于胃, 胃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髀关、梁丘、丰隆穴。

4、脾经

运行时间: 9:00-11:00,气血流注于脾, 脾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地机穴、三阴交、公孙穴、太白穴。

5、心经

运行时间: 11:00-13:00,气血流注于心,心经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是:神门、通里穴、灵道穴、少海穴、极泉穴。

6、小肠经

运行时间: 13:00-15: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小肠,小肠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天宗穴、后溪穴、肩贞穴。。

7、膀胱经

运行时间: 15:00-17: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膀胱,膀胱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八髎穴、委中穴、昆仑穴。

8、肾经

运行时间: 17:00-19: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肾,肾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大钟、水泉、照海。

9、心包经

运行时间: 19:00-21: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心包,心包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天泉、郄门穴。

10、三焦经

运行时间: 21:00-23: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三焦,三焦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四渎穴、翳风穴、角孙穴

11、胆经

运行时间: 23:00-1: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胆,胆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肩井、环跳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

12、肝经

运行时间: 1:00-3:00,这段时间气血流注于肝,肝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阴包穴、太冲、期门穴。

十二经络的作用与功效 人体十二条经络作用

1、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2、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

3、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4、抗御病邪、保卫机体。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